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46)
2023(11533)
2022(10087)
2021(9813)
2020(8137)
2019(19172)
2018(18948)
2017(36069)
2016(19572)
2015(22202)
2014(21978)
2013(21991)
2012(20227)
2011(18285)
2010(17982)
2009(16342)
2008(15724)
2007(13402)
2006(11573)
2005(10129)
作者
(55877)
(46395)
(45928)
(43911)
(29419)
(22068)
(20865)
(18416)
(17650)
(16374)
(15776)
(15750)
(14666)
(14535)
(14306)
(14202)
(13875)
(13642)
(13210)
(13055)
(11463)
(11403)
(10985)
(10375)
(10305)
(10249)
(10225)
(10103)
(9278)
(9145)
学科
(79124)
经济(79040)
管理(53924)
(50124)
(41046)
企业(41046)
方法(37775)
数学(33252)
数学方法(32941)
中国(22989)
(20404)
(18259)
(16645)
贸易(16637)
业经(16495)
(16425)
(16260)
地方(14380)
(13572)
农业(13483)
(12781)
环境(12602)
理论(11941)
技术(11672)
(11536)
银行(11494)
(11141)
财务(11081)
财务管理(11064)
(11008)
机构
大学(278278)
学院(273897)
(114505)
经济(112252)
管理(110788)
理学(96494)
研究(96391)
理学院(95438)
管理学(93991)
管理学院(93511)
中国(71677)
(60129)
科学(58955)
(49167)
(48066)
研究所(44334)
(43318)
中心(42298)
业大(40800)
财经(40329)
北京(38715)
(37022)
(36713)
(35882)
师范(35579)
(34906)
经济学(34731)
农业(34137)
经济学院(31352)
财经大学(30296)
基金
项目(192781)
科学(151421)
基金(141359)
研究(141167)
(123990)
国家(123033)
科学基金(104759)
社会(89147)
社会科(84514)
社会科学(84491)
基金项目(75248)
(71667)
自然(68016)
自然科(66424)
自然科学(66404)
自然科学基金(65219)
教育(63890)
(61954)
资助(58695)
编号(56618)
成果(46060)
(43746)
重点(43051)
(40875)
(39818)
课题(38681)
教育部(37472)
创新(37210)
国家社会(37117)
科研(36913)
期刊
(120062)
经济(120062)
研究(82457)
中国(49887)
学报(43886)
科学(41104)
管理(39710)
(39153)
(34869)
大学(33022)
学学(30956)
教育(29453)
农业(28181)
技术(22566)
(21099)
金融(21099)
经济研究(19867)
财经(19197)
业经(17650)
(16381)
问题(15818)
(15232)
图书(14977)
理论(13651)
(13623)
科技(13421)
技术经济(13301)
世界(12858)
实践(12357)
(12357)
共检索到394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绍贤,翁世贵,张敏  
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已深入到穷乡僻壤,并始终强调“避孕为主”的方针。十多年来,中国不但在避孕方法上有许多新的发明创造(例如探亲片、外用药膜、男性绝育新术等),而且避孕现用率也由70年代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顾兴林,倪尚芳,周时英  
由于人群生殖健康知识缺乏及行政制约的影响,尚有相当数量的已婚育龄夫妇不能知己知彼地、自由地选择避孕措施,限制了药具的充分利用,影响了生殖健康的质量。为此我区从1993年开始,一手抓联合社区力量,加强计划生育健康教育,保障生殖健康,另一手抓知情选择避孕措施的试点,探索深化计划生育的新路子。 截止1995年底,全区共有52个单位,13862对夫妇采用了知情选择避孕措施,基层干部都比较满意。本文根据我区的做法,作一分析讨论。 1 步骤和方法 1.1 开发领导,统一思想。明确计划生育是做人的工作,为育龄人群提供生殖健康终生服务、提高其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是深化计划生育改革的方向。1.2联合社区力量,包括卫生、教育、文化、广播、电视、民政、计生协、工、团、妇等部门,共同参与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并以联席会议研讨工作。1.3区、镇、村、企业建立领导小组并确定负责人,指导社区开展工作。1.4建立咨询服务基地。在试点基础上,1994年区人民政府发文建立区、镇、村、企业的生殖卫生保健服务中心、服务站,并规定职责。截止1995年底,借用初级卫生保健网络,全区已建立区生殖卫生保健服务中心1所,镇生殖卫生保健服务中心18所,村生殖卫生保健服务站262所,企业生殖卫生保健服务站51所。1.5分层次培训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国际社会对于生育健康的广泛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避孕措施的知情选择。避孕措施的知情选择是西方国家提出的生育健康项目与传统的计划生育项目的一个主要区别,是夫妇的生育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表明夫妇有权利和能够对避孕措施进行选择,而计划生育部门应保证夫妇能够得到各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避孕措施的知情选择在我国的实践已经开始,它展示了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种新的方向。那么避孕措施的知情选择的意义是什么?在我国开展试点的状况与效果如何?对我国计划生育工作思路的调整有何启示?本刊特组织此次论坛,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就以上问题发表见解,共同探讨未来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友宁,林德良  
50年代以来,中国妇女初婚初育间隔出现逐渐缩短的趋势。70年代初婚初育间隔平均为2.58年,这比40年代的4.29年缩短了1.71年。这与医疗保健事业改善,人民健康水平提高,以及70年代初以来中国全面推行晚婚均有明显关系。然而进入80年代以后,在夫妇婚龄又出现提前趋势的形势下,初婚初育间隔却出现了缩短的现象,80年代初婚初育的间隔为2.18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鸿雁,娄彬彬  
本文运用1996年苏南地区、皖北地区"计划生育与妇女地位研究"课题调查数据,分析了主动、被动选择避孕节育措施对育龄妇女副作用的产生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育龄妇女的心理影响;此外,主动选择避孕节育措施者的平均避孕失败次数、平均人流次数均明显高于被动选择者。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任强  郑晓瑛  
文章利用中国1988年和2001年生殖/节育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t模型,深入分析了此期间已婚育龄人口避孕选择模式的变化、区域差异及其决定因素。结果表明,在1988~2001年间,避孕选择始终是以男女性绝育和宫内节育器为主,已婚育龄人口文化程度越高,选择宫内节育器的可能性越大,反之选择男女性绝育的可能性大;农村选择男女性绝育的可能性增大,城镇选择宫内节育器的可能性增大;选择避孕套的可能性增大;东、中、西部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幅度差异显著。这与中国育龄人口的避孕节育意愿有较大的趋同性和稳定性,其差异很可能与计划生育服务质量有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友华  
本文根据1982年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和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资料,着重对中国已婚妇女未避孕原因进行分析。文中分析所借用的主要指标是已婚育龄妇女的未避孕率(下面简称妇女的未避孕率)。它是指在调查时点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包含离婚、丧偶)在已婚育龄妇女中所占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一、中国妇女未避孕率状况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云  
作为男性避孕方法之一的避孕套在中国育龄人群中的使用率始终在 5 %左右。艾滋病和性别在中国已呈上升发展趋势 ,在人群中宣传和促进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起到良好的避孕防病的作用。本文通过检索已有的相关文献 ,研究和分析了避孕套在我国的出现、宣传和推广使用的过程。发现这一方法从国外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 ;推广这种方法的人群在扩大、倡导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法律法规的引导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介入与协作对宣传使用这种方法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友宁,林德良,施元莉,楼超华,方可娟,李惠沁,高尔生,张德玮  
70年代由于中国成功推行晚育政策,初婚夫妇婚龄较前明显推迟。然而自80年代以来,初婚年龄又出现提前趋势,初婚与初育间隔也有缩短趋势。调查表明,新婚夫妇婚后不用或未能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生育率会有明显的上升。因此,落实好新婚夫妇,尤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涂平,邱淑华,倪家俊,范慧民  
为了通过现场试点研究在中国农村地区引进新型避孕药具、改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质量和工作方法、实行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的可行性,国家计生委于1992年起在河北省遵化市和乐亭县、山东省博山区和沂源县开展了“在中国农村地区引进新型避孕药具,提高服务质量的研究”。本文对项目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进行总结,供关心我国基层计划生育的同志们参考。本项目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广大干部和计生人员对知情选择和优质服务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服务质量和干群关系明显改善;避孕率进一步提高,方法构成更加合理,而生育率进一步下降,人工流产大幅度减少。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是:对人口控制的认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有待改进;计生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咨询与服务质量还需进一步改进;计划生育考核体系需要适当调整。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在新形势下实现人口与计划生育的“两个转变”的要求对项目所取得的经验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交流,并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琦  潘雨  
自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全球经济持续低靡,对外倾销成为各国加快经济复苏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国已成为他国倾销的重灾区。为了发挥反倾销的贸易保护作用,减少进口倾销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本文通过统计整理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数据库中进口反倾销案例的数量,涉案国家(地区)及涉案商品等方面数据,对中国进口反倾销现状进行研究,并且构建征收反倾销税的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进口反倾销中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及社会总效应进行分析。文章给出了进口反倾销政策措施更好发挥贸易救济效果的经验借鉴和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 琦 潘 雨  
自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全球经济持续低靡,对外倾销成为各国加快经济复苏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国已成为他国倾销的重灾区。为了发挥反倾销的贸易保护作用,减少进口倾销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本文通过统计整理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数据库中进口反倾销案例的数量,涉案国家(地区)及涉案商品等方面数据,对中国进口反倾销现状进行研究,并且构建征收反倾销税的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进口反倾销中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及社会总效应进行分析。文章给出了进口反倾销政策措施更好发挥贸易救济效果的经验借鉴和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玉坤  
英国《社会科学与医学》杂志1995年第41卷第9期刊发了一篇题为“解决青少年妊娠问题的一种良策”的社论,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了深化讨论,英国《生育健康问题》编辑部决定组织一次笔谈,以展示世界各地有关专家学者及青少年的不同反应。不管该社论提出的“思想实验”在某些人看来何等离奇,正如常言所说的,“科学无国界”,“研究无禁区”,何况青少年妊娠正日益成为近年来我国无可规避的社会问题,这一讨论理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云嵘,孙靖华,李宏规,黄德兴,金敏子,赵小华,段纪宪,王丰,伊恩·戴蒙德  
宫内节育器是中国已婚育龄妇女使用最多的避孕方法之一。根据国家计生委规统司1987年常规统计报告,全国共有62908492名已婚育龄妇女采用宫内避孕,现用率为40.7%;城、镇、乡已婚育龄妇女(以下简称妇女)宫内节育器的使用数分别占全国使用总数的27.4%、19.6%和53%。可见宫内节育器在节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郑晓英,蒋来之,郑真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