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32)
2023(19132)
2022(16495)
2021(15590)
2020(13117)
2019(30669)
2018(30332)
2017(58262)
2016(31762)
2015(35992)
2014(35901)
2013(35679)
2012(33080)
2011(29964)
2010(29755)
2009(27314)
2008(27012)
2007(23783)
2006(20568)
2005(18443)
作者
(92015)
(76862)
(76155)
(72871)
(48829)
(36873)
(34915)
(30105)
(29108)
(27458)
(26031)
(25999)
(24389)
(24234)
(23860)
(23840)
(23166)
(22952)
(21991)
(21862)
(19030)
(18995)
(18668)
(17447)
(17268)
(17078)
(17031)
(16860)
(15451)
(15259)
学科
(131304)
经济(131171)
管理(91725)
(87063)
(72205)
企业(72205)
方法(61295)
数学(53644)
数学方法(52961)
中国(35808)
(34809)
(33389)
(28555)
业经(27952)
地方(26019)
(25681)
贸易(25667)
(24958)
(24816)
农业(22988)
环境(21449)
(21211)
财务(21126)
财务管理(21075)
(20790)
(20584)
理论(20526)
银行(20519)
企业财务(19938)
(19532)
机构
大学(455297)
学院(452432)
(185812)
经济(181974)
管理(177626)
研究(155397)
理学(153801)
理学院(152074)
管理学(149359)
管理学院(148539)
中国(116992)
(97527)
科学(96158)
(83299)
(78476)
(74755)
研究所(71648)
中心(70006)
业大(68232)
财经(67149)
(65408)
北京(61940)
(61063)
(59274)
农业(58684)
师范(58674)
(56647)
经济学(56300)
(52632)
经济学院(50794)
基金
项目(307919)
科学(241604)
基金(224006)
研究(222566)
(196049)
国家(194504)
科学基金(166316)
社会(139733)
社会科(132477)
社会科学(132442)
(119007)
基金项目(118253)
自然(109074)
自然科(106543)
自然科学(106513)
自然科学基金(104595)
教育(102709)
(100965)
资助(93674)
编号(89969)
成果(73041)
重点(69441)
(68381)
(65898)
(63373)
课题(62347)
科研(59420)
创新(59210)
教育部(58467)
国家社会(57525)
期刊
(199027)
经济(199027)
研究(131996)
中国(84803)
学报(73356)
科学(67357)
(67129)
管理(64762)
(63890)
大学(55339)
学学(51984)
教育(47846)
农业(46164)
技术(39966)
(38000)
金融(38000)
经济研究(32637)
财经(32482)
业经(31958)
(27837)
问题(26220)
(25130)
图书(23143)
技术经济(22620)
(22051)
统计(21359)
(21334)
科技(21073)
理论(21015)
资源(20097)
共检索到661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杜书云  万宇艳  
基于工业结构低碳化的视角,本文依托2000—2011年我国工业12个主要碳排放行业的截面数据,建立我国工业各行业碳排放的面板协整模型。模型分析结果揭示了我国工业各行业的碳排放量、实际工业总产值和碳效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度量了我国工业各行业的碳排放特征,为我国制定长期碳减排战略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提供了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宏武  时临云  
对1991~2010年中国工业行业CO2排放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年均增长较快的是能源加工、有色金属、钢铁和电力煤气等基础原材料行业,钢铁、化学和建材业则是CO2排放的主要行业;在影响中国工业行业CO2排放的诸因素中,经济规模是最大的增排驱动因素,能源效率和经济效率是两个较大的减排驱动因素,而能源转换在诸影响因素中驱动力最小且各行业的驱动方向差别较大,只有电力煤气、矿业和能源加工等属于减排驱动;中国CO2减排对策至少可以从能源转换、能源效率、经济效率、经济规模等方面来着手进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振清  刘保留  李欢欢  
基于2005~2017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进行碳排放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整体层面上,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碳减排的效果更显著,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相对较弱;技术创新投入更有助于碳减排,技术创新产出作用较小;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促进碳减排的交互作用存在区域差异性。同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背景下,地区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的碳减排效应也存在明显异质性。因此,应增强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协同减排,重视技术创新效率改善,以发挥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技术创新促进减排的交互项作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蕾  
本文采用面板协整的方法测度了1980~2013年中国36个二位数工业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测度结果表明:其一,我国工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与经济周期具有一致性;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工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下滑21%,政府治理尚未见成效。其二,我国的工业产能利用率与投资率长期表现出"同升同降"的协同性;2008年之后,政府的大规模刺激政策导致二者出现背离。其三,当前我国工业行业之间的产能利用率差异明显,产能过剩并不是全面性的,而是结构性的。本文研究有助于区分我国当前产能过剩中的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对理解市场和政府在治理产能过剩中的作用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世进  周敏  
通过选取我国1998~2010年工业能源消费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单位根与协整检验,对我国工业能源消费与增加值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工业能源消费与增加值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各个工业能源消费对工业值的影响程度不同。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经济背景下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能源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忻  
"入世"以来,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逐步由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向对外直接投资强国过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进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基于2010—2012年六个行业的产值比重、对外直接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存量占比、贸易总额占比、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入比重等相关数据,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三次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并且在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种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进而为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 忻  
“入世”以来,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逐步由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向对外直接投资强国过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进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基于 2010—2012年六个行业的产值比重、对外直接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存量占比、贸易总额占比、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入比重等相关数据,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三次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并且在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种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进而为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宗义  朱丽  唐李伟  
在"节能减排"呼声日益高涨的现实背景下,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碳排放行业的环境公共支出力度。本文根据1998-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虑政府支出和碳排放的双向作用机制,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的联立方程模型中引入政府公共支出变量,研究政府公共支出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公共支出对碳排放既具有负向的直接作用,能够发挥减排效应,又能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来发挥间接作用,间接效应的强弱和方向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在均值收入水平下,政府公共支出对碳排放的影响中正向的间接效应占主导地位,从而使得总效应为正,不具有减排效应。此外,我们计算得出CO2倒N型曲线的转折点为720元和27...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祺志  王维国  
利用工业部门分行业能源消费的面板协整模型,实证分析了各行业能源消费与行业增长的作用机制,并通过设定不同的增长速度、效率水平及行业结构发展方向,对"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费量进行了短期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各主要行业的能源消费、行业增长和能源效率指标间存在长期均衡,且具有显著的短期调整效应,如果现行的能源政策和产业结构不发生大的调整,能源效率没有大幅提高,"十一五"期间工业能源强度将出现小幅下降,但距政府的节能目标仍有较大差距,节能前景不容乐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成艾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污染排放量仍在持续增加,环境质量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但由于环境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污染排放的增长幅度已出现明显减缓的势头。为了定量评价这两种作用的影响,本文引入环境效应分解模型,对1998-2008年中国工业SO2减排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8年中国工业减排的环境净效应中,环境技术效应贡献了环境净效应的-97.76%,而结构调整效应对环境的改善并不大,仅为-6.33%。从各年度环境净效应的分解结果看,环境技术进步效应在各年度仍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年均占到-90.03%。但值得肯定的是,从2005年开始的"十一五"时期,结构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熠  周涛  徐业傲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0年相关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采用差分广义矩估计(GMM)方法考察环境规制作用下我国环保投资对工业废气减排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环保投资对工业废气减排具有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可以有效促进工业废气治理投资的增加,进而可实现工业废气减排作用;滞后一期的环保投资和环境规制具有强的减排效果。最后,本文就如何提高我国环境规制下环保投资的减排效果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史卫  黄新飞  
本文在开放经济中引入FDI变量,利用1990—2007年中国29个省区数据,使用Petroni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动态面板协整分析方法检验了ELG假说命题。研究发现,中国省区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东部FDI对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显著,而中部和西部地区FDI的吸收能力有限,只能依靠国内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面板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各省区GDP与出口贸易互为因果关系,东部GDP增长是由出口贸易变化引起的,而西部和中部地区的短期和长期因果关系不一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项本武  
本文使用2000—2006年我国对50个国家或地区直接投资和进出口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模型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长短期贸易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出口及进口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长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进出口的拉动作用相当大。(2)在短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及进口的长期稳定(协整)关系,对短期的出口及进口的抑制(调节)作用并不显著,对短期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这些结果的深层次原因以及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远东  陈迅  
采用1985~2006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理论和动态最小二乘法模型,研究了我国各区域(即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FDI对相应地区产业结构的长期影响和短期的修正机制,以及FDI对不同区域产业结构作用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FDI对产业结构变动均具有长期的影响和显著的差异,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影响逐渐增大的态势;而短期中,除东部地区之外,FDI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雅楠  罗岚  陈伟  王博文  
论文采用EIO-LCA模型对中国各行业部门从生产到供应链再到消费环节的直接碳排放和隐含碳排放进行分析,并构建碳减排潜力模型评价产业结构调整所产生的减排潜力。研究表明:(1)基于能源消费的中国直接碳排放主要来自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部门、其他服务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与住宿业。(2)从生产链视角来看,建筑业是隐含碳排放最大的行业,进一步对其隐含碳排放来源进行分解,结果发现生产链中的通信专业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及煤炭采选产品3个行业部门的排放量对建筑业隐含排放量的贡献最大。(3)从消费需求视角来看,居民消费需求的隐含碳排放占比最大,政府消费需求、资本形成和出口的占比维持在20%左右。(4)中国直接碳排放和隐含碳排放潜力较大的行业部门位于供应链上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