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95)
2023(17140)
2022(14578)
2021(13549)
2020(11343)
2019(26097)
2018(25596)
2017(48849)
2016(26652)
2015(29884)
2014(29527)
2013(29611)
2012(27397)
2011(25104)
2010(24971)
2009(23093)
2008(22503)
2007(19645)
2006(17516)
2005(15557)
作者
(81185)
(67686)
(67222)
(64001)
(43211)
(32300)
(30239)
(26587)
(25821)
(23980)
(23357)
(22777)
(21745)
(21410)
(21099)
(20766)
(20035)
(19941)
(19444)
(19248)
(17047)
(16782)
(16268)
(15413)
(15258)
(14976)
(14881)
(14575)
(13697)
(13350)
学科
(123416)
经济(123292)
管理(73159)
(68873)
(55071)
企业(55071)
方法(51028)
数学(44654)
数学方法(44222)
中国(31207)
(30087)
(27804)
(25681)
地方(25277)
业经(24941)
(22371)
贸易(22360)
(21707)
农业(20537)
(19572)
环境(18339)
(17559)
理论(16874)
(16561)
银行(16483)
(16479)
金融(16477)
技术(15991)
(15808)
地方经济(15310)
机构
大学(395684)
学院(390259)
(166441)
经济(163319)
管理(149024)
研究(142460)
理学(129484)
理学院(127936)
管理学(125693)
管理学院(125011)
中国(104209)
科学(89476)
(84954)
(73698)
(71598)
(71494)
研究所(67860)
业大(62558)
中心(61486)
财经(58262)
农业(56633)
(55507)
北京(53866)
(53188)
经济学(51582)
(51168)
(50780)
师范(50580)
经济学院(46377)
(44312)
基金
项目(268562)
科学(210058)
基金(196558)
研究(189293)
(175068)
国家(173695)
科学基金(146490)
社会(121423)
社会科(115131)
社会科学(115099)
基金项目(103935)
(102341)
自然(96251)
自然科(94004)
自然科学(93972)
自然科学基金(92318)
(87794)
教育(85657)
资助(81125)
编号(73771)
重点(61018)
成果(59919)
(59606)
(57989)
(55252)
创新(51773)
科研(51601)
课题(51399)
国家社会(51057)
教育部(50405)
期刊
(182738)
经济(182738)
研究(117458)
中国(71333)
学报(70862)
(64728)
科学(63202)
管理(54575)
大学(52212)
(51956)
学学(49562)
农业(44746)
教育(37081)
(31200)
金融(31200)
技术(31009)
经济研究(30800)
财经(29313)
业经(27072)
(25290)
问题(23949)
(23571)
技术经济(20194)
(19950)
科技(19255)
(19111)
世界(18825)
业大(18312)
图书(18259)
国际(17807)
共检索到572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查建平  唐方方  
本文构造了反映中国工业实际情况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度量指标,在此基础上探究了2003~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特性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整体上趋于污染型、粗放型,且各地区之间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差异逐步拉大;环境规制强度和全国与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之间存在倒"U"型走势关系,全国与三大地区目前尚处于该倒"U"型曲线的左侧;外资因素、技术水平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起到显著正向影响,资本深化、能源结构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形成阻碍作用,产权制度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分地区而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勉坚,刘孝新,吴中志  
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的评价方法研究吴勉坚,刘孝新,吴中志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为主转变,是一个长过程.涉及到诸多方面,其中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运作环节,就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确定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适应的统计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促进各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顾成军  龚新蜀  
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受多个因素影响。环境保护投资和最终消费率对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拉动效应还是抑制效应取决两个变量各自样本观测值与对应临界值的大小关系。市场化程度和外贸依存度起着积极的拉动作用,税收水平和行政管理费支出起着消极的抑制作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要转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也要逐步实现以消费和政府投资共同推动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还要推动我国税负水平的合理化,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严格控制行政管理费开支,合理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少龙  高胜先  
论轻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张少龙,高胜先(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轻工业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据统计,截止1995年底轻工业全行业产值可达21500亿元,工业增加值6020亿元,轻工产品出口总额400亿美元。轻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一些主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戎文佐  
对轻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若干思考戎文佐轻工业与消费经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消费品工业是第Ⅱ部类工业的统称,在我国一般也称作轻工业或轻纺工业。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议中,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列为实施“九五”计划与2010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一,值得我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勇  梁赫  
生产率是衡量经济增长程度的重要指标。从浙江省工业经济增长的十年来看,其增长方式是量的扩张,而并非质的提高。本文试图运用数学的方法对此进行测定,以期为浙江省工业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查建平  郑浩生  范莉莉  
在考察2004~2011年我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及环境规制强度变化特性的基础上,对环境规制与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全国范围内,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整体上趋于生态型、集约型;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强度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梯形态势,且各地区环境规制强度趋于收敛;全国与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显著持续的正向影响,这一影响在中部与西部地区存在一定的时滞性,且市场化程度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巍,张屹山  
本文采用非参数生产率指数方法对转轨时期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程度进行定量研究。文中采用分区域的工业统计数据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和技术水平的变化两个方面测算了工业生产率的演化,并对生产率增长的内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判据、区域性工业经济增长的特征等问题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肖尧  杨校美  
笔者利用投入产出法测算了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水平,并以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作为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衡量指标,从总体和行业分组两个层面,实证研究了2001年~2013年期间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垂直专业化分工在总体上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初期,有利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随着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又会抑制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溶沧  赵京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烂  
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分析王文烂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明我国今后十五年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同时指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现两个关系全局的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要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巍  何彬  王文成  谢淑萍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工业经济的地区差距是各地经济差距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初始禀赋等工业地区性因素、工业增长的集约性特征和要素的投入水平是可能导致工业经济的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生产率的非参数测度方法计算得到1992-2002年期间七个截面3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反映工业增长集约性特征的技术进步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并结合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固定效应计量经济模型(FEM),揭示出了在所研究时间区间内造成工业经济省际差异的成因。本文的研究表明,代表集约型增长特征的技术变革和效率演化对各地工业的增长也呈现波动交替作用的乘数效应,1992-1999年期间,中国工业经济呈现出粗放性特征,资金的投入和各地区的工业基础与初始禀赋因素是导致东、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的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初始禀赋的"遗传效应"很明显。从1999年起中国工业经济进入了一个集约化增长的新阶段,导致省际工业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变为各地区工业发展形成的新的资金、效率和技术实力,即呈现出典型的禀赋"遗忘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文军  于津平  
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衡量指标,对2000—2010年间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30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从总体和行业分组两个层面分别考察出口、进口和FDI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型特征不仅不存在弱化趋向,反而出现强化现象;出口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不同要素密集度特征和不同平均规模特征的工业行业中均如此;进口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存在推进作用,在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平均规模较大的工业行业中尤为明显;FDI增加会带动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平均规模较大的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黎彩眉  赵前斌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工业发展必须要强化质量观念,坚持效益导向,既要关心企业效益,也要注重衡量企业对就业的带动、对居民收入增加的贡献和税收贡献,兼顾当前及长远发展的需要。在具体指标上本文提出可用"增加值总量增速高于产值总量增速""增加值率逐年持续提高""效益增速高于增加值增速"三大目标对工业发展效益加以衡量及施政决策。本文以江门市工业发展为例,在重点分析2016年全市工业发展效益基础上,提出了以效益为导向,从创新引领、龙头带动、支柱拉动、产业联动、出口推动五个途径建设效益型的工业增长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