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4)
2023(7887)
2022(6816)
2021(6526)
2020(5715)
2019(13644)
2018(13307)
2017(25305)
2016(13957)
2015(16258)
2014(16333)
2013(16621)
2012(15871)
2011(14680)
2010(14548)
2009(13721)
2008(13883)
2007(12362)
2006(10492)
2005(9583)
作者
(42970)
(36181)
(36027)
(34483)
(23156)
(17466)
(16524)
(14314)
(13561)
(12672)
(12424)
(12002)
(11638)
(11538)
(11458)
(11316)
(11140)
(10724)
(10475)
(10384)
(9055)
(9040)
(8832)
(8279)
(8186)
(8079)
(8060)
(7916)
(7360)
(7348)
学科
(63597)
经济(63539)
(34127)
管理(34005)
方法(31377)
数学(28557)
数学方法(28356)
(25707)
企业(25707)
中国(18808)
(16776)
(15013)
贸易(15006)
(14660)
(14410)
(13622)
(11255)
农业(10875)
业经(10871)
地方(10277)
(9686)
银行(9661)
(9346)
(9341)
金融(9341)
(9294)
环境(8858)
(8260)
(8147)
财务(8129)
机构
大学(214207)
学院(209753)
(94418)
经济(92801)
研究(80305)
管理(75739)
理学(65164)
理学院(64338)
管理学(63220)
管理学院(62826)
中国(61042)
科学(49597)
(46648)
(42721)
(41381)
(40664)
研究所(39264)
中心(35404)
业大(33074)
农业(33065)
财经(32970)
经济学(31077)
(30159)
北京(30121)
(29993)
经济学院(28234)
(28134)
(27484)
师范(27203)
科学院(25401)
基金
项目(138813)
科学(108152)
基金(102722)
研究(97517)
(91523)
国家(90810)
科学基金(75370)
社会(62482)
社会科(59252)
社会科学(59235)
基金项目(53757)
(50926)
自然(48709)
自然科(47574)
自然科学(47558)
自然科学基金(46753)
(44644)
教育(44405)
资助(43443)
编号(37654)
(32548)
重点(32171)
成果(31450)
(30179)
(28034)
中国(27906)
科研(27438)
教育部(27294)
国家社会(27027)
创新(26491)
期刊
(99249)
经济(99249)
研究(62619)
中国(39603)
学报(38151)
(37187)
科学(34114)
(30812)
大学(27768)
学学(26239)
管理(25634)
农业(25442)
(18220)
金融(18220)
教育(17758)
经济研究(17414)
财经(16853)
技术(16071)
(15273)
(14582)
(14279)
问题(14091)
业经(13770)
世界(12586)
国际(12479)
技术经济(10943)
统计(10705)
(10661)
资源(9797)
理论(9389)
共检索到311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时书青  陈力  
幽天牛族是一类重要的林业害虫,我国已记载昆虫4属26种。幽天牛族昆虫的寄主多为针叶类裸子植物,已记载的寄主植物有7科15属36种,其中以松科松属的种类最多,占所有记录到种的寄主植物的30.56%,而且危害松属的幽天牛数量也最多。对我国目前分布的26种幽天牛族昆虫进行区系分析,发现幽天牛族昆虫以古北区成分为主,这可能与古北区针叶植物较多有一定关系。我国的地理环境及生态植被,均可以满足幽天牛族非中国种的分布及寄主需求,非常适宜幽天牛族非中国种的生存和繁衍,因此应该提高警惕,严防国外种类传入我国,以保护我国树木安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秀霞  张润志  
木蠹象属是以松树木蠹象为模式种建立的属,是鞘翅目、象虫科、木蠹象亚科的唯一属。该属目前已记录种类46种,29种分布于美洲,18种分布在欧洲和亚洲,其中耐猛木蠹象是美洲、欧洲和亚洲共有的种类,它分布于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俄罗斯和亚洲的日本。木蠹象属许多种类是针叶树的重要害虫,且极易通过人为携带传播扩散。有3种分布区跨越欧洲和亚洲,葛氏木蠹象分布于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德国和瑞典,亚洲的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的亚洲部分(西伯利亚);圆角木蠹象分布于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和中国;樟子松木蠹象分布于法国和中国。木蠹象属的寄主植物均为针叶树,包括5属39种,以松属为寄主植物的有26种木蠹象,以云杉属、冷杉属、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雅琴  陈力  
对中国已记载的30属336种28亚种楔天牛族昆虫进行了区系初步分析,明确了本族昆虫种类组成及地理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不论是在属级阶元上还是在种级阶元上,本族昆虫均以东洋界分布为主体;楔天牛族在中国的种类数量分布趋势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依次减少;特有种丰富,有167种20亚种,占中国已知种类的51.37%,其中以华南区拥有的特有种最多;青藏区分布的特有种虽然很少,但是特有种占本区分布种的比例却远远大于除华南区外的任何一个区,这与本区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东北区分布的特有种也比较丰富,这与楔天牛族部分属的起源中心为古北界有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鸿斌  张真  孔祥波  刘随存  沈佐锐  
根据发生区内的历史气象资料研究分析得出,1997年的春季干旱气候是造成1998年红脂大小蠹在山西突然暴发的原因,其中主要影响因子为春季的空气相对湿度和降水。据此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3.2和全国305个站点的气候数据预测出该害虫在我国的气候适生区,确定目前发生区并非其最佳适生区,而是稍偏北的更加干旱地区。在这些地区如果有适宜寄主存在,一旦传入害虫将会严重发生。而目前发生区害虫种群密度则随气候转常会逐渐降低直至条件适宜再度暴发。以目前最适寄主油松为参照,对发生区及潜在区的主要针叶植物挥发物组成和比例进行相似性分析,并据此对潜在寄主进行判断,确定白皮松和云杉是除油松外较危险的侵入树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晨  陈娟  胡白石  白艺珍  姜英华  刘凤权  
【目的】细菌性梨火疫病最早发生在北美洲,随着水果贸易等人为因素向世界其它地区传播。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经济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威胁,亟需对其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方法】苹果开花期的温度和降水量是影响梨火疫病菌适生分布的关键气候因子,本研究根据这一生物学特性及生态环境因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得出了梨火疫病在中国两个苹果优势产区的潜在定殖区域。【结果】用该方法对梨火疫病在欧洲的发生情况的预测结果与其历史分布记录相符,使用相同的空间建模方法对梨火疫病在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两个苹果优势栽培产区的潜在定殖区域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这两大苹果产区中优先扶持的县大多处于梨火疫病发生的高风险范围。【结论】梨火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涛  冯颖  吴兴平  张翼鸿  马艳  王自力  
对云南省昭通地区发现的蛹虫草进行了初步调查,其寄主昆虫为鹰翅桦尺蛾,1年1代,以蛹越冬,幼虫取食华山松叶,为当地华山松纯林的主要害虫,危害高峰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蛹虫草主要发生于海拔2 200-2 400 m的华山松人工纯林,发生期为气候温和,降水丰沛,空气湿润的夏末秋初季节(7月下旬至9月下旬)。成分分析表明,该虫草营养成分丰富,含有646.0 g.kg-1的蛋白质,37.0 g.kg-1的粗脂肪,54.3 g.kg-1的总糖,35 g.kg-1的灰分,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266.3 g.kg-1,还含有多种人体代谢所必需的无机元素。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董奕帆   于海英   王蛟   樊建庭  
【目的】从垂直空间角度,明确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和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在红松Pinus koraiensis上的空间分布,探索这2种天牛的种间关系,为其防治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辽宁抚顺的红松P koraiensis林中同时监测到云杉花墨天牛与褐梗天牛成虫,且在同一株红松上能发现这2种天牛幼虫。以红松作为天牛幼虫的栖息资源,以红松的垂直高度作为资源序列,选取受天牛危害的红松立木,以40 cm为单位,研究云杉花墨天牛与褐梗天牛幼虫的形态学特征、在红松受害木上的分布位置、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度。【结果】云杉花墨天牛幼虫在红松上的分布为(87.20±8.45)头·株~(-1),褐梗天牛幼虫在红松上的分布为(24.40±2.37)头·株~(-1)。云杉花墨天牛幼虫在红松上呈正偏态分布,地上80~120 cm处分布最多,为(16.40±2.38)头·株~(-1),显著高于80 cm以下及120 cm以上高度的幼虫数量(P<0.05);褐梗天牛幼虫在红松受害木地上部分均匀分布,200~280 cm高度处数量最多,占总体幼虫数量的33.63%,显著高于120 cm以下、160~200 cm及320 cm以上的幼虫数(P<0.05);在红松受害木地下部分均未发现这2种害虫的幼虫。云杉花墨天牛幼虫和褐梗天牛幼虫的生态位宽度有一定差异,分别为0.694 4和0.757 6,生态位重叠指数为0.804 6。【结论】云杉花墨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红松树干中下部,褐梗天牛幼虫在红松树干各高度上均匀分布,两者在红松上生态位重叠较高,生态特性相似程度较高,一定程度上表明两者在红松林内有较高竞争关系。图2参25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曲良建  张永安  王玉珠  郎杏茹  
用不同浓度的HaNPV病毒感染3龄棉铃虫幼虫并分别收集不同处理的存活试虫进行室内传代饲养。结果表明,病毒对寄主昆虫不仅具有直接致死作用,而且对蛹质量和化蛹均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对亲代和子一代的寄主昆虫。同时,通过PCR技术,从子一代的幼虫和蛹中成功检测到该病毒,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了病毒能够经过亲代传递到子代的种群中。这对病毒的高效利用和害虫的持续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文丽萍  高云霞  
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文丽萍,高云霞植食性昆虫在取食和产卵之前,首先必须在众多的植物中,找到它的寄主植物,它的取食活动期又必须与植物可供食用的时期相吻合,并且必须选择到植物在特定的发育阶段的组织或器官。那么,昆虫是如何到达和辨认...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紫薇  徐华潮  张娓娓  王佩星  
为了探寻寄主植物气体挥发物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寄主选择的影响机制,分别对健康的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垂柳sAlix bAbyloniCA,苦楝MeliA AzedArACh,意大利杨树populus eurAMeviCAnA‘i-214’枝条挥发物进行成分分析。室内"y"型嗅觉实验结果显示:5种树种对天牛引诱程度不同。与对照相比,5种树种挥发物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差异显著(p<0.05),苦楝和垂柳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艳玲  江世宏  杨长举  
通过统计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中山大学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昆虫标本室、华中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应用工程系昆虫标本室叩甲科昆虫定名标本和相关资料,分析了中国叩甲科昆虫属的区系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除异角叩甲亚科Pityobiinae在古北界没有分布外,其余11个亚科在东洋界和古北界均有分布;东洋界的特有属很多,达到64属,占到总数的一半(50%)。从各区的分布情况看,分布于华南区的属最多,达到100属,占总数的78.1%;华北区和青藏区分布的属最少,分别只有21和14个属,分别占总数的16.4%和10.9%。中国叩甲科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共有37个分布型,其中华南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改革开放,改变了一切,唯独未改变中国劳动力过剩经济的发展格局.不仅没有能够改变,而且态势更趋严重,甚至有可能因此而影响或威胁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进程.有人说,这是危言耸听.但我们讲,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请看:原先一直以为处于潜伏状态的就业压力和就业矛盾,实际上已逐渐地公开显露,它逼迫着中国只能走高投资、高增长的道路,而由此引起的高通货膨胀、紧资源约束,又使中国的国民经济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剧烈波动起伏;它逼迫着中国只能大量保留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由此引起的技术系数不高、产业结构老化,又使中国经济难以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它逼迫着中国只能维持国有企业人浮于事的现状,而由此引起的效率低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福贵  周嘉熹  杨雪彦  
通过观察混交林中黄斑星天牛( 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 选择寄主的行为,认为对不同抗性寄主,它选择寄主的行为不同。它能通过复杂的感觉行为和一定的时间找到混交林中的感性树种并造成严重危害和它们种群密度在感性树种上的上升。这种天牛选择寄主在远距离一般以植物气味定向,近距离则以性信息素调控增加种群密度。除视觉外,它的主要感觉行为是触角摆动和胫节磨擦,选择到达合适寄主是通过逐步的感觉阶段完成的。树皮粗糙程度、叶片特征、枝条特征及混交林密度对这种天牛选择寄主过程中的爬行、飞翔和栖息行为有一定影响。这种天牛取食不同树种后其行为表现差异很大。碧桃、香椿、刺槐、木槿、女贞...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秉丽  王浩然  王耀辉  徐鹏辉  牛长缨  
在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过程中,昆虫成功定位寄主植物决定其食性及生态位。实蝇类昆虫是世界范围内分布的重要果蔬害虫,在定位寄主植物过程中,实蝇视觉和嗅觉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寄主颜色和气味模拟的诱捕装置能够有效诱杀实蝇,但诱杀效果参差不齐。因此,本文对实蝇类昆虫视觉、嗅觉定位寄主植物的行为和相关分子基础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有关的应用成果,并对未来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建立实蝇类害虫可持续的绿色防控技术奠定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健敏  刘娟  陈晓鸣  杨子祥  叶寿德  
森林健康关系到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各国森林健康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森林健康评价标准和诊断方法不统一,特别是亚健康森林的早期诊断仍然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难题。本文综述了蛀干昆虫对寄主植物选择机制和规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在森林健康评价中的应用前景,根据蛀干昆虫中次期性种类总是与亚健康和衰弱林木相伴的规律,提出了利用蛀干昆虫早期诊断和评价森林健康的思路,以蛀干昆虫种群数量与林木健康状况的相互关系为主,辅以物种间相互作用关系(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环境因子(气候变化、土壤性质)等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森林健康及其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