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2)
2023(7694)
2022(6109)
2021(5692)
2020(4391)
2019(10158)
2018(9578)
2017(18243)
2016(9279)
2015(10771)
2014(10666)
2013(10907)
2012(10617)
2011(10099)
2010(10031)
2009(9581)
2008(9220)
2007(8244)
2006(7650)
2005(7283)
作者
(27670)
(23366)
(23201)
(22293)
(15004)
(10904)
(10400)
(9001)
(8918)
(8294)
(8086)
(7614)
(7580)
(7571)
(7490)
(7283)
(6843)
(6763)
(6681)
(5979)
(5876)
(5620)
(5395)
(5384)
(5298)
(5272)
(4926)
(4702)
(4527)
(4505)
学科
(72532)
经济(72489)
管理(24490)
方法(24317)
数学(22437)
数学方法(22390)
(20344)
中国(18399)
地方(15746)
(14983)
企业(14983)
(12509)
贸易(12498)
(12148)
(12141)
地方经济(12103)
业经(11235)
(10425)
金融(10425)
(10368)
(9987)
(9328)
银行(9328)
(9234)
(9177)
环境(9171)
(8216)
(7961)
关系(7934)
经济学(7719)
机构
大学(155734)
学院(152086)
(88953)
经济(87807)
研究(62115)
管理(55588)
中国(50309)
理学(46956)
理学院(46446)
管理学(46083)
管理学院(45779)
(36998)
(32677)
经济学(31361)
(30445)
科学(30165)
财经(29962)
经济学院(28020)
(27567)
研究所(27259)
中心(26280)
财经大学(22477)
北京(21736)
(21620)
(20329)
科学院(19099)
(18771)
社会(18527)
(18076)
师范(17981)
基金
项目(92950)
科学(75358)
基金(72786)
研究(69840)
(62707)
国家(62297)
科学基金(53316)
社会(51080)
社会科(48774)
社会科学(48764)
基金项目(36488)
资助(30594)
(30251)
教育(30230)
自然(30028)
自然科(29367)
自然科学(29359)
自然科学基金(28900)
(26471)
编号(24461)
国家社会(23885)
(23200)
中国(23007)
(21763)
重点(20998)
教育部(20803)
成果(20288)
(19975)
经济(19817)
人文(19477)
期刊
(102895)
经济(102895)
研究(56144)
中国(29074)
(26405)
管理(23018)
科学(20155)
(19408)
金融(19408)
经济研究(19047)
学报(18252)
(17403)
财经(17371)
(15272)
大学(15017)
学学(14349)
问题(13782)
(13752)
国际(12918)
世界(12832)
技术(12023)
业经(11959)
农业(11908)
技术经济(10029)
统计(8971)
经济问题(8480)
教育(8194)
经济管理(7419)
(7350)
改革(7158)
共检索到246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冰  谭庆刚  
中国正处于传统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研究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端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历史具体分析计划经济和市场因素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解释了在一定条件下中国市场化改革发生的合理性。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既是经济运行机制转换的过程,也是制度变迁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这个问题。本文结合马克思和新制度主义对制度变迁的分析,分别指出了传统体制下存在的阻碍和促进市场化改革的因素,以及二者地位转化的关键步骤,从而说明了中国市场经济产生的内在逻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成就令世界瞩目,但是市场失范现象也日益蔓延。其经济根源在于资本逻辑,资本力量的二重性,造成资本扩张目的过度抬高与实现手段非制度化的背离,联合资本怪胎分割剩余价值,加之国际产业链的价值挤压,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价值掠夺造成暴富的示范效应等力量,使中国企业出现市场失范,也扰乱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宇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成为世界性的潮流。但是,对于市场经济的研究并没有因为其被普遍认同而失去意义。在市场经济的旗帜下面,可能包含着内容各异甚至是相互对立的改革理念,这些不同的理念对于现实的改革政策和改革实践无疑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比如,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实质上是以价格为基础的稀缺资源的配置机制,因此"管住货币,放开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申始占   杨春学  
<正>《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根据经典理论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民经济与市场结构之间也存在密切的内在关联。解构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能为理清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逻辑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怀国  
亚当.斯密是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在现代市场经济形成之初,首次提出了系统描述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经济理论。斯密的经济理论,是对包括经院哲学在内的"主流学术"、尤其是自然法哲学(欧洲大陆)和道德哲学(苏格兰)的继承和发展,但却被学术界长期忽略。本文试图在西方"主流学术传统"中,梳理出一条相对清晰的学术发展脉络,即"苏亚雷斯—格劳秀斯—普芬道夫—卡迈克尔—哈奇逊—斯密"之间的继承关系。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斯密的学术思想和经济理论,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完整地理解现代市场经济,并为思考现代经济理论和中国目前面临的诸多热点难点问题提供启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建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重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生产关系特殊与生产关系一般的有机融合体,是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有机统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重逻辑: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抽象的生产关系特殊与生产关系一般的融合体,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客观的生产关系特殊与生产关系一般的融合体;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性质与市场经济体制本质的相互嵌入、交叉渗入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与体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机融合的融合体;三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更好地实现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兴赛  
中国经济的转型本质上是基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再调整——体制转型以及基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再调适——结构转型;其动力机制是一个肇始于外部竞争机制,通过改革演进,转化为内生动力的机制转化过程,是由自上而下的主动型动力运行机制过渡到自下而上的压力型运行机制的机制转换过程。而它的决策模式则呈现为:既得利益集团、人民群众、超越二者的中央决策者三方合作博弈下的帕累托改进到卡尔多改进。转型的本质、动力、决策模式构筑了中国经济转型的逻辑。对转型逻辑的体认与遵循是转型成功的必要条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桂苏  
市场经济规律与特区改革逻辑刘桂苏LawofMarketEconomyandLogicofSpecialRegionReform¥(LiuGuishu)MainFoints:a)Self-adjustmentofthelawofvalueandshif...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桂苏  
市场经济规律与特区改革逻辑刘桂苏在海南特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近6年中,有一些数据和事件引人深思:建省办经济特区前的1987年,海南行政区的财政收入仅为2.95亿元,而1993年海南省的财政收入达29亿元,相当于1987年的10倍;6年间财政收入的平均增...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芦潮  
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本刊在上一期发表了中国学者的《十博士论市场经济》,在本期中又刊登国外学者对中国市场经济的论述,有心的读者从中外学者的论述比较中,也许能得到一些有趣的启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米青  
10多年来,中国经济列车从计划“单轨”转入计划与市场“双轨”,此刻又开到了向市场“转轨”的道叉口上。中国智囊们明白:下一段就是中国经济列车运行的高速路段。经济专家们已就此理出四条主线。第一,加快从“双轨价”向“市场单轨价”合轨。目前的价格结构不能充分反映供求关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明生  
试论中国市场经济的特色周明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特色究竟在哪里?诚然,对于这个问题已有不少同志作过有益的探讨.提出了一些积极的见解、但本人仍觉得有继续探讨之必要、在从事市场经济教学与科研的过程中.本人将其凝炼为七大特色,现提出来.就教于同...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树清  
在过去20年的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一方面因为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全由政府主导,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也是由政府发动和推进的。此外,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绝大多数人也认为应当采取政府发挥积极作用的市场经济体制类型。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朝鲜  赵军普  
稳定物价水平,抑制通货膨胀一直是我国政府近年来制定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针对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为"输入型"的观点,本文提出不同观点,认为我国通货膨胀主要由经济结构失衡所致,即为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政府主导的投资驱动型和出口导向型经济一方面导致资源错配、效率不高,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导致外汇剧增和货币流动性过剩,需求面宽松。另通过CPI、投资等变量建立实证模型,验证了投资驱动型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结构失衡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并就此提出若干宏观调控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