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18)
- 2023(15643)
- 2022(13494)
- 2021(12846)
- 2020(10731)
- 2019(24986)
- 2018(24531)
- 2017(47232)
- 2016(25027)
- 2015(28354)
- 2014(28068)
- 2013(27599)
- 2012(25139)
- 2011(22511)
- 2010(21988)
- 2009(20025)
- 2008(19280)
- 2007(16145)
- 2006(13834)
- 2005(11830)
- 学科
- 济(102485)
- 经济(102374)
- 管理(70543)
- 业(66247)
- 企(54651)
- 企业(54651)
- 方法(50625)
- 数学(44344)
- 数学方法(43806)
- 中国(27841)
- 贸(26935)
- 贸易(26922)
- 农(26520)
- 易(26191)
- 财(24541)
- 业经(21870)
- 学(20072)
- 地方(18749)
- 农业(17437)
- 制(16624)
- 理论(16167)
- 环境(15954)
- 和(15767)
- 务(15709)
- 财务(15640)
- 财务管理(15607)
- 技术(15371)
- 企业财务(14686)
- 银(14103)
- 银行(14070)
- 机构
- 大学(353107)
- 学院(350309)
- 济(148804)
- 经济(146043)
- 管理(141985)
- 理学(124480)
- 理学院(123194)
- 管理学(121122)
- 管理学院(120504)
- 研究(116778)
- 中国(86789)
- 京(73991)
- 科学(69927)
- 财(63298)
- 所(56187)
- 财经(52545)
- 中心(52338)
- 研究所(51690)
- 农(51576)
- 业大(50784)
- 经(48233)
- 江(46636)
- 北京(46596)
- 经济学(45597)
- 范(45078)
- 师范(44702)
- 院(43188)
- 经济学院(41333)
- 农业(40353)
- 财经大学(39556)
- 基金
- 项目(248164)
- 科学(196427)
- 基金(183040)
- 研究(182585)
- 家(158963)
- 国家(157727)
- 科学基金(136356)
- 社会(116990)
- 社会科(110995)
- 社会科学(110967)
- 基金项目(97048)
- 省(93504)
- 自然(88066)
- 自然科(86058)
- 自然科学(86036)
- 自然科学基金(84488)
- 教育(83516)
- 划(79293)
- 资助(75447)
- 编号(73558)
- 成果(58403)
- 部(56079)
- 重点(55049)
- 发(52400)
- 创(51522)
- 课题(49468)
- 国家社会(49084)
- 教育部(48737)
- 创新(48134)
- 科研(47549)
- 期刊
- 济(151757)
- 经济(151757)
- 研究(101713)
- 中国(58776)
- 学报(52445)
- 管理(50572)
- 科学(49646)
- 财(46516)
- 农(46116)
- 大学(40892)
- 学学(38499)
- 教育(35167)
- 农业(32930)
- 技术(30553)
- 经济研究(26057)
- 融(25532)
- 金融(25532)
- 财经(25002)
- 业经(24608)
- 经(21444)
- 贸(20944)
- 问题(20769)
- 国际(17869)
- 业(17447)
- 图书(17107)
- 技术经济(17083)
- 科技(16276)
- 理论(16065)
- 世界(15945)
- 商业(15413)
共检索到493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艳
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促进了中间品贸易的快速发展,各国及要素所有者获得的贸易利益不再是原有贸易利益按国别属性确定的属地利益,而是由中间品生产厂商的资本所有权决定的属权利益。本文在重新界定贸易利益的基础上,构建了贸易利益的所有权分解模型,并依据WIOD数据库测算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属权贸易利益水平。结论表明,与属地贸易利益相比,我国工业行业属权贸易利益水平较高,并且逐年递增,一方面源于成本较低的中间品进口;另一方面源于专业化生产和中间品出口。其中可拆分的制造业属权贸易利益规模较大,源于FDI规模大于OFDI。而资源性行业属权贸易利益规模较小,间接表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动因属于资源导向型。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贸易利益 属权贸易 属地贸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甘梅霞 杨小勇
本文在分析一国利益偏好对贸易条件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2-2011年中国各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探究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影响及原因。结果表明"国家战略主义"是我国工业行业贸易条件恶化的首要原因,对生产者利益的偏好大于对消费者利益的偏好是我国工业行业贸易条件恶化的重要原因;代表国家战略利益的利税贡献、影响力系数,代表生产者利益的国企利润、关税税率是解释中国工业贸易条件普遍恶化的显著变量。
关键词:
利益偏好 工业贸易条件 面板数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玲 葛明 赵素萍
本文在梳理传统贸易利益①测算指标的基础上,引入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贸易附加值的测算方法,着重构建了属权贸易利益测算的一般模型、股份制企业制度约束下贸易利益测算模型以及针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统计特点的贸易利益测算模型。分析发现:贸易差额适用于衡量一般贸易方式下的贸易利益,贸易条件可以反映一国出口商品的交换能力,两者结合有助于全面理解传统分工下的贸易利益;贸易附加值指标适用于解释生产要素全球流动、加工贸易迅速发展背景下一国出口贸易利益;属权原则将一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和OFDI对贸易的影响纳入研究,有助于从国家利益这个角度准确衡量一国贸易规模和贸易利益。本文依据1998-2011年的数...
关键词:
贸易差额 贸易条件 贸易附加值 属权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甘梅霞 杨小勇
本文从贸易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在分析一国利益偏好对贸易条件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2~2011年中国各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家战略主义"即对生产者利益的偏好大于对消费者利益的偏好是我国工业行业贸易条件恶化的重要原因。代表国家战略利益的利税贡献、影响力系数以及代表生产者利益的国企利润、关税税率成为解释中国工业贸易条件普遍恶化的显著变量。
关键词:
利益偏好 工业贸易条件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谷克鉴 崔旭
本文从产品多样性视角考察中国进口贸易利益规模。基于现有文献的研究模型和中国海关2002年至2012年进口数据,本文发现在一系列对称性假设下中国进口贸易带来产品多样性增加的贸易利益总体规模较小。分产品类别看,中间产品、工业品及初级产品贡献了绝大部分贸易利益。分产业类别看,金属矿的开采、化学品及化学制品的制造及与资源、初级产品相关的行业贡献较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问泽霞
中美贸易战公开的理由和"关税豁免"的做法都与贸易利益相关,在目前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如何真实反映一国的贸易利益,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利用1995—2014年OECD和WTO联合发布的TiVA (增加值贸易)数据库数据和WIOD (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的SEA (社会经济账户)数据,基于属权原则,对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我国的贸易利益进行了测度,认为虽然我国的出口贸易增加值高于美国,但国内贸易增加值仍低于美国,且我国贸易增加值中的40%,因中间品贸易和资本流动而被其他国家享有。特别是,在本文以电子和光学设备为例分析的高技术制造业,该比例高达70%。同时,对我国和美国国内增加值的来源进行了要素分解,认为我国(包括以电子和光学设备为例分析的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主要依靠大规模中、低端价值链工序的投资和中、低技术劳动投入获得贸易利益,与美国偏向投资于价值链高端的资本和高技术劳动的获利模式还有很大的差距。
关键词:
贸易利益 贸易战 全球价值链 国际分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葛明 赵素萍 林玲
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重复计算和价值转移问题影响了双边贸易利益的识别。在多区域投入产出框架下,文章拓展了双边贸易增加值的分解模型,从总量、国别、产业等三个层面解构了1995~2011年中美双边贸易利益的分配格局。结论表明:(1)平均而言,中美出口额的23%、进口额的13%、贸易差额的25%是由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的价值转移创造的,多边贸易利益已深度融入双边贸易格局;(2)中美双方在2011年互为最重要的中间要素支持国,双边贸易互补性增强,贸易利益相互交织程度增加;(3)中国大部分产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显著低于美国,特别是电子及光学设备等主要顺差的产业,国外价值贡献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熊珍琴 范雅萌
引入增加值贸易核算体系,测算2000-2014年间中国制造业对美国的出口贸易利益,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快速增长,但所获贸易利益极为有限,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格局是向着有利于美国、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尽管中美贸易顺差在2000-2014年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由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地位,出口对我国获取贸易利益的带动作用不强。因此,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改善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低端地位,向价值链的两端攀升,从而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获利能力。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贸易利益 增加值贸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熊珍琴 范雅萌
引入增加值贸易核算体系,测算2000-2014年间中国制造业对美国的出口贸易利益,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快速增长,但所获贸易利益极为有限,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格局是向着有利于美国、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尽管中美贸易顺差在2000-2014年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由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地位,出口对我国获取贸易利益的带动作用不强。因此,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改善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低端地位,向价值链的两端攀升,从而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获利能力。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贸易利益 增加值贸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缪子菊
本文利用总贸易核算法和最新的WIOD数据库,将2000-2014年中美56个产业部门的双边贸易进行了完全分解,测算了中美双边贸易中的实际利益。结果表明:(1)以贸易总值衡量和以增加值衡量的中美双边贸易存在显著差异,且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2)以贸易总值衡量,中国制造业对美国存在大额顺差,但以增加值衡量可以发现,顺差实际来源于隐含在中国出口中的其他国家的国外增加值,因此中美双边贸易中,尽管制造业出口贸易顺差在中国,但真实利得并不在中国;(3)从服务业来看,中国是贸易逆差国,且逆差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中美贸易 附加值 真实利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毛海涛 钱学锋 张洁
中国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贸易大国,但中国是否是贸易强国?离贸易强国还有多远?本文认为贸易强国的主要判断标准是贸易的获利能力,并据此提出通过标准化贸易利益来衡量贸易强国程度。通过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贸易强国指数进行排名发现,美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和法国排位于前5。中国在2007年的贸易强国指数排名第18,到2014年上升至第7。虽然中国的贸易强国程度有了较大提升,但是离贸易强国还有较大距离。当采取其他类型效用函数时并不影响结论,说明本文结果稳健。我们还对贸易强国指数进行分解,分别计算了选择效应和促进竞争效应对各个国家贸易强国程度的贡献率。
关键词:
贸易强国 标准化贸易利益 关税等价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世德 余浩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制定了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对外贸易战略并得巨大成功,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国政府从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出发并结合世界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对外贸易战略,通过贸易战略转型与创新增强贸易利益的获取能力并提高对外贸易战略绩效,不仅实现发展战略从模仿学习向引领超越的转变,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制定贸易发展战略提供借鉴。因此,对比研究不同时期贸易战略的调整,能为中国进一步提高贸易战略绩效增强贸易利益的获取能力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贸易战略 贸易利益 调整 绩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郑丹青 于津平
文章通过构建以出口产品最终吸收为标准的双边国家、部门及一国对外总出口的增加值分解框架,弥补了现有研究依赖产出或出口内生变量核算增加值的不足。在利用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中美双边贸易增加值构成及利益分配进行重新测度后发现:中国对美出口创造了全球生产模式下的"多赢"格局,但贸易利益分配越发不利于中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不断下降揭示出中国以传统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获利能力正逐渐减弱;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已成为中美双方贸易利益分配的主要领域;培育和提升服务业价值增值能力是未来中国获得更大贸易利益的关键。
关键词:
增加值贸易 双边贸易 贸易利益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鹏 秦晓敏
本文根据"平滑调整假说",从产业内贸易角度构造了相对要素调整指数来区分同一产业在不同的生产要素上的调整压力的差异,并用A指数、S指数和S’指数测算了我国工业20个行业的贸易调整成本。研究表明:我国技术水平较高的行业贸易调整成本较低,而技术水平较低的行业贸易调整成本较高,进口扩张型行业的平均产业内贸易水平高于出口扩张型行业,且同一行业在不同生产要素上的调整压力不同。因此,应支持和鼓励中、高技术行业的发展,积极推进低技术行业的合理转型和优化升级,并重视贸易对不同生产要素的调整成本以降低结构性失业风险。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赵宏
本文依据新政治经济学中贸易政策的形成机理的理论,对中国利益集团的特点及其对贸易政策影响方式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探讨如何使政策更好地反映利益集团的不同诉求以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新政治经济学 利益集团 贸易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