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7)
- 2023(9888)
- 2022(8130)
- 2021(7353)
- 2020(6092)
- 2019(13873)
- 2018(12990)
- 2017(24388)
- 2016(13037)
- 2015(14454)
- 2014(13681)
- 2013(13745)
- 2012(12655)
- 2011(11549)
- 2010(11086)
- 2009(10181)
- 2008(9995)
- 2007(8436)
- 2006(7407)
- 2005(6544)
- 学科
- 济(57746)
- 经济(57688)
- 管理(36574)
- 业(34854)
- 方法(27727)
- 企(26205)
- 企业(26205)
- 数学(25705)
- 数学方法(25574)
- 中国(18281)
- 农(15078)
- 贸(14522)
- 贸易(14516)
- 易(14256)
- 财(13970)
- 业经(11637)
- 学(10674)
- 制(10657)
- 环境(10561)
- 农业(10276)
- 银(10132)
- 银行(10091)
- 行(9678)
- 融(9171)
- 金融(9171)
- 技术(8595)
- 划(8287)
- 出(8204)
- 务(8066)
- 财务(8063)
- 机构
- 大学(192147)
- 学院(187966)
- 济(90770)
- 经济(89663)
- 管理(71756)
- 研究(71198)
- 理学(63170)
- 理学院(62473)
- 管理学(61673)
- 管理学院(61354)
- 中国(54712)
- 科学(42557)
- 京(40384)
- 农(38215)
- 财(37093)
- 所(36124)
- 研究所(33489)
- 业大(31800)
- 中心(30985)
- 财经(30963)
- 农业(30680)
- 经济学(30206)
- 经(28793)
- 经济学院(27518)
- 北京(25416)
- 院(25247)
- 江(24793)
- 财经大学(23572)
- 科学院(22562)
- 范(21844)
- 基金
- 项目(134749)
- 科学(107536)
- 基金(103483)
- 家(93943)
- 国家(93262)
- 研究(91310)
- 科学基金(78881)
- 社会(63939)
- 社会科(61020)
- 社会科学(61005)
- 基金项目(54581)
- 自然(51353)
- 自然科(50276)
- 自然科学(50258)
- 自然科学基金(49476)
- 省(48654)
- 划(42914)
- 资助(41637)
- 教育(40810)
- 编号(31654)
- 部(31436)
- 重点(31062)
- 发(29209)
- 国家社会(29084)
- 创(28712)
- 中国(27180)
- 创新(27104)
- 教育部(26854)
- 科研(26519)
- 计划(25575)
共检索到270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梦琪 刘海云 姜旭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双向FDI影响全要素减排效率的机制,进而运用系统GMM的方法检验了中国工业行业双向FDI对全要素减排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商直接投资(IFDI)和对外直接投资(OFDI)均会显著抑制工业行业的全要素减排效率,但二者的交互项会显著促进全要素减排效率的提高。(2)不同能源结构、所有制结构和要素密集度的行业,双向FDI对全要素减排效率的影响也有所不同,IFDI和OFDI会显著抑制不同能源结构组、高所有制结构组和不同要素密集组的全要素减排效率,但会显著促进低所有制结构组的全要素减排效率;从双向FDI的交互项系数来看,不同能源结构组、高所有制结构组和不同要素密集组的双向FDI呈互补效应,而低所有制结构组双向FDI呈替代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婕 魏玮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并运用产出距离函数建立以资本、劳动力和能源为投入要素,以GDP和CO2排放为产出要素的随机前沿模型,分别测度全国30个省区1995-2010年期间全要素CO2的排放效率。在此基础上,从城镇化水平、要素禀赋、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技术因素等五个维度出发,运用Tobit面板模型对影响全要素碳减排效率的因素及其显著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表明,从全国层面看,城镇化率、资本深化程度与全要素碳减排效率均呈非线性影响关系,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资本的逐步深化,碳减排效率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能源密集度本身对碳减排效率无显著作用,但对城镇化水平促进碳减排效率提高有放大效应;人口规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祝树金 许可瑞琳
本文采用Battese的参数型共同前沿法建立了中国2001~2013年36个工业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投入共同前沿函数,结合谢泼德能源距离函数测算了工业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采用IV-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但呈平稳上升趋势。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能源效率、节能潜力有显著差别,全要素能源效率从高至低依次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行业,虽然样本期内有小幅波动,但三类行业基本也呈上升趋势。此外,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节能潜力是其他两类行业平均水平的2.9倍。影响因素方面,企业研发投入、电力占能源消耗比重对整体工业行业和各要素密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兵兵 朱晶
本文基于DEA-SBM模型测算了2000-2011年碳排放约束下中国37个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然后分别运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综合多种因素实证考察了出口对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能源效率在2003年前后有明显的波动,随后尽管呈现出缓慢上升的态势,但总体平均水平依然较低,约为0.379;针对工业行业整体的实证分析表明,出口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即出口增加会降低能源效率;针对37个工业行业进行分类估计的结果也表明,出口增加会降低能源效率,结论具有很好的稳健性;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制品业仅以3.36%、2.18%、1.85...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五七 聂鸣
本文运用1998~2010年工业行业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基于DEA的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测算了节能减排约束的36个工业行业技术效率,通过核密度估计分析行业技术效率的动态分布特征,并就工业产权结构变革与行业异质性因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测算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工业行业技术效率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存在对生产前沿的技术追赶效应。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行业技术效率差距有不断减小的趋势,但全国工业技术效率的平均水平偏低,节能减排潜力依然较大。基于Tobit随机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国退民进"的工业产权结构变革有利于技术效率改进,FDI显著促进了技术效率提升,技术效率与行业集中度呈U型曲...
关键词:
节能减排 SBM模型 环境效率 低碳转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良仕 冷明祥 孙才志
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DEA模型测度2000—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利用自然断点法与变异系数探究了中国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对各省份的节水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际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两极分化特征显著,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态势;2000—2017年中国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且仍处于较低水平,仅实现了最优效率的70.0%~80.0%,但各省份间的差异正逐渐缩小;不同省份间的节水减排潜力差异显著,节水潜力与减排潜力均呈现西部中部东部逐渐递减的分布规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玲玲 于津平
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碳环保,碳减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样的环境政策将会对中国的贸易竞争力产生怎样的影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发现,从工业行业整体看,我国的贸易竞争力确实依赖于碳减排的低效率;提高碳减排效率对劳动密集型行业贸易竞争力的负面影响大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但对R&D强度高的行业而言,提高碳减排效率反而会提升贸易竞争力。
关键词:
制造业 竞争力 国际贸易 环境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文 孙涛
文章采用非期望SBM模型测算了2002-2012年中国工业行业的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根据效率值对工业行业进行了分类,然后分析了工业行业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收敛性及其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工业各行业的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差异比较明显,极差约为0.3;中国每年工业行业整体的能源效率为0.61~0.73,即节能潜力为27%~39%;工业整体、高效率行业和低效率行业都呈现出显著的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的特征,表明工业行业整体的能源效率差异在缩小;一般效率行业只呈现出条件收敛,即这类行业收敛于自身的稳态;行业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海英 修静 臧晓强 李淑华
为了测度工业的节能减排全要素生产率,引入了加权的非径向非角度的Malmquist指数,并且对其进行了分解。对30个省的实证发现:节能减排全要素生产率在持续增长,其中东部表现最好,但也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海英 修静 李淑华
本文运用基于熵的USBM模型建立了包含能源、环境因素的曼氏指数,对我国30个省际1992-2011年的工业节能减排生产率及其分解进行测度,结果发现:传统的忽略节能减排因素的生产率测度会高估我国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中部地区在节能减排约束下的工业生产率增长最快,且全部来自于技术进步;生产前沿面几乎都来自东部地区,它们是节能减排技术的引领者;全国省际工业效率水平与前沿面的差异性正在扩大,未考虑节能减排约束的省际工业效率测度低估了这一差异的严重性。
关键词:
节能减排 环境规制 熵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 朱启贵 李汉文
本文基于生产理论的CO2减排效率的因素分解模型,对影响我国CO2减排效率的因素进行分解,分析能源使用和CO2排放两种技术的进步与效率对我国30个省区CO2减排效率的影响,并运用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建立以资本、劳动力和能源为投入要素,以GDP和CO2排放为产出的分别基于投入导向和产出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的DEA模型,分别测度全国30个省区1995—2010年期间全要素CO2的减排效率。在此基础上,对我国30个省区的全要素CO2减排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1995—2010年间,在全国30个省区中,能源使用和碳排放的技术因素对CO2减排效率和CO2减排效率的变化率有较强的正影响,现阶段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喜平 姜晔
运用方向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对我国2001~2008年36个工业行业在二氧化碳排放约束条件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进行测算,并利用核密度法估计了在此期间累积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分布和动态变化特征,同时考察了影响碳排放约束下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我国各工业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高效率工业行业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行业内企业研发投入、企业平均规模、行业产权结构等都能显著提高能源效率水平,而能源消费结构则与能源效率呈负相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春发 谭洪玲 王澜颖 孙婷婷
天津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工业行业能源效率水平决定了其能否完成"十二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18%的国家节能降耗考核目标。正确把握影响工业行业能源效率变动的因素是天津市寻求节能降耗途径的关键。本文以1998-2008年天津市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耗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引入非参数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从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数角度分析天津市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情况,并运用Tobit模型估计工业化水平、工业内部结构、技术进步、产权结构、政府影响力、进出口贸易和能源消费结构等要素对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998-2008年期间,天津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程时雄 柳剑平 龚兆鋆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行业1985-2012年面板数据,运用新近发展的时间可替代DEA模型测度了在不同节能减排目标约束下,工业行业节能减排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工业行业各年度的最优能源消费量和最优碳排放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潜在工业行业经济增长率的因素。结论表明:由于中国工业大部分行业环境技术效率低下,可通过提升环境技术效率来削减节能减排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大部分行业存在着环境波特假说所阐释的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双赢模式。环境技术效率越高、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越低、资本劳动比越低的行业在面临节能减排约束时越容易遭受更多的经济增长损失,因此政策制定者在确定节能减排目标时应根据不同行业的情况分...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喜平 田丹丹
为准确测算环境约束下火电企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减排潜力,在引入环境生产技术和方向距离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了火电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减排潜力模型。基于调研数据测算了河北省13家大型火电企业2009~2011年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减排潜力,进一步将能源效率分解为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1年间,样本火电企业整体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下降趋势,减排潜力较大。在现有技术水平下,每年平均约有16%的可降空间。不同火电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减排潜力均存在较大差异,拥有高参数大容量燃煤发电机组的企业能源效率普遍较高,"追赶效应"相对明显。相对于经济效率,环境效率对火电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