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2)
- 2023(14603)
- 2022(12266)
- 2021(11680)
- 2020(9817)
- 2019(22352)
- 2018(21889)
- 2017(41665)
- 2016(22123)
- 2015(24769)
- 2014(24329)
- 2013(23971)
- 2012(21804)
- 2011(19525)
- 2010(19076)
- 2009(17559)
- 2008(17248)
- 2007(14615)
- 2006(12561)
- 2005(11270)
- 学科
- 济(91274)
- 经济(91140)
- 管理(68821)
- 业(63495)
- 企(53115)
- 企业(53115)
- 方法(43422)
- 数学(39055)
- 数学方法(38591)
- 财(27681)
- 中国(26345)
- 农(23153)
- 制(21972)
- 业经(19006)
- 贸(18334)
- 贸易(18323)
- 易(17988)
- 务(17318)
- 财务(17263)
- 财务管理(17225)
- 企业财务(16488)
- 银(16124)
- 银行(16110)
- 学(15979)
- 行(15411)
- 融(15207)
- 金融(15204)
- 体(15149)
- 农业(14854)
- 技术(13926)
- 机构
- 大学(311749)
- 学院(308097)
- 济(138454)
- 经济(136159)
- 管理(121712)
- 理学(106059)
- 理学院(104974)
- 研究(104185)
- 管理学(103284)
- 管理学院(102682)
- 中国(81553)
- 财(65933)
- 京(63938)
- 科学(58775)
- 财经(52795)
- 所(49935)
- 经(48476)
- 中心(48388)
- 农(46247)
- 研究所(45332)
- 经济学(44869)
- 江(43012)
- 业大(42576)
- 经济学院(40472)
- 财经大学(39964)
- 北京(39842)
- 院(37981)
- 范(37057)
- 师范(36672)
- 农业(36144)
- 基金
- 项目(213342)
- 科学(171950)
- 基金(162154)
- 研究(155249)
- 家(141406)
- 国家(140324)
- 科学基金(122225)
- 社会(104187)
- 社会科(99145)
- 社会科学(99127)
- 基金项目(84795)
- 省(78678)
- 自然(78460)
- 自然科(76754)
- 自然科学(76734)
- 自然科学基金(75434)
- 教育(71855)
- 划(67629)
- 资助(66531)
- 编号(58999)
- 部(50145)
- 重点(47989)
- 成果(47624)
- 国家社会(45440)
- 创(45132)
- 发(44375)
- 制(44295)
- 教育部(44078)
- 创新(42420)
- 人文(42224)
共检索到450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易定红 袁青川
本文采用2008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运用工具变量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工会的工资溢价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工会会员与非工会会员之间的小时工资差异主要是由禀赋效应造成的,系数效应和交叉效应并不明显。换句话说,工会工人的资源禀赋和工作特征禀赋等是造成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工会对工资没有明显的直接影响。工会会员在入会倾向方面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最后本文提出了加强工会有效性的两点建议。
关键词:
工会 工资溢价 选择性偏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枫 吴纯杰
文章利用2000-2006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对中国省会与非省会城市之间的工资溢价效应进行研究。借助OLS基准模型发现,具有相似特征的工人,在省会城市工作获得的工资比在非省会城市平均高出14%。运用Mundlak-Cham-berlain随机效应模型,控制城市的生活成本,上述省会城市的工资溢价至少减少至7%,因此省会城市的工资溢价部分体现为对较高水平人力资本的回报。余下的工资溢价随着模型加入通勤时间而消失,这一结果和城市经济学空间均衡理论的预测相一致,并确定了省会城市聚集经济效应的存在。考虑到我国近年来工资收入差距的扩大,文章将研究扩展到工资分位数的研究,处于较高工资区间的工人...
关键词:
聚集经济 工资溢价 空间均衡 分位数回归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彬彬
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差异问题目前仍然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一个重点。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外出农民工处于劣势地位,尤其是女性外出农民工。本文使用2011年和2016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外出农民工社会保障参与率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在2011年,男性外出农民工的"三险""五险"和"五险一金"的参与率均低于女性。到了2016年,外出农民工整体城镇社保参与率有所提高,且性别差异呈现缩小趋势。"社保选择模型"揭示了男性的参保倾向较低,使得女性社保参与率比男性高,但是,扩展的Blinder-Oaxaca分解进一步证实就业特征的差异(女性处于弱势)使得社保参与率的性别差异显著缩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东丽 蔡银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住房状况得以改善的同时,住房配置差异持续强化,从而催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利用武汉市城中村和城郊村共813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在采用T检验、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测算并比较城中村与城郊村农民住房配置差异的基础上,运用非线性Blinder-Oaxaca回归分解法分析家庭资本禀赋和区位条件对城中村与城郊村农民住房配置差异的贡献度。结果表明:在同等资本禀赋水平下,城中村与城郊村农民住房配置存在显著差异;城中村内部农民住房面积配置差异程度大于城郊村农民,而住房条件配置差异则稍小于城郊村农民;城中村与城郊村农民之间的住房面积配置差异主要取决于其资本禀赋异质(58.62%),而住房条件配置差异则主要源于区位条件驱动(57.77%)。为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改善农民住房状况和维护社会和谐发展,要注重对弱势群体居住状况的改善和农民资本禀赋积累,加强引导农民建设合理适度住房,完善城郊村公共基础设施和住房配套设施建设,通过编制村庄布局规划来加强中心村建设和管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俊玮 王一鸣 宁叶
针对以往在我国股权溢价之谜研究中结论迥异的现象,本文创新性地从时间、消费和偏好3个选择维度,探讨了我国股权溢价之谜问题,并且解释了选择偏差对结论的影响,其中还包括构造了一种不包含耐用品的消费指代变量。研究发现,由于我国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选择偏差不仅会导致我国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的高估,也会影响溢价之谜存在性的判断。整体上看,我国虽然存在基础意义下的股权溢价之谜,但稳定性有限,市场整体的风险厌恶程度比以往想象的要更低。与西方成熟市场相比,投资者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的偏好较为明显。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俊玮 王一鸣 宁叶
针对以往在我国股权溢价之谜研究中结论迥异的现象,本文创新性地从时间、消费和偏好3个选择维度,探讨了我国股权溢价之谜问题,并且解释了选择偏差对结论的影响,其中还包括构造了一种不包含耐用品的消费指代变量。研究发现,由于我国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选择偏差不仅会导致我国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的高估,也会影响溢价之谜存在性的判断。整体上看,我国虽然存在基础意义下的股权溢价之谜,但稳定性有限,市场整体的风险厌恶程度比以往想象的要更低。与西方成熟市场相比,投资者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的偏好较为明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莫旋 刘杰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分析工会对职工工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加入选择性偏误项的OLS回归存在7.2%的工会"工资溢价",且内资企业高于外资企业,中西部企业高于东部企业;运用BLinder-Oaxaca方法对工资差异的分解显示,工资差异中不可解释部分占比,内资企业高于外资企业,东部企业与中西部企业无明显差异;基于"活跃工会"分析进一步证实,无论是全样本还是分样本,"活跃工会"企业平均工资明显高于其他企业,表明我国企业存在明显的工会"工资溢价"效应。
关键词:
工会 工资溢价 选择性偏误 活跃工会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姜昊 董直庆
人工智能技术并非均等地应用于不同生产领域,现有文献并未重视人工智能技术会偏向应用于哪个行业,并对就业结构产生何种偏向性影响。文章基于天眼查企业信息数据库,结合中国专利数据库爬取的人工智能专利行业数据,构建行业层面人工智能指数,从上市公司层面检验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就业筛选效应的存在性及其约束条件。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存在岗位和技能的双重偏向效应,这源于制造业智能化创新产出差异导致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差距,诱发岗位和技能就业偏向,尤其会显著提高非程式化认知型岗位劳动占比,引致就业结构出现“单极化”趋势,多重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处理后结果依然稳健。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对不同技术和所有制企业的劳动就业存在非对称影响,更偏向于提高智能型和科技型企业高端技能劳动就业,而国有企业表现出对低端、中端技能劳动就业的保护。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间存在明显的涟漪效应,这有助于强化其技能和岗位的选择性偏向,新冠疫情则会进一步加剧人工智能技术对中端技能劳动就业冲击。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技术偏向 行业属性 就业结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商晨
一些学者发现大企业员工的工资通常比小企业员工更高,认为工资存在规模溢价。理论界对这一现象有多种解释,但没有一种能够得到普遍的认同。其中的原因在于一些实证研究事先缺乏理论分析,导致一些理论上不成立的关系被作为解释。此外,选择个体截面数据会使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文章经过理论分析,认为员工在工作选择时会考虑风险因素,工资中应当包含风险溢价,而风险与企业规模负相关。对此提出假说:其他条件相同时,当劳动者选择处于均衡时,规模越小的企业中员工面临的风险越高,工资中风险溢价就必须更多,工资应当更高。2003~2013年间,除个别具有较高就业门槛的垄断行业以外,对国内35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工资的企业规模弹性大约为-0.03,其绝对值与企业利润率和员工劳动生产率的工资弹性相差不大。因此认为,国内企业的工资与企业规模负相关,不存在工资的规模溢价。
关键词:
企业规模 工资 风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商晨
一些学者发现大企业员工的工资通常比小企业员工更高,认为工资存在规模溢价。理论界对这一现象有多种解释,但没有一种能够得到普遍的认同。其中的原因在于一些实证研究事先缺乏理论分析,导致一些理论上不成立的关系被作为解释。此外,选择个体截面数据会使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文章经过理论分析,认为员工在工作选择时会考虑风险因素,工资中应当包含风险溢价,而风险与企业规模负相关。对此提出假说:其他条件相同时,当劳动者选择处于均衡时,规模越小的企业中员工面临的风险越高,工资中风险溢价就必须更多,工资应当更高。20032013年间
关键词:
企业规模 工资 风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邰凌楠 钱曼玲 田茂再
在工资差距分解问题中,研究者经常会遇到样本选择偏差问题,直接忽略会导致最终估计结果产生严重偏差,同时在众多工资差距分解方法中,相比于均值分解,分布分解方法更受研究者青睐。针对参数分位回归,本文首次提出可加形式与非可加形式的样本选择参数分位回归(SSPQR)模型,并基于这两类样本选择参数分位回归模型给出修正样本选择偏差后的参数分位回归工资差距分布分解方法。运用上述方法及已有的工资分布分解方法,借助CHNS2015年度城镇数据,本文研究了我国城镇男女工资差距及差距分解问题,得出以下结论:①男女工资差距主要来源是性别歧视问题;②经过样本选择偏差修正后,实际的工资差距更大,歧视问题更严重;③男女工资差距程度在不同分位点上结果不同,换句话说,我们不能简单地仅从平均水平来判断工资差距程度;④与其他已有方法计算结果比较发现,SSPQR计算的工资差距程度更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际 张扎根
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促进说"、"抑制说"和"不确定说"均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本文运用定量文献研究中的Meta回归技术,以28篇重要文献中的100个观测样本为研究对象,多层面、多角度地探讨了导致不同研究结论的原因。通过对影响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关系的误设定偏差分析及10个相关假设的检验,从样本、方法、变量和文献发表特征4个方面获取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调节因素。研究认为,由于纳入文献中的调节因素不同、调节因素的作用不同,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差异。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内在关系,为今后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许宁宁
以2012—2015年沪深两市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重大缺陷存在的前提下,采用局部可观察双变量Probit模型,从已存在缺陷的识别和披露两个方面,考察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短视等认知偏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越高,公司越可能降低对缺陷严重程度的认定,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行为选择问题;管理层短视程度越高,公司越可能隐瞒所识别的重大缺陷,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行为选择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即从隐瞒重大缺陷逐渐转变为降低重大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披露。在该情形下,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短视等认知偏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影响仍然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有效治理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高峰 杨浩东 汪琛
激发女性研发人员创造活力,对于中国创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科研领域性别结构失衡是长期以来科学共同体内外所面临的问题。基于2010-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围绕企业、研发机构、高校等创新主体,在对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以下简称创新TFP)进行测度的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计对三大创新主体的性别结构、创新TFP分布的演进进行描绘。其次,采用半参数核回归法探析科研人员性别结构与创新投入、产出和创新TFP间的关联。最后,选用Oaxaca分解法探究STEM研究生性别差异对R&D人员性别差异的解释程度。结果表明:相比研发机构和高校,企业研发人员性别失衡更为严重,相比人口大省、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发达地区对研发人员性别结构的“兜底作用”更显著;创新投入、产出与性别结构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在研发人员女性占比越高的地区,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越高;STEM领域研究生数量上的性别差异可以解释约6成的研发人员性别差异,且解释程度呈逐渐增强趋势。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明 肖洁 王品 颜芳
研究表明,年龄与心脏病具有紧密联系,心脏年龄对于心脏健康状态检测和监测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提出了心脏生理年龄和病理年龄估计算法.前者仅基于正常人样本建立回归模型;后者基于所有类别样本,通过最小均方误差建立回归模型,其引入年龄偏差表征病理年龄和实际年龄差异,通过最大化分类准确率来搜索最优年龄偏差,从而实现病理年龄估计.文中采用了公共数据集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两种估计年龄的分类能力和信息表征能力均优于实际年龄,显著性差异远小于0.01.本文首次提出了心脏病理年龄这一新概念,有助于为心脏健康状态检测和监测提供有效的标记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