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1)
2023(8616)
2022(7094)
2021(6550)
2020(5436)
2019(12376)
2018(12118)
2017(22409)
2016(11892)
2015(13747)
2014(13452)
2013(13773)
2012(13333)
2011(12700)
2010(12618)
2009(11903)
2008(11701)
2007(10251)
2006(9534)
2005(8808)
作者
(37547)
(31562)
(31472)
(30084)
(20434)
(15025)
(14023)
(12302)
(12197)
(11478)
(11090)
(10562)
(10419)
(10318)
(10251)
(9810)
(9330)
(9163)
(9120)
(8529)
(8281)
(7763)
(7636)
(7384)
(7229)
(7190)
(6965)
(6317)
(6316)
(6300)
学科
(78244)
经济(78184)
管理(29306)
方法(27377)
(25184)
数学(24739)
数学方法(24562)
中国(19562)
(18941)
企业(18941)
地方(17498)
(15941)
(13921)
(12977)
贸易(12970)
业经(12697)
地方经济(12679)
(12583)
(11244)
环境(10832)
(10505)
(10331)
金融(10330)
(9452)
银行(9427)
(9265)
农业(9195)
(9111)
(9031)
经济学(8448)
机构
大学(193856)
学院(188806)
(96997)
经济(95566)
研究(79142)
管理(65922)
中国(60250)
理学(56222)
理学院(55464)
管理学(54574)
管理学院(54225)
科学(45974)
(41793)
(41182)
(40509)
研究所(37707)
经济学(33200)
中心(32964)
财经(32746)
(31090)
(30017)
经济学院(29723)
(28086)
北京(27187)
(27068)
业大(25371)
(25205)
科学院(25193)
师范(24988)
农业(24482)
基金
项目(122961)
科学(98190)
基金(94107)
研究(86391)
(84209)
国家(83676)
科学基金(69834)
社会(59683)
社会科(56778)
社会科学(56765)
基金项目(48482)
自然(43520)
(42900)
自然科(42537)
自然科学(42522)
自然科学基金(41779)
资助(39351)
(38118)
教育(37995)
编号(30341)
(29206)
重点(29076)
(28205)
国家社会(27183)
中国(27066)
成果(25406)
教育部(24922)
(24417)
科研(23492)
创新(23286)
期刊
(110802)
经济(110802)
研究(64578)
中国(35832)
学报(31060)
科学(30680)
(28546)
(27989)
管理(26127)
大学(23321)
学学(22258)
经济研究(19863)
农业(19272)
财经(17950)
(17905)
金融(17905)
(15744)
问题(14874)
技术(14453)
(14041)
世界(13848)
国际(13221)
业经(12926)
教育(12694)
技术经济(11377)
(11259)
统计(10771)
资源(9659)
经济问题(9031)
(8884)
共检索到296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运成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形势的稳定与否对国民经济的整体态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研究工业生产的波动对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工业总生值月度统计数据为基础,着力刻划了工业生产波动的形态和特征,如实描述了工业生产经历的过程,以期对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机制的研究提供一个客观的事实基础和数字根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一、经济周期的度量方法综观我国四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史,可以看到一条剧烈波动的轨迹。造成经济周期的原因很多,从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时间来看,可分为中期因素和短期因素,从其与经济系统中各经济指标的影响关系来看,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由经济系统内部因素造成的经济波动即内在波动是经济周期形成的核心内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连城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经运行了3个周期。最近一轮经济周期的波峰年是2007年,从2008年开始,中国经济掉头向下,进入了新一轮的收缩阶段。本轮经济周期的收缩期会持续多久?经济复苏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怎样从经济周期运行规律的角度把握未来宏观经济的走势,并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正确的政策调控?只有深入理解经济周期的制度原因和形成机制,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战勇  杨焕波  李星  
文章选取1992—2016年的经济年度数据构建经济周期指数,采用HP滤波方法,分析政府的投资力度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关系,解剖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并根据中国经济特有现象和经济周期的核心驱动因素,分析了经济周期的特征,从而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赜琳  朱保华  
本文以1978~2005年中国经济为考察对象,分析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性、协动性、稳定性以及冲击的持久性特征,归纳总结中国经济周期的特征事实。本文研究显示,运用H-P滤波方法处理中国经济的年度数据,平滑参数取值100具有合理性。在考察的21个经济指标中,除就业、城镇居民消费以外的经济变量的波动性均高于产出的波动性,投资、劳动生产率等经济变量与产出呈较强的正向协动变化,出口、政府消费、货币等经济变量的稳定性较强,就业、居民消费等经济变量的稳定性较差。脉冲反应分析显示,产出具有较强的冲击持久性,居民消费等经济变量具有比产出更弱的持久性,而第二、三产业就业可能存在伪周期信息。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晓峰  陈志斌  陈华  
本文采用带马尔科夫区制转换的VECM模型在多国经济框架下有效地识别和分析了从1991年至2008年世界经济周期的演化特征,进而研究了世界经济周期演化对中国经济的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世界经济在"经济增长"阶段的持续性要强于"经济衰退"阶段,世界经济由"经济衰退"转向"经济增长"的概率为0.34,而由"经济增长"向"经济衰退"转换的概率为0.16。世界经济周期的转换一般是在一个季度以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最深,进而经过七个季度后影响逐渐消失;对此,当期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做出不同程度的反应,如果世界经济是由"经济增长"向"经济衰退"阶段转换时,那么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下降0.1个百分点。同时本文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曹永琴  李泽祥  
运用恒常条件相关(CCC)和动态条件相关估计方法(DCC),本文考察了中国金融经济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从1999年开始,随着中国金融深化程度和金融市场开放度的提高,金融经济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程度持续上升。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货币政策对真实经济的引导效果进一步强化,金融经济周期在中国表现愈加明显。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平抑经济波动时,不能仅以真实经济指标作为参考,还应参考金融经济指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好,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经济动态的联系相对较为紧密,体现在这些国家的实体经济和金融波动对我国经济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其中金融波动的冲击较为显著。我国经济动态主要取决于自身内部因素,呈现出较明显的独立性和特异性,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动态尤其是对消费增长动态的影响较小,而发达工业化国家经济波动对我国投资增长动态的影响相对较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海波  
新一轮经济周期可以看到以下重要特点:第一,周期的构成阶段仅仅由经济增长在合理的区间(7%~9.5%)运行的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构成。第二,不仅在上升时间上是建国以后各个周期的最多年份,更是在合理增长区间上限线内运行的最多年份。第三,周期的下降阶段也将在经济增长合理区间下限线内运行。第四,首次出现轻波周期(波幅在5个百分点以内)。上述四个特点概括起来可以清楚看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特点真正是经济快速、平稳、持续发展,这在建国以后是第一次。经济运行特征及其决定因素确定无疑地证明:中国21世纪初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够实现经济快速、平稳、持续发展。这也是新一轮经济周期运行特征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金全  毕振豫  
了解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是进行宏观调控的前提条件。本文在构建DSGE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分析与反事实模拟等方法考察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驱动因素及其阶段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周期的更迭,经济波动的冲击来源也会发生改变。"软扩张"时期和"次贷危机"时期经济周期主要受技术冲击驱使,而"新常态"下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是工资加成冲击与消费偏好冲击。为此,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做到有的放矢,清晰判断不同时期冲击来源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构建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修仪  邓创  
基于“市场活性”和“谐振强度”两个方面,本文提出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SFRI构建方法。在考察199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国金融风险变动态势的基础上,运用非线性动态计量模型进一步分析我国金融风险变动对金融周期、经济周期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本文构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不仅反映了我国金融风险“快积聚、慢消融”的非对称性特征,而且与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存在密切的关联动态。(2)金融风险变动对金融周期、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金融风险上升对金融周期的负向影响强于金融风险下降对金融周期的正向影响;而其对经济周期的影响相对较弱且存在时变性。(3)金融风险对金融周期、经济周期的影响存在区制效应,在高金融风险区制内金融风险上升对金融周期、经济周期的负向影响显著强于低金融风险区制,而在所有区制下金融风险对金融周期的负向影响均显著强于其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上述结论为建立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提供了新的经验依据和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旸  李天德  陈少炜  
一、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动力。经济波动的传导主要通过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以出口导向型为主,并积极引进外资,这导致了经济的发展对外依存度较高,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之后,必将对本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冲击。因此,随着世界经济波动同步性趋势日益显著,中国必须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动力,以抵御外部冲击。首先,中国作为资源需求大国,其经济增长受到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资源出口国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志帆  
转型期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前后共经历了五轮经济波动。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和经济周期波动特点,将转型期划分为改革开放探索阶段和改革深化阶段。描述性分析表明,前一阶段经济周期波动的核心特征是高增长与通货膨胀,政府调节经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调控的重点是如何抑制需求的过度扩张;后一阶段经济波动的核心特征是流动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以间接宏观经济政策为主,调控的重点转变为启动内需。经济周期波动特征、政府调控方式和调控重点的演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昆亭  周炎  龚六堂  
现代经济的两大主流问题就是增长和波动的问题。就波动问题而言 ,经验分析对于其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对于更有效的研究波动的根源 ,发现波动传播放大机制 ,为理论模型提供实际参照等有重大意义。而且 ,经验分析不单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 ,也是经济周期理论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对中国经济周期的经验研究很少 ,本文选取中国 5 0年的经济数据 ,试验性的讨论了适合中国数据特征的滤波工具 ,对中国经济的商业周期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 ,中国经济周期既服从大部分的一般性周期特征 ,又有相对的独特性。本文同时也验证了 Lucas的一个估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良新  
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率的历史数据出发,定量地描述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从而得出宏观经济增长的规律性及其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