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62)
2023(3862)
2022(3187)
2021(3162)
2020(2586)
2019(6199)
2018(5922)
2017(11350)
2016(5789)
2015(6879)
2014(6564)
2013(6808)
2012(6508)
2011(6103)
2010(5804)
2009(5400)
2008(5370)
2007(4473)
2006(3992)
2005(3739)
作者
(15710)
(13217)
(13024)
(12663)
(8497)
(6169)
(5887)
(5194)
(5137)
(4711)
(4481)
(4370)
(4344)
(4231)
(4158)
(4120)
(3976)
(3847)
(3678)
(3457)
(3359)
(3132)
(3068)
(2996)
(2941)
(2920)
(2854)
(2627)
(2616)
(2597)
学科
(30702)
经济(30676)
方法(14434)
管理(14135)
数学(13722)
数学方法(13691)
(12391)
中国(12032)
(8919)
贸易(8913)
(8834)
(8715)
企业(8715)
(6327)
(6255)
银行(6255)
(6137)
(6092)
(5370)
金融(5370)
(5367)
(5292)
关系(5216)
环境(5040)
业经(4715)
(4446)
出口(4334)
出口贸易(4334)
(4334)
(4045)
机构
大学(89050)
学院(85107)
(50199)
经济(49748)
研究(36526)
管理(31656)
中国(30569)
理学(27094)
理学院(26800)
管理学(26640)
管理学院(26474)
(20077)
(19708)
科学(18092)
经济学(17940)
(17833)
财经(16605)
研究所(16263)
经济学院(16242)
(15583)
中心(15137)
北京(13328)
(12943)
财经大学(12685)
科学院(11595)
研究中心(10791)
(10736)
社会(10637)
(10163)
(10107)
基金
项目(56095)
科学(45883)
基金(45028)
研究(41765)
(39484)
国家(39265)
科学基金(33376)
社会(30632)
社会科(29325)
社会科学(29322)
基金项目(22786)
自然(19291)
资助(19231)
自然科(18904)
自然科学(18899)
自然科学基金(18622)
教育(18382)
(16770)
中国(16297)
(15744)
(15063)
国家社会(14780)
编号(14116)
教育部(13382)
重点(12897)
(12653)
人文(12025)
成果(11715)
重大(11681)
社科(11537)
期刊
(50436)
经济(50436)
研究(30691)
中国(17662)
(14004)
管理(12624)
科学(12203)
学报(10732)
(9949)
金融(9949)
经济研究(9920)
(9476)
财经(9152)
(8857)
大学(8731)
世界(8341)
国际(8319)
学学(8208)
(8113)
问题(7199)
农业(6871)
技术(6426)
教育(5404)
业经(5139)
技术经济(5082)
(4942)
统计(4637)
经济问题(4148)
(4111)
贸易(4111)
共检索到133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平芳  项歌德  王永水  
本文根据中国工业行业的特征,从垂直溢出效应和水平溢出效应两个维度研究了本土工业行业间研发资本要素对研发产出的溢出效应,分别以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研发产出的代理变量进行检验。本文把垂直溢出效应分为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利用投入产出矩阵中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内在涵义构造空间权重矩阵,借助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中国2003—2011年间33个工业行业的时空数据,寻找行业间两个维度的研发资本要素对研发产出溢出效应的特点。研究发现,无论是采用专利授权数或是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研发活动产出的代理变量,研发物质资本投入的水平溢出效应十分显著,而垂直溢出效应呈现前向溢出不显著、后向溢出显著的非对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程时雄  柳剑平  
运用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及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对中国R&D投入的产出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综合考虑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度、技术距离、行业竞争程度、物质资本存量、行业技术水平、产权结构等因素对R&D产出效率的影响构建模型。结果显示,除国外其他行业R&D资本对R&D投入的产出效率影响不显著外,其他3种R&D资本存量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度、物质资本存量等因素均显著促进R&D产出效率的提升,其他影响因素对R&D产出效率提升均无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凌峰  李腾  赵丹  
本文运用1999-2016年中国25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国内R&D投入与国际R&D溢出对工业生产率的共同影响。通过加入以R&D人员密度衡量的人力资本变量及其与国际R&D溢出资本存量的交互效应,结果发现:我国R&D人员密度和国际R&D溢出对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国内R&D资本投入对生产率无显著影响。国内R&D投入与国际R&D溢出交互项系数不显著,表明我国对外国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较低。国有产权变量与生产率进步没有显著关系,但三资企业的研发活动却显著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卫  袁卫  Huang Zhimin  王孟欣  
对行业R&D投入绩效的研究,不仅要从总量的角度进行,更应注重从"效率"的角度展开。本文利用研究效率的标准方法——DEA模型对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中38个工业行业的R&D投入绩效的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良科  
文章研究了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成率的影响。结论表明,近年来工业TFP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2002年之后技术效率反而有所恶化;R&D和人力资本都显著地促进了技术进步,但是过分技术"赶超"的思想却同时阻碍了技术效率的提高。增加基础产业的技术投入,能够促进前向R&D溢出,进而提升整个工业行业的技术效率。人力资本更多的起"同化器"的作用,促进R&D投资的效率进而提升TFP;但是文章没有发现人力资本积累作为TFP增长引擎的证据;相反,如果控制人力资本与R&D的交互项,人力资本变量与TFP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陶爱萍  马金龙  蒯鹏  
文章基于2011-2016年我国工业行业的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实证检验了R&D资金投入结构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来自政府的资金占研发经费比重上升不利于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并对企业自有资金的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负向影响;企业自有资金比重、国外研发资金比重和其他资金比重对技术创新效率均有正向影响,研发经费中国外资金占比的提升能够促进企业自有资金的技术创新效率提高;技术引进和购买及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不利于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行业利润水平上升和国有企业占比升高有利于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文炎  向丽  
中国工业企业在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的同时,有效发挥R&D外包优势,加快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对于工业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中国27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实证分析了自主研发对工业企业两种类型的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R&D外包对自主研发与不同类型的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自主研发与工业企业绿色产品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但自主研发与工业企业绿色工艺创新之间具有显著的倒U型关系;R&D外包正向调节自主研发与不同类型的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在R&D外包的不同区间内,自主研发对工业企业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的边际量不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柳剑平  程时雄  
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以中国工业行业(1993~2006年)为研究对象,在将R&D资本存量分为本国本行业R&D、本国其他行业R&D、外国本行业R&D、外国其他行业R&D资本存量的基础上,对它们对生产率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总体行业样本下除了外国其他行业R&D资本对生产率影响不确定外,本国本行业R&D、本国其他行业R&D、外国本行业R&D资本对生产率均有显著的正的影响;在不同时段、不同技术水平、不同产权结构等约束条件下,虽然一些R&D投入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抑制,但大多数R&D投入仍有显著的正的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萍  徐圆  
大量研究表明,国际贸易和国际R&D溢出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率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中国13个工业行业在由国际上技术领先国家的R&D资本决定的前沿生产边界下的技术效率水平(实际生产与生产边界的距离)后发现,通过国际贸易这一渠道,技术领先国家的R&D资本对中国确实产生了技术溢出;相对于高技术行业,中国传统制造业反而越接近前沿技术边界;人力资本、国内R&D投入、FDI对吸收国际R&D溢出和先进技术转移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验证了人力资本和国内R&D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两面性。由此可得到如下启示,一是要提高R&D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回报率以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二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白少君  韩先锋  朱承亮  宋文飞  
利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2004—2009年中国工业行业R&D创新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进行测算,进一步分析了TFP变动的时序特征、动力源泉及行业差异。研究表明:2004—2009年中国工业行业R&D创新TFP整体上呈现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共同推进的"双驱动"增长模式,其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推进,效率驱动作用较小;工业行业R&D创新TFP增长存在显著的时序和行业差异,且资本密集型行业R&D创新TFP整体水平要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但中国工业行业R&D创新TFP增长的差异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焦建玲  杨宇飞  白羽  
本文构建了2007年和2014年工业行业R&D技术溢出有向无权和有向加权网络,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发现,工业行业间R&D技术溢出联系不够紧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联系逐步增强,R&D技术溢出单向网络的中心化程度很高,主要集中在七个行业,占整个网络R&D技术溢出量的70%以上,但行业对R&D技术溢出的吸收比较分散,使得同时考虑溢出和吸收双向的网络中心化程度较低;网络核心—边缘结构较显著,属于多核心结构网络。处于网络核心地位的都是机械制造业中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的R&D投入对其他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较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露露  张军  刘晓峰  
本文利用1985、1995和2004年三个观测年份的三位数工业行业数据和空间计量方法,对邻近行业工资之间的互动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行了经验研究。本文发现,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和劳动力流动性的加强,虽然工业行业工资的决定因素及其作用均有变化,但邻近行业之间的工资互动现象始终存在。在1985和1995年两个年份,各行业与邻近行业国有企业的"工资攀比"这一直接示范效应可能是形成工资互动的重要原因;但到了2004年,相邻行业之间的间接互动带来的影响则更为重要。进一步研究发现,流动性小的重工业更容易发生"工资攀比"现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屈小娥  
文章基于DEA-SBM模型,测度了节能减排约束下工业行业的环境技术效率,检验了环境技术效率的收敛性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工业行业环境技术效率总体偏低,但大多数行业环境技术效率都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存在向环境技术前沿的追赶效应。引领环境生产前沿的创新者始终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清洁产业,今后的结构调整应重点扶持与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清洁产业。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低排放行业既存在绝对收敛又存在条件收敛,具有俱乐部收敛特征;全部行业和高排放行业不存在绝对收敛,但存在条件收敛,说明环境政策及扶持力度需要向高排放行业倾斜。环境规制强度与环境技术效率之间存在非线性的三重门槛特征,且对于不同行业作用有别,环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平  
本文运用DEA思想将中国32个分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生产率增长进行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自主R&D、国外技术引进的产出和生产率回报率进行了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尽管高R&D投资行业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增长,但R&D投资并不是造成增长的原因;如果各R&D投资的产出回报率为负值,R&D投资强度太大和预算软约束等则是主要的原因。同时,研究还发现国外技术引进只对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自主R&D和国内技术购买的生产率回报率较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江  杨文溥  
文章采用面板随机前沿模型研究了2006—2013年R&D与我国工业行业的生产效率状况。结果发现: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工业行业的资本边际产出为正,增加资本投入可以促进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劳动投入相对过多,导致劳动的边际产出为负;增加R&D投入可以显著促进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长。同时给出了36个工业行业的生产效率值,发现我国工业行业的生产效率普遍偏低,且行业间的差异非常明显。另外,工业行业的生产效率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步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