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6)
- 2023(10500)
- 2022(8805)
- 2021(8004)
- 2020(6301)
- 2019(14435)
- 2018(14214)
- 2017(26484)
- 2016(13962)
- 2015(15883)
- 2014(15814)
- 2013(16041)
- 2012(15642)
- 2011(14804)
- 2010(14799)
- 2009(13734)
- 2008(13388)
- 2007(11806)
- 2006(11077)
- 2005(10567)
- 学科
- 济(88583)
- 经济(88516)
- 管理(34475)
- 业(31256)
- 中国(26637)
- 方法(26289)
- 地方(24768)
- 数学(23508)
- 数学方法(23417)
- 企(21715)
- 企业(21715)
- 农(19670)
- 业经(16852)
- 学(15830)
- 地方经济(15779)
- 贸(15630)
- 贸易(15616)
- 环境(15586)
- 易(15100)
- 发(13641)
- 农业(13491)
- 融(13330)
- 金融(13330)
- 银(12863)
- 制(12854)
- 银行(12843)
- 行(12685)
- 财(11966)
- 和(10159)
- 发展(10107)
- 机构
- 大学(214625)
- 学院(214185)
- 济(109160)
- 经济(107426)
- 研究(90116)
- 管理(74143)
- 中国(69869)
- 理学(61847)
- 理学院(61001)
- 管理学(60275)
- 管理学院(59861)
- 科学(50967)
- 京(47946)
- 所(46808)
- 财(45611)
- 研究所(42243)
- 中心(38066)
- 经济学(36290)
- 财经(35720)
- 农(34624)
- 经(32561)
- 经济学院(32418)
- 院(32116)
- 江(32076)
- 北京(31850)
- 范(29377)
- 师范(29126)
- 科学院(28683)
- 业大(27169)
- 农业(26748)
- 基金
- 项目(134017)
- 科学(106533)
- 研究(99232)
- 基金(98931)
- 家(86733)
- 国家(86082)
- 科学基金(72263)
- 社会(67172)
- 社会科(63922)
- 社会科学(63913)
- 基金项目(50858)
- 省(49403)
- 教育(43094)
- 自然(42897)
- 划(42352)
- 自然科(41848)
- 自然科学(41838)
- 自然科学基金(41090)
- 资助(40971)
- 编号(37177)
- 发(36639)
- 重点(31335)
- 部(30876)
- 发展(30532)
- 成果(30292)
- 展(30057)
- 国家社会(29618)
- 中国(28797)
- 课题(27400)
- 创(27151)
- 期刊
- 济(133220)
- 经济(133220)
- 研究(75615)
- 中国(48798)
- 农(33208)
- 财(31949)
- 科学(31260)
- 管理(30797)
- 学报(30756)
- 融(24514)
- 金融(24514)
- 大学(23487)
- 经济研究(23150)
- 农业(23135)
- 学学(22151)
- 教育(19992)
- 财经(19210)
- 业经(18975)
- 技术(18435)
- 问题(17420)
- 经(16960)
- 贸(15868)
- 世界(15433)
- 国际(14874)
- 业(12998)
- 技术经济(12763)
- 资源(11764)
- 经济问题(10899)
- 统计(10803)
- 经济管理(10070)
共检索到353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星 聂春光
文章主要运用De Bruyn分解模型与产业发展和转移动态性指标进行研究:把中国工业污染排放的变化分解为工业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工业规模的增大导致工业污染排放的增加,而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工业污染排放的减少,工业规模的增大所导致工业污染排放的增加大于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工业污染排放的减少。研究还发现工业产业的空间转移导致了工业污染排放的空间转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隋建利 刘碧莹 刘金全
工业污染始终是人类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为解决中国工业污染与工业经济之间的协调问题,本文基于中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率(solid_t)、工业废水排放量增长率(liquid_t)、工业废气排放量增长率(gas_t)和工业经济增长率(iav_t)构建"solid_t-iav_t"、"liquid_t-iav_t"和"gast-iav_t"三种"工业污染与工业经济"系统,运用非线性MS-VAR模型,测度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内在关联机制的周期性。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污染与工业经济"系统潜存着在"低速增长区制"和"快速增长区制"之间相互转移的结构性突变迹象,并且具有非线性周期变化特征;(2)"工业污染与工业经济"系统处于"低(快)速增长区制"时,solid_t与iav_t呈负(正)相关关系,liquid_t与iav_t呈正(负)相关关系,gast与iav_t呈正相关关系;(3)"solid_t-iav_t"系统和"gast-iav_t"系统处于"低(快)速增长区制"时的可能性大(小)、持续性强(弱),"liquid_t-iav_t"系统处于"快(低)速增长区制"的可能性大(小)、持续性强(弱)。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丽丽 王佳 胡梦泽
本文基于20002015年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弃物3个环境污染指标和人均GDP经济发展指标数据,利用VAR模型,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研究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2)工业废气排放、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和工业废水排放均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因;(3)环境污染对工业经济发展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其中工业废气污染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正向的,滞后时间为6个月;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对工业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丽丽 王佳 胡梦泽
本文基于2000~2015年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弃物3个环境污染指标和人均GDP经济发展指标数据,利用VAR模型,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研究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2)工业废气排放、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和工业废水排放均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因;(3)环境污染对工业经济发展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其中工业废气污染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正向的,滞后时间为6个月;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对工业经济的影响是正向的,滞后时间为5个月。工业废水污染对工业经济的影响是负向的,滞后时间为5个月;(4)工业固体废弃物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最大,其次为工业废水,最后为工业废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卫国 马瑾 张立恒
本文对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进行了定量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各地区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差异,揭示了各地区不仅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而且环境污染治理也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特征。因此,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是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追赶战略,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工业经济 污染治理 地区差距 新型工业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志伟
文章构建了"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的理论模型,并以2001-2013年中国30个省区工业产出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工业经济发展、环境规制强度和污染物减排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工业污染物排放对于产出增长具有刺激作用,同时产出增长又会引起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从而证明了中国工业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但由于环境规制投资依然不足,规制效率相对偏低,治理的整体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分阶段看,"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在过去十余年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但2008年后环境规制的污染减排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分地区看,中国几乎所有地区都处于"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中,而环境规制的效果仅在东部地区较为显著。
关键词:
工业经济 环境规制 污染减排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沈国兵 张鑫
本文使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表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在上海、江苏等25个省级区域中得到了验证,而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和辽宁等5个省级区域并没有得到支持。省级开放程度的提高对本地环境的总体影响不利,并且上海、广东和江苏等21个省级区域工业污染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而北京和河北工业污染排放呈现出显著的负向空间相关性。据此,工业污染排放具有空间相关性的省级区域应采取区域联防联控环保政策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通过扩大开放来提升技术进步以改善省级环境质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倪超军
本文以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根据1998-2011年数据,利用VA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的互促作用不是很明显,但工业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的促进作用要弱于城镇化对于工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长期看,工业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率为14.44%,城镇化发展对于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20.02%。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经济发展 VAR模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东华
对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思考徐东华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位置,其运行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我国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后,工业经济作为被调控的主要目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章欣
工业是宜宾市主要税收增长点。"十二五"时期,宜宾经济发展应以"工业强市"为主导,加大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投入,并不断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支持加快工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园区经济,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实施品牌战略,为工业快速增长注入新动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承红 张佳宝
生态工业是一种现代工业发展模式。本文基于生态工业发展的有关理论,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四川省工业发展的特征以及发展生态工业所面临的问题。在通过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四川省适合发展生态工业的行业选择,并在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省生态工业发展的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冉清红 岳云华 谢德体 魏朝富 孙传敏 冉瑞平
绵阳是建设之中的中国西部科技城,研究绵阳工业经济发展有益于科技城建设。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绵阳1999—2003年的30个工业行业的经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效果指数为1.3019,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为主的工业结构特征突出,区域工业结构效果较为显著,增长效果指数为0.8288,区域工业经济的整体增长效果不理想,竞争力指数为0.6366,区域工业经济缺乏竞争优势。支柱工业的技术非前沿性、企业之间缺乏协作、片面追求工业结构多样化、大企业的产品结构多样化滞后和出口依存度较低是影响绵阳工业经济发展主要因素。最后讨论了绵阳科技城工业经济规模扩张和竞争力提升的建议。
关键词:
工业发展 偏离—份额分析 绵阳科技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正巧 刘志迎
安徽作为一个相对不发达省份,加速工业的发展对于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因而安徽提出了工业兴省战略。为使工业化进程更有成效,了解本省的工业发展历程显得较为重要。文章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以来的安徽工业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整理,并对几个骨干企业的发展史进行简要追踪,文章最后对"十一五"及未来更长时间内安徽工业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关展望。
关键词:
安徽工业 骨干企业 五年计划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辽宁省委政研室、省统计局课题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