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82)
2023(8218)
2022(6691)
2021(6170)
2020(4874)
2019(11359)
2018(10736)
2017(20777)
2016(10582)
2015(12058)
2014(11902)
2013(12210)
2012(11749)
2011(10942)
2010(10910)
2009(10404)
2008(9917)
2007(8782)
2006(8197)
2005(7774)
作者
(31035)
(26254)
(26155)
(25189)
(16902)
(12396)
(11718)
(10058)
(10020)
(9345)
(9075)
(8593)
(8535)
(8469)
(8427)
(8310)
(7658)
(7602)
(7510)
(6740)
(6653)
(6238)
(6178)
(6106)
(5988)
(5938)
(5578)
(5290)
(5168)
(5055)
学科
(76934)
经济(76890)
管理(26458)
方法(26119)
数学(24228)
数学方法(24157)
(23273)
中国(19418)
地方(17504)
(16165)
企业(16165)
(13842)
(13273)
贸易(13261)
(12841)
地方经济(12731)
业经(11706)
(11565)
(10805)
金融(10804)
(10650)
(10369)
环境(10014)
(9704)
银行(9699)
(9503)
农业(9290)
(8679)
(8210)
经济学(8170)
机构
大学(170071)
学院(166782)
(94955)
经济(93623)
研究(68128)
管理(60195)
中国(54627)
理学(50919)
理学院(50280)
管理学(49789)
管理学院(49460)
(39996)
(36264)
科学(34603)
(33554)
经济学(33291)
财经(32221)
研究所(30063)
经济学院(29818)
(29609)
中心(28983)
(24163)
财经大学(24104)
北京(23844)
(22844)
(21857)
科学院(21002)
(20304)
师范(20186)
研究中心(19546)
基金
项目(103820)
科学(84255)
基金(81400)
研究(75863)
(70775)
国家(70350)
科学基金(60369)
社会(55165)
社会科(52731)
社会科学(52721)
基金项目(41914)
自然(35760)
自然科(35003)
自然科学(34994)
(34659)
自然科学基金(34412)
资助(33895)
教育(32621)
(30196)
编号(26288)
国家社会(25477)
(25401)
中国(24471)
(24065)
重点(23436)
教育部(22495)
成果(21335)
人文(21266)
(21177)
经济(20999)
期刊
(109365)
经济(109365)
研究(61370)
中国(31819)
(28942)
管理(24430)
科学(22453)
学报(20684)
(20288)
金融(20288)
经济研究(20206)
(19619)
财经(18280)
大学(16550)
(16028)
学学(15871)
问题(14783)
(14425)
农业(13426)
国际(13414)
世界(13258)
业经(12769)
技术(12654)
技术经济(10675)
统计(9822)
经济问题(8912)
(8090)
(8079)
经济管理(7926)
教育(7842)
共检索到268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唐世芳  赵作权  
运用空间统计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相结合分析了2003—2012年我国国内外市场及经济增长的空间范围及形状等特征,继而识别了国内外市场与经济增长的潜在关系。结果表明,国内外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空间重心均向我国西北方向移动,国内外市场呈现空间一体化发展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空间向内陆聚集,且国内市场对经济增长贡献要大于国际市场。我国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性,考虑了相邻城市的地理溢出效应的空间计量模型较经典的回归模型对经济现实的解释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立平  龙志和  
本文利用市场化水平的平行数据、运用极值边界分析模型(the extremebounds analysis,即EBA模型)对我国市场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市场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强显著(Robust)”的;市场化水平的短期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强显著”的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樊纲  王小鲁  马光荣  
1978年以来,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的经济转型给中国带来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本文利用中国各省份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定量考察了市场化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的结果显示,从1997年到2007年,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年均1.45个百分点。市场化改革推进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的39.2%是由市场化贡献的。中国的市场化转型道路还没有完成,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赖于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征  
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每年举办一届"中国经济前沿"年会,邀请世界各地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对中国当前的主要问题把脉研究,并把研究成果结集成书(英文版)。这一活动及其出版物在国际上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许多国家的经济学家、实业界人士、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代表积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柯善咨  郭素梅  
本文利用相对价格方差法测度中国省级商品市场的对内开放程度,建立商品市场对内开放和地区经济增长联立方程,检验1995~2007年期间两者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内开放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方程估计结果显示商品市场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均显著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商品市场对内开放和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内生关系,这种相互促进的作用机制在经济不发达省份尤为显著。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施震凯  王美昌  
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但如何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识别和分解出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依然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话题。本文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定量考察了市场化进程及子项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在1997-2009年间市场化进程指数的后验包含概率和后验均值分别为19.7%和0.0072,这表明虽然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并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在市场化进程指数五个子项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中,政府与市场关系以及非国有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但在改革过程中仍需要承受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中介组织和法律制度环境改善所带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翁媛媛  高汝熹  
过去30年的工业化,我国主要依靠"两高一资"(高增长、高能耗、高投资)行业的过度扩张支撑。然而,下一个30年中国是否还能维系这样的高速增长?本文针对不同阶段历史进程的特点选择不同生产函数模型进行计量回归,解决了中国经济增长事实与增长理论模型的相洽性问题,从而找出目前经济增长动力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结构调整、人力资本和科技资本投资、城市化发展等方面考察了未来经济增长的三大可能性空间,设计了一个依靠效率提高、制度改进的可持续增长模型,认为依照效率改进后的发展路径,中国经济未来十年合意的增长率约为6%—7%。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富军  李瑞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富军  李瑞娥  
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刻, 中国经济必须以高质量的增长参与国际竞争和缓解国内就业压力。然而一系列叠生的矛盾又使经济运行步履维艰,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经济辐射、经济增长的序列支点及人力资本投资诸方面进行多维空间选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甲超  易明  
根据2003—2015年我国31个省份技术市场发展的基本数据,采用莫兰指数(Moran’s I)分析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空间误差模型探究技术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1)2003—2015年间各省份技术市场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关系,但空间集聚程度有所减弱;(2)各省份技术市场发展的空间格局相对稳定,但空间差异显著性有所降低,临近省份技术市场成交额影响下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具有明显的集聚特点,各省份技术市场发展下的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3)分类型技术市场发展模型中,技术服务对经济的产出弹性系数(0.4380)明显高于技术咨询的产出弹性(0.2754)。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宗义  李继波  刘亦文  
通过构建环境复合污染指数,采用2004—2012年中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各省域经济增长、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在进一步扩充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后,空间滞后模型验证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还得出中国省域环境质量不仅受到邻近区域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还受到区域间结构性差异的误差冲击,而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等空间因素会改善环境质量。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顾佳峰  
本文使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2000年中国各县教育经费支出情况,发现教育经费支出对GDP、地方财政支出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弹性较弱,都小于1,因此,瓦格纳法则不适用。在经济高速增长情况下,这种弱弹性限制了“4%”目标的实现。所以,当前除了要关心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更要关心教育经费使用的低效问题。要积极探索提高既定教育投入的产出效率和效益,通过良好而科学的教育产出管理,节约教育投入,提高办学效益,以缓解现有教育投入不足的压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刁琳琳  
基于空间经济理论对中国城市空间重构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式机理、效应机制进行阐述,分别从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空间配置对提高要素利用效率的微观机制,及传统经济学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的宏观层面——产业结构、就业和居民收入来讨论空间重构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发展传统城市经济理论对城市重构效应的经济学解释,丰富中国城市空间的研究体系。分析表明:①城市空间集中和分异是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②土地利用和分配过程导致城市地域分异,而城市空间增长的区位形态决定土地功能结构,土地价值空间分布也相应发生变化;③生产空间再造引起的劳动力地域重组是引发城市重构的重要原因,劳动力区位过程应遵循效用平衡条件,避免空间失...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宗义  李继波  刘亦文  
通过构建环境复合污染指数,采用2004—2012年中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各省域经济增长、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在进一步扩充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后,空间滞后模型验证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还得出中国省域环境质量不仅受到邻近区域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还受到区域间结构性差异的误差冲击,而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等空间因素会改善环境质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文卿  
本文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工具研究了1988-2009年间中国各省区人均GDP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结果显示:一方面,存在着全域范围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增大;另一方面,局域相关也显示出中国局域性的空间集聚特征越来越明显。以一个表征市场潜能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为基础,本文通过计量分析进一步考察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经验分析表明,空间溢出效应是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市场潜能每增长1%,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将提高0.47%,超过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弹性值。当然,实证分析也发现这种空间溢出效应会随着地区间距离间隔的增加而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