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97)
- 2023(15752)
- 2022(13383)
- 2021(12721)
- 2020(10901)
- 2019(25381)
- 2018(25038)
- 2017(46964)
- 2016(25259)
- 2015(28881)
- 2014(28752)
- 2013(28360)
- 2012(26180)
- 2011(23622)
- 2010(23314)
- 2009(22163)
- 2008(22040)
- 2007(19277)
- 2006(16659)
- 2005(15281)
- 学科
- 济(106814)
- 经济(106683)
- 管理(78556)
- 业(72063)
- 企(60030)
- 企业(60030)
- 方法(50747)
- 数学(45253)
- 数学方法(44728)
- 财(31976)
- 中国(29868)
- 农(27106)
- 制(23412)
- 业经(22249)
- 贸(21317)
- 贸易(21309)
- 易(20831)
- 务(20401)
- 财务(20345)
- 学(20332)
- 财务管理(20298)
- 企业财务(19359)
- 环境(18501)
- 地方(17551)
- 银(17477)
- 农业(17469)
- 银行(17447)
- 融(17135)
- 金融(17130)
- 行(16640)
- 机构
- 大学(366414)
- 学院(362085)
- 济(158409)
- 经济(155475)
- 管理(141955)
- 研究(124206)
- 理学(122481)
- 理学院(121154)
- 管理学(119171)
- 管理学院(118476)
- 中国(96559)
- 京(76973)
- 财(74471)
- 科学(72545)
- 所(61635)
- 财经(58987)
- 中心(57670)
- 农(56420)
- 研究所(55782)
- 经(53719)
- 江(52556)
- 业大(51153)
- 经济学(49638)
- 北京(48619)
- 范(45046)
- 院(44914)
- 经济学院(44725)
- 师范(44596)
- 农业(44286)
- 财经大学(43980)
- 基金
- 项目(242812)
- 科学(192974)
- 基金(180739)
- 研究(176184)
- 家(157470)
- 国家(156249)
- 科学基金(134741)
- 社会(114875)
- 社会科(109106)
- 社会科学(109076)
- 基金项目(94929)
- 省(91231)
- 自然(86797)
- 自然科(84822)
- 自然科学(84797)
- 自然科学基金(83295)
- 教育(80895)
- 划(78163)
- 资助(74716)
- 编号(69783)
- 成果(56874)
- 部(55646)
- 重点(54826)
- 发(51062)
- 创(50384)
- 国家社会(49092)
- 教育部(48184)
- 制(47524)
- 创新(47335)
- 科研(47319)
- 期刊
- 济(168306)
- 经济(168306)
- 研究(107075)
- 中国(70370)
- 财(60408)
- 学报(54495)
- 管理(52225)
- 科学(51535)
- 农(49702)
- 大学(42050)
- 学学(39494)
- 融(33656)
- 金融(33656)
- 农业(33627)
- 教育(32628)
- 技术(31854)
- 财经(29793)
- 经济研究(27818)
- 经(25612)
- 业经(24706)
- 问题(22440)
- 贸(20746)
- 业(19011)
- 统计(18965)
- 国际(18655)
- 技术经济(18477)
- 世界(17875)
- 理论(17391)
- 图书(17018)
- 策(16934)
共检索到541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真 黄达 刘文波
以国际价值理论为基础,本文构建一个外商投资的环境规制约束度模型并发现,当产业承接国在宽松的环境管制方面的优势强于较低的碳排放效率的劣势并且在低工资率与优惠税收政策方面的优势强于在生产率较低的劣势时,其便能够吸引FDI流入。根据相关数据对我国工业部门外商投资的环境规制约束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FDI流入我国是受多项因素共同影响的综合结果,国内环境管制则对工业部门FDI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短期内对FDI的负向冲击会在中长期里逐步转为微弱正向。环境管制对FDI的贡献度要显著的小于固定资本投资、劳动力成本和税负的贡献度,四者联合成为导致FDI流入变化的Granger原因。
关键词:
工业部门FDI 环境管制 约束度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潘文卿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 ( Panel Data)模型方法 ,对 1 995 - 2 0 0 0年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 2 0世纪 90年代后半期 ,中国工业部门引进外商投资在总体上对内资部门产出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外商投资的外溢效应为正 ,但这一外溢效应的作用并不是太大。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研究进一步表明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未跨过外商投资起积极作用的门槛 ,而东部地区内资工业部门技术水平的提升已使外商投资的正向外溢效应变小 ,中部地区当前外商投资的正向外溢效应相对较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俊 周应恒
90年代以来,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提高我国内资企业的效率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使用分布滞后效应模型,重点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内资工业企业以及整个工业部门产生的外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商投资对我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在短期内并不显著,但在长期内对我国工业产生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外溢效应 外商投资 分布滞后效应模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严兵
本文研究发现,不论是同时考虑外资企业行业内与行业间溢出效应,还是只考虑其行业间溢出效应,外资企业在行业间产生的溢出效应均不显著。我们认为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之间较低的关联度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行业间 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铂
通过中国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中国工人工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实际贸易额与中国工人实际工资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这验证了根据S-S定理等相关贸易理论分析的结果。总体来说,国际贸易有利于中国工人工资的提高,后者的变化对前者有较高的弹性。对外贸易的发展是提高中国工人工资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贸易 工资 工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涂涛涛
本文使用分位数回归法重新审视了外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技术溢出。分地区的研究表明:只有当内资工业产出处于高分位数,即具备了较高生产规模时,人力资本和市场竞争对技术溢出的正向影响才会显著;内企与外企的技术差距在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均是不利于FDI技术溢出的,并且,随着内资工业产出向高分位数变化,技术差距对技术溢出的负向影响逐渐减弱;在不同地区和分位数位置,开放度和投资环境对FDI溢出的影响呈现出较大差异。
关键词:
分位数回归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外溢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秀珍 唐海燕
中国提出计划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这成为中国量化减排的环境规制新要求,中国作为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国,对外经济发展与经济低碳转型关系密切。文章以中国工业部门20个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外商投资和贸易开放对中国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尝试推导SRIO模型计算出口净隐含碳强度划分外贸高低碳行业,并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工业部门整体和分类行业的贸易开放度提高有助于减少行业碳排放强度,行业整体和高碳行业的外商投资规模扩大会增加碳排放强度和总量,而低碳行业的外商投资规模扩大则有助于降低行业碳排放强度,且存在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文章从中国工业部门差异化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申 李可爱 鞠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贸易结构不断变动,对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都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系统研究了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变动的就业效应:首先建立了一个简明的理论框架,探讨贸易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然后运用投入产出法和偏差分解法对我国1993~2007年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变化的就业效应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内偏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结构变动不利于就业,并导致我国的就业结构偏向熟练劳动。
关键词:
贸易结构 就业效应 就业结构 工业部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伟 朱启贵
深入分析我国工业能源消费量变化的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找出降低工业能源强度的措施,对实现全国节能减排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部门内能源消费结构效应纳入分析框架,运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法,对我国1994-2007年间工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鹤
工业部门的节能减排对于我国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意义重大,需要结合不同区域工业化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利用工业CO2排放估算模型及指数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1995年-2009年区域工业CO2排放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减排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东北地区工业CO2排放构成变动较小,排放总量整体呈上升态势,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增长尤为迅猛,区域工业CO2排放强度则快速降低。工业产出规模的快速扩张及行业结构的变动是导致区域工业CO2排放总量迅速上升的主要因素,前者的贡献更为显著,行业CO2排放强度的降低则对区域工业CO2排放量快速增长起到了抑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剑 胡浩
运用变异系数考察了1995~2012年间我国农药制造业空间格局的演化特点,重点分析了包括环境规制等在内的各种因素对我国农药制造业布局变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市场关联、集聚效应、内部规模经济对我国农药制造业空间布局集聚性的增强具有正面影响。而某一区域的环境规制加强会抑制农药制造业在该区域集聚,也就是说,农药生产企业在环境规制约束下更倾向于向环境规制水平较低、环境成本较低的省区迁移集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农药制造业 产业布局 产业集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岳平
十年来我国工业部门结构变动分析王岳平现代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还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演变。库兹涅茨的研究则进一步表明,人均国民收入在50~130美元(1958年美元,下同)时是产值结构变动频率最高的第一个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振兵 张诚
中国工业部门工资扭曲的影响因素众多,但现有研究尚未从环境规制的视角进行探讨。本文通过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2001-2012年中国工业行业的工资扭曲指数,进而采用能够有效控制"内生性"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了环境规制强度等因素对工资扭曲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中国工业几乎所有行业均出现了实际工资低于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向下扭曲"现象,且工资扭曲指数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倒U形"演化趋势,不同行业的工资扭曲程度差异较大;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一方面增强了劳动边际产品价值,另一方面抑制了实际工资增长,并因此加剧了工资扭曲程度;而行业竞争强度、创新投入、外资比重和行业的资本化程度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毛培 刘沛罡 赵金龙
目前理论界对"后危机时期"尚无定论,本文特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一时期。文章结合数据包络分析和系统GMM模型分析了20082015年我国工业部门的产能过剩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这一时期我国工业部门的平均产能利用率约在69.5773.09%左右,其中制造业部门的产能利用程度优于采矿业和电力、热水、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与一些发达经济体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相比德国2015年制造业产能利用率84.35%的水平,我国只有72.46%;需求因素与产能利用率显著正相关,现期汇率因素、企业数量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毛培 刘沛罡 赵金龙
目前理论界对"后危机时期"尚无定论,本文特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一时期。文章结合数据包络分析和系统GMM模型分析了2008~2015年我国工业部门的产能过剩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这一时期我国工业部门的平均产能利用率约在69.57~73.09%左右,其中制造业部门的产能利用程度优于采矿业和电力、热水、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与一些发达经济体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相比德国2015年制造业产能利用率84.35%的水平,我国只有72.46%;需求因素与产能利用率显著正相关,现期汇率因素、企业数量因素与产能利用率显著负相关,经济发展程度、行业开放度和固定资产投资因素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