- 年份
- 2024(8593)
- 2023(12179)
- 2022(9989)
- 2021(9345)
- 2020(7563)
- 2019(17275)
- 2018(16814)
- 2017(31524)
- 2016(16802)
- 2015(18806)
- 2014(18117)
- 2013(18120)
- 2012(17364)
- 2011(16067)
- 2010(16232)
- 2009(15321)
- 2008(14854)
- 2007(13365)
- 2006(12318)
- 2005(11272)
- 学科
- 济(90717)
- 经济(90645)
- 管理(49332)
- 业(44991)
- 企(36192)
- 企业(36192)
- 方法(30879)
- 数学(27704)
- 数学方法(27471)
- 中国(25846)
- 地方(20370)
- 农(19955)
- 贸(17260)
- 贸易(17249)
- 财(17236)
- 易(16808)
- 业经(16751)
- 学(16112)
- 制(15442)
- 技术(14824)
- 银(13967)
- 银行(13947)
- 地方经济(13717)
- 行(13636)
- 融(13598)
- 金融(13598)
- 农业(12761)
- 策(12622)
- 环境(12537)
- 和(10824)
- 机构
- 大学(245390)
- 学院(244505)
- 济(122365)
- 经济(120315)
- 研究(94223)
- 管理(91244)
- 理学(77304)
- 理学院(76433)
- 管理学(75397)
- 管理学院(74913)
- 中国(74413)
- 财(54325)
- 京(51634)
- 科学(51631)
- 所(46996)
- 财经(42417)
- 研究所(42312)
- 中心(41446)
- 经济学(40201)
- 经(38746)
- 江(36762)
- 经济学院(35945)
- 农(34807)
- 院(33849)
- 北京(33638)
- 范(31545)
- 财经大学(31365)
- 师范(31340)
- 业大(29381)
- 州(28408)
- 基金
- 项目(154900)
- 科学(124804)
- 基金(116102)
- 研究(115711)
- 家(100937)
- 国家(100179)
- 科学基金(85850)
- 社会(78638)
- 社会科(74805)
- 社会科学(74790)
- 基金项目(59314)
- 省(56678)
- 自然(52001)
- 教育(51632)
- 自然科(50859)
- 自然科学(50847)
- 自然科学基金(49981)
- 划(48556)
- 资助(47962)
- 编号(43768)
- 成果(36584)
- 部(36095)
- 发(35432)
- 重点(35342)
- 国家社会(34341)
- 创(34003)
- 创新(32282)
- 中国(31625)
- 教育部(31531)
- 课题(31488)
- 期刊
- 济(141630)
- 经济(141630)
- 研究(84763)
- 中国(52101)
- 财(39268)
- 管理(37799)
- 科学(33229)
- 农(31984)
- 学报(31589)
- 融(28082)
- 金融(28082)
- 经济研究(25061)
- 大学(25043)
- 学学(23540)
- 教育(22789)
- 财经(22459)
- 农业(21765)
- 技术(20868)
- 经(19630)
- 业经(19225)
- 问题(18173)
- 贸(17485)
- 国际(16273)
- 世界(16102)
- 技术经济(14514)
- 业(12865)
- 统计(12728)
- 策(11782)
- 现代(11234)
- 经济问题(11200)
共检索到392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旸 李天德 陈少炜
一、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动力。经济波动的传导主要通过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以出口导向型为主,并积极引进外资,这导致了经济的发展对外依存度较高,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之后,必将对本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冲击。因此,随着世界经济波动同步性趋势日益显著,中国必须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动力,以抵御外部冲击。首先,中国作为资源需求大国,其经济增长受到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资源出口国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定贇 王磊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持续扩大,对我国社会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带来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通过测算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等四大地带的泰尔指数,描绘出我国1980年代以来四大地带内部收入差距以及四大地带之间收入差距的变化轨迹,进而实证分析财政政策对福利均等化、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税收政策中直接税负比间接税负更能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财政支出政策中,转移性支出并没有有效地起到降低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社会保障支出以及科教文卫支出都能有效降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且作用效果明显。对此,本文提出了缩差距、促和谐的充分重视提高劳动报酬、大力加强税收和社会保障调节力度的"一主...
关键词:
收入差距 财政政策 泰尔指数 福利均等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旸 李天德 陈少炜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中不确定性的增强,研究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取了中美等6个国家作为样本。运用VAR模型以及最小二乘法对样本国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动性加强,非周期性波动因素的作用加大,政府的宏观政策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提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中国应对世界经济周期波动新特征的对策,即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建立健全非周期性波动因素的安全预警机制并合理有效地使用政府的政策调控工具。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子荣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金融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经济越来越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他国和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本文在分析世界经济周期的趋势与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互动,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探讨世界经济周期对中国的影响,最后为中国应对世界经济周期提供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世界经济周期 中国经济 双重影响 对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涌波 范方志
文章试图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 ,探讨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周期的新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 :1 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减小 ;2 经济周期延长 ;3 经济周期趋同化。当前中国刚结束的一轮经济周期也出现了新的特征 :从波动性质上看 ,本轮是一个“增长型”周期 ,波动幅度大大减小 ;从波动的长度看 ,本轮周期比以往周期要长 ,而且是一个短扩张、长收缩的周期 ;此外 ,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也不断加大。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 ,需要政府对经济周期的调控作出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经济周期 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昆亭 周炎 龚六堂
现代经济的两大主流问题就是增长和波动的问题。就波动问题而言 ,经验分析对于其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对于更有效的研究波动的根源 ,发现波动传播放大机制 ,为理论模型提供实际参照等有重大意义。而且 ,经验分析不单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 ,也是经济周期理论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对中国经济周期的经验研究很少 ,本文选取中国 5 0年的经济数据 ,试验性的讨论了适合中国数据特征的滤波工具 ,对中国经济的商业周期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 ,中国经济周期既服从大部分的一般性周期特征 ,又有相对的独特性。本文同时也验证了 Lucas的一个估计。
关键词:
实际商业周期 广义商业周期 滤波 共动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好,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经济动态的联系相对较为紧密,体现在这些国家的实体经济和金融波动对我国经济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其中金融波动的冲击较为显著。我国经济动态主要取决于自身内部因素,呈现出较明显的独立性和特异性,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动态尤其是对消费增长动态的影响较小,而发达工业化国家经济波动对我国投资增长动态的影响相对较大。
关键词:
开放经济 经济周期 多动态因素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志祥 宋玉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悦
上世纪90年代,由"新经济"推动的世界经济周期于2001年底到达谷底,2002、2003年世界经济渐渐复苏,进入新一轮周期的增长期。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并由此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促使该轮世界经济周期进入衰退期。本文对当前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特点及其变动趋势进行研究,尤其对此次金融危机对当前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的影响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朱格拉世界经济中周期以及康氏世界经济长周期的变动趋势,对我国的经济运行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朱格拉周期 世界经济周期 康氏长周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天德 宗建亮 熊豪
本文以1971-2005年的世界油价、世界经济增长率及美国等8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数据为基础,并利用单方根检验、VAR模型和Granger检验分析了石油价格波动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石油危机或剧烈的价格波动初期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有紧密的关联,加深了世界经济波动的幅度,拉长了世界经济波动的周期,但在滞后期对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正逐步减弱,并由最初的异向变动转为同向变动。
关键词:
波动影响 石油危机 世界经济周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宗建亮 李天德 熊豪
石油危机或剧烈的价格波动初期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有紧密的关联,加深了世界经济波动的幅度,拉长了世界经济波动的周期,但在滞后期对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则逐步减弱,并由最初的异向变动转为同向变动。
关键词:
波动影响 石油危机 世界经济周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惠琦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兴远
改革开放以来,受宏观调控政策和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合力驱动的作用,江苏经济增长周期呈现出整体位势提高、峰位降低、谷位上升、波幅缩小的新态势,稳定性和协调性显著增强。该文着重从投资、居民消费、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对江苏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定量测度,并认为今后几年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化解各种不利因素,江苏经济周期性波动幅度将继续趋于缩小,关键在于科学把握经济周期变动规律,采取更加富有效率的政策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经济周期 新特征 形成机制 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志帆
转型期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前后共经历了五轮经济波动。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和经济周期波动特点,将转型期划分为改革开放探索阶段和改革深化阶段。描述性分析表明,前一阶段经济周期波动的核心特征是高增长与通货膨胀,政府调节经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调控的重点是如何抑制需求的过度扩张;后一阶段经济波动的核心特征是流动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以间接宏观经济政策为主,调控的重点转变为启动内需。经济周期波动特征、政府调控方式和调控重点的演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
关键词:
转型期 经济周期波动 宏观调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良新
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率的历史数据出发,定量地描述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从而得出宏观经济增长的规律性及其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