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46)
- 2023(6303)
- 2022(5285)
- 2021(5089)
- 2020(4212)
- 2019(10284)
- 2018(9830)
- 2017(19583)
- 2016(10054)
- 2015(10939)
- 2014(10477)
- 2013(10787)
- 2012(10119)
- 2011(9557)
- 2010(9381)
- 2009(8844)
- 2008(8852)
- 2007(7771)
- 2006(6898)
- 2005(6641)
- 学科
- 济(47785)
- 经济(47745)
- 管理(24058)
- 业(23129)
- 方法(21165)
- 数学(19450)
- 数学方法(19331)
- 贸(17371)
- 贸易(17360)
- 易(17113)
- 企(16382)
- 企业(16382)
- 中国(15855)
- 农(14339)
- 出(10205)
- 制(9548)
- 口(8885)
- 出口(8874)
- 出口贸易(8873)
- 财(8811)
- 融(8472)
- 金融(8471)
- 银(8420)
- 银行(8407)
- 行(8230)
- 学(8159)
- 关系(7925)
- 市场(7634)
- 业经(7387)
- 农业(6876)
- 机构
- 大学(146362)
- 学院(142596)
- 济(75195)
- 经济(74259)
- 研究(57911)
- 管理(52380)
- 中国(47764)
- 理学(44502)
- 理学院(44011)
- 管理学(43384)
- 管理学院(43103)
- 财(32487)
- 京(32156)
- 科学(30489)
- 所(29449)
- 研究所(26573)
- 财经(26134)
- 经济学(25897)
- 中心(24721)
- 经(24141)
- 农(23585)
- 经济学院(23288)
- 北京(21438)
- 院(20802)
- 江(19793)
- 财经大学(19747)
- 农业(18500)
- 业大(18443)
- 科学院(17393)
- 范(16657)
- 基金
- 项目(91269)
- 科学(72752)
- 基金(70831)
- 研究(65981)
- 家(62788)
- 国家(62402)
- 科学基金(52463)
- 社会(45358)
- 社会科(43289)
- 社会科学(43278)
- 基金项目(35554)
- 自然(32455)
- 自然科(31779)
- 自然科学(31769)
- 自然科学基金(31277)
- 资助(30972)
- 省(30038)
- 教育(29211)
- 划(26879)
- 编号(23406)
- 部(22703)
- 中国(22078)
- 重点(20879)
- 国家社会(20820)
- 教育部(19754)
- 发(19714)
- 成果(19607)
- 创(18462)
- 人文(18063)
- 大学(17789)
共检索到229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梦根
本文分析了中国巨市场下产品供求缺口骤变的现象。这种供求缺口的骤变是市场成长过程中特有的一种现象 ,表现为产品供不应求的巨量缺口吸引众多厂商的进入或原有厂商增加生产 ,导致产量快速增长 ,市场供求缺口骤然转变 ,出现供过于求的巨量缺口。从实质上说 ,这种现象是产品供给中的一种合成谬误。产品供求缺口骤变现象的产生常常伴随着一些明显的经济效应 ,对企业、市场、甚至整个经济都将产生显著影响 ,而且随着市场在不同方向上的演进 ,会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巨市场 产品供求 供求缺口骤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梦根
中国巨市场下产品供求缺口骤变是市场成长过程中特有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产品供不应求的巨量缺口吸引众多厂商的进入或原有厂商增加生产,导致产量快速增长,市场供求缺口骤然转变,出现供过于求的巨量缺口。从实质上说,这种现象是产品供给中的一种合成谬误。产品供求缺口骤变现象的产生常常伴随着一些明显的经济效应,对企业、市场甚至整个经济都将产生显著影响,而且随着市场在不同方向上的演进,会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巨市场 产品供求 供求缺口骤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合成谬误不是一个新词,却是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常用的高频词。2021年我国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甚至一度出现缺煤、缺电的情况,一些人用合成谬误来检视政策选择。所谓合成谬误,是指仅仅对局部而言是对的,便认为对总体也必然是对的。事实上,有很多东西,微观上看是对的,
关键词:
合成谬误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方文超 肖晨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实施以来,双方贸易额有了大幅增长。帕克(Park,1989)命题认为:合成谬误将在中国与东盟四国率先出现。本文提出了两个核心假说:第一,贸易竞争会导致结构调整和生产分工;第二,结构调整和生产分工会导致贸易互补。并根据可获得的各种统计资料,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和各种判定指标对帕克命题进行了判定。
关键词:
中国与东盟 合成谬误 贸易竞争 贸易互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斌 车鸣 易先忠
外贸发展的"合成谬误"会导致所有实施同一发展战略的国家贸易条件恶化,降低外贸增长的福利,这一观点成为质疑立足比较优势实现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重要论据。基于UNCTAD 1995年以来的商品贸易数据分析发现:由于其他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相似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中国贸易条件恶化态势得以凸显,即中国贸易条件恶化在"合成谬误"的前提下更加明显。那么这就需要调整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以避免"合成谬误"。
关键词:
出口结构 合成谬误 贸易条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易先忠 欧阳峣
外贸增长的"大国效应"会发生福利的对外"转移支付",这一观点成为质疑立足比较优势实现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重要论据。本文基于UNCTAD 1995年以来的商品贸易数据分析发现:2002年以来,由于其他以制成品出口为导向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中国外贸的进一步扩张。中国外贸增长的"大国效应"才得以凸显,中国外贸增长对外福利转移效应在"合成谬误"条件下更加明显。这意味着中国外贸发展呼吁战略调整以避免"合成谬误"。
关键词:
外贸增长 福利转移 大国效应 合成谬误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卢建锋
本文引入并拓展了"公地悲剧"模型,从厂商的理性选择出发,描述了内生性萧条的形成过程,并指出萧条的实质是一种由竞争的负外部性所导致的合成谬误现象;合成谬误是一种宏观市场失灵,因而稳定化政策是政府的必然选择;合成谬误的程度与行业中的厂商数目正相关,如果厂商数目足够多,合成谬误有可能严重到使行业陷于萧条状态;不同行业厂商数目不同,所以合成谬误的程度亦不同,这使萧条表现出结构性特征;企业之间的兼并联合会弱化合成谬误,因而随着行业成熟度的不断提高,经济波动会自动减轻,故无需政府的过多干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吉斌
宏观调控追求的供求平衡只是一种奢望。供过于求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性较大。供不应求能够较好地带动经济发展,因此,制造供给缺口,应成为宏观调控的新思路。
关键词:
供求平衡 供给缺口 需求缺口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梦根
对于许多小宗商品来说,供应商往往不屑于用改良的方式来保障其市场份额,而可能使用其它一些手段来谋取暴利。这种“产出改良惰性”成为了小宗商品一个显著的供给特征,它的产生有着客现的内在原因。产出改良惰性将对该产品的市场发展及整个经济产生一些明显的负面影响。然而,随着市场的演进,对这一特征的强化因素和弱化因素同时存在。
关键词:
巨市场 小宗商品 供给 改良惰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方勇 周勇 艾春荣
本文的研究焦点是中国股票市场中的"热手效应"或"赌徒谬误"认知偏差。通过定义情绪指数和界定系统性的"热手效应"或"赌徒谬误"认知偏差,本文首先基于日的时间尺度、整体投资者的合力情绪及包括不同市场阶段的较长时期对这两种偏差进行统计检验,然后分别从不同的时间尺度(周)、不同的投资者类型(散户、大户和咨询机构)、不同的市场阶段(牛市和熊市)以及游程反转后的市场累积收益等视角对"热手效应"或"赌徒谬误"偏差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一般来讲,"热手效应"主导着市场情绪。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崔殿超
长期居统治地位的自由贸易理论建立在比较优势论之上。比较优势论缺少一个关于分工过程的理论 ,由于没有正确定义比较利益 ,贸易理论误认为 ,只有比较优势而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也能实现分工。从决定分工的因素和贸易均衡看 ,起决定作用的是绝对优势和绝对价格 ,而非比较优势和相对价格。由于有绝对优势 ,就有比较优势 ,许多分工表面上看是比较优势决定的 ,实则是其背后的绝对优势决定的。正是这些错觉才产生了比较优势论 ,比较优势论不过是经济学中流行了近 2 0 0年的一个误会 ,自由贸易理论必须退回到绝对优势论。这样 ,那些只有比较优势而无绝对优势的贸易就应该实行贸易保护 ,并非比较优势下的所有自由贸易都对双...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 自由贸易 保护贸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仁君
长期以来,“斯密教条”被作为一种谬误而受到批判,主要的批判理由是,斯密没有区分年产品价值和年价值产品,丢掉了年产品中的不变价值部分;以及斯密通过“总收入”和“纯收入”的概念,把丢掉的商品的不变价值部分又从后门悄悄地塞了进来。本文的分析表明,在“斯密教条”中斯密并没有丢掉年产品中不变价值部分,而在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理论中,社会总产品却包含了重复计算的部分;斯密划分“总收入”和“纯收入’的分析也不存在漏洞。“斯密教条”对后人的影响很大,斯密以后又有不少经济学家重新探讨了“斯密教条”的问题,“斯密教条”已成为当代各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斯密教条”不是谬误,而是科学。
关键词:
斯密教条 生产资料 重复计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志君 张文中
本文通过对理论之局限和实证之谬误的讨论发现:(1)借助于代表性代理人假说、完全信息假说、同质性假说等,宏观经济学把建立理性基础上的个体需求方程、供给方程当作总需求方程和总供给方程,金融资产定价理论把个体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当作市场定价模型,回避了异质经济人行为的加总问题,失去了解释现实的功能。(2)引进异质经济人假说后,宏观总供给函数并不能从微观供给函数的加总推导出来,资本资产的市场定价模型也不能从异质个体的定价模型推导出来,因此,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3)由于异质性、模糊性和非线性混沌现象的存在,建立在概率意义下的大量理论模型具有不可实证性。本文认为宏观经济和市场研究需要扩...
关键词:
异质性 模糊性 区间均衡 非线性期望理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课题组 孙世重
通过梳理我国金融创新历程和现状发现,当前银行业基于各种目的开展的诸多金融创新看似符合自身理性,但总体形成合成谬误,本文以信托为例进行深入分析,并构建软预算约束动态博弈模型探索金融创新的驱动机理,对金融业完善金融创新路径和监管部门改进监管方式方法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金融创新 合成谬误 软预算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