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2)
- 2023(9768)
- 2022(7781)
- 2021(7310)
- 2020(5865)
- 2019(13636)
- 2018(13627)
- 2017(25482)
- 2016(13819)
- 2015(15664)
- 2014(15441)
- 2013(15065)
- 2012(13871)
- 2011(12836)
- 2010(12711)
- 2009(11967)
- 2008(11826)
- 2007(10531)
- 2006(9720)
- 2005(9261)
- 学科
- 济(61800)
- 经济(61723)
- 管理(33646)
- 业(31468)
- 企(24441)
- 企业(24441)
- 方法(23582)
- 中国(22390)
- 数学(20970)
- 数学方法(20829)
- 农(16973)
- 制(15490)
- 贸(13715)
- 贸易(13704)
- 业经(13685)
- 易(13414)
- 财(13408)
- 学(11982)
- 融(11692)
- 金融(11692)
- 体(11594)
- 银(11498)
- 银行(11470)
- 行(11193)
- 农业(10379)
- 发(9689)
- 体制(9554)
- 地方(9469)
- 策(8043)
- 发展(8039)
- 机构
- 大学(201822)
- 学院(196686)
- 济(93374)
- 经济(91841)
- 研究(82250)
- 管理(69084)
- 中国(64856)
- 理学(57895)
- 理学院(57214)
- 管理学(56331)
- 管理学院(55964)
- 科学(46407)
- 京(45495)
- 财(43097)
- 所(42710)
- 研究所(38547)
- 农(35591)
- 中心(35095)
- 财经(33291)
- 经济学(31222)
- 经(30659)
- 北京(30044)
- 院(29423)
- 江(29399)
- 农业(27949)
- 经济学院(27914)
- 业大(27139)
- 范(25952)
- 师范(25637)
- 财经大学(24951)
- 基金
- 项目(125976)
- 科学(99763)
- 基金(94521)
- 研究(91381)
- 家(84837)
- 国家(84221)
- 科学基金(70222)
- 社会(60650)
- 社会科(57568)
- 社会科学(57550)
- 基金项目(47779)
- 省(44066)
- 自然(43763)
- 自然科(42783)
- 自然科学(42767)
- 自然科学基金(42085)
- 教育(41544)
- 划(39594)
- 资助(39538)
- 编号(34323)
- 部(29888)
- 成果(29585)
- 重点(29566)
- 发(28117)
- 国家社会(27325)
- 中国(27324)
- 创(25775)
- 教育部(25635)
- 课题(25022)
- 创新(24406)
共检索到323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战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演进和趋向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王战建国初期,为迅速扭转落后局面,中国选择了工业优先、特别是重工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与之配套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实施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税收倾斜、主要生活资料的统购统销、低工资制度以...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唐志军 谌莹 向国成
本文提出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出现了异化,并对其给出了基于权力结构的解释。文章认为,强化市场型政府是一国市场走向健康和规范的源泉,它奠定了市场健康和规范发展的产权(权利)基础、规则型契约基础和公平竞争秩序基础。然而,只有在权力结构均衡时,一国政府才有可能变成强化市场型政府,在权力失衡下,政府更可能变成萃取型政府,以萃取(掠夺)为主要职能,这就回答了奥尔森所未能回答的问题。针对中国权力结构失衡状况,文章分析了为什么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会因为权力结构失衡和权力嵌入市场而走向异化,并基于中国的现实,总结了中国市场化改革异化的八大表现,给出了基于事实的实证。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永生 郭治鑫 吴其倡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对内进行市场化改革,释放经济活力;二是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目前,开放、合作、共赢仍是时代发展主旋律,但存在不确定性,新贸易保护主义初现端倪。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余年后的当下,美国、日本以及欧洲部分国家仍拒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美国更是率先挑起贸易战,甚至以第三国非市场化政策和做法为借口,试图"改革"世界贸易组织。因此,测度中国市场化改革绩效,既有助于让世界更加清晰了解中国市场化进程,也有助于自我把脉并为国内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决策参考。通过从政府行为规范化、经济主体自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贸易环境公平化、金融参数合理化这五个方面动态测度1978—2016年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可以得出两点主要结论:其一,中国已经是市场经济国家。中国市场化指数稳步提高,从1978年的15.08分增加到2016年的86.50分(满分为100分)。这个结果与国际上相关权威研究机构测算结果基本一致;其二,中国市场化改革具有非均衡特征。经济主体自由化和贸易环境公平化这两大领域的市场化改革绩效最明显,而政府行为规范化领域的进展则相对迟缓,主要表现为财政负担保持稳定、甚至略有增加,这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要求政府增加支出、保障民生、缩小各种差距密切相关。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平衡与协调,社会资本将积极进入更广泛的领域,可以预见,政府财政负担会明显下降,政府行为会更加规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团钦 许芬
成品油价格摆动已经成为一个敏感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敏感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提价是与国际接轨,降价则动作缓慢,是我国成品油价格被诟病的主要原因。本文尝试理清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过程中的诸关系,以形成、确定合理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卫龙宝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曹清峰
特殊经济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空间载体。本文从特殊经济区的视角,对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市场化的空间扩散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通过率先在特殊经济区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市场化改革体系,使其成为我国市场化改革动力最强、改革主体与市场主体发展最充分的区域;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化由特殊经济区向非特殊经济区的渐进式扩散推动了全国的市场化进程,这一扩散过程依次包括起步阶段的跳跃位移扩散、快速发展阶段的邻近等级扩散以及稳定发展阶段的扩展扩散。因此,充分利用特殊经济区的制度创新——扩散系统对于新时代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破解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具有关键作用。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特殊经济区 空间扩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盛洪
一、中国的过渡经济与中国的过渡经济理论 在几乎所有前计划经济国家中,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也许是最为成功的。然而,这样一个成功的改革并不是在正统经济学的指导下实现的。我们甚至可以说,那些不太成功的改革恰恰是与正统经济学设计的方案相吻合的。这个事实本身就是对正统经济学的一个挑战。正统经济学是否存在着某些缺陷可以由中国的经验加以弥补?或者说,在中国成功的市场化改革背后,是否有一种不同于西方正统经济学的经济理论?如果有,它是什么样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学军
分析1978~1997年间中国市场化改革中制度环境对技术选择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技术选择路径与比较优势发生偏离的主要原因是,在这一时期大企业优先发展策略下,形成了有利于大企业发展的垄断性资源配置制度和政策环境,导致具有资本密集型技术选择偏好的大企业异常发展,而中小企业却受到严重抑制。在此基础上,利用1978~199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制度变化影响技术选择的分析逻辑。要建立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技术结构,最重要的是建立公平的、竞争性的市场制度。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制度环境 技术选择 比较优势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晓西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以"改革的起步"、"改革的初步进展"、"改革的全面推进"、"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四个阶段为脉络,回顾与评述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再现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央的重大政策安排、重要会议以及重要事件。
关键词:
市场化 改革 经济体制 回顾 评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思薇 安树伟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市场化改革。文章收集了我国30个省份2001-2005年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市场化改革与我国区域技术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区域技术效率成反比例关系,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发育程度和中介组织的发育均与其技术效率成正比例关系,但要素市场发展与其技术效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晓西
近30年市场化方向的改革,丰富多彩、波澜壮阔,有众多的特点值得总结。在此尝试归纳出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8个基本特征。一、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熊清华 聂元飞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社会学底蕴熊清华聂元飞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在经济领域进而在社会领域发生了三方面深刻变化。(一)货币关系的泛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关系所涵盖的领域出现了空前的扩展。市场中最频繁,最普遍的关系就是货币关系,市场作用范围的扩大必...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炜 刘晨晖
遵照特定改革阶段和基本国情而制定特殊化的制度安排,以适应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中国过去30多年改革决策的基本逻辑,这种特殊化的制度安排也造就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但十八届三中全会所释放出的改革信号表明,中国改革进程已由"摸着石头过河"向"顶层设计"转变,在制度层面各种体制安排也逐步由强调"特殊化"向"一般化"转变,这是中国改革进程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一种必然回归,符合中国改革的总体逻辑。其中,财税体制改革由特殊化的、过渡性的制度设计向一般性制度安排回归的趋势尤为明显。从财政分层的视角考察,这种回归体现为财政职能常态化、财税体制外生化以及收支约束机制化三重过程,三条线索贯穿于中国整个财税制度的纵向变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易红郡 缪学超
高等教育市场化是当代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政府开始大幅削减高等教育经费,英国高校为求生存不得不走向市场化改革之路。英国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向表现为: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改革高等教育拨款方式,拓宽高等教育筹资渠道,建立创业型大学等。这些举措既弥补了高等教育经费的不足,也极大地增强了高等院校的活力和独立性。
关键词:
英国 高等教育 市场化 经费筹措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中国经济转型具有渐进式特点。中国的改革以市场化为取向 ,不能不触及到竞争性市场和产权制度。中国的市场化有三个阶段 :初始阶段创造竞争性市场 ,当前阶段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的股权多元化 ,下一阶段是培育现代市场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渐进式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