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9)
- 2023(12463)
- 2022(10517)
- 2021(9990)
- 2020(8135)
- 2019(19251)
- 2018(18976)
- 2017(36631)
- 2016(19752)
- 2015(22312)
- 2014(22073)
- 2013(22020)
- 2012(20179)
- 2011(18318)
- 2010(17792)
- 2009(16270)
- 2008(15588)
- 2007(13149)
- 2006(11467)
- 2005(10073)
- 学科
- 济(82272)
- 经济(82188)
- 管理(55195)
- 业(50840)
- 企(41690)
- 企业(41690)
- 方法(38433)
- 数学(33912)
- 数学方法(33596)
- 中国(23788)
- 农(20520)
- 财(17859)
- 业经(17792)
- 学(17108)
- 贸(16770)
- 贸易(16762)
- 易(16376)
- 地方(15198)
- 环境(15101)
- 农业(13515)
- 制(13453)
- 和(13248)
- 技术(12368)
- 划(12071)
- 银(11953)
- 银行(11919)
- 理论(11911)
- 行(11428)
- 融(11335)
- 金融(11334)
- 机构
- 大学(280632)
- 学院(276783)
- 济(117249)
- 经济(115044)
- 管理(112424)
- 理学(98149)
- 研究(97112)
- 理学院(97092)
- 管理学(95617)
- 管理学院(95127)
- 中国(72113)
- 京(60312)
- 科学(58937)
- 财(49330)
- 所(47890)
- 研究所(44163)
- 中心(42497)
- 农(41883)
- 财经(40769)
- 业大(40669)
- 北京(38721)
- 经(37432)
- 江(36713)
- 范(36294)
- 师范(36001)
- 经济学(35853)
- 院(35460)
- 农业(32911)
- 经济学院(32420)
- 财经大学(30610)
- 基金
- 项目(195802)
- 科学(154730)
- 基金(144096)
- 研究(143862)
- 家(125660)
- 国家(124679)
- 科学基金(107101)
- 社会(91987)
- 社会科(87276)
- 社会科学(87253)
- 基金项目(76627)
- 省(73290)
- 自然(68946)
- 自然科(67358)
- 自然科学(67343)
- 自然科学基金(66125)
- 教育(64707)
- 划(62695)
- 资助(59436)
- 编号(57108)
- 成果(46097)
- 部(44184)
- 重点(43456)
- 发(41982)
- 创(40721)
- 课题(39016)
- 国家社会(38557)
- 教育部(38067)
- 创新(38043)
- 科研(37320)
- 期刊
- 济(122226)
- 经济(122226)
- 研究(83246)
- 中国(48892)
- 学报(43095)
- 科学(40899)
- 管理(40613)
- 农(37688)
- 财(34489)
- 大学(32595)
- 学学(30550)
- 教育(28643)
- 农业(27174)
- 技术(22904)
- 融(21410)
- 金融(21410)
- 经济研究(20510)
- 财经(19403)
- 业经(18499)
- 经(16569)
- 问题(16031)
- 图书(14763)
- 业(14755)
- 科技(13708)
- 技术经济(13690)
- 理论(13610)
- 贸(13515)
- 世界(12951)
- 资源(12391)
- 现代(12331)
共检索到395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李平
目前,中国已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压力和日益加大的资源环境约束,中国工业迫切需要加快绿色转型。工业是中国经济的主体产业,工业绿色转型势必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在推动工业向绿色、低碳化转型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另一方面,实现工业绿色转型也将产生显著的效益。总体而言,工业绿色转型的效益远高于成本,这将成为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根本动力。中国工业绿色转型需要加快机制创新。应充分借鉴国际经验,以政府战略法规为支撑,市场化推进,鼓励产业界积极响应、企业自主行动和公众广泛参与,建立涵盖环境规制、节能减排机制、绿色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机制、国际协调机...
关键词:
工业 绿色转型 技术路线 成本收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蓝庆新 韩晶
当前,中国工业增长粗放式特征仍然明显,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和日益加大的资源环境约束,中国工业迫切需要加快绿色转型。中国工业绿色转型面临着体制障碍、技术障碍和阶段障碍,任重而道远。发达国家绿色经济发展为中国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依靠科技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开发利用新能源促进低碳化;建设生态工业园实现清洁生产;采取经济措施激励绿色转型;发展绿色就业培训适应工业绿色转型。鉴于此,立足中国工业发展实际,在借鉴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经验基础上,中国工业绿色转型可以采取如下发展战略:完善绿色政策体系;积极推动工业技术升级;发展集聚经济;促进产业融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彭星 李斌
资源环境约束下,通过环境规制设计来激励绿色技术创新及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研究忽视了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及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差异性,因而难以提出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规制政策,进而难以有效促进工业绿色转型。文章在区分不同类型及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非线性影响效应并不存在,但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与自愿意识型环境规制的增强,可明显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及促进工业绿色转型。东部地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并未对绿色技术创新及工业绿色转型形成有...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工业绿色转型 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磊 惠施敏
基于国际产能合作和工业绿色转型的内涵,从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及对外工程承包方面分析了国际产能合作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工业绿色转型指数,测度了中国各省份的工业绿色转型程度,并运用固定效应回归和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各省份工业绿色转型程度差异较大,整体水平较低;对外工程承包和出口贸易对工业绿色转型总体有阻碍作用,不同区域有所差异;对外直接投资整体上可以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的工业绿色转型,与研发水平、人力资本呈明显的互补关系,与人均GDP、技术差距呈替代关系,不同区域吸收对外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能力存在差异,只有当各地区跨过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水平、人力资本、技术差距门槛时,对外直接投资才会显著地促进中国工业绿色转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国际产能合作的视角,提出了促进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产能合作 工业绿色转型 面板门槛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东波 任力
本文基于行业异质性的视角,首先构建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与工业绿色转型的理论框架,并提出理论假说。随后,构建计量模型,设计变量指标,采用省级动态面板数据与系统GMM方法,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并探究空间异质性对三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绿色转型伴随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表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U型趋势;中国仍处于U型曲线的左半部分,当前环境规制强度不利于工业绿色转型;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污染型行业,不利于工业绿色转型,证实了"污染天堂假说";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交互效应有助于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禹湘 储诚山 周枕戈
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国之基和兴国之本。工业作为我国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对资源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无论是从提高国际竞争力,还是从国内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推进中国工业绿色发展必要而紧迫。《巴黎协定》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产生显著影响。中国工业领域实现深度绿色转型,需明确气候变化新目标,建立倒逼机制,坚持开放、共享的发展指导理念,围绕"南南合作"及"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工业绿色低碳产能输出,以适应国际国内新的气候治理格局。
关键词:
工业 绿色转型 气候变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勇 刘厚莲
减少污染排放是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和基本目的,本文分别从工业结构和行业内两个层面考察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基本态势。应用Sun(1998)的完全分解方法,将工业废气和废水的排放分解为规模效应、强度效应和结构效应,结果表明:行业内的绿色转型是减少污染排放的主要推动力量,而工业结构转型的贡献较小,但是工业结构绿色转型对于减少废气排放的作用相对更加明显。本文进一步通过构建面板VAR模型,检验了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清洁生产投资以及"三同时"投资三种模式对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冲击作用,发现清洁生产投资和"三同时"投资更有助于行业内的绿色转型,而三种污染治理模式对工业结构转型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度污染行业产...
关键词:
工业绿色转型 减排 污染治理 面板VAR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国华 朱培灵 邬昶俊
以绿色信贷为主的绿色金融是我国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实现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助力。运用熵值法测算2006~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绿色转型水平,并实证检验绿色信贷是否促进区域工业绿色转型。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其工业绿色转型完成较好。绿色信贷对工业绿色转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地区存在异质性,在资源型地区其促进作用不明显。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绿色信贷有助于提升绿色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向清洁化和高技术化方向发展,通过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最终促进工业绿色转型,而数字经济政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充分激励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绿色信贷规模;精准识别信贷投放目标,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积极推进地区数字化建设。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工业绿色转型 绿色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曹长帅 郑琼
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背景下,基于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港、澳、台、藏)的面板统计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空间模型、断点回归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多维度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特征。研究表明:首先,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直接驱动作用,且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基础、数字技术、数字平台及数字金融均对工业绿色转型产生驱动作用,且在驱动效应估计中,数字基础>数字技术>数字金融>数字平台。其次,数字经济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呈明显的倒U形非线性特征,即当数字经济发展到达阈值后,则会对工业绿色转型产生抑制效应,且拐点约在76%水平位置。再次,政府环境规制在数字经济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约为22.7%。为进一步深化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转型的驱动效应,中央政府应积极引导工业实体经济确立“数实融合”的发展理念,推动转型驱动政策的空间互联;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制定因地制宜的靶向驱动策略,发挥环境规制政策的潜在作用,实现政府主导结构转型与效率转型的创新补偿效应,通过其带来的正外部性促进工业绿色化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瑶
基于2006-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执行的空间互动形式,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执行互动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空间效应,结果显示:正式环境规制表现为“竞相向上”的空间互动形式,非正式环境规制表现为“竞相向上”和“逐底竞争”并存的空间互动形式;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的本地效应略高于空间溢出效应,地理接壤地区的总体空间效应高于地理相邻地区。因此,应从宏观视角持续优化环境治理结构,引导环境规制良性竞争;从中观视角发挥区域协同治理优势,强化环境规制互动成效;从微观视角深入落实绿色金融战略,提高绿色金融监管水平;从空间视角合理布局工业绿色产业,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晋光
山西是我国主要能源重化工基地。作为资源型省会城市,太原是全省经济中心,主要经济结构是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的重工业结构,冶金、煤炭、机械、化工、电力是全市支柱产业,传统典型的资源性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产业风险,阻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针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太原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绿色转型战略,努力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径。文章将探讨对近年来太原市工业经济绿色转型之路,以求推动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关键词:
太原市 工业经济 绿色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强 吴清华 周永章 周慧杰
借鉴脱钩理论的核心理念,研究提出利用工业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变化相对工业产值的弹性脱钩值作为测度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的评价指标,并进一步将其分解细化为结构脱钩弹性、技术脱钩弹性和治理(回用)脱钩弹性三个中间变量,以深入研究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各环节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该研究以工业新鲜用水量和燃料消耗量、化学需氧量和SO2排放量分别作为资源与环境的代表性指标,评价分析了"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及其五个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进展。结果表明,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广东省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有明显进展,但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特征。在资源环境约束强的珠三角核心区,工业绿色转型升级进展相对较好。在资源环境目标管理约束不强...
关键词:
工业 绿色转型 升级 脱钩理论 区域差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悦琦 陈省宏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能否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带来活力成为了值得探究的问题。选取2011—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进行研究,聚焦制造业行业的工业机器人与绿色转型的关系,通过面板泊松分布固定效应和负二项分布固定效应模型发现制造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渗透度对绿色创新具有显著且积极的作用,在考虑检验内生性、更换关键变量和处理极端值后该结论依然稳健成立。进一步地,在零膨胀模型中纳入全要素生产率和ESG两个零膨胀因子,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和ESG的提高均能在工业智能化对绿色转型的正向促进作用中起到关键推动作用。工业机器人渗透率对企业绿色转型的质量与数量均有积极影响,但目前还没有对绿色转型效率起促进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雪梅 曹亚婷 卢菲菲 廉梦露
基于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构造准自然实验,构建工业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2006—2017年36个工业行业数据为样本进行测算分析,采用合成控制与双重差分相结合的方法,实证检验在行业异质性的角度下绿色信贷政策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2006—2017年,中国工业绿色转型效率均值稳步上升且行业间绿色转型效率差异呈扩大趋势,清洁生产型行业绿色转型效率值普遍较高且呈不断上升,但污染密集型行业绿色转型水平较低;绿色信贷政策对各工业行业影响效果不一,污染密集型行业中,对有色金属冶炼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行业绿色转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黑色金属矿采业、有色金属矿采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绿色转型发展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雪梅 曹亚婷 卢菲菲 廉梦露
基于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构造准自然实验,构建工业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2006—2017年36个工业行业数据为样本进行测算分析,采用合成控制与双重差分相结合的方法,实证检验在行业异质性的角度下绿色信贷政策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2006—2017年,中国工业绿色转型效率均值稳步上升且行业间绿色转型效率差异呈扩大趋势,清洁生产型行业绿色转型效率值普遍较高且呈不断上升,但污染密集型行业绿色转型水平较低;绿色信贷政策对各工业行业影响效果不一,污染密集型行业中,对有色金属冶炼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行业绿色转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黑色金属矿采业、有色金属矿采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绿色转型发展具有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