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63)
- 2023(4875)
- 2022(3664)
- 2021(3514)
- 2020(2768)
- 2019(6593)
- 2018(6211)
- 2017(11845)
- 2016(6074)
- 2015(7065)
- 2014(6759)
- 2013(6856)
- 2012(6480)
- 2011(6100)
- 2010(5663)
- 2009(5331)
- 2008(5208)
- 2007(4318)
- 2006(3862)
- 2005(3636)
- 学科
- 济(32776)
- 经济(32752)
- 管理(14303)
- 方法(13672)
- 数学(12923)
- 数学方法(12895)
- 业(12717)
- 中国(12516)
- 贸(9320)
- 贸易(9315)
- 易(9216)
- 企(8833)
- 企业(8833)
- 农(7023)
- 业经(6394)
- 制(5632)
- 环境(5433)
- 产业(5429)
- 出(5372)
- 关系(5315)
- 银(5306)
- 银行(5306)
- 财(5293)
- 行(5221)
- 发(4948)
- 融(4862)
- 金融(4862)
- 出口(4437)
- 出口贸易(4437)
- 口(4437)
- 机构
- 大学(91428)
- 学院(88497)
- 济(51712)
- 经济(51257)
- 研究(38115)
- 管理(32360)
- 中国(30630)
- 理学(27809)
- 理学院(27497)
- 管理学(27311)
- 管理学院(27130)
- 财(20226)
- 京(20030)
- 科学(18815)
- 经济学(18623)
- 所(18337)
- 经济学院(16832)
- 研究所(16775)
- 财经(16741)
- 中心(15713)
- 经(15671)
- 院(13716)
- 北京(13435)
- 财经大学(12737)
- 科学院(12062)
- 研究中心(11343)
- 社会(11292)
- 农(11073)
- 范(10940)
- 师范(10888)
- 基金
- 项目(59394)
- 科学(48764)
- 基金(47108)
- 研究(44986)
- 家(41267)
- 国家(41023)
- 科学基金(34962)
- 社会(33091)
- 社会科(31646)
- 社会科学(31640)
- 基金项目(23736)
- 自然(19658)
- 教育(19549)
- 资助(19511)
- 自然科(19253)
- 自然科学(19248)
- 自然科学基金(18960)
- 省(18403)
- 划(16959)
- 中国(16830)
- 国家社会(15943)
- 部(15541)
- 编号(15405)
- 发(13896)
- 教育部(13804)
- 重点(13721)
- 成果(12588)
- 人文(12581)
- 创(12379)
- 重大(12355)
共检索到136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转变发展方式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以至全体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过程,而工业转型升级则是其关键。"十一五"时期,中国(除了很少数欠发达地区外)在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并跨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工业已经从幼稚时期,进入成年时期,转型升级是成长的必然,必须从工业化初期的工业结构体系向适应工业化中后期的工业结构体系转变。资源约束尽管对中国工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也可以成为促进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而不会成为阻止中国工业继续快速增长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在现阶段,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质上是要在基本完成了初期工业化之后,建立向工业化中后期推进所要求的更先进和发达的产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玉燕 汪玲 詹翩翩
中国长期以来高能耗与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工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本文首先梳理工业转型升级相关研究进展,设计与构建出囊括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结构优化、绿色驱动等四大类要素的工业转型升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借鉴PCA方法,利用1999~2014年2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测算中国工业转型升级效果指数,并剖析效果指数的变化情况以及行业异质性特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吕铁 邓洲
中国工业已经进入必须依靠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发展的新阶段。尽管"十一五"时期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制约和影响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问题仍然突出。本文通过对未来5年的发展条件和政策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结构变化趋势的若干判断,并从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产业政策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引导和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措施。
关键词:
工业结构 转型升级 变动趋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维
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迫使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然而在经济全球的时代,中国工业转型升级除了面临内需空间不足、创新收益不高、人才往行政部门流动和教育支撑不够等问题,还受到发达国家振兴制造业战略、技术封锁、迫使人民币升值和跨国公司在华市场竞争的制约。
关键词:
转型升级 内涵 制约因素 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含桦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欧美的"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催生深刻变革。"中国制造"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世界制造业格局的重构中,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成为必然选择。
关键词:
制造业 危机 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晓华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工业与制造业大国,然而中国工业与发达国家的"素质"差距仍然非常明显。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既是破解资源、能源与环境约束的要求,更是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必经之路。本文对比了中国工业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对工业转型升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提出结构升级、价值链升级、技术升级三大产业转型升级路径。针对中国工业发展中面临的四个方面的"挤压",提出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建丽
汽车产业作为德国先进工业技术的代表,已成为实践其工业4.0这一国家战略的前沿阵地。德国汽车业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智能制造系统正在成为现实,新能源、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加速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着重大突破。在此背景下,如何适应全球能源结构迅速变动、国际竞争加剧、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汽车消费观念逐渐转变的新形势,克服自主品牌乘用车面临外资品牌的挤压式竞争、国内市场占有率有所回落、整车出口乏力、关键零部件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不完善、品牌溢价能力弱等困难和挑战,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已日显重要和紧迫,建议加大力度做好电动汽车、车联网等快速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细化政策措施鼓励发展混合动...
关键词:
工业4.0 汽车产业 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祥
德国"工业4.0"是将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引入到传统生产制造行业的一次技术革命,其核心是"智能工厂"以及"智能生产",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信息物理平台将传统制造业中的设计、生产、运营等进行高效整合与管理。"工业4.0"的核心要素是信息科技的平台延伸、信息渠道和物料供应的拓展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管理三个方面。德国"工业4.0"的成功可以为国内相关产业的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加强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智能技术层面的创新,拓宽传统制造业市场渠道和范围,在人才、资源以及市场等方面的政策推动下,推动国内制造业的顺利升级与转型。
关键词:
工业4.0 制造业转型 升级路径 新模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工业的本质就是将无用的物质转变为有用的物质,将有害的物质转变为有益的物质。工业对于人类最伟大的贡献是,它是科技创新的实现载体和必备工具。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以至人类任何杰出想象力的实现,都需要以工业为基础和手段。科技进步是工业的灵魂,工业是科技进步的躯体。自从有了近现代工业,人类发展就如同插上了翱翔的翅膀。工业化从"丛林法则"时代走向文明时代的实质是,工业发展的目标更趋向于自觉增进社会福利。工业发展走向更高文明阶段的直接表现就是:以持续创新和"革命"的方式实现进化过程。所谓工业转型或产业升级,实质上是工业所具有的创新性和革命性的自发彰显,在此过程中,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当...
关键词:
工业化 产业转型 工业文明 工业理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传忠 杨志坤
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工业4.0战略通过构建信息物理系统,以"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实现制造业设计、生产、运营及服务的全方位系统整合,力求使德国占据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德国工业4.0战略的智能化、数字化和服务化的制造业发展基本方向,系统、关联、集成、协同与融合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中小制造业企业的有效机制,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化的制造业生产方式,完善的技术创新平台和统一的工业制造业标准以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潜力等值得中国借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卫华 江源 原磊 于建勋
中国工业发展的要素禀赋基础以及外部条件正在发生着根本性改变,中国工业正处于转变发展模式的历史性变革期。成功度过这一时期,需要转换工业发展的驱动力,实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分析技术创新、要素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对工业发展的作用变化,发现要素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在工业发展中的驱动作用下降,技术创新有望成为驱动工业发展的新动力,并探讨了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动力和方式,并在宏观、科技、贸易、产业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经济 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志强 李涵 王立志
利用200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R&D补贴与技术创新、政府R&D补贴、技术创新与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关系。结果发现:政府R&D补贴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着基于政府R&D补贴强度的双重门槛效应,其影响作用随着政府RD补贴强度的增加而减少;政府R&D补贴通过技术创新对工业转型升产生正向影响,政府R&D补贴对工业转型升级的间接影响存在着基于政府R&D补贴强度的双重门槛效应,其影响大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基于此,地方政府应当确定合适的政府补助强度,使政府R&D补贴强度位于合理区间内,以最大限度发挥政府R&D补贴的激励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戚聿东
南开大学杜传忠教授的专著《转型、升级与创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系统性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基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条件的新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总的看来,该书主要有以下创新之处:第一,构建起新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着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兼顾的原则和分析思路,该书对现代工业化发展的一般特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群阳 项丹 俞斌 李凯
本文对2011《中国工业经济》青年作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论坛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综述,这些观点涉及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区域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出路,产业经济研究的学术方向和方法等方面。文章反映了国内青年学者围绕产业经济、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等问题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
产业经济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学术方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邓向东
湖南娄底市是全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目前,娄底传统工业在转型发展、优化升级的进程中普遍受到传统发展模式、宏观政策调整和环境容量压力的制约。因此,娄底应以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机遇,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精细发展为转型路径,抓住生产过程中的6个环节,建设三大体系,培育九大示范工程,在全国成功探索可资借鉴和推广的循环经济,发展"娄底模式"。
关键词:
传统工业 转型升级 娄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