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01)
- 2023(10171)
- 2022(8061)
- 2021(7220)
- 2020(5687)
- 2019(12954)
- 2018(12703)
- 2017(24510)
- 2016(12796)
- 2015(14735)
- 2014(14767)
- 2013(14831)
- 2012(13880)
- 2011(12832)
- 2010(12787)
- 2009(12113)
- 2008(11680)
- 2007(10483)
- 2006(9803)
- 2005(9395)
- 学科
- 济(84855)
- 经济(84795)
- 管理(33029)
- 业(30442)
- 方法(27754)
- 数学(25169)
- 数学方法(25092)
- 中国(23409)
- 企(21627)
- 企业(21627)
- 地方(19234)
- 农(18250)
- 业经(15381)
- 贸(14313)
- 贸易(14300)
- 易(13899)
- 学(13468)
- 地方经济(13037)
- 财(12766)
- 制(12424)
- 农业(12195)
- 融(12113)
- 金融(12112)
- 发(11203)
- 银(11121)
- 银行(11110)
- 行(10825)
- 环境(10697)
- 体(9919)
- 产业(9852)
- 机构
- 大学(200180)
- 学院(197149)
- 济(105964)
- 经济(104445)
- 研究(77941)
- 管理(71264)
- 中国(62384)
- 理学(60082)
- 理学院(59413)
- 管理学(58715)
- 管理学院(58332)
- 财(45492)
- 京(42600)
- 科学(40629)
- 所(38802)
- 经济学(36592)
- 财经(36309)
- 研究所(34756)
- 中心(33555)
- 经(33296)
- 经济学院(32763)
- 江(28328)
- 农(28214)
- 北京(27884)
- 院(27315)
- 财经大学(26988)
- 范(24472)
- 师范(24297)
- 科学院(23883)
- 业大(22846)
- 基金
- 项目(122062)
- 科学(98017)
- 基金(93216)
- 研究(91283)
- 家(80744)
- 国家(80181)
- 科学基金(68522)
- 社会(64371)
- 社会科(61301)
- 社会科学(61287)
- 基金项目(47488)
- 省(42452)
- 自然(39732)
- 教育(39638)
- 自然科(38875)
- 自然科学(38865)
- 资助(38452)
- 自然科学基金(38248)
- 划(36244)
- 编号(33824)
- 国家社会(29303)
- 部(29044)
- 发(28598)
- 成果(28216)
- 重点(27689)
- 中国(27429)
- 教育部(25607)
- 人文(24403)
- 发展(24398)
- 创(24293)
- 期刊
- 济(123566)
- 经济(123566)
- 研究(69841)
- 中国(39883)
- 财(33511)
- 管理(29139)
- 农(26863)
- 学报(26639)
- 科学(26603)
- 融(23765)
- 金融(23765)
- 经济研究(22396)
- 大学(21152)
- 财经(20212)
- 学学(19623)
- 农业(18194)
- 经(17757)
- 问题(16666)
- 业经(16036)
- 技术(15922)
- 贸(15660)
- 国际(14701)
- 世界(14571)
- 教育(13767)
- 技术经济(11954)
- 统计(10543)
- 业(10525)
- 经济问题(10218)
- 经济管理(9083)
- 现代(9039)
共检索到319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樊纲 王小鲁 马光荣
1978年以来,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的经济转型给中国带来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本文利用中国各省份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定量考察了市场化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的结果显示,从1997年到2007年,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年均1.45个百分点。市场化改革推进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的39.2%是由市场化贡献的。中国的市场化转型道路还没有完成,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赖于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市场化 经济转型 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余凤龙 黄震方 曹芳东
面向市场化的制度变迁是推动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以市场化指数表征制度变迁,利用各省份的市场化指数与旅游经济面板数据,从时空角度剖析中国制度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ADF单位根、E-G两步协整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模型检验显示,从1997年到2009年,中国市场化进程与旅游经济增长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制度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作用关系;固定效应模型回归显示,市场化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效应明显,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14.47%和旅游经济增长的4.45%是由市场化改革贡献的,且随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市场化 经济增长 旅游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忠伟
我国旅游业处于市场化进程和经济转轨期的双重时代背景下,因此对于产业政策和制度结构具有很强的宏观敏感性,旅游业经济增长需要强健的制度环境做依靠。在现阶段,我国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制度性变革因素造成了区域间的发展差异,在制度路径依赖规律作用下,旅游经济总量扩张严重依赖于资源消耗型产业发展模式。现有数据统计资料已经显示出制度变革进程与旅游业总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正相关联系,如何通过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来矫正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和稳定旅游业利润来源是下一个阶段产业经济主导部门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旅游产业 制度变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文举 范合君
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增长是目前我国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我国经济增长方面相关的研究文献,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在估计方法与数据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改进方法。并根据扩展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取直接估计的方法,在全要素生产率中把技术进步与市场化改革加以分离,分别测度了技术进步与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我们发现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影响,贡献率达到14.22%。这对我国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上与实证上的支持。
关键词:
市场化 经济增长 直接估计 省级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立平 龙志和
本文利用市场化水平的平行数据、运用极值边界分析模型(the extremebounds analysis,即EBA模型)对我国市场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市场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强显著(Robust)”的;市场化水平的短期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强显著”的关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征
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每年举办一届"中国经济前沿"年会,邀请世界各地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对中国当前的主要问题把脉研究,并把研究成果结集成书(英文版)。这一活动及其出版物在国际上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许多国家的经济学家、实业界人士、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代表积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施震凯 王美昌
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但如何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识别和分解出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依然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话题。本文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定量考察了市场化进程及子项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在1997-2009年间市场化进程指数的后验包含概率和后验均值分别为19.7%和0.0072,这表明虽然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并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在市场化进程指数五个子项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中,政府与市场关系以及非国有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但在改革过程中仍需要承受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中介组织和法律制度环境改善所带来...
关键词:
市场化 经济增长 贝叶斯模型平均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秀敏 赵晓旭 朱艳艳
中国城镇化率的地区差异较大,东部较高,西部较低,中部居中;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区的城镇化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提高幅度的地区差异也较明显,东部地区提高幅度较大,西部地区提高幅度较小,中部地区提高幅度居中。各地区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显著的;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中,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西部、中部和东部,同经济发展水平的顺序恰好相反。因此,继续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苗长虹
中国农村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苗长虹(河南大学地理系、开封475001)科学地认识农业工业化的作用和绩效、是农村工业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农村工业的发展究竟能对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村发展起哪些作用呢?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化问题的专家小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建群 韩俊才
文章采用西北五省区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研究了表示工业化水平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的变化对西北五省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对这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产业结构对陕西样本的回归不显著。就业结构的变化对陕西、宁夏的回归系数在10%水平下显著负,对甘肃、新疆、新疆的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空间结构的变化对陕西的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正,但对其他省区的回归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思薇 安树伟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市场化改革。文章收集了我国30个省份2001-2005年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市场化改革与我国区域技术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区域技术效率成反比例关系,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发育程度和中介组织的发育均与其技术效率成正比例关系,但要素市场发展与其技术效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静萍
本文利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探讨全球化经济活动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 ,全球化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国内投资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主要的推动力
关键词:
全球化经济活动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定胜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目的是通过加大对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投入来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本文运用经济模型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证明了加大对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投入能够促进经济的不断增长,而经济的不断增长能带动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从而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科教兴国战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邵传林
本文从理论上阐释了中国式分权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以及市场化进程作为门槛变量影响中国式分权下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依据,并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市场化进程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式分权和地区市场化进程均正向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当市场化进程高于某一门槛值后,中国式分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降低。并且稳健性检验表明本文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在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现实背景下,本文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锋 张宗益 康继军
本文通过考察用市场化指数表示的制度变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对索罗模型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修正,提出了一个包含制度变量的扩展索罗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很好地描述了各省市的经济增长情况,如果控制了人口增长率、资本积累率以及制度因素的差异,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会出现如索罗模型所预测的条件收敛现象。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市场化 条件收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