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8)
2023(12992)
2022(10771)
2021(9920)
2020(7669)
2019(17481)
2018(17106)
2017(32242)
2016(16859)
2015(18945)
2014(18844)
2013(18812)
2012(17911)
2011(16610)
2010(16688)
2009(15679)
2008(15284)
2007(13458)
2006(12585)
2005(12031)
作者
(49173)
(41103)
(40928)
(38884)
(26362)
(19574)
(18366)
(15788)
(15766)
(14648)
(14407)
(13579)
(13349)
(13262)
(12980)
(12711)
(12258)
(11873)
(11796)
(11257)
(10549)
(10007)
(9849)
(9503)
(9312)
(9307)
(8950)
(8865)
(8237)
(8051)
学科
(97403)
经济(97330)
管理(45390)
(41536)
(30304)
企业(30304)
方法(30060)
中国(29585)
地方(26730)
数学(26528)
数学方法(26376)
(23872)
业经(19807)
环境(18028)
(17818)
贸易(17803)
(17244)
地方经济(16491)
农业(16476)
(16295)
(15791)
(15222)
(14957)
金融(14956)
(14902)
(14719)
银行(14705)
(14433)
(11808)
(11711)
机构
学院(251127)
大学(249819)
(123395)
经济(121332)
研究(99083)
管理(89729)
中国(77422)
理学(75299)
理学院(74396)
管理学(73534)
管理学院(73051)
科学(54892)
(54444)
(53554)
(50019)
研究所(44900)
中心(42793)
财经(41788)
经济学(40313)
(38042)
(38014)
(37703)
经济学院(36056)
北京(35734)
(35594)
(34088)
师范(33813)
业大(30999)
财经大学(30760)
(30231)
基金
项目(158078)
科学(125904)
研究(120168)
基金(115645)
(100155)
国家(99350)
科学基金(84401)
社会(81197)
社会科(77207)
社会科学(77192)
(59834)
基金项目(59334)
教育(53113)
(50304)
自然(49050)
自然科(47847)
自然科学(47836)
资助(47306)
自然科学基金(46998)
编号(46593)
(41477)
成果(38387)
重点(36468)
(36013)
国家社会(35353)
发展(34656)
(34084)
课题(33953)
(32815)
中国(32016)
期刊
(149419)
经济(149419)
研究(86959)
中国(57592)
(39047)
(36680)
管理(36623)
科学(34362)
学报(33801)
(28144)
金融(28144)
教育(26572)
大学(26549)
经济研究(25799)
农业(25427)
学学(24949)
技术(22305)
业经(22232)
财经(22058)
问题(19557)
(19347)
(17679)
国际(16510)
世界(16478)
技术经济(14338)
(13864)
统计(12240)
经济问题(12128)
资源(11606)
现代(11541)
共检索到410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春梅  
本文采用1994-2006年中国工业数据,就工业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经济规模的扩大增加了污染排放;中国工业行业的结构正在由污染型的结构向清洁型的结构转变,同时,经济增长带来的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都大大降低了污染排放。因此说,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技术进步,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文斗  刘锡汞  栾贵勤  
当前,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不协凋的状况是比较突出的,形势也是比较严峻的。我们必须站在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大系统的整体性出发,采取长期的有力对策和有效途径,从根本上调整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协调发展。 1.确立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战后50年来,人类的发展在取得空前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贫富差距扩大等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不仅严重阻碍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威胁着全人类的末来生存和发展。这就迫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和走过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承业  袁达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环境库兹涅茨数理模型,并结合经济计量工具对我国的工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提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工业经济政策建议。 一、我国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矿产资源综合回采率低,损失浪费大。我国矿产种类较为齐全,但共伴生矿床比重大,占80%左右;特别是金属矿产中,综合矿多,单一矿少。而我国共生伴生矿综合开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蒋佳林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正处于国际化进程中的进口替代阶段、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城市化的加速阶段、社会现代化的转型阶段和市场化的快速推进阶段。这五个阶段的叠加,既是中国目前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中国工业经济区域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  史修松  
本文以2008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相关统计资料,分析了1978-2009年间我国工业经济的区域差异、变迁及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工业经济区域差异较为明显,1978-2009年区域差异呈缩小、扩大、缩小趋势,三大经济带对差异的贡献不同,东部地区是差异的主要来源;在工业经济发展的众多影响因素中,除了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外,地区物质资本的投入、国外直接投资、工业基础设施和市场开放程度等都对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且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程度不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景泉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职业教育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职业教育东西协作的关键是职教帮扶、脱贫攻坚;京津冀协同发展则需要职业教育先行先动、服务支撑;持续推进"鲁班工坊"建设是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人文交流机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童健  武康平  薛景  
本文在异质性企业采用差异化研发策略的假设下,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模拟不同类型环境财税政策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影响差异,发现"环境税+绿色技术研发补贴+生产者绿色价格补贴"、"环境税+绿色技术研发补贴+政府绿色采购"、"环境税+绿色技术研发补贴+消费者绿色价格补贴"等政策组合,会从环境污染排放处罚和环境技术研发激励两方面来约束企业的生产行为,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环境治理。因此,在我国环境税出台后,政府可借鉴PPP模式,通过投入母基金的形式,引入社会资本,设置环保专项基金,实现专款专用,优化配置环境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伟  王浣尘  
工业经济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体现和保证。本文基于我国1980-2002年工业经济和金融发展的状况,运用协调性理论的概念和模型来对我国这段时期金融发展和工业经济增长的协调性进行计算和评价,以期考察金融和工业两部门协调发展和相互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与工业经济的协调性呈现出逐步强化的态势,金融发展为工业经济的平稳健康增长提供了积极的支持作用,两部门的发展保持在基本协调的水平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延爱  
工业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是整个社会区域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关键所在。本文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地区间的差距经过了先缩小再扩大又缩小的过程。在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众多影响因素中,除了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外,地区物质资本的投入、国外直接投资、工业基础设施和市场开放程度等都对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君庆  
针对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的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文章提出举办五年制高职学院,以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文章分析了举办五年制高职学院的必要性,提出了五年制高职学院建设的基本路径和推进五年制高职学院建设的政策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小兰  李晓靖  
本文分析了政府在协调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时的难点,并针对这些难点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决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瑞萍  
在梳理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已有的两者协调发展关系的理由原因和实证研究进行了分类与总结,国内外学者从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理论的演进过程来看,由于研究视角不同、研究重点不同,得出的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并对国内外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现状进行对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虹  李蕾  
文章通过选取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17省市2008—2016年数据,在对区域物流、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复合系统协调度进行测度,并运用固定效应的回归模型对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三大经济圈协调发展水平集中在[0.4,0.8]之间且总体呈下降趋势;物流业生产总值对协调发展水平有负向影响,企业R&D经费投入对协调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耀华  谭泽湘  
本文的主旨 ,在于指出在中国经济转型中 ,中小企业对于中国经济增长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并成为经济增长的真正亮点。然而 ,因为各种原因 ,其发展却面临严重障碍。本文在试图分析其障碍的同时 ,对于如何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蔓生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这两方面在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资源、保护人们身心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繁荣这几方面目标上是一致的。然而,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误解了“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科学论断,科学技术落后,法制不完善等因素,使两者发生了冲突,不能协调发展。要解决这一矛盾,在宏观上必须不断强化环保宣传,强化产业调控力度,加强环保目标责任制管理,尽快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加速发展环保科技与产业,完善相应的环保法律体系;在微观上各地区要做好工业的合理布局,加强县、乡两级环境监理队伍建设及在企业内部确立环保观念和环保目标等各方面的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