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36)
- 2023(7796)
- 2022(6618)
- 2021(6299)
- 2020(5175)
- 2019(12039)
- 2018(11493)
- 2017(21306)
- 2016(11478)
- 2015(12921)
- 2014(12811)
- 2013(12929)
- 2012(12196)
- 2011(11382)
- 2010(10982)
- 2009(10201)
- 2008(9940)
- 2007(8548)
- 2006(7710)
- 2005(7007)
- 学科
- 济(59826)
- 经济(59785)
- 管理(25521)
- 方法(25042)
- 业(22268)
- 数学(21924)
- 数学方法(21718)
- 中国(17387)
- 企(16085)
- 企业(16085)
- 地方(15782)
- 农(13821)
- 贸(11214)
- 贸易(11208)
- 易(10884)
- 业经(10732)
- 学(10020)
- 环境(9775)
- 农业(9556)
- 地方经济(8748)
- 财(8493)
- 制(8282)
- 发(8087)
- 和(7719)
- 融(7459)
- 金融(7458)
- 理论(7008)
- 银(6983)
- 银行(6979)
- 行(6851)
- 机构
- 大学(168203)
- 学院(167159)
- 济(75382)
- 经济(74122)
- 研究(65511)
- 管理(62341)
- 理学(53450)
- 理学院(52717)
- 管理学(51785)
- 管理学院(51469)
- 中国(50647)
- 科学(40039)
- 京(38211)
- 所(32669)
- 财(30814)
- 研究所(30165)
- 中心(29381)
- 农(25455)
- 财经(25139)
- 北京(25127)
- 范(25085)
- 师范(24894)
- 经济学(24267)
- 院(23968)
- 经(23149)
- 江(23032)
- 业大(22347)
- 经济学院(21870)
- 师范大学(20751)
- 科学院(20719)
- 基金
- 项目(116004)
- 科学(92746)
- 基金(86150)
- 研究(83971)
- 家(76003)
- 国家(75477)
- 科学基金(64234)
- 社会(56107)
- 社会科(53406)
- 社会科学(53392)
- 基金项目(45690)
- 省(42600)
- 自然(40142)
- 自然科(39149)
- 自然科学(39136)
- 自然科学基金(38422)
- 划(37586)
- 教育(37251)
- 资助(36270)
- 编号(31405)
- 发(27322)
- 重点(26894)
- 部(26571)
- 国家社会(24616)
- 成果(24407)
- 中国(24144)
- 创(23271)
- 课题(22851)
- 教育部(22440)
- 发展(22304)
共检索到250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沈惊宏 陆玉麒
论文以中国338个市域作为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测算其旅游吸引力指数。以南京市为例,通过GIS空间可视化并分别划分出5个等级旅游目的地及旅游客源地。结果发现南京不同等级旅游目的地呈距离衰减规律,但同时出现区位跨越现象;南京旅游客源地总体上亦呈现距离衰减规律,但也出现远距离客源地等级甚至比近距离客源地等级要高的现象。笔者把吸引指数模型逆思维推演测算出了中国城市总吸引指数排名,并以可达性为基础,根据旅游目的地城市总吸引指数和旅游规模排名位序是否一致划分出中国城市旅游的发展程度现状10种类型,为城市旅游发展提供比较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梅良 钟志平
旅游产业已经作为南岳支柱产业点而迅速发展,要科学地、客观地定位南岳的旅游业现状,就必须对其吸引力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综合评价,其评价结果可作为进一步合理利用南岳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据,同时从宏观上把握南岳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并进一步发掘其"注意力资源"。
关键词:
南岳旅游地 吸引力 综合评价 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路春燕 白凯
本文以2002年、2004年、2006年和2008年的入境旅游者在中国大陆各省的流向为研究内容,分别运用引力模型和潜力模型对中国省域间入境旅游相互吸引力和各省入境旅游总体吸引力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地统计分析检验了中国大陆各省入境旅游总体吸引力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显示:①国内各省入境旅游总体吸引力大致呈逐年增强趋势,但省域之间的入境旅游相互吸引力则呈减弱趋势;②在空间上,国内各省入境旅游总体吸引力呈由东向西逐渐减弱的分布特征;随着年份的增加,省域之间的入境旅游总体吸引力差距逐步减小。文后就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在今后研究实践中应关注的方面进行了阐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丹彤 董军
对文化旅游城市的开发建设应使之兼具观光型传统旅游目的地和体验型现代旅游目的地的特征,文章以太原为研究对象,探讨提升文化旅游城市综合吸引力的路径和模式。在盘点太原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分析其旅游市场客源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区域形象设计,继而通过地区营销组合,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的文化创造有机整合包装起来,使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成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必将能极大地带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芳 黄仿伦
文章根据房地产行业相关专家意见,建立城市房地产市场投资吸引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设置指标权重。依据安徽省2011年度16个城市的各个指标数据,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结合指标权重,对安徽省16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主要是商品房市场)的投资吸引力进行综合评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包磊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乡村田园风光已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并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成为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农村"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产业。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重视避免重复建设,尤其是要因地制宜以山水融合的发展理念和运行实践提升吸引力,将其作为营销宣传的亮点内容,以此培育乡村旅游的区域品牌。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山水融合 吸引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管玉梅 黄诚
疍家人作为汉族的一个特殊民系,既深受乡土文化影响,又因千百年的水上生产生活而形成独特的水文化,这种水文化因异质而对陆上居民充满了吸引力。本文用旅游6要素来构建准则层,并用疍家文化中可能被开发的旅游吸引物来构建指标层,开发出疍家文化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吸引力评价。研究表明:疍家文化的总体吸引力较强,最有吸引力的是以海洋动植物为主食的饮食文化,其次是疍家传统体育和民俗文化娱乐项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鹤 刘家明 陶慧 张娟
传统的旅游吸引力研究方法在数据获取、市场化评价、游客体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互联网的发展为旅游资源吸引力的评价带来了新途径。论文以北京市为例,建立城市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统计资源进行分类,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基于网络信息的旅游资源单体吸引力评价体系,对北京市的旅游资源吸引力进行评价。采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对旅游资源吸引力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参与统计评价的北京市旅游资源共415个,总体平均吸引力指数为0.31,其中人文景观类吸引力最强,资源点数量最多。2)北京市旅游资源吸引力存在空间集聚,休闲活动类资源吸引力空间集聚度最大,人文景观类资源吸引力空间集聚度最小。3)自然景观类资...
关键词:
旅游吸引力 网络信息 北京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霄 石强 陈婉欣
推动游艇旅游是引导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的中国游艇旅游发展与欧美澳西方发达地区尚相差较大。文章以游客认同的地方性为理论框架,以携程网、穷游网上中国游客分享游艇旅游的网络游记文本为主要数据,探究中国游客视角下游艇旅游吸引力是什么的问题。研究发现:(1)目前中国游客体验游艇旅游的主要地区是国内和西方欧美澳发达地区,在国内与西方欧美澳发达地区进行游艇旅游时,游艇旅游的景观、活动、环境等差异不大,可以视为游艇旅游不需要附着于特定地域,拥有独特的旅游吸引力;(2)综合分析中国游客在国内与西方欧美澳发达地区游艇旅游的吸引力认同,发现原生态的亲水活动与对西方奢侈生活的想象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游客对游艇旅游吸引力的主要认同。未来可以在增加游艇旅游发展城市、改善亲水自然环境、增强游艇水上活动以及游艇产品差异化发展方面加以改进,推动中国游艇旅游的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维维 崔婷 马晓龙 张希月
明确城市尺度下旅游景区吸引力分布规律及成因,对于统筹旅游资源规划布局和提高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意义重大。文章以杭州市为研究区,利用GIS空间分析与地理探测器工具,探究城市尺度下旅游景区吸引力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结果显示,总体上杭州旅游景区吸引力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呈现“一主一辅”或“一主多辅”的聚核结构,且景区吸引力强度表现出由中心城区向外等级化圈层递减的空间聚类形态;这一规律形成源于景区品质、地区经济、市场潜力、配套业态、交通区位、周边景区密度和CBD趋近度等多维因素的综合作用,本质上则是作为地理要素的城市空间在服务转型导向下,通过资源、经济、交通、市场、配套产业和服务环境等媒介要素,对作为人类经济活动表征体的旅游景区集中作用,以及后者对前者不断适应的结果。文章认为,在系统认识旅游景区吸引力形成的复杂性和多要素共振性基础上,对各驱动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升级,则是提升景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和优化城市休闲功能格局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旅游景区 吸引力 空间格局 成因 杭州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施鉴钊 廖民生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对精神文化追求的逐渐高涨。对于以旅游业为重要经济支柱产业的都江堰市来说,如何做到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旅游吸引力提升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符合我国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方针,也有利于推动都江堰市经济的蓬勃发展。本文通过对旅游吸引力的相关文献分析,找出旅游吸引力的具体要素和影响因素,再结合都江堰市的旅游产业实际情况,基于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分析都江堰旅游产业,并尝试提出一些用于提升旅游吸引力的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晓山
民族文化旅游要打造品牌,就必然拓展市场空间,而市场的拓展则主要依赖其吸引力的大小。同时其吸引力的决定因素并非单一依靠民族文化资源本身,而是一个综合的体系。通过定量研究表明,民族文化旅游吸引力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资源特点、区域旅游环境与旅游政策环境等三个方面。进一步就其中具体因子进行量化分析,以构建起民族文化旅游吸引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旅游 吸引力 评价体系 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谌贻庆 毛小明 甘筱青
本文认为,旅游吸引力的本质是旅游资源子系统与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之间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中,并不只存在旅游吸引力,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的作用力,在这些作用力中,有一些推动旅游的实现,另一些阻碍旅游的实现。根据对旅游吸引力和其他作用力的分析,本文建立了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最大可能旅游吸引量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
旅游吸引力 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 模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秀霞 崔庠
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高等本科旅游院校发展困境的原因 ,认为从需求上看 ,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的“叶公好龙”是造成高等本科旅游院校陷入困境的表层原因 ;从供给上看 ,高等本科旅游院校培养目标的盲目性才是造成高等院校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探讨了提高我国高等本科旅游院校吸引力的关键是挖掘高等本科旅游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内涵 ,确定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骏 古风 卢凤萍
人居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资源系统观的具体体现。基于人居环境资源视角研究城市旅游吸引力,是保持和发展城市"人居环境"优势,并将其转换为现实旅游竞争力,从而彰显城市特色,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扩展资源开发视野,开展相关研究的新角度。优秀的人居环境应坚守以人为本、天人和谐的理念,彰显出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和对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心向,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从这一角度出发,城市旅游的开展也应该以人为本,进行整体论上的思考。通过量化研究显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人与人的和谐程度、人与社会的和谐程度不仅是人居环境资源水平的体现,与城市旅游的吸引力也呈显著性正相关,因此可从自然环境治理、民众教育以及目的地...
关键词:
人居环境资源 城市 旅游 吸引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