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1)
2023(7383)
2022(6200)
2021(6030)
2020(4904)
2019(11548)
2018(11077)
2017(21758)
2016(11610)
2015(12878)
2014(12598)
2013(12622)
2012(12065)
2011(11112)
2010(11122)
2009(10466)
2008(10307)
2007(9008)
2006(8241)
2005(7725)
作者
(31711)
(26305)
(26290)
(25457)
(17019)
(12484)
(11921)
(10238)
(10193)
(9528)
(9264)
(8682)
(8668)
(8589)
(8442)
(8346)
(8011)
(7655)
(7623)
(7362)
(6896)
(6462)
(6347)
(6032)
(6014)
(5956)
(5794)
(5517)
(5261)
(5243)
学科
(52845)
经济(52802)
管理(31712)
(29950)
(22911)
企业(22911)
方法(21770)
数学(20136)
数学方法(19954)
中国(18408)
(14694)
(13374)
(13365)
贸易(13359)
(13154)
(11478)
(10122)
业经(9714)
(9329)
银行(9323)
地方(9161)
(9083)
农业(9006)
(8564)
(8524)
金融(8524)
环境(8138)
及其(8024)
(7921)
(7733)
机构
大学(168073)
学院(166628)
(85070)
经济(83772)
研究(65117)
管理(63095)
理学(53774)
理学院(53171)
管理学(52558)
管理学院(52224)
中国(51784)
(38092)
(35936)
科学(34612)
(32030)
财经(29913)
研究所(28910)
经济学(28242)
中心(28222)
(27552)
经济学院(25399)
(23849)
北京(23613)
(23591)
(23139)
财经大学(22292)
(21619)
师范(21468)
业大(19469)
科学院(19301)
基金
项目(106410)
科学(86411)
基金(81330)
研究(80610)
(70262)
国家(69762)
科学基金(59950)
社会(55009)
社会科(52456)
社会科学(52448)
基金项目(41026)
(36926)
教育(36515)
自然(36098)
自然科(35303)
自然科学(35295)
资助(34819)
自然科学基金(34736)
(32518)
编号(30577)
(26295)
成果(25914)
国家社会(24286)
重点(24246)
(24126)
中国(24088)
教育部(23034)
课题(21975)
人文(21650)
(21547)
期刊
(93490)
经济(93490)
研究(58230)
中国(32788)
(27089)
管理(24709)
科学(22156)
(21131)
学报(20556)
(19481)
金融(19481)
经济研究(16913)
大学(16538)
财经(15652)
学学(15500)
教育(15483)
农业(14639)
(13714)
技术(13367)
(13254)
业经(12816)
问题(12603)
国际(12114)
世界(11601)
技术经济(9001)
统计(8446)
(8354)
现代(7727)
经济问题(7597)
(7350)
共检索到260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铁  王延中  
本文对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结构的变动态势、协调性和增长效应进行了多层次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应抓住未来一段时期内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带来的投资品需求上升的机遇,加快重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基础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应注重以需求为导向调整轻工业产品的结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杨合湘  
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及其结构转换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转换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重点探讨了如下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结构变动的成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影响行业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工业发展和结构的要求;工业结构演化及升级的趋势;未来我国工业结构政策取向和重点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刚  
1982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1982年到1993年中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从1994年到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结构发生逆转,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保持了长达13年(1998年除外)的持续"双顺差"。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十多年较长时期内持续保持双顺差乃至"三顺差",无论从经济理论还是从国际经验看都属于特殊现象。为此,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不断深入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的实践为切入点,着重考察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变动的事实表现、特殊属性、发生根源和调整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开元,谢光辉,谢炳庚  
工业结构的演变在城市边缘区发展过程中极为显著。本文从时空两个角度探讨了我国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显示: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在时间上演进迅速;空间上圈层结构明显;工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改善。在变动机制上,政策、决策因素,资金的积累以及城市的扩散等因素极大地促进了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的演变。提出城市边缘区工业必须充分利用边缘区的丰富资源,提高结构层次,加强规划力度,保护生态环境,以优化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万山  
描述了我国工业品过剩的状态 ;分析了其相对过剩的结构特征和结构成因 ;提出了我国工业结构优化的四点战略性对策 ,即加快国有工业战略性大重组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工业技术创新体系 ,把农村工业纳入城市工业体系 ,确立以IT产业带动工业结构升级的产业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欣航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是辽宁省工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文章分析了辽宁省工业现状,指出实施"两化融合",可以促进工业结构合理发展,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着力鼓励创新企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旺舟  董锁成  武友德  席武俊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和区位熵分析方法,以2003—2007年为考察期,以全国为参照系,选取了37个工业行业的相关数据,对云南省各工业行业的区位熵以及行业结构、竞争力及其对全省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工业结构层次较低,优势行业以资源支撑型为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面临竞争力衰退的压力,工业发展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工业结构偏重,轻工业发展不足,资源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国内外工业发展趋势,提出了调整和优化云南省工业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国家统计局“工业结构调整研究”课题组  
我国工人发展已进入了重要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工业领域的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结构调整既存在一系列难点也有一定的有利条件。作者认为,国有工业的改革与改组是当前工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并围绕这一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明  甄善继  高祺  李乔  晏君瑶  
[目的]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地,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名列全国第一,由于东北地区玉米库存积压严重,面临大幅度压缩玉米种植面积的严峻局面,如何调整黑龙江省的作物种植结构和发展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引起各方关注。[方法]文章依据面板数据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黑龙江省作物种植结构演变特点,分析了黑龙江省作物结构调整的各方面限制因素,并结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实际,提出黑龙江省今后的作物结构调整方向。[结果]稳定粮食生产,适当增加小麦和大豆的种植面积,适当压缩玉米种植,把休耕纳入轮作体系,作为临时措施,可以大面积开展玉米休耕;适当发展经济作物和杂粮杂豆作物;有条件发展饲料牧草作物。对于非粮食作物的种植,政府应该有长远考虑,不能作为应对短期出现的玉米产大于销的权宜之计。[结论]今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要立足于通过提高单产来提高效益和竞争力。政府应该为玉米休耕和种植非粮食作物提供补贴,相应补贴政策是黑龙江省此轮种植结构调整成败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成贵  
一、计划体制和短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农业结构1978年农村改革以前,我国农业结构单一。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综合经营的发展受到了严重抑制。在改革前的近30年间,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变化甚微,这一结构突出了“三个为主”,即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永  
农业银行是掌握国家经济调节手段的重要部门之一。通过调整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资源合理配置,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农业银行提出调整信贷结构已有多年,也取得一些成效,但进展缓慢,尚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根据总行提出的集约化经营总体规划的精神,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就如何进一步搞好信贷结构调整,淡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倪成伟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结构调整进展较慢,经济效益不高,财政困难大."要扭转这种局面,加速调整产业结构无疑是提高经济效益和摆脱财政困境的关键.然而,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存在着种种困难与矛盾.为此,本文试图作一初浅的剖折,并提出若干对策,以求教于同仁.一、难点剖析调整产业结构的基本途径有两种,即增量调整和存量重构.首先,从增量调整看,主要存在的难点是:1.增量调整与国家预算内投资主导地位弱化的矛盾.增量调整在客观上要求投资相对集中,且受国家宏观调控的支配,但目前我国投资相当分散,财政处于困境,财政投资主导地位已丧失.如果说,建国以来我国两次(60年代初和1979~1981年)大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