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8)
2023(9290)
2022(7631)
2021(7085)
2020(5973)
2019(13765)
2018(13304)
2017(24850)
2016(13119)
2015(15145)
2014(14789)
2013(14733)
2012(13823)
2011(12823)
2010(12729)
2009(11740)
2008(11680)
2007(10164)
2006(8888)
2005(8062)
作者
(39912)
(33800)
(33597)
(31737)
(21523)
(15916)
(14963)
(13155)
(12860)
(11896)
(11826)
(11305)
(10926)
(10830)
(10720)
(10420)
(10043)
(9856)
(9768)
(9195)
(8519)
(8255)
(8209)
(7737)
(7598)
(7484)
(7456)
(6886)
(6856)
(6801)
学科
(65425)
经济(65367)
管理(39923)
(37589)
方法(33635)
数学(30945)
数学方法(30505)
(30008)
企业(30008)
中国(18586)
技术(14546)
(14480)
(13796)
贸易(13790)
(13537)
(12806)
(12532)
业经(11285)
环境(11050)
农业(9795)
(9407)
(8867)
金融(8866)
(8742)
银行(8722)
(8558)
(8489)
技术管理(8254)
地方(8178)
理论(8172)
机构
大学(207135)
学院(202122)
(95945)
经济(94623)
管理(78075)
研究(76348)
理学(68412)
理学院(67636)
管理学(66244)
管理学院(65870)
中国(56909)
科学(45232)
(44309)
(38833)
(38619)
研究所(35647)
(32943)
中心(32870)
财经(32372)
经济学(31758)
(29995)
业大(29584)
经济学院(28814)
北京(28438)
(27318)
(27232)
农业(26097)
(25830)
师范(25582)
财经大学(24623)
基金
项目(141383)
科学(113908)
基金(108409)
研究(99125)
(96857)
国家(96252)
科学基金(82036)
社会(67291)
社会科(64251)
社会科学(64236)
基金项目(55628)
自然(53019)
自然科(51966)
自然科学(51953)
自然科学基金(51076)
(50619)
资助(45661)
教育(45543)
(44857)
编号(35680)
(33559)
重点(32565)
国家社会(30469)
(30379)
(29976)
教育部(28879)
中国(28543)
成果(28394)
创新(28328)
科研(27116)
期刊
(94912)
经济(94912)
研究(60694)
中国(37950)
学报(33195)
科学(32877)
管理(30078)
(28653)
(27226)
大学(25279)
学学(23937)
农业(20483)
技术(19747)
教育(17908)
经济研究(17340)
财经(16631)
(15350)
金融(15350)
(14502)
(13223)
技术经济(13152)
统计(13115)
问题(12754)
(12642)
世界(12321)
国际(12015)
(11750)
业经(11613)
科技(10578)
决策(10297)
共检索到294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在阐述能源节约偏向型技术进步促进节能减排的作用机理基础上,通过构建多要素CES生产函数,运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法对中国工业及35个行业技术进步偏向性进行判别,并进一步考察能源节约偏向型技术进步能否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及其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995~2015年中国工业技术进步整体上偏向能源、资本使用和劳动节约型;能源节约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能源消耗、CO2排放之间均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边际效用弹性加剧了"能源回弹效应"和"碳排放效应";能源价格对能源消耗、CO2排放影响不显著,能源消费结构对CO2排放影响明显比对能源消耗影响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钱娟  嵇锐冰  
将碳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引入超越对数函数,测度中国30个省(市)偏向型技术进步,从八大综合经济区视角分析其内在演化规律,并考察碳要素偏向型技术进步对碳减排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1)2005—2018年中国整体技术进步表现为资本使用、劳动使用和碳要素节约型。(2)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技术进步偏向方向由碳要素使用型向节约型演化,并呈“梯队式”转变特点。(3)碳要素节约型技术进步能有效促进区域碳减排,其中表现出劳动使用、碳要素节约型技术进步具有“本地-邻地”碳减排效应;资本使用、碳要素节约型技术进步对本地碳排放影响不显著,但能加剧邻地碳排放。因此,应根据区域技术进步碳要素偏向特点,制定差异化碳减排图谱,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世川  刘岳平  
文章利用CES生产函数构建了技术进步偏向理论模型,并用1978~2011年的中国工业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工业要素替代弹性大于0,小于1,资本技术进步增长率小于劳动技术进步增长率;1987年前工业技术进步偏向劳动,1987年后工业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也有明显的资本偏向性,不同阶段的行业技术偏向性不一致;技术研发能力、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以及资本深化是工业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主要原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魏玮  周晓博  
地区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思路和政策制定者的政策选择,与技术进步方向紧密联系。不同地区的技术进步方向,以及不同主体面对节能压力和技术约束的最优行为选择,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构建三要素CES生产函数来拟合不同省份的工业生产过程,并运用1993-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发现:1(KE)L形式的CES生产函数更符合省际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但不能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KEL形式;2北京、上海等省份的技术进步表现为资本增强型和资本偏向型,适合非能源要素替代的节能思路,天津、河北等省份的技术进步表现为能源增强型和资本偏向型,适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节能思路;3吉林、安徽等省份的技术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运用非参数SML生产率指数模型,测算了1994—2014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基于绿色增长的技术进步,并采用面板模型对按能耗与碳排放分组的行业分别进行能耗强度和CO_2排放强度回归。结果表明:生产前沿的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动力,前沿科技创新的节能降耗绩效最高,纯技术效率的CO_2减排绩效最高;技术进步的节能降耗效应与CO_2减排效应具有非对称性,技术进步的CO_2减排绩效大于其节能降耗绩效;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CO_2减排绩效大于其节能降耗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运用非参数SML生产率指数模型,测算了1994—2014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基于绿色增长的技术进步,并采用面板模型对按能耗与碳排放分组的行业分别进行能耗强度和CO_2排放强度回归。结果表明:生产前沿的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动力,前沿科技创新的节能降耗绩效最高,纯技术效率的CO_2减排绩效最高;技术进步的节能降耗效应与CO_2减排效应具有非对称性,技术进步的CO_2减排绩效大于其节能降耗绩效;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CO_2减排绩效大于其节能降耗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运用非参数SML生产率指数模型,测算了1994—2014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基于绿色增长的技术进步,并采用面板模型对按能耗与碳排放分组的行业分别进行能耗强度和CO_2排放强度回归。结果表明:生产前沿的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动力,前沿科技创新的节能降耗绩效最高,纯技术效率的CO_2减排绩效最高;技术进步的节能降耗效应与CO_2减排效应具有非对称性,技术进步的CO_2减排绩效大于其节能降耗绩效;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CO_2减排绩效大于其节能降耗绩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建安  钟帅  沈镭  
在中国能源消费规模不断增长背景下,实现2030年中国对世界的节能减排承诺,只有两个基本路径:(1)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现静态节能减排;(2)通过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降低单位能源消费碳排放因子,实现动态节能减排。动态节能减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通过全面系统化工程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增加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各类低碳能源供给;(2)主要耗能产业部门技术装备革新,进一步提高化石能源氧化因子,提升能源消费转换效率;(3)通过新材料开发和工艺技术进步,增加低碳原材料替代和消费规模。本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振兵  邵帅  张诚  
本文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中国工业行业的要素偏向技术进步指数,并试图通过考察相关因素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研究发现,中国工业部门整体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但是偏向程度呈现逐年减弱的的趋势,不同行业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程度差异较大,少数行业已经出现劳动偏向型的技术特征;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工资扭曲和要素禀赋结构弱化了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而创新投入、行业竞争强度、环境规制强度与国有经济比重等因素则强化了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在更深层次上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由行业竞争所引致的"生产比较优势"和生产习惯的"棘轮效应"所决定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小钢  张耀辉  
本文在考虑能源与排放因素的基础上,测算并分解中国36个工业行业基于绿色增长的技术进步,分析了工业节能减排的转型特征。以此为基础,采用面板技术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的非对称影响。结果显示,工业能耗与排放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高能耗与高排放强度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科技进步的贡献最大,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次之;能源消费结构对减排具有重要影响,在减排政策中应重点关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永安  张潇  
偏向于能源节约的技术进步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所在。本文在现有技术进步方向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区域间贸易成本,构建两区域多部门的异质性企业模型,演绎外生环境政策冲击影响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机制,并将其分解为企业研发效应与企业迁移效应,进一步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例,运用空间双重差分等方法开展经验研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促进本地节能偏向技术进步,且具有非线性的U型溢出效果。机制研究表明,低碳试点政策显著影响企业研发和迁移行为,政策溢出效果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研发补贴与环保处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拓展了现有环境政策空间溢出机制研究的边界,为如何更好地实现全局环境目标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燕  李一凡  闫舒婷  
利用1999-2015年23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测算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能耗和排放强度,并实证检验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效应以及GVC嵌入对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高技术工业明显高于传统工业;工业行业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不断降低,但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投入的"三高"行业并未带来较高的人均产出以及吸纳较多的劳动力。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技术进步能够显著推动中国工业行业节能减排,然而GVC嵌入会在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的偏效应中产生显著负向作用,但这种负向作用存在行业异质性特征,在技术类行业以及生产者驱动型行业更为显著,而在非技术类行业和购买者驱动型行业并不存在,并且可能转变为正向提升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燕  李一凡  闫舒婷  
利用1999-2015年23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测算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能耗和排放强度,并实证检验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效应以及GVC嵌入对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高技术工业明显高于传统工业;工业行业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不断降低,但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投入的"三高"行业并未带来较高的人均产出以及吸纳较多的劳动力。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技术进步能够显著推动中国工业行业节能减排,然而GVC嵌入会在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的偏效应中产生显著负向作用,但这种负向作用存在行业异质性特征,在技术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才志  王雪利  王嵩  
技术进步及其偏向性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文章基于环境约束视角,利用绿色GDP、物质资本存量和生态服务价值加总的资本存量、就业人数等数据估算了2004—2015年间环境约束条件下中国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对技术进步偏向指数与绿色经济增长的关系和影响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要素存在互补性的基础上,虽然劳动力成本在逐渐提高,但资本要素的快速积累导致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在空间上,绿色GDP和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均存在空间自相关。受到经济权重影响,技术进步的劳动偏向对当地的绿色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间接效应和总效应上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和人力资本都与绿色GDP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应促进技术的有偏发展,逐步实现绿色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莉  
文章结合扎根理论,运用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探究中国绿色技术进步偏向性,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解析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绿色技术进步偏向以2015年为节点,呈现先偏向资本运用后偏向劳动力使用的趋势;分行业来看,研究期内除清洁能源产业长期偏向资本外,节能环保业、清洁生产业、绿色服务业等产业均呈现波动式偏向特征;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绿色生产要素、绿色政策战略和绿色技术知识等要素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环境污染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