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80)
- 2023(6337)
- 2022(5205)
- 2021(4738)
- 2020(3807)
- 2019(8760)
- 2018(8482)
- 2017(16048)
- 2016(8124)
- 2015(9498)
- 2014(9341)
- 2013(9613)
- 2012(9386)
- 2011(9021)
- 2010(8863)
- 2009(8472)
- 2008(8147)
- 2007(7107)
- 2006(6717)
- 2005(6357)
- 学科
- 济(66831)
- 经济(66790)
- 方法(21316)
- 管理(21023)
- 数学(19754)
- 数学方法(19712)
- 业(16921)
- 中国(16564)
- 地方(15571)
- 地方经济(12122)
- 企(12060)
- 企业(12060)
- 贸(10984)
- 贸易(10977)
- 易(10690)
- 农(10684)
- 业经(10271)
- 学(9463)
- 环境(8982)
- 制(8298)
- 融(8020)
- 金融(8020)
- 发(7882)
- 财(7727)
- 关系(7582)
- 银(7393)
- 银行(7393)
- 行(7299)
- 经济学(7145)
- 体(7046)
- 机构
- 大学(135932)
- 学院(132887)
- 济(80157)
- 经济(79221)
- 研究(55986)
- 管理(47604)
- 中国(43681)
- 理学(40332)
- 理学院(39864)
- 管理学(39554)
- 管理学院(39290)
- 财(31672)
- 京(28786)
- 经济学(28296)
- 科学(27922)
- 所(27677)
- 财经(25773)
- 经济学院(25293)
- 研究所(24972)
- 经(23672)
- 中心(22957)
- 院(19500)
- 北京(19220)
- 财经大学(19168)
- 科学院(17871)
- 江(17703)
- 社会(16938)
- 农(16328)
- 研究中心(16149)
- 范(16050)
- 基金
- 项目(81920)
- 科学(66383)
- 基金(63866)
- 研究(61349)
- 家(55176)
- 国家(54834)
- 科学基金(46670)
- 社会(45278)
- 社会科(43258)
- 社会科学(43251)
- 基金项目(32279)
- 省(26982)
- 资助(26907)
- 教育(26263)
- 自然(25975)
- 自然科(25385)
- 自然科学(25378)
- 自然科学基金(24968)
- 划(23401)
- 国家社会(21258)
- 编号(21102)
- 中国(20878)
- 部(20520)
- 发(19828)
- 重点(18706)
- 济(18652)
- 经济(18513)
- 教育部(18253)
- 发展(17437)
- 成果(17392)
共检索到214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工业经济》,原名《中国工业经济学报》,1984年由著名经济学家蒋一苇创办。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是全国产业经济、企业管理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该刊大16开本,160页整,整个设计简洁、大气、厚重。《中国工业经济》栏目对接学科,设置:应用经济学2个二级学科栏目:产业经济、国民经济,以及工商管理1个二级学科栏目:企业管理。这里,关于财政、金融、贸易、投资等问题都要结合产业经济、国民经济、企业管理进行阐述。其文体有逻辑推导、案例研究、数理模型、实证分析等,倡导多元化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1.选题要新,与时俱进。突出前沿问题、难点问题、疑点问题、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 2.内容要新。找准切入点,突出新理念、新视角、新架构、新观点,具有原创性质。 3.强化实证性、对策性分析和中外比较。理论对接实际,理论提升实践,具有理论高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1.选题要新,与时俱进。突出前沿问题、难点问题、疑点问题、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2.内容要新。找准切入点,突出新理念、新视角、新架构、新观点,具有原创性质。3.强化实证性、对策性分析和中外比较。理论对接实际,理论提升实践,具有理论高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1.选题要新,与时俱进。突出前沿问题、难点问题、疑点问题、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2.内容要新。找准切入点,突出新理念、新视角、新架构、新观点,具有原创性质。3.强化实证性、对策性分析和中外比较。理论对接实际,理论提升实践,具有理论高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拥有 2 1 %世界人口的中国 ,作为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进入工业化的高速增长时期 ,必然产生许多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现象和问题。在主要由发达国家所构造的世界经济秩序中 ,阻碍劳动力国际流动是合法的 ,而阻碍其在国内地区间的流动则是不合法的 ,这迫使中国只得依靠低价工业品生产和出口来实现经济资源的国际配置。所以 ,依靠价格优势和进行“价格大战”是中国现阶段工业化进程中难以避免的历史性现象和必然过程。加入WTO后 ,中国工业化的“价廉物美”现象 ,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国际化的方向扩展。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地区差距将表现得非常突出。这是因为 ,中国不可能像其他工业化国家那样把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不平衡问...
关键词:
WTO 中国工业 工业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工业经济增长减速趋稳的态势基本形成,而工业化和城镇化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趋势性因素,仍然需要并支撑着中国工业将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稳中求进新时代已经到来。因而,工业经济增长的走势、工业经济体制机制、工业经济政策的理念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复原工业本性,实现健康发展,是这个时代工业升级的实质。"稳"的含义应是:稳心态、稳政策、稳预期。"进"方向应是:更高素质、更平衡协调、更绿色环保。而推进改革则是实现稳中求进的根本保证。市场的力量是强大的,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从容、稳健、慎重、适度的政府调控才是保证中国经济步入稳中求进道路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行和可靠的政策保障。
关键词:
工业发展 稳中求进 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1.选题要新,与时俱进。突出前沿问题、难点问题、疑点问题、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2.内容要新。找准切入点,突出新理念、新视角、新架构、新观点,具有原创性质。3.强化实证性、对策性分析和中外比较。理论对接实际,理论提升实践,具有理论高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本刊编辑部
~~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星 聂春光
文章主要运用De Bruyn分解模型与产业发展和转移动态性指标进行研究:把中国工业污染排放的变化分解为工业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工业规模的增大导致工业污染排放的增加,而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工业污染排放的减少,工业规模的增大所导致工业污染排放的增加大于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工业污染排放的减少。研究还发现工业产业的空间转移导致了工业污染排放的空间转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毅一 王皓良
文章从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出发,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工业能源消耗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的效率,而后在三要素生产函数的框架下,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证明了我国工业经济与工业能源消耗的单向因果关系,从而证实了抑制能源消费并不会阻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
能源 工业能耗 经济增长 实症分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翔
长时期以来,人们认为在中国近代,随着机器工业的传入和发展,传统手工业日渐衰微,近年来的研究却表明,在近代时期,机器工业和传统手工业长期并存,而且都一直在发展。本文在此结论之上,进一步就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之间和同一行业内部近代机器工业与传统手工业生产共生并存的状态,展开了论述,并简要分析了这种局面的成因
关键词:
近代经济,手工业,机器工业,工业结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群阳 项丹 俞斌 李凯
本文对2011《中国工业经济》青年作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论坛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综述,这些观点涉及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区域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出路,产业经济研究的学术方向和方法等方面。文章反映了国内青年学者围绕产业经济、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等问题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
产业经济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学术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巍 何彬 王文成 谢淑萍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工业经济的地区差距是各地经济差距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初始禀赋等工业地区性因素、工业增长的集约性特征和要素的投入水平是可能导致工业经济的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生产率的非参数测度方法计算得到1992-2002年期间七个截面3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反映工业增长集约性特征的技术进步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并结合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固定效应计量经济模型(FEM),揭示出了在所研究时间区间内造成工业经济省际差异的成因。本文的研究表明,代表集约型增长特征的技术变革和效率演化对各地工业的增长也呈现波动交替作用的乘数效应,1992-1999年期间,中国工业经济呈现出粗放性特征,资金的投入和各地区的工业基础与初始禀赋因素是导致东、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的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初始禀赋的"遗传效应"很明显。从1999年起中国工业经济进入了一个集约化增长的新阶段,导致省际工业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变为各地区工业发展形成的新的资金、效率和技术实力,即呈现出典型的禀赋"遗忘效应"。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异 非参数方法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课题组 金碚 张其仔 原磊
"后危机时代"中国工业在增长速度和机制上将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工业经济将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二是产业升级将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三是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的边界出现模糊;四是产业转移速度将加快。当前中国工业运行中既面临着一些有利因素,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但总体看不利因素多于有利因素。利用VAR模型和SARIMA模型进行预测认为,2011年中国工业进入低速平稳增长阶段,全年增速将维持在12.5%左右。为此,国家应调低工业增速预期,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海民 王劲屹 薛文博
本文运用1980~2006年全国22个代表性省市工业经济的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工业经济运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技术创新、开放化、市场化、民营化、信息化、企业规模和人力资本对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开放化、市场化、民营化、信息化、R&D投入对中国工业经济效率具有积极的正面促进作用,而工业规模与人力资本则表现出负面阻滞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隐藏在规模背后的国有因素对效率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人力资本计量指标的局限性导致了模型估计的偏误,对工业人力资本与效率的影响关系有待进一步实证。相对而言,以"开放化、市场化、民营化"为主轴的制度变革因素对中国工业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