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94)
2023(14348)
2022(12113)
2021(11406)
2020(9058)
2019(20756)
2018(20118)
2017(38031)
2016(20586)
2015(23423)
2014(23447)
2013(23152)
2012(22333)
2011(20712)
2010(21156)
2009(19884)
2008(19958)
2007(18412)
2006(16896)
2005(15798)
作者
(59769)
(49695)
(49619)
(47401)
(32354)
(24077)
(22535)
(19312)
(19297)
(18179)
(17271)
(16815)
(16175)
(16112)
(16060)
(15475)
(14824)
(14685)
(14416)
(14101)
(12798)
(12109)
(12081)
(11611)
(11251)
(11193)
(11140)
(11033)
(10233)
(9930)
学科
(96806)
经济(96619)
管理(56860)
(54235)
(43629)
企业(43629)
方法(35353)
中国(32915)
数学(28522)
数学方法(28136)
(27660)
地方(23312)
业经(22620)
(21108)
(20257)
贸易(20237)
(19634)
(19620)
(18952)
(17886)
银行(17871)
农业(17692)
(17584)
金融(17583)
(17434)
理论(16440)
(15439)
(15253)
(14469)
环境(14071)
机构
大学(307671)
学院(305462)
(136416)
经济(133646)
研究(115041)
管理(111576)
理学(93469)
理学院(92313)
中国(91341)
管理学(90869)
管理学院(90268)
(67867)
(65121)
科学(64732)
(58387)
研究所(51972)
中心(51143)
财经(49965)
(47950)
(46593)
(45404)
北京(44419)
(43928)
师范(43591)
经济学(43376)
(40739)
经济学院(38642)
(38301)
业大(37758)
财经大学(36798)
基金
项目(185828)
科学(148005)
研究(141607)
基金(135768)
(116787)
国家(115734)
科学基金(98895)
社会(93669)
社会科(87883)
社会科学(87864)
基金项目(69024)
(69024)
教育(65305)
自然(59624)
(59259)
自然科(58297)
自然科学(58283)
自然科学基金(57284)
资助(57091)
编号(57013)
成果(49443)
(44558)
(43245)
重点(42216)
课题(41166)
国家社会(38744)
(37873)
教育部(37761)
发展(36930)
(36790)
期刊
(166793)
经济(166793)
研究(106213)
中国(71622)
(48930)
管理(46583)
(45103)
学报(42880)
科学(42124)
教育(41520)
(37648)
金融(37648)
大学(33833)
学学(31196)
农业(30651)
经济研究(27071)
财经(26888)
技术(26075)
业经(25387)
(23464)
问题(21467)
(20196)
国际(18531)
世界(17900)
(16597)
技术经济(15281)
图书(14938)
(14092)
论坛(14092)
理论(13997)
共检索到503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市场发育在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难点与不足。我们应通过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对接、区域市场与统一市场的对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宏观市场与微观市场的对接来加速我国的市场发育。灰市场是旧体制对新体制的最后冲撞,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应予以消除。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万胜  
1988年10月6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大连市联合举办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研讨会。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有12个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负责同志,各方面的人口专家、学者。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伟、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保民  刘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并一直是30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与重要推动力。本文站在历史的高度,全面回顾、总结了自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35年来先后召开的八次三中全会上有关国企国资改革的内容,深刻分析了历届三中全会对国企国资改革的影响与推动。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启之年,必将掀起新一轮的国企国资改革。本文的梳理与总结对于探索中国今后国企国资改革的发展趋势,对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国资管理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铁映  
没有正确的改革理论,就不会有成功的改革实践。自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令世人惊奇的巨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是由于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是完整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
[期刊] 改革  [作者] 闻颀  
一年容易又春风。辛未羊年载着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丰硕成果去了,壬申猴年伴着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阵阵鼓点来了。在这"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际,面对国际风云变幻而我国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形势,在感慨"风景这边独好"之余,我们又当作何感想呢? 笔者此刻想得最多的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有中国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润生  
一、改革改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最大的历史意义,是启动了经济体制改革。这次改革特定的涵义是什么?应当在认识上把握住,否则,遇一个风浪就会动摇自己的信念。全会做出决议,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不再继续坚持以阶段斗争为纲。这也就是把发展生产力,实现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蔺子荣  胡金焱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进程相同步。20年来我国的金融改革,遵循了一个以市场为取向的、渐进化的改革逻辑,改革的巨大成就体现在从整体上突破了传统的计划金融体制模式,基本建立起了一个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伟  
这个研讨会开得是好的。我就这次会议谈三点意见。1、会议的召开表明,这种会议形式为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工作提供了新的经验,上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工作曾总结了一条“提前介人”的经验,即教科文卫委员会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彭佩云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了! 10年来,我国人口科学在全会路线方针的指引下,开创了新的纪元。50年代后期曾经出现在人口科学论坛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又再次出现了。其情景更胜彼时,研究队伍更加壮大,科研成果更不能同日而语,是颇值纪念的。本刊假创刊一周年之际,于9月5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了“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中国人口科学座谈会”,10月6日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和省计划生育委员会也联名在大连举办了“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研讨会”。出席两个会议的各路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充分肯定了10年来的成就,同时也对10年来走过的科研历程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很多改革建议,对今后的人口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不无助益。为此,本刊特以专集形式将出席北京座谈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的高论全文发表,同时也将彭佩云和王伟同志在大连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从市场取向改革到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刘国光从1978年开始,众所周知进行的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以及由此重新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经济理论工作者开始摆脱种种教条主义观点的束缚,如何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按照客观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云旗  
回顾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七届三中全会我国财政经济改革发展的足迹,对深刻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财经改革和政策转型很有裨益。一、摸着石头过河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大幅度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邬沧萍 ,杜鹏  
十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十年来,党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主张解放思想,逐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过去被打人“冷宫”的人口研究和人口工作在这十年中也得以逐步恢复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回顾十年来人口学和人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玉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改革发展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全局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也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铁民  
自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走过了20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可以从多方面、多视角对这个伟大的实践进行总结和研究,本文仅就从十四大的“三大决策”到十五大的“三大决策”的理论突破和重要意义谈点肤浅认识。 一、两个“三大决策” 1978年,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2月召开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