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1)
2023(6914)
2022(5464)
2021(5373)
2020(4386)
2019(10393)
2018(9998)
2017(19618)
2016(10468)
2015(11924)
2014(11720)
2013(12012)
2012(11450)
2011(10468)
2010(10481)
2009(9813)
2008(9907)
2007(8703)
2006(7952)
2005(7748)
作者
(30123)
(24904)
(24889)
(24105)
(15802)
(11856)
(11242)
(9623)
(9515)
(8905)
(8841)
(8324)
(8253)
(7982)
(7932)
(7837)
(7474)
(7195)
(7156)
(6760)
(6505)
(6085)
(5979)
(5674)
(5589)
(5577)
(5543)
(5106)
(4987)
(4924)
学科
(51402)
经济(51355)
管理(27022)
(25863)
方法(19921)
(19906)
企业(19906)
中国(18018)
数学(17724)
数学方法(17556)
(12953)
(12861)
贸易(12854)
(12625)
(11815)
(11781)
业经(10596)
(9594)
银行(9584)
(9272)
(9243)
(8672)
金融(8672)
地方(8663)
(8228)
产业(8212)
农业(8028)
环境(7373)
(7246)
(7041)
机构
大学(156194)
学院(153355)
(78126)
经济(76965)
研究(63839)
管理(54908)
中国(51800)
理学(46026)
理学院(45419)
管理学(44851)
管理学院(44546)
(34957)
(34573)
科学(34538)
(32802)
研究所(29399)
中心(27578)
财经(27205)
经济学(26341)
(24940)
经济学院(23661)
北京(23645)
(22962)
(22727)
(22109)
(20403)
财经大学(20252)
师范(20248)
科学院(19696)
业大(18192)
基金
项目(95585)
科学(76971)
基金(72719)
研究(71509)
(63713)
国家(63286)
科学基金(53441)
社会(48767)
社会科(46445)
社会科学(46433)
基金项目(37012)
(32610)
自然(31937)
教育(31932)
自然科(31231)
自然科学(31224)
资助(30841)
自然科学基金(30734)
(29191)
编号(26362)
(23626)
成果(22875)
中国(22674)
重点(22508)
(21947)
国家社会(21864)
教育部(20550)
(19299)
课题(19078)
人文(18941)
期刊
(89138)
经济(89138)
研究(55175)
中国(32179)
(25338)
管理(22769)
科学(22031)
学报(21244)
(21116)
(18431)
金融(18431)
大学(16706)
经济研究(16080)
学学(15546)
财经(14663)
农业(14376)
教育(14323)
(13137)
(12970)
问题(12477)
国际(12111)
业经(12068)
技术(11816)
世界(11629)
(8483)
技术经济(8302)
统计(7436)
经济问题(7359)
经济管理(6778)
现代(6739)
共检索到250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吕铁  邓洲  
中国工业已经进入必须依靠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发展的新阶段。尽管"十一五"时期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制约和影响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问题仍然突出。本文通过对未来5年的发展条件和政策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结构变化趋势的若干判断,并从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产业政策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引导和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措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晓华  
产业组织结构是产业的重要特征,不同规模的企业各具优势,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发现,产业组织结构具有一般性的特征,同时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推动下,产业组织结构呈现去中心化、平台化和扁平化等发展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产业组织结构还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优化我国产业组织结构,能够对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迟福林  
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正处于重要的历史拐点: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另一方面经济结构升级态势初步形成。中国进入消费新时代,由工业大国走向服务大国面临重要的历史机遇;进入服务业发展新时代,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牵动经济社会转型全局;进入经济转型的新时代,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与创新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文琦  
农村转型发展是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就业与消费方式转变,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文章系统地回顾了中国农村转型发展的研究历程,总结了各发展阶段的特点和研究内容,讨论了农村转型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经历了1949-1978年制度转型背景下以生产力为重心的农村转型,1979-1993年体制转型背景下以经济为中心的农村波动发展,1994年以后发展理念和经济环境演变下的农村转型发展等三个阶段。由于各阶段农村发展的内外部条件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同一阶段内农村发展的研究重点也有所侧重。最后,从农村发展的宏观战略与理论及方法,农村耕地保护、占用补偿和粮食安全,农村工业化、城乡转型与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东  缪旭晖  
本文阐述了台湾省产业结构经历几十年的调整和升级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了今后台湾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和对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的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江帆  曾国军  
本文按第三产业四个层次的划分 ,对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过程做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 ,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 ,揭示了第三产业比重与第三产业第一层次比重负相关、与第二层次比重正相关的规律性。文章认为 ,第三产业第一层次比重下降、第二层次比重上升 ,体现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的方向 ,并根据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 ,对物流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和非营利服务业的发展 ,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宁凌  胡婷  滕达  
利用最新海洋统计数据,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我国海洋产业进行现状描述与趋势分析。研究发现,海洋产业总产值将不断增长;沿海各省市之间海洋产业分布不平衡,但有着多元、协调发展的趋势;"三、二、一"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但二产和三产差距较小,格局还不稳定;细分产业间差距将不断缩小;传统海洋产业比重持续下降,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海洋产业整体集中度有所下降。总结出中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形成更为合理的海洋产业结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转变发展方式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以至全体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过程,而工业转型升级则是其关键。"十一五"时期,中国(除了很少数欠发达地区外)在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并跨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工业已经从幼稚时期,进入成年时期,转型升级是成长的必然,必须从工业化初期的工业结构体系向适应工业化中后期的工业结构体系转变。资源约束尽管对中国工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也可以成为促进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而不会成为阻止中国工业继续快速增长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在现阶段,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质上是要在基本完成了初期工业化之后,建立向工业化中后期推进所要求的更先进和发达的产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江小涓  
最近几年,对到本世纪末年中国工业的增长预测和到2010年的发展思路,国内已有一些研究和预测。本文主要分析对这两个时期中国工业增长和结构变动问题。研究中国工业的中长期增长和结构变化,首先需要研究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以世界工业化的一般趋势为参照,判断我国工业目前所处的阶段和水平,了解今后发展的可能速度与方向。第二,分析我国工业发展有什么特殊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从上述两个方面的因素考虑,今后中国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有可能的,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也将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春瑜  
2000年以来,中国工业投资结构和效率呈现以下变动趋势:中西部、非国有控股企业、重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总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增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率整体下降,国有经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率增长,非国有经济投资经济效率下降等。工业投资表现出粗放型特征明显、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国有经济的投资定位和目标有待调整、对传统资金渠道的过分依赖等诸多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提高工工业投资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赵勇  杨冬民  
主导产业是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政府在选择主导产业时除了考虑其较高的关联效应外,还应考虑该部门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特征以适应产业有序结构变动规律。从我国工业各部门劳动生产率2003年到2005年的分解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工业部门的主导产业应定位于生产率效应和静态效应均为正值的部门,这些部门生产率不但得到了提高而且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我国各技术密集程度不同的产业表现出利润率均等的特征,工业结构变动趋缓。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方德斌  董炜  余谦  
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构建能源需求预测模型。结合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特征设置基准情景和约束情景,预测了分情景下"十三五"期间中国的能源需求总量、能源消费结构及CO_2排放量。考虑能源、经济和环境因素,构建了能源消费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得到了"十三五"期间优化情景下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及其相应的CO_2排放量。研究表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费总量及CO_2排放量;具体而言,到2020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减少34708.6万吨标准煤的能源消费量(约占基准情景下的6.55%)、88977.9万吨的C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陆铭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特征,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三大产业结构如何变化?如何发挥人口的空间红利?为什么要建立统一的大市场?消费与生产的关系发生什么变化?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表明,现代化的推进往往伴随着制造业占比降低而服务业占比提升;在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双重压力下,需要格外注重发掘人口配置的空间红利,引导人口从收入低的地方迁居到收入高的地方;要建设统一大市场,可以更好地让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后工业化时代,消费即生产,家庭生产外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们在城市“第三空间”里边消费边创新,城市以生活品质留住人才,这些趋势正在出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骆正林  
从1976年开始,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发展经济逐渐成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此后,中国人民逐渐告别了"广场政治",重新回归世俗生活。经济体制的变化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基层群众微观的经济、政治行为得到凸显,社会结构不断向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方向演变。这种演变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由单一僵化向灵活多元转变,政治结构由中央集权向有限分权转变,阶层结构由两个阶级向复杂阶层转变,意识形态结构由单一价值向多元价值转变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  
住房需求概念的提出最早出自经济学,因此从已有的国内外住房需求研究成果看,也通常是经济学分析多,而跨学科的系统分析少。基于这种传统认识,有关住房需求的研究大都沿用了经济学分析的套路。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推向深入,人们发现基于这种传统认知水平下做出的结论往往与实际大相径庭,因此多学科交叉研究无疑将成为今后深化住房需求研究的必然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