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9)
2023(11088)
2022(9220)
2021(8622)
2020(6849)
2019(15848)
2018(15351)
2017(29142)
2016(15664)
2015(17449)
2014(17388)
2013(17581)
2012(16915)
2011(15767)
2010(15796)
2009(14291)
2008(14273)
2007(12499)
2006(11318)
2005(10705)
作者
(47453)
(39523)
(39494)
(37639)
(25376)
(19162)
(17798)
(15373)
(15162)
(14161)
(13924)
(13229)
(12925)
(12892)
(12687)
(12239)
(11735)
(11492)
(11342)
(11209)
(10254)
(9815)
(9686)
(9029)
(8975)
(8904)
(8802)
(8521)
(8058)
(7949)
学科
(77848)
经济(77783)
(39138)
管理(38590)
(28776)
企业(28776)
方法(27938)
中国(26614)
数学(24878)
数学方法(24713)
地方(20865)
(20498)
业经(16247)
(16011)
贸易(15997)
(15556)
(15520)
(15514)
(14460)
农业(13916)
(13868)
银行(13839)
(13718)
金融(13718)
(13549)
(12770)
环境(12264)
地方经济(12037)
技术(10601)
产业(10484)
机构
大学(231553)
学院(230912)
(106535)
经济(104696)
研究(94010)
管理(81108)
中国(72579)
理学(68755)
理学院(67789)
管理学(66746)
管理学院(66299)
科学(56244)
(51788)
(49283)
(46965)
研究所(44864)
(41516)
中心(40273)
财经(37118)
经济学(34839)
(34222)
(34017)
北京(33922)
(33907)
业大(32741)
农业(32490)
(32038)
师范(31683)
经济学院(31304)
科学院(29475)
基金
项目(151680)
科学(120400)
基金(112039)
研究(108989)
(99824)
国家(99061)
科学基金(83161)
社会(71995)
社会科(68494)
社会科学(68479)
基金项目(57943)
(56378)
自然(52281)
自然科(51107)
自然科学(51094)
自然科学基金(50223)
(49095)
教育(48542)
资助(46629)
编号(40858)
(38945)
重点(35620)
(34798)
成果(33413)
发展(31502)
国家社会(31399)
(31092)
(31027)
中国(30430)
课题(29995)
期刊
(121910)
经济(121910)
研究(76388)
中国(51308)
(38968)
学报(38426)
科学(36809)
(33782)
管理(32165)
大学(28650)
学学(27105)
农业(27014)
(25844)
金融(25844)
教育(23662)
经济研究(21585)
财经(19346)
业经(18959)
技术(18308)
(16933)
问题(16429)
(15317)
(14960)
世界(14208)
国际(13702)
资源(12052)
技术经济(11683)
统计(10460)
科技(10430)
经济问题(10234)
共检索到365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民良  
本文通过二十世纪最后一个10年的1991年、2000年首尾两端的统计资料的对比分析,概述了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动情况,重点研究了在这个过程中能源消耗和污染的状况与趋势,指出我国工业能源利用率相对提高和污染水平相对降低的同时,与发达国家仍存在显而易见的差距,由此提出了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促进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和意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绪平  
对我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评价目的就是为了和国外先进企业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我国石油工业与国际先进企业的比较优势,为制订正确的石油工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针对石油行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众多,本文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皮埃特  
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如何通过在总体规划当中的可持续性设计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今年我受湖北省的邀请,为武汉做了一个宜居城市地区总体计划的设计。这个宜居城市地区的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预计它的城市居民达到10万人,而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许庆明  盛其红  黄晖  
一、引 言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比较成功的区域当数浙江,据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2001年6月的调查汇总,在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形成了产业集群。年产值超亿元的区块519个,产业集群总产值5 993亿元,约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分布在175个行业,涉及工业企业23.7万家,吸纳就业人员390.1万人。这些产业集群的经济增长速度比浙江省的平均水平快3~5个百分点,有效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但是从近年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来看,集群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沈镭  刘立涛  
本文从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入手,分析了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从能源决策的完整性、能源供给安全、能源消费的可持续性以及能源技术与教育4个方面构建中国能源政策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定量评价,揭示出中国可持续能源政策所处阶段及其薄弱环节。研究认为:①中国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能源价格快速攀升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是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三大关键挑战,制订中国可持续能源政策需从能源安全供给、经济竞争力以及环境可持续性3个角度入手,协调好3者之间的关系,促进3者共同发展;②通过构建能源政策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评价发现,中国现阶段能源政策处在由非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的过渡阶段;...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柴盈  曾云敏  
本文认为,近二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引起了很大争议,主要原因在于选择了弱可持续性和强可持续性两种不同范式作为测评标准。这两种范式争论的焦点在于判断自然资本与人造资本的替代性问题以及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本度量问题的方式和标准。领先发展模式和U型发展模式证明,强可持续性是一国应该采用的标准,这两种模式也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借鉴。文章提出,我国要实现强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生态效率,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民良  
本文指出贫困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且是一个自然生态问题。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状况 ,特别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与中国反贫困中现存的问题 ,进而提出反贫困的政策选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咏红  
中国加入WTO后 ,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的课题。面对挑战 ,除了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外 ,还应辅以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科技支农等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玉高  侯世昌  
本文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性和可持续的概念的历史成因及区别 ,并详细论述了如何使用这几个概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世忠  
随着ESG报告的兴起,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脍炙人口的热门术语,但这两个术语从何而来,有何区别,如何影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则值得认真探讨。本文的研究表明,可持续性源于森林永续利用观念,并延伸至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领域。在联合国50多年锲而不舍的推动下,可持续性逐步演进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现已成为解决与经济发展相伴而生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思维范式及政策导向。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差别。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均涉及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问题,但可持续性侧重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长期平衡,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的手段。对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溯源带给我们四点启示:可持续性是对森林永续利用观念的传承和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呼唤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兼顾绿色转型和正义转型;高质量发展需要尽快树立包容性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宇辉  彭希哲  
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加拿大学者MathisWackernagel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就是一种测量可持续性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支持特定区域人类社会所有消费活动所需要的土地 (生态足迹 )与该区域可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 (生态承载力 )相比较来判断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 ;然后对中国 2 0 0 1年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2 0 0 1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为 1.4743 5hm2 ,而人均承载力只有 1.0 5 3 0 6hm2 ,生态赤字为 0 .42 12 9hm2 ,中国发展具有强不可持续...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赖俊明  徐保红  陈稼瑜  李光勤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综合的、全面的城市可持续性指数指标体系,并将"软创新"的理念纳入该指标体系中。基于所构建的中国城市可持续性指数,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了影响我国城市可持续性指数的主因子,并对选取的36个城市的城市可持续性指数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以期发现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对中国城市可持续性指数提升的重要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文化创意因素对于提升中国城市可持续性指数至关重要;将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是提升中国城市可持续性指数最为有效的途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聃  
本文简要地讨论了当代人类发展模式转变的生态选择基础。提出了人类─生物─环境相互依存的"生态中心论"的整合发展模式──生态发展。文章讨论了生态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其构成,分析了生态发展模式的动态特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月琴  李兰英  楼涛  罗亚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