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2)
- 2023(11938)
- 2022(9846)
- 2021(9331)
- 2020(7504)
- 2019(16773)
- 2018(16366)
- 2017(30376)
- 2016(16019)
- 2015(17920)
- 2014(17226)
- 2013(16835)
- 2012(15463)
- 2011(14106)
- 2010(14057)
- 2009(13389)
- 2008(13238)
- 2007(11817)
- 2006(10587)
- 2005(9714)
- 学科
- 济(65224)
- 经济(65127)
- 管理(55359)
- 业(51746)
- 企(44304)
- 企业(44304)
- 方法(25080)
- 中国(22799)
- 数学(21567)
- 数学方法(21402)
- 财(18948)
- 制(18436)
- 农(17828)
- 技术(17282)
- 业经(16687)
- 贸(14237)
- 贸易(14224)
- 易(13987)
- 银(13176)
- 银行(13166)
- 体(12743)
- 行(12714)
- 技术管理(12701)
- 融(11968)
- 金融(11965)
- 农业(11403)
- 划(11076)
- 环境(11029)
- 务(10915)
- 财务(10893)
- 机构
- 大学(228244)
- 学院(226960)
- 济(105818)
- 经济(104066)
- 管理(88569)
- 研究(80164)
- 理学(75883)
- 理学院(75110)
- 管理学(74283)
- 管理学院(73824)
- 中国(63578)
- 财(50364)
- 京(47780)
- 科学(42430)
- 财经(39369)
- 所(38159)
- 经(35995)
- 中心(35594)
- 经济学(34111)
- 研究所(34088)
- 江(33393)
- 北京(30674)
- 经济学院(30500)
- 财经大学(29424)
- 院(29304)
- 农(28923)
- 范(27750)
- 师范(27539)
- 业大(27188)
- 州(25828)
- 基金
- 项目(149524)
- 科学(121599)
- 研究(115450)
- 基金(111689)
- 家(96029)
- 国家(95257)
- 科学基金(83044)
- 社会(78438)
- 社会科(74589)
- 社会科学(74575)
- 基金项目(58021)
- 省(56064)
- 教育(52971)
- 自然(49381)
- 自然科(48305)
- 自然科学(48295)
- 自然科学基金(47512)
- 划(47318)
- 编号(44266)
- 资助(44080)
- 创(37349)
- 成果(36843)
- 部(35321)
- 制(35017)
- 国家社会(34110)
- 重点(34064)
- 创新(34049)
- 发(32789)
- 课题(31913)
- 教育部(31486)
- 期刊
- 济(118585)
- 经济(118585)
- 研究(75050)
- 中国(51315)
- 财(39578)
- 管理(38063)
- 科学(30393)
- 学报(28236)
- 农(27682)
- 教育(26429)
- 融(23702)
- 金融(23702)
- 大学(23415)
- 学学(21859)
- 财经(20652)
- 技术(20274)
- 经济研究(20045)
- 农业(18639)
- 经(18029)
- 业经(17574)
- 问题(15262)
- 贸(14682)
- 世界(12883)
- 国际(12780)
- 技术经济(12347)
- 科技(12246)
- 业(10777)
- 现代(10329)
- 坛(10270)
- 论坛(10270)
共检索到353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雪忠 胡成
探究国产工业软件的创新驱动机制对推动中国工业软件自主创新、助推中国工业软件解决“卡脖子”难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通过文献分析解析出产业层面的六大创新驱动要素,之后运用上述要素对与工业软件相关的政策文件、新闻报道、行业发展报告、期刊文献等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并通过对比验证的方式推导建立资料间的证据链、逻辑链,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中国工业软件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工业软件的创新驱动机制经历了构建、瓦解与重塑3个阶段,逐步从“以市场为导向”过渡到“以政策激励为导向”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认为,未来短期内仍然应当以政策激励作为国产工业软件创新的动力基础,长期来看则应当回归到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驱动机制。
关键词:
工业软件 创新驱动 驱动机制 驱动路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建事 于尚坤 胡瑞 王成新
【目的】工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科技创新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探究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及科技创新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强度和驱动机制,对于实现科技创新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测度2004—2018年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分解项,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采用Tobit面板回归模型,探究科技创新对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驱动机制。【结果】(1)在时间上,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在空间上,大致呈现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级递减的阶梯状地理分异格局;(2)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影响较小;(3)科技创新对工业高质量发展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效应,但对不同地区的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对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东北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和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不显著。【结论】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建议从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缩小科技创新区域差距等方面推动工业发展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转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丽平 张萍萍
本研究侧重消费者情境,根据TAM模型,从企业和消费者两个层面构建消费者接受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以357份有效问卷为数据样本,经研究发现:第一,企业或消费者层面的各因素均不是产生接受行为的必要条件,行为的发生具有多重并发因果关系,且影响因素间具有联动性;第二,依据组态分析结果,得出3种消费者情境下接受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路径,即消费者缺乏创新主动性情境、消费者特性多样化情境和消费者诉求与企业价值缺乏一致性情境。研究结果为企业识别驱动商业模式创新的消费者情境,部署企业资源和合理利用消费者特性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群慧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由此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大部分产品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偏高,科技贡献率较低。不仅如此,由于长期对增长速度的过度崇拜和投资驱动的过度依赖,形成了不利创新驱动的制度性藩篱。在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以后,中国正面临着投资报酬递减、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等一系列制约经济增长的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走上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道路。
关键词:
创新驱动战略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速建
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是我国“双碳”目标下的必然选择,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美好世界至关重要。将生态问题的思考纳入经济学的范畴,以宏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研究我国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环境治理问题,既可以从环境经济学领域获得理论和方法的支持,也能在研究论域、视角等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进而能够深入地探究和把握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理论特质和实践特征。在环境经济学视域下评价我国政府环境治理效率和工业绿色发展进程,探究制约我国工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站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战略的立场和高度,以经济学的视角和深度,立足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意蕴,研究和掌握其理论体系和实践逻辑。《“双碳”目标下中国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环境治理研究》一书正是从环境经济学的视域出发,试图在探究“双碳”目标下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可行路径的核心议题上有所突破,为在推动中国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环境治理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速建
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是我国“双碳”目标下的必然选择,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美好世界至关重要。将生态问题的思考纳入经济学的范畴,以宏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研究我国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环境治理问题,既可以从环境经济学领域获得理论和方法的支持,也能在研究论域、视角等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进而能够深入地探究和把握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理论特质和实践特征。在环境经济学视域下评价我国政府环境治理效率和工业绿色发展进程,探究制约我国工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站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战略的立场和高度,以经济学的视角和深度,立足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意蕴,研究和掌握其理论体系和实践逻辑。《“双碳”目标下中国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环境治理研究》一书正是从环境经济学的视域出发,试图在探究“双碳”目标下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可行路径的核心议题上有所突破,为在推动中国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环境治理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雪艳 岑雅婷 徐振琳
在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内部与外部因素制约下,中小制造企业成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短板。根据设计驱动创新理论,将技术、市场需求和产品语意3个方面有机整合,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情景下,通过对其工业产品进行设计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基于设计驱动型创新视角,以实地调研、网络搜集、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定量分析方法探讨在设计创新整合过程中,企业技术能力、市场能力和产品语意设计能力三大影响因素与企业设计创新绩效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三大影响因素中的子变量与企业设计创新绩效呈现不同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小制造企业在工业产品设计创新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内外兼修、深度融合三大原则,并为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路径设计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雪艳 岑雅婷 徐振琳
在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内部与外部因素制约下,中小制造企业成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短板。根据设计驱动创新理论,将技术、市场需求和产品语意3个方面有机整合,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情景下,通过对其工业产品进行设计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基于设计驱动型创新视角,以实地调研、网络搜集、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定量分析方法探讨在设计创新整合过程中,企业技术能力、市场能力和产品语意设计能力三大影响因素与企业设计创新绩效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三大影响因素中的子变量与企业设计创新绩效呈现不同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小制造企业在工业产品设计创新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内外兼修、深度融合三大原则,并为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路径设计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安伟 胡艳
文章采用敏感性指数法测算市域经济韧性,利用Shift-share法对经济韧性进行结构分解,并运用核密度估计、空间马尔科夫链、冷热点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市域经济韧性的动态演变、结构分解及创新驱动机制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市域经济韧性空间差异呈现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的演变趋势。类型转移具有“路径依赖”效应,在考虑空间滞后时,不同类型市域演化路径分异明显。热点区和次热点区呈现分散扩张的趋势,冷点区和次冷点区呈现集聚收缩的趋势。(2)整体经济韧性主要由竞争力韧性主导,但是竞争力韧性在整体经济韧性中的结构主导作用逐渐减弱。(3)创新链效率对经济韧性具有驱动作用,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但是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时间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韧性的创新驱动机制主要是通过作用于竞争力韧性完成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英 衣博文
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转型变革。尽管各国由于转型核心动机和能源资源禀赋方面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转型路径,但其背后的驱动机制却是相似的。在分析各国能源转型规律和机制的基础上,本文就我国能源转型的现实挑战和驱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分析了"碳中和"目标引导下的能源转型新趋势,剖析了转型所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外部性定价障碍,并从市场驱动、政策驱动、创新驱动、行为驱动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我国持续推动能源转型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形成能源转型的中国路径。
关键词:
能源转型 驱动机制 政策 路径 碳中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梅 徐紫瑞 陈德桂 闫晓霞
基于2008—2020年中国重污染行业相关数据得出碳生产率动态演进路径,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定量分析环境规制、技术创新、能源消费结构、企业规模、行业竞争力、行业利润率对重污染行业碳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碳生产率间的变动轨迹存在行业异质性,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企业规模、行业竞争力对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和能源消费结构、行业利润率的抑制作用均存在行业异质性;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对碳生产率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重污染行业 碳生产率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梅 徐紫瑞 陈德桂 闫晓霞
基于2008—2020年中国重污染行业相关数据得出碳生产率动态演进路径,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定量分析环境规制、技术创新、能源消费结构、企业规模、行业竞争力、行业利润率对重污染行业碳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碳生产率间的变动轨迹存在行业异质性,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企业规模、行业竞争力对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和能源消费结构、行业利润率的抑制作用均存在行业异质性;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对碳生产率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重污染行业 碳生产率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林 郭玉晶
本文在技术学习曲线理论的基础上,从自主研发与技术外取两个视角,研究了1990-2014年自主研发、技术模仿、技术溢出与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结果表明:(1)自主研发对技术进步的直接影响效应最大,有效促进技术进步;技术模仿、技术溢出与逆向技术溢出的间接影响效应远大于直接影响效应,均需通过其他间接因素作用于技术进步。(2)技术模仿对技术进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均为负,这说明中国可能正在接近技术学习曲线中的"临界点";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效应均为正,短期内能够促进技术进步。(3)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自主研发与技术进步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逆向技术溢出与技术进步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静 程钢
农村公共资源网络治理机制,与传统的治理机制相比更加灵活、稳定、适用性强,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从科层治理机制向网络机制转变,是我国农村公共资源治理机制创新的路径选择,其治理机制的基本构架强调政府治理与非政府治理、社会伙伴治理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农村公共资源 网络治理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静 程钢
农村公共资源网络治理机制,与传统的治理机制相比更加灵活、稳定、适用性强,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从科层治理机制向网络机制转变,是我国农村公共资源治理机制创新的路径选择,其治理机制的基本构架强调政府治理与非政府治理、社会伙伴治理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农村公共资源 网络治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