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38)
- 2023(16287)
- 2022(13815)
- 2021(13062)
- 2020(11128)
- 2019(26105)
- 2018(25651)
- 2017(48744)
- 2016(25900)
- 2015(29888)
- 2014(29603)
- 2013(29189)
- 2012(26694)
- 2011(24110)
- 2010(24155)
- 2009(22509)
- 2008(22267)
- 2007(19430)
- 2006(16748)
- 2005(14844)
- 学科
- 济(111256)
- 经济(111149)
- 管理(76392)
- 业(70637)
- 企(57940)
- 企业(57940)
- 方法(55566)
- 数学(49159)
- 数学方法(48437)
- 中国(30119)
- 贸(29867)
- 贸易(29853)
- 易(29083)
- 农(28639)
- 财(28023)
- 业经(22487)
- 学(21262)
- 地方(19760)
- 环境(19313)
- 制(18795)
- 农业(18742)
- 理论(17712)
- 和(17422)
- 务(17111)
- 财务(17047)
- 财务管理(17004)
- 技术(16406)
- 企业财务(15986)
- 划(15782)
- 银(15609)
- 机构
- 大学(377466)
- 学院(376849)
- 济(162317)
- 经济(159315)
- 管理(147509)
- 理学(128221)
- 理学院(126876)
- 研究(125553)
- 管理学(124478)
- 管理学院(123792)
- 中国(95541)
- 京(79154)
- 科学(75903)
- 财(70984)
- 所(62615)
- 农(59169)
- 中心(58018)
- 财经(57897)
- 研究所(57186)
- 业大(54398)
- 江(53814)
- 经(52830)
- 经济学(51068)
- 北京(49605)
- 范(47719)
- 师范(47252)
- 农业(46803)
- 经济学院(46413)
- 院(45460)
- 财经大学(43178)
- 基金
- 项目(256874)
- 科学(203137)
- 基金(189290)
- 研究(185415)
- 家(165406)
- 国家(164140)
- 科学基金(141419)
- 社会(119642)
- 社会科(113695)
- 社会科学(113663)
- 基金项目(99023)
- 省(98156)
- 自然(91784)
- 自然科(89683)
- 自然科学(89657)
- 自然科学基金(88052)
- 教育(86122)
- 划(83350)
- 资助(79334)
- 编号(73967)
- 成果(59006)
- 部(58150)
- 重点(57978)
- 发(54935)
- 创(53588)
- 国家社会(50891)
- 课题(50364)
- 创新(50197)
- 教育部(50178)
- 科研(49972)
- 期刊
- 济(166277)
- 经济(166277)
- 研究(104732)
- 中国(68924)
- 学报(57613)
- 财(54883)
- 科学(53498)
- 管理(52585)
- 农(52037)
- 大学(43753)
- 学学(40930)
- 教育(36086)
- 农业(36050)
- 技术(34143)
- 融(29316)
- 金融(29316)
- 经济研究(28970)
- 财经(28104)
- 业经(26604)
- 贸(24499)
- 经(24276)
- 问题(23042)
- 统计(21466)
- 业(20829)
- 国际(20782)
- 策(19465)
- 技术经济(19211)
- 图书(19043)
- 资源(18106)
- 世界(17628)
共检索到544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耿强 李希博
在经济全球化和水资源商品化的背景下,虚拟水贸易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WIOD提供的世界多区域投入产出序列的基础上,测算了2000—2014年我国工业外贸中的虚拟水流量。结果显示,在研究期内,中国一直是一个"工业虚拟水净贸易输出国",研究期内每年有1/5到1/3的工业用水量被国外所消费,虚拟水净出口量占当年工业用水总量的6.6%20.4%。对此展开了部门层面和国别层面的分析,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深入探究了这一贸易问题。接着采用SDA方法全面计算了强度效应、技术效应、国别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小羽 臧新
本文通过建立中国能源—经济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23个非能源行业和4个能源行业的能源密集度系数和污染密集度系数,结合2002~2006年中国货物出口和服务出口统计数据,测算了在此期间由出口贸易引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日渐增长的同时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世界能源耗用和CO2、大气污染物质排放转移,对中国的经济和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水军 刘安平
本文基于一个开放经济系统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利用中国1997~2005年可比价投入产出表以及环境污染数据,测算出了包含大气污染与水污染在内的四类污染物历年的进出口含污量和污染贸易条件。研究结果发现:(1)四类污染物各年的净出口含污量均大于0,说明1997~2005年中国为污染顺差国,对外贸易对中国环境的综合影响是负面的;(2)随着进出口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这种负面影响从1997~2002年逐渐下降,而2002~2005年,由于出口规模相对进口规模增长过快进而导致出口对污染减排的不利影响超过进口增长所带来的有利影响,最终导致污染顺差再一次快速上升;(3)四类污染物中有三类污染物的贸易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慧
经济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贸易的往来中隐含着环境成本在国际间的转移。新一轮国际分工中,中国进出口贸易不平衡,更多地扮演了生产者的角色,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要对世界环境污染承担更大的责任,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中国42个部门生产的完全产污系数和进出口贸易中包含的污染物排放量,基于同一技术水平检验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环境成本转移情况。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叶 赵昕东
本文利用中国1996年1月至2014年1月的月度数据,建立随机波动时变参数(SV-TVP)模型,通过Bayesian Gibbs Sampler估计方法重新考察中国是否存在费雪效应。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费雪效应系数在0.339—0.354之间,均值为0.346。说明中国经济中不存在完全的费雪效应,即名义利率对预期通货膨胀率反应有限,因此中国不能完全运用利率杠杆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同时表明中国需从完善支撑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出发,加速和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费雪效应 时变 MCMC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洋 殷宝庆
采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100个国家与地区2013年国际物流绩效的贸易效应,赫克曼模型回归结果表明:第一,国际物流绩效显著地提高双边贸易流量,且出口国的国际物流绩效系数高于进口国系数,采用不同的回归方法以及按照经济体水平分类实证研究表明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按照地区分类的最小二乘法回归表明,国际物流绩效显著促进了双边贸易流量,而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国际物流绩效对贸易有负面影响。第二,国际物流绩效分项指标回归显示:出口国的海关效率、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口国的海关效率在不同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洋 殷宝庆
采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100个国家与地区2013年国际物流绩效的贸易效应,赫克曼模型回归结果表明:第一,国际物流绩效显著地提高双边贸易流量,且出口国的国际物流绩效系数高于进口国系数,采用不同的回归方法以及按照经济体水平分类实证研究表明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按照地区分类的最小二乘法回归表明,国际物流绩效显著促进了双边贸易流量,而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国际物流绩效对贸易有负面影响。第二,国际物流绩效分项指标回归显示:出口国的海关效率、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口国的海关效率在不同经济体、不同地区之间的显著性存在差异,尤其是欧洲中亚地区进口方的海关效率系数为负数,而亚太经合组织区域内的海关效率显著为正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贵良
设计出一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水资源投入产出表编制方法,依据水资源投入产出表建立产业直接用水系数、完全用水系数和用水乘数的计算模型,选择缺水较为严重的宁夏地区进行实证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产业间接用水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分析产业用水时,不能简单以直接用水系数衡量产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应正确区分产业用水性质,为缺水地区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相文 黄娟 李婷
本文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构建了产品内分工下的投入产出模型,并利用中国21个工业行业的对外贸易和SO2污染排放数据,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对S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SO2污染排放问题与产品内分工密切相关,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有利于节能减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行伟波 李善同
区域间贸易反映了中国内部区域整合和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在贸易理论中,一般采用引力模型来分析地区间贸易的模式,并且可以通过估计边界效应来分析各种难以量化的地区间贸易壁垒对区域贸易的影响。本文采取由2002年中国分省投入产出表估计出的省际贸易流量数据,在引力模型的框架下分析中国地区间贸易的结构以及省际边界效应。本文的实证结果显示,引力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中国地区间贸易的模式,同时较大的边界效应也反映了地区间贸易存在较大的本地偏好。另外,本文也估计了中国省际分行业贸易的边界效应。最后的灵敏度检验指出内部贸易距离的设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模型的估计结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静 刘友金
中美贸易的巨额逆差带来的不仅仅是贸易问题,还包括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利用环境投入产出模型测算1997年-2009年中美贸易中所隐含的CO2排放量,得出如下结论:中美贸易中中国大部分行业污染贸易条件均大于1,且呈不断恶化趋势;出口规模越大、贸易竞争力越强的产业单位出口的CO2排放强度越小,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与污染品并无必然联系;美国对华FDI转移并未引起美国污染产业向中国转移,而全球FDI向华转移使得"污染天堂"理论在华成立;中国出口CO2排放速度低于其出口速度,单位出口的CO2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改变中国污染顺差国的地位,中国需加强对美国污染品的进口,积极改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加快对价值链高端清...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娟 田野
文章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构建了关于自由贸易环境效应的联立方程模型,并利用中国11个东部沿海省市1992~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在产品内分工背景下,SO2污染排放的三个经济决定因素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其中规模效应的影响显著为正,说明了自由贸易引致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增加了SO2污染排放;而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影响显著为负,表明自由贸易带来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SO2污染排放。其总体效应为正:产品内分工下中国自由贸易有利于减少SO2污染排放,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昊 刘骞文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普遍为正,即出口贸易的增加能够促进社会就业水平的提高,且不存在性别差异。然而,新-新贸易理论基于异质性企业思想提出的筛选-匹配模型却对此产生了质疑。本文基于2006-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重新检验了中国出口贸易规模与就业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出口贸易就业效应的性别差异。本文研究表明:虽然企业出口贸易的增加依然能够显著提高整体的就业水平,但对女性就业水平却呈现显著的负向作用。这进一步证明促进对外贸易发展虽然能够提高就业水平,却很难达到优化就业结构的目的。减少就业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性别歧视,是改善这种状况的途径之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匡远配 谢杰
我国是世界主要农产品贸易国,农产品贸易的资源效应和环境效应越来越突出。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导致贸易顺差,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而农产品贸易逆差则意味着资源节约和环境破坏的改善。根据1995-2009年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及2008年我国31个省农产品贸易数据,利用单位农产品带来的消耗系数和污染密集度系数,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需要加强政府的引导,调整优化农产品贸易格局,促进环境成本内部化,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建设。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资源效应 环境效应 两型农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锐 赵果梅
基于GMRIO模型,构建充分考虑各国污染物排放强度和中间投入技术系数差异的环境贸易平衡(ETB)和污染贸易条件(PTT)测算模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结构分解。结果发现,1995~2009年中国CO2和三种污染物的ETB均为赤字且赤字额呈扩大趋势,出口规模效应是导致其增加的最主要因素,但出口排放强度和进口规模效应是抑制其增加的最主要因素;PTT均大于1,"污染天堂假说"成立,不过整体呈下降趋势,出口排放强度效应是导致其下降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
GMRIO 环境贸易 污染贸易 结构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SE-DEA模型的检验检疫投入产出有效性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合理度评价——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
欧盟东扩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检验
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再检验——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一阶差分广义矩方法的研究
贸易差额、污染贸易条件如何影响中国贸易内涵碳“顺差”——基于多国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
进出口贸易对中国隐含碳排放量的影响:2000-2009年——基于国内消费视角的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分析
中国工业行业外商投资结构的环境效应分析——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中国东中西部出口贸易环境效应比较分析——基于低碳发展的视角
“双循环”推动中国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效应及影响因素:基于不同贸易方式的世界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分析
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新疆与中亚四国贸易流量的实证检验及出口潜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