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4)
- 2023(16004)
- 2022(13867)
- 2021(13202)
- 2020(11111)
- 2019(25873)
- 2018(25724)
- 2017(49676)
- 2016(26777)
- 2015(30645)
- 2014(30445)
- 2013(30349)
- 2012(27625)
- 2011(25143)
- 2010(25378)
- 2009(23480)
- 2008(22833)
- 2007(20064)
- 2006(17694)
- 2005(15527)
- 学科
- 济(114850)
- 经济(114728)
- 业(77207)
- 管理(72447)
- 企(55030)
- 企业(55030)
- 方法(54308)
- 农(49215)
- 数学(48417)
- 数学方法(47709)
- 农业(32682)
- 中国(31290)
- 业经(26473)
- 财(25018)
- 学(22329)
- 贸(21603)
- 贸易(21589)
- 地方(21278)
- 易(21041)
- 制(20771)
- 理论(17611)
- 技术(16854)
- 银(16747)
- 环境(16743)
- 银行(16711)
- 和(16110)
- 行(15986)
- 融(15926)
- 金融(15924)
- 策(15504)
- 机构
- 学院(384826)
- 大学(383518)
- 济(159786)
- 经济(156644)
- 管理(153427)
- 理学(133926)
- 理学院(132540)
- 管理学(130029)
- 管理学院(129365)
- 研究(128804)
- 中国(98750)
- 京(81593)
- 科学(79211)
- 农(75177)
- 财(68652)
- 所(64212)
- 业大(61710)
- 中心(59192)
- 研究所(58729)
- 农业(57931)
- 财经(55886)
- 江(54512)
- 北京(51684)
- 经(51201)
- 范(49389)
- 师范(48948)
- 经济学(47967)
- 院(45743)
- 州(44188)
- 经济学院(43398)
- 基金
- 项目(264754)
- 科学(208695)
- 研究(194201)
- 基金(193145)
- 家(168182)
- 国家(166796)
- 科学基金(143458)
- 社会(122878)
- 社会科(116290)
- 社会科学(116258)
- 省(102340)
- 基金项目(101659)
- 自然(92952)
- 自然科(90826)
- 自然科学(90808)
- 教育(89230)
- 自然科学基金(89166)
- 划(85852)
- 资助(80880)
- 编号(79548)
- 成果(64073)
- 部(59237)
- 重点(58870)
- 发(56332)
- 创(54484)
- 课题(54309)
- 国家社会(50862)
- 教育部(50754)
- 创新(50751)
- 科研(50258)
- 期刊
- 济(171555)
- 经济(171555)
- 研究(110190)
- 农(74279)
- 中国(72996)
- 学报(60728)
- 科学(56459)
- 管理(52945)
- 农业(50832)
- 财(49048)
- 大学(46920)
- 学学(44349)
- 教育(41315)
- 技术(34667)
- 融(34621)
- 金融(34621)
- 业经(31639)
- 经济研究(26813)
- 财经(26438)
- 业(25102)
- 问题(23341)
- 经(22520)
- 技术经济(19270)
- 统计(19204)
- 版(18929)
- 图书(18773)
- 世界(18330)
- 科技(18142)
- 理论(17771)
- 策(17281)
共检索到557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祝树金 钟腾龙
本文构建了工农剪刀差系统模型,并将其划分为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工农业发展剪刀差、工农收入支出剪刀差和工农社会生活剪刀差等四个子剪刀差,并据此设计了工农综合剪刀差的测度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实证了我国工农剪刀差的总体发展趋势、区域差异和各省域工农剪刀差对缩小国家工农剪刀差的促进和制约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农综合剪刀差水平1994-2011年间先上升后下降,四个子剪刀差共同作用于工农综合剪刀差;各省域工农剪刀差整体上自西向东逐步缩小,且各省份对国家工农剪刀差的作用效果各异。最后,本文给出缩小工农剪刀差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肖国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讨论很多。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是否存在,则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一是认为随着农产品价格的放开,剪刀差不复存在;一是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剪刀差不但存在,而且越来越大。关于怎样缩小剪刀差,论点与措施则更多。本文拟对作者多年来关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及农产品补贴政策的研究(以粮食为例)做个综合介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安苑 王珺
本文使用非参数逐点估计方法分析了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平均而言,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政府重视经济建设支出而忽视科教文卫支出的偏向;而通过将这一支出偏向效应拓展至动态发现,在财政分权度从低到高变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跳跃点,在此点以下,分权显著地促进了支出偏向,而当分权度达到此点以上时,分权的支出偏向效应则大大减弱。进一步分析随着时间演进分权对支出偏向的影响发现,高分权度地区的支出偏向趋于缓和,而低分权度地区的支出偏向却持续恶化。如果将财政支出模式变化作为增长模式转变的一种表现,这种分化意味着区域间长期增长潜力的差距趋于扩大。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支出偏向 非参数逐点估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扬 莫家伟 舒元
Sah-Stiglitz通过构建"价格剪刀差"模型,结合政府目标函数考察了工农价格剪刀差对经济的影响。本文在Sah-Stiglitz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包括农民、工人和企业的政府目标函数,求解出政府对以上三者的社会价值评价的权重,即边际社会价值,并根据理论模型建立实证方程对1981—2007年间农民、工人和企业的边际社会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赋予农民的社会价值权重最低,工人次之,企业的社会价值权重最高,政府更偏好于企业利润积累,但近年来农民收入的边际社会价值在逐步提高。本文认为在上述价值评价排序下,政府缺乏激励去促进农民增收,因而,建立一种基于粮食目标价格的补贴制度有助于消除...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作岩
一、剪刀差的实质 剪刀差所反映的工农产品之间的不等价交换,其基础和实质是工农产品价值的不等量交换。只有从工农产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上,即相符或背离程度的变化来进行考察,才能比较全面地、客观地反映剪刀差的变化。但是,价值毕竟要通过价格表现出来,交换比价同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相辅相成,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构成了剪刀差概念的整体。因此,剪刀差与工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余淼杰
在Sah-Stiglitz"价格剪刀差的经济学"模型中,他们通过考虑政府目标函数的结构去研究工农价格剪刀差对经济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引入国际贸易和农产品配额拓展他们的模型以使其更适用于我国,然后再利用1949年到199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修正后的理论模型进行多种计量估算。我们的结构式参数估算表明:在我国政府的目标函数中,农民的权重小于工人。此外,农民福利的权重也小于资本积累的权重。这些结论都与中国的实际情况一致。在这层意义上,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对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政府目标函数估算的研究空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成玉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从产生到扩大,理论界对此的认识一直存在分歧和争论。近两年,这种争论异常激烈。现将有关观点简述如下。一、关于剪刀差的概念 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农产品价格指数的上涨速度不及工业品价格指数的上涨速度,使得一定数量农产品换取工业品的数量逐渐减小,形成工农产品之间剪刀状的价格差,即剪刀差。这是从价格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以下简称剪刀差),是对工业品和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及其发展趋势的形象概括。多年来,我国一直编制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反映剪刀差变动趋势,但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并不能从根本上说明工农业商品是否等价交换以及剪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的计算是十分复杂的问题,现在还没有一个很科学的办法。由于剪刀差的含意是"从成本方面来看农产品价格和工业品价格之间的差异",农民"在购买工业品时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少得一些钱"。就是说农产品价格低而工业品价格高。所以,计算剪刀差就是要计算农产品价格比价值低多少和工业品价格比价值高多少。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军
一、十年来广西工农商品剪刀差变化的轨迹和影响(一)对工农商品比价变化的分析如把工农劳动生产率各自运动变化的速率、方向和规模的差异忽略不计,仅以工农商品综合比价这一指标来观察工农剪刀差变化的趋势,那么我们行出1979——1988年广西和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志荣
工农三大剪刀差及其现状分析韩志荣(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一、工农三大剪刀差概念的提出所谓工农三大剪刀差是指:工农业商品交换比价指数(简称商品比价剪刀差),农民收入支出比价指数(简称收支比价剪刀差),工农收入增长速度比较指数(简称工农收入剪刀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西营 邢莹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一直是经济理论界关注的课题。“剪刀差”的讨论始自60年代,至今尚在继续。从“剪刀差”的内涵、本质、作用和影响,到“剪刀差”的测度、量值、政策取向、控制方式与方法,无不留有激烈争论的痕迹。90年代初至今新一轮的“剪刀差”论战方兴未艾。目前出现了一种近乎全盘否定“剪刀差”之争、主张“剪刀差之争可以休矣”的观点(见王忠海:《走出剪刀差的误区》,《经济研究》1993年第1期),我们认为这并不是积极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玉珠
《中国农村经济》1992年第2期刊登了刘福垣同志的《破除剪刀差的迷雾》一文(下称刘文),该文认为工农业劳动者全年收入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农业劳动者就业不充分,以及对加速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吸收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缩小工农劳动者的收入差距等的分析,读了之后颇受启发,但文中的另一些基本论断,我不能赞同。本文拟对工农业产品剪刀差谈几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继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柱锡
工农业产品价格的高低及其“剪刀差”的大小,是亿万劳动人民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之一,并且直接关系到工农业两大物质生产部门能否保持长期稳定协调的成长、发展,因而一直引起理论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兴趣。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从“剪刀差”研究的基本方法着手,剖析各国多年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即所谓可比劳动法的缺陷,提出一种可以避免缺陷的新方法,用于估计我国工农业产品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幅度及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