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63)
- 2023(16973)
- 2022(14497)
- 2021(13931)
- 2020(11678)
- 2019(27254)
- 2018(27179)
- 2017(51283)
- 2016(28344)
- 2015(32103)
- 2014(32230)
- 2013(31620)
- 2012(28996)
- 2011(26358)
- 2010(26303)
- 2009(24637)
- 2008(24628)
- 2007(21867)
- 2006(19735)
- 2005(18000)
- 学科
- 济(106117)
- 经济(105966)
- 管理(88563)
- 业(77574)
- 企(67019)
- 企业(67019)
- 方法(46148)
- 数学(39137)
- 数学方法(38729)
- 中国(32643)
- 制(32042)
- 财(31844)
- 农(27932)
- 银(26369)
- 银行(26222)
- 业经(24756)
- 行(24741)
- 学(23293)
- 融(20476)
- 金融(20468)
- 体(19967)
- 贸(19790)
- 贸易(19776)
- 务(19649)
- 理论(19647)
- 财务(19560)
- 财务管理(19512)
- 易(19305)
- 地方(19179)
- 和(18621)
- 机构
- 大学(397350)
- 学院(391919)
- 济(158525)
- 经济(154896)
- 管理(153832)
- 研究(136927)
- 理学(129899)
- 理学院(128407)
- 管理学(126458)
- 管理学院(125696)
- 中国(110961)
- 京(87294)
- 科学(82128)
- 财(78883)
- 所(69278)
- 农(62716)
- 研究所(62692)
- 中心(62397)
- 财经(60857)
- 江(59830)
- 北京(56175)
- 经(55345)
- 业大(55317)
- 范(52022)
- 师范(51519)
- 院(49265)
- 农业(49040)
- 州(48179)
- 经济学(48088)
- 财经大学(45297)
- 基金
- 项目(258133)
- 科学(202344)
- 研究(191449)
- 基金(187116)
- 家(162967)
- 国家(161631)
- 科学基金(137946)
- 社会(120079)
- 社会科(113739)
- 社会科学(113711)
- 基金项目(98305)
- 省(98119)
- 教育(88404)
- 自然(88267)
- 自然科(86117)
- 自然科学(86097)
- 自然科学基金(84553)
- 划(83422)
- 编号(78156)
- 资助(77551)
- 成果(65782)
- 部(58246)
- 重点(57713)
- 课题(54541)
- 发(54057)
- 创(52959)
- 教育部(50135)
- 国家社会(49822)
- 创新(49526)
- 制(49333)
- 期刊
- 济(180128)
- 经济(180128)
- 研究(124353)
- 中国(87146)
- 财(62983)
- 学报(61739)
- 管理(60682)
- 科学(56939)
- 农(56668)
- 教育(48986)
- 融(46862)
- 金融(46862)
- 大学(46818)
- 学学(43323)
- 农业(37772)
- 技术(33981)
- 财经(30978)
- 经济研究(27890)
- 业经(26613)
- 经(26514)
- 问题(22770)
- 图书(22251)
- 业(21675)
- 理论(19947)
- 贸(18356)
- 技术经济(18157)
- 实践(17906)
- 践(17906)
- 版(17905)
- 现代(17802)
共检索到613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人力资源部课题组 庞月瑛 宋翰乙 张维梁 张思圆
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工商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中国工商银行亟须构建一个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建立完善的岗位制度,奠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科学规划人员规模,建立通畅有序的人员管理机制;完善员工职务晋升体系,拓展员工晋升通道;改革员工培训体制,提升员工人力资本价值;健全业绩评价机制,建立以价值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深化薪酬激励机制改革,建立市场化薪酬管理体系;建立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营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美林
推行票据信用,深化工商银行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张美林工商银行将从1994年起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转化的第一步。在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过程中,资产的有效运用及其合理配置将是保障比例管理实施效果的基本条件。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资产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一心
黄勋敬,博士,高级经济师,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研究者,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人力资源提升项目专家,广东省分行人力资源部经理。主要研究兴趣包括行为金融(经济)、人力资源管理和商业银行管理。具有在商业银行县支行、市分行、省分行和总行的工作经历,在国内首度开展了针对"商业银行行长胜任力模型"的实证研究与应用推广,并参与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南方航空公司、粤海集团(香港)、神华国华电力集团等企业的管理咨询工作。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基础上,曾在国内核心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赢在胜任力》、《领导力模型与领导力开发》、《从胜任到卓越——商业银行行长领导力模型》专著三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智勇,张连芳,雷鸣
一、工商银行统计固有的系统性工商银行统计,狭义范围指的是信贷、现金项目业务统计;广义的范围则除了信贷现金项目业务统计外,还包括工、商企业经济指标统计,专项贷款项目统计、资金市场统计、干部职工统计及其劳动工资统计等等。我们这里所要研究的是广义范围的银行统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奚玉芹 金永红
本文对中国建设银行为奠基股份制改革而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变革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目前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策略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苏南宏
面对高成长性和高风险性并存的中小企业金融市场,中国工商银行如何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地位,并以此促进自身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中国工商银行信贷机制改革视角出发,必须做好以下六点:(1)完善对职能部门和客户经理的激励与风险考核机制;(2)修正中小企业信贷客户评级授信体系;(3)建立体现效率的信贷授权审批机制;(4)培育专职的小企业客户经理队伍;(5)完善中小企业金融产品体系;(6)摸索建立新型风险防控体系。
关键词:
工商银行 中小企业 金融业务 信贷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艳艳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使新巴塞尔协议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得以暴露。2008年8月,巴塞尔委员会在《经济资本模型的实践》中提出将对银行经济资本评估的框架融入巴塞尔协议的第2支柱。我国正在按照巴塞尔新协议的要求引入经济资本管理体系,中国工商银行全面推出了经济资本管理制度,在系统内以经济增加值为主要指标建立综合产品绩效考核体系。
关键词:
风险管理 经济资本 应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肖舟
本文认为,评价中国工商银行信贷制度的绩效,要从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共性和企业性特点出发,既要考察它的企业效益指标,又要考察它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贡献。以1999年为拐点,工商银行的信贷制度和风险管理取得了具有转折意义的制度新绩效。
关键词:
信贷制度 绩效评价 中国工商银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2011年4月22-24日,"工商银行萍乡首届城市商务节"在萍乡市体育中心隆重召开。短短3天时间,涌入商务节现场的市民近5万人次,销售汽车358辆,成交金额4800万元,家居建材成交300万元,商务节总成交金额达5100万元。商务节获得了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分行课题组 王伟民 张德成
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加快创新和改进服务是中国工商银行总行2007年工作的两个重要抓手,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服务,才能有效提升工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目前宁波分行结算与现金管理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现状分析入手,深入研究了影响工商银行结算与现金管理业务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并从提升品牌特色、加强市场需求调研、强化产品研发、针对细分市场分层营销、建立营销机制、加快服务渠道建设、完善产品售后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工商银行结算与现金管理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具体措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杜宇 张日新
本文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不采取积极措施化解不良资产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将会呈现怎样的演化路径。通过构建一个微分方程,本文描绘了在不良资产占比既定的情况下,不良资产占比的时间演化路径。本文还证明,在不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情况下,要完成人民银行下达的降低不良资产指标是不可能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建清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已逐渐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从国际经验看,国际化是全球大型商业银行保持持续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选择;从中国现实讲,银行国际化既是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银行业实现战略转型及应对国际竞争的内在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