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3)
- 2023(13056)
- 2022(11357)
- 2021(10755)
- 2020(8948)
- 2019(20797)
- 2018(20669)
- 2017(39484)
- 2016(21145)
- 2015(24021)
- 2014(23770)
- 2013(23641)
- 2012(21787)
- 2011(19723)
- 2010(19275)
- 2009(17646)
- 2008(17078)
- 2007(14614)
- 2006(12813)
- 2005(11366)
- 学科
- 济(88655)
- 经济(88564)
- 管理(63872)
- 业(59328)
- 企(49171)
- 企业(49171)
- 方法(42326)
- 数学(37148)
- 数学方法(36815)
- 中国(25072)
- 农(22176)
- 财(20499)
- 业经(18681)
- 学(18390)
- 技术(18073)
- 贸(17904)
- 贸易(17896)
- 环境(17895)
- 易(17491)
- 地方(15813)
- 制(15151)
- 农业(14764)
- 和(14263)
- 划(13881)
- 银(13612)
- 银行(13574)
- 理论(13386)
- 行(12982)
- 务(12944)
- 财务(12879)
- 机构
- 大学(306005)
- 学院(301938)
- 济(128636)
- 经济(126209)
- 管理(123205)
- 理学(107370)
- 理学院(106237)
- 管理学(104708)
- 研究(104577)
- 管理学院(104173)
- 中国(78387)
- 京(65873)
- 科学(63309)
- 财(54307)
- 所(51829)
- 研究所(47656)
- 中心(46198)
- 农(45458)
- 财经(44853)
- 业大(44233)
- 北京(42233)
- 经(41165)
- 江(40759)
- 经济学(39284)
- 范(39189)
- 师范(38872)
- 院(37980)
- 农业(35732)
- 经济学院(35576)
- 财经大学(33656)
- 基金
- 项目(211784)
- 科学(167574)
- 基金(156052)
- 研究(155555)
- 家(136073)
- 国家(135043)
- 科学基金(116110)
- 社会(99810)
- 社会科(94792)
- 社会科学(94765)
- 基金项目(83012)
- 省(79496)
- 自然(74743)
- 自然科(73012)
- 自然科学(72996)
- 自然科学基金(71713)
- 教育(70198)
- 划(67739)
- 资助(64282)
- 编号(61774)
- 成果(49283)
- 部(48007)
- 重点(47170)
- 发(45140)
- 创(44364)
- 课题(42025)
- 国家社会(41966)
- 创新(41485)
- 教育部(41340)
- 科研(40240)
- 期刊
- 济(133639)
- 经济(133639)
- 研究(89891)
- 中国(55235)
- 学报(46074)
- 管理(44618)
- 科学(44487)
- 农(40187)
- 财(39095)
- 大学(34993)
- 学学(32835)
- 教育(31274)
- 农业(29071)
- 技术(27622)
- 融(23392)
- 金融(23392)
- 经济研究(22211)
- 财经(21671)
- 业经(19914)
- 经(18551)
- 问题(17461)
- 技术经济(16502)
- 图书(16438)
- 业(15875)
- 科技(15832)
- 贸(14757)
- 理论(14732)
- 世界(13967)
- 资源(13896)
- 现代(13392)
共检索到434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屈小娥
文章基于DEA-SBM模型,测度了节能减排约束下工业行业的环境技术效率,检验了环境技术效率的收敛性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工业行业环境技术效率总体偏低,但大多数行业环境技术效率都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存在向环境技术前沿的追赶效应。引领环境生产前沿的创新者始终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清洁产业,今后的结构调整应重点扶持与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清洁产业。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低排放行业既存在绝对收敛又存在条件收敛,具有俱乐部收敛特征;全部行业和高排放行业不存在绝对收敛,但存在条件收敛,说明环境政策及扶持力度需要向高排放行业倾斜。环境规制强度与环境技术效率之间存在非线性的三重门槛特征,且对于不同行业作用有别,环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颂 卢晨
经济全球化及国际分工深化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对中国工业行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采用基于DEA技术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对此开展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中间品进口和中间品出口两种方式参与GVC分工都会对行业环境技术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证明了中国进出口贸易高速增长及快速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是促进国内工业转型升级和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这种正向影响主要源于对技术效率的改进,而不是对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推动。GVC分工地位对环境效率的提升具有调节作用,处于GVC高端环节的行业将获得更大的环境技术效率提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睿劼 张智慧
为了对中国各工业行业进行经济—环境效率的评价与比较,本文采用超效率DEA方法对2005~2009年间中国39个工业行业进行了效率测算,揭示了中国工业经济—环境效率的总体发展情况及各行业间的差异。在进行超效率DEA评价的过程中,利用工业行业环境排放和资源消耗的社会支付意愿之和代表环境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既有研究中在涉及环境排放时存在的不足,并通过比较不同模型的评价结果,反映了环境问题对各工业行业不同的效率影响程度。本文根据效率评价结果,对工业行业进行了分组研究及加权评分,评价结果表明,各工业行业在经济—环境问题上具有各自的特点,虽然已有部分行业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但多数工业行业的环境问题依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连芬 何伍英
以投入产出法作为基础性方法测算的行业完全环境效率值均低于直接环境效率值;为了从需求角度探索改善环境效率的途径,本文测算了最终需求引致的环境影响量和边际环境效率。在最终需求各分项(国内消费、资本形成和出口)引致的环境影响量中,出口是引致SO2排放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变动引致的边际环境效率较低的行业与最终需求引致的SO2完全排放量较高的行业具有较高的重合性,并且该行业的中间需求率也较高。
关键词:
投入产出方法 环境效率 需求管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五七 聂鸣
本文运用1998~2010年工业行业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基于DEA的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测算了节能减排约束的36个工业行业技术效率,通过核密度估计分析行业技术效率的动态分布特征,并就工业产权结构变革与行业异质性因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测算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工业行业技术效率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存在对生产前沿的技术追赶效应。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行业技术效率差距有不断减小的趋势,但全国工业技术效率的平均水平偏低,节能减排潜力依然较大。基于Tobit随机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国退民进"的工业产权结构变革有利于技术效率改进,FDI显著促进了技术效率提升,技术效率与行业集中度呈U型曲...
关键词:
节能减排 SBM模型 环境效率 低碳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静 饶梅先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引入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模型来分析非期望产出问题,选取相应指标对我国各省份在四种环境管制政策,即弱可处置性下(环境管制弱)、强可处置性下(环境管制强)、GDP:污染=3:1以及GDP:污染=1:3时的环境效率状况进行了测算并解释说明,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各种环境影响因素对效率值的作用机理,最后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成 高红贵 刘荣
文章通过对2005—2011年中国39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Malmquist生产率测度,采用Kernel核密度函数对我国工业行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分布动态演化特征进行了估计,运用基尼系数对工业分行业环境技术效率水平的区位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是制约中国工业环境效率的主导因素,我国工业行业环境技术效率水平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表明工业行业环境技术效率的行业差异在不断缩小,收敛态势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成 高红贵
工业环境技术效率是衡量工业低碳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其影响因素分析对于提高环境技术效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采用1998~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的环境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面板收敛模型对中国工业环境技术效率进行收敛检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兵 卢金勇 陈茹
本文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了环境约束下中国30个省火电行业2001-2007年的技术效率,并对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沿海地区或煤炭资源丰富省份的技术效率较高,东部地区技术效率优于中西部地区,而全国火电行业的技术效率平均水平为0.940;火电行业发展模式与技术效率变化率呈负相关关系;利用面板数据以及可行性广义最小二乘法对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机组容量利用率、燃煤效率与环境约束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环境约束与技术效率基本呈现"U"型关系;在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中,通过引入时间变量,发现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得到体现。
关键词:
环境约束 技术效率 方向性距离函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力春
融合SFA和DEA方法的内在建模思想,利用DEA三阶段模型来研究火电行业技术效率及其环境影响因素。从研究的结论来看,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投入冗余有显著影响。剔除这部分因素能够有效避免模型设定误差,所得效率值更准确反映各省份纯粹的管理效率,横向比较更加科学,这种绩效评价为改进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志雄
文章采用39个行业2003—2010年的数据对我国工业行业资本配置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整体的资本配置效率比较明显,但年度资本配置效率变化较大。我国资本配置效率存在较多问题,除资本大量流向资本生产率较低的行业部门之外,资本在部门之间再配置出现严重失衡;国有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及历史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效率较低;技术创新不足,影响资本配置效率。因此,我国需要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加强政府对工业领域投资的引导和投向;加强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
关键词:
资本配置效率 工业行业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姜彩楼 朱琴 马林
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Kumbhakar模型,发现能源投入在1997—2011年中国工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达到29.4%,反映出中国工业增长仍是以巨大的能源消耗作为代价。中国工业能源效率进步主要受益于结构效应改善,且各指数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变化趋势,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行的大规模国有企业改革及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工业结构优化。基于系统矩估计的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轻工业技术前沿面上移主要得益于研发投入,而重工业技术前沿面上移主要得益于资本结构深化。
关键词:
工业行业能源效率 要素贡献率 驱动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戴卓 代红梅
笔者以2003年~2008年中国工业37个细分行业大中型企业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随机前沿模型,以工业新产品产值为创新产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和研发资本存量为投入,对影响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了影响创新效率的4个因素:市场化率,工程师占科技人员的比重,政府资金的比例和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研究表明:各分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有明显的差别,制造业创新效率最高,采掘业其次,最后是水电气业。
关键词:
工业行业 技术创新 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仁桥 王宗军 钱丽
从价值链角度出发,构建两阶段效率理论框架,并将技术创新的环境影响纳入创新效率测度框架内。选取2001-2010年中国省际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构建关联型网络DEA模型测算环境约束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与分阶段效率,并探索各省份和4大地区的效率差异。结果表明:考察期内全国整体创新效率有所提升,而整体创新效率均值为0.412,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科技研发阶段纯技术效率不高和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偏低是其主要原因;各省份及4大地区间效率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最高,而其他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创新资源利用模式为高研发高转化的地区仅占全国2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冬红
运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引入市场化水平、专业化水平和区位因素等控制变量,分析了工业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提升了我国工业行业技术效率,且对技术效率提升作用大于国内研发投入,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技术效率差异显著。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工业行业 技术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