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9)
2023(16127)
2022(13157)
2021(12171)
2020(9860)
2019(22354)
2018(22217)
2017(42375)
2016(22899)
2015(25703)
2014(25670)
2013(25565)
2012(23729)
2011(21691)
2010(22175)
2009(20781)
2008(20964)
2007(19150)
2006(17584)
2005(16531)
作者
(65071)
(54465)
(54221)
(51438)
(34812)
(26017)
(24495)
(21051)
(20893)
(19509)
(18781)
(18244)
(17756)
(17466)
(17091)
(16622)
(15918)
(15704)
(15704)
(15350)
(13806)
(13430)
(13206)
(12661)
(12247)
(12239)
(12175)
(12160)
(11029)
(10778)
学科
(110664)
经济(110531)
(91178)
(72395)
企业(72395)
管理(71810)
(48411)
方法(39023)
中国(35424)
业经(34116)
农业(32106)
数学(30361)
数学方法(30224)
(29386)
(25345)
地方(24851)
(21087)
贸易(21064)
(20477)
技术(19380)
(19124)
(18955)
银行(18939)
(18829)
财务(18799)
财务管理(18771)
(18686)
金融(18686)
(18495)
(18159)
机构
学院(334544)
大学(328259)
(155313)
经济(152647)
管理(129200)
研究(121125)
理学(108771)
理学院(107672)
管理学(106471)
管理学院(105818)
中国(98956)
(71834)
(70707)
科学(66154)
(63605)
(61173)
财经(55059)
中心(54701)
研究所(54257)
(53391)
(49984)
农业(48168)
经济学(47555)
业大(46749)
北京(45625)
经济学院(42734)
(42573)
(42457)
师范(42237)
(41823)
基金
项目(206143)
科学(164989)
研究(158422)
基金(150877)
(129359)
国家(128080)
科学基金(110867)
社会(105455)
社会科(99718)
社会科学(99693)
(80195)
基金项目(78847)
教育(70562)
自然(66291)
(65753)
自然科(64794)
自然科学(64781)
编号(64387)
自然科学基金(63692)
资助(60431)
成果(52397)
(50368)
(47223)
重点(46040)
(45288)
国家社会(44489)
课题(44449)
(42646)
发展(42155)
创新(41689)
期刊
(191104)
经济(191104)
研究(111036)
中国(77921)
(65250)
(56382)
管理(53059)
科学(46165)
学报(44103)
农业(43742)
(42345)
金融(42345)
教育(35891)
大学(35627)
业经(35097)
学学(33463)
技术(30472)
经济研究(29842)
财经(28749)
问题(25358)
(25021)
(23879)
世界(20930)
(20609)
技术经济(19238)
国际(18922)
经济问题(16622)
现代(16407)
农村(16331)
(16331)
共检索到545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泽华  
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市场化。借鉴各国农业市场化一般规律,结合我国国情与农业现有基础,在未来几十年中,我国农业市场化发展内涵与趋势可能集中表现为几个方面:即经营项目专业化、生产布局区域化、经营过程社会化、经营方式集约化、经营主体多样化、交易市场体系化、商品交易契约化、市场行为协同化、市场竞争国际化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彭超  
美国2014年农业法案逆转了2002年和2008年农业法案形成的以高补贴为主的农业支持、保护思路,逐步放弃政府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的直接干预,调控手段趋于市场化。2014年农业法案的潜在影响,包括部分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农场经营风险降低,农产品价格下跌,农产品出口增加,美国财政负担将有所减轻。在总结相关启示、预测相关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是,继续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科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升农民市场营销能力,完善粮食市场调控政策,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龙建辉  
农业转移人口的出现,从本质上看是整个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利弊视角来研究和认知农民转变为"城市人"过程中的潜在问题,有助于实现该问题研究的深化与全面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海霞  
在回顾中国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分析煤价波动对区域经济及用煤行业成本与节能降耗的影响,深入研究中央政府的产业政策取向,并对煤炭价格的中长期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预测,旨在引导煤炭供需平衡,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晓西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以"改革的起步"、"改革的初步进展"、"改革的全面推进"、"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四个阶段为脉络,回顾与评述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再现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央的重大政策安排、重要会议以及重要事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革非  周力  
加快服务业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缓解就业压力、扩大社会就业、促进消费升级、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当务之急。由于服务业覆盖面广、门类众多,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不能齐头并进。应立足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牢牢把握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服务业发展方向,以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扩大就业、提升消费力为目标,树立正确的产业观,实施积极的适应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服务业发展战略,实现新时期、新阶段、新的历史条件下服务业的超常规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亮之  
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农业信息化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高亮之一、国际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农业信息化国际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相当迅速,各发达国家与部分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各方面信息都已经进入本国的信息网络,以及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其中有各种农产品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战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演进和趋向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王战建国初期,为迅速扭转落后局面,中国选择了工业优先、特别是重工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与之配套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实施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税收倾斜、主要生活资料的统购统销、低工资制度以...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学军  
分析1978~1997年间中国市场化改革中制度环境对技术选择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技术选择路径与比较优势发生偏离的主要原因是,在这一时期大企业优先发展策略下,形成了有利于大企业发展的垄断性资源配置制度和政策环境,导致具有资本密集型技术选择偏好的大企业异常发展,而中小企业却受到严重抑制。在此基础上,利用1978~199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制度变化影响技术选择的分析逻辑。要建立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技术结构,最重要的是建立公平的、竞争性的市场制度。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永生  郭治鑫  吴其倡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对内进行市场化改革,释放经济活力;二是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目前,开放、合作、共赢仍是时代发展主旋律,但存在不确定性,新贸易保护主义初现端倪。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余年后的当下,美国、日本以及欧洲部分国家仍拒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美国更是率先挑起贸易战,甚至以第三国非市场化政策和做法为借口,试图"改革"世界贸易组织。因此,测度中国市场化改革绩效,既有助于让世界更加清晰了解中国市场化进程,也有助于自我把脉并为国内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决策参考。通过从政府行为规范化、经济主体自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贸易环境公平化、金融参数合理化这五个方面动态测度1978—2016年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可以得出两点主要结论:其一,中国已经是市场经济国家。中国市场化指数稳步提高,从1978年的15.08分增加到2016年的86.50分(满分为100分)。这个结果与国际上相关权威研究机构测算结果基本一致;其二,中国市场化改革具有非均衡特征。经济主体自由化和贸易环境公平化这两大领域的市场化改革绩效最明显,而政府行为规范化领域的进展则相对迟缓,主要表现为财政负担保持稳定、甚至略有增加,这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要求政府增加支出、保障民生、缩小各种差距密切相关。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平衡与协调,社会资本将积极进入更广泛的领域,可以预见,政府财政负担会明显下降,政府行为会更加规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卿定文  程掀  
本文从国家有关外贸发展的政策、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对外直接投资、金融国际化程度等几个因素的发展,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总结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特点,根据中国目前经济外向发展的状况进一步分析了今后发展的趋势。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名勇   田梦婕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型过程,自然禀赋和市场化改革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研究成果,构建自然禀赋、市场化改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理论框架,随后基于201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描述分析自然禀赋、市场化改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通过扩展的C-D生产函数构建基准回归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自然禀赋、市场化改革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禀赋与市场化改革均能显著正向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同时两者具有显著的负向空间效应。上述结论意味着由于“虹吸效应”的存在,本地区的自然禀赋以及市场化改革发展水平会对邻近地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为此,应提高自然资源禀赋利用率,推动市场化改革,加强各地区的合作交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青青  李宏彬  施新政  吴斌珍  
随着市场化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劳动参与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研究发现女性劳动参与率低于男性,其中低教育、已婚和与儿童同住的女性受市场化程度影响劳动参与下降最为明显。结合Connelly(1992)提出的女性劳动供给模型和共同偏好模型,本文建立了家庭各成员劳动供给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地区市场化程度与城镇女性劳动参与呈显著负相关,影响途径主要是家务服务价格的提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青青  李宏彬  施新政  吴斌珍  
随着市场化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劳动参与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研究发现女性劳动参与率低于男性,其中低教育、已婚和与儿童同住的女性受市场化程度影响劳动参与下降最为明显。结合Connelly(1992)提出的女性劳动供给模型和共同偏好模型,本文建立了家庭各成员劳动供给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地区市场化程度与城镇女性劳动参与呈显著负相关,影响途径主要是家务服务价格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