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3)
2023(10903)
2022(8579)
2021(7856)
2020(5977)
2019(13674)
2018(13111)
2017(24550)
2016(12902)
2015(14576)
2014(14367)
2013(14319)
2012(13780)
2011(12853)
2010(12665)
2009(11592)
2008(11368)
2007(10009)
2006(9210)
2005(8700)
作者
(36925)
(30899)
(30681)
(29075)
(19665)
(14568)
(13795)
(11897)
(11870)
(10831)
(10771)
(10212)
(9960)
(9796)
(9711)
(9500)
(9217)
(8948)
(8784)
(8494)
(7860)
(7478)
(7415)
(7039)
(7003)
(6956)
(6825)
(6654)
(6192)
(6136)
学科
(67460)
经济(67407)
管理(31037)
(30111)
中国(25443)
(20632)
企业(20632)
方法(20464)
地方(19782)
(19145)
数学(18230)
数学方法(18129)
业经(16096)
(14687)
贸易(14672)
(14270)
农业(13134)
(12688)
(11980)
银行(11972)
(11805)
(11746)
(11688)
金融(11687)
(11609)
地方经济(11392)
环境(11380)
产业(10016)
(9778)
发展(9736)
机构
学院(188332)
大学(186393)
(91162)
经济(89699)
研究(76191)
管理(66258)
中国(59583)
理学(55553)
理学院(54851)
管理学(54212)
管理学院(53841)
科学(42030)
(41572)
(38899)
(38181)
研究所(34415)
中心(32890)
财经(30351)
经济学(30052)
(29158)
(28029)
(27802)
(27728)
北京(27602)
经济学院(27033)
(26872)
师范(26657)
科学院(23387)
业大(23167)
(22691)
基金
项目(121032)
科学(96813)
研究(93929)
基金(87920)
(76256)
国家(75598)
科学基金(64052)
社会(63175)
社会科(60047)
社会科学(60036)
(45577)
基金项目(44824)
教育(41570)
(38814)
编号(36787)
自然(36105)
资助(35385)
自然科(35266)
自然科学(35259)
自然科学基金(34641)
(33774)
成果(30318)
发展(28392)
重点(28042)
(27915)
(27775)
国家社会(27686)
课题(27161)
中国(26040)
(25606)
期刊
(108683)
经济(108683)
研究(65837)
中国(44683)
(29344)
管理(27156)
(26822)
科学(26186)
学报(25204)
教育(23185)
(22176)
金融(22176)
农业(20676)
大学(19982)
经济研究(19290)
学学(18608)
业经(18067)
技术(16426)
财经(15596)
问题(14462)
(13747)
(13581)
世界(12800)
国际(12355)
(11458)
技术经济(9759)
经济问题(9149)
(8968)
论坛(8968)
商业(8798)
共检索到307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晓华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工业与制造业大国,然而中国工业与发达国家的"素质"差距仍然非常明显。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既是破解资源、能源与环境约束的要求,更是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必经之路。本文对比了中国工业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对工业转型升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提出结构升级、价值链升级、技术升级三大产业转型升级路径。针对中国工业发展中面临的四个方面的"挤压",提出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晓东  
动漫产业,主要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产品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我国已经从一个制造业非常薄弱的国家发展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国家,制造业有力推动了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但横向比较,我国制造业仍明显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我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同时承受了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新兴市场国家"加速追赶"的双重力量挤压。面对内外部的挑战,为了早日实现我国制造业成长中低端陷阱的突破,加快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蜕变过程,我国需要选择制造强国建设的科学可行路径:一是坚持国际分工原则升级产业链;二是构建有利于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三是以企业为主体积极有效开展创新;四是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五是以服务型制造促进制造业的升级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勇  
文章采用2001—202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产业转型升级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质量发展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产业转型升级会通过抑制收入差距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会弱化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对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正向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会强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对高质量发展指数的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全毅  张婷玉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为应对当前国际经贸形势剧变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推出的战略措施,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变化新趋势分类分批展开系统化协同改革与差异化探索试验,取得显著成绩。当前为因应中美博弈加剧、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全球治理区域化与碎片化趋势,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应当加快转型升级,打造一批特色自由贸易港和自由贸易区,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形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巧依  
渔业产业是浙江省海洋经济的基础产业。本文分析了浙江省渔业转型升级的内涵,明确渔业升级的目标,探索升级的技术路径,重点关注渔业综合效益提升、产业技术及效率改进、产业链附加值提升及链条完善,并从渔业组织模式引导、产业支持体系建设和财税政策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腾  冯丹  胡利明  
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新能源汽车被视作当今汽车工业新时代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代表着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风向标的美国、日本、德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我国进行比较,找出差距,针对我国现阶段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建议,以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丞  
商贸流通业在现代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研究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差异,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区域不平衡现象,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本文阐述了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借助详细的指标体系及因子模型分析了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差距,并针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区域差距提出了促进区域间商贸流通业协调发展的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祥  
德国"工业4.0"是将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引入到传统生产制造行业的一次技术革命,其核心是"智能工厂"以及"智能生产",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信息物理平台将传统制造业中的设计、生产、运营等进行高效整合与管理。"工业4.0"的核心要素是信息科技的平台延伸、信息渠道和物料供应的拓展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管理三个方面。德国"工业4.0"的成功可以为国内相关产业的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加强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智能技术层面的创新,拓宽传统制造业市场渠道和范围,在人才、资源以及市场等方面的政策推动下,推动国内制造业的顺利升级与转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一君  李佳鑫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工贸易也积极进行转型升级。加工贸易的转型以及现代化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在此背景下,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视角提出了科学的发展模式,指出了当前贸易存在的问题,探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业务流程的科学发展。在定量分析领域,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探讨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困境及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龚文龙  
一、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利润低。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工业生产发展迅速,但主要为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加工产品,产品的技术含量低、贸易附加值低,处于贸易价值链的底端(张二震,2016)。中国出口产品以机电产品、轻工业产品为主,例如服装、纺织品、塑料品、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2015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为1.31万亿元,占出口贸易总额的57.6%,同比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代立  王欢芳  
文章基于SVAR模型及相关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新型城镇化阶段的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消费差距的动态联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形成了明显的“产城联动效应”,而城乡消费差距的变动则主要受产城发展的作用影响;城镇化发展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而产业结构升级因仍未达到较高的产业结构层次,目前尚未对城镇化发展和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相较于传统城镇化阶段,新型城镇化阶段具有更高的产城联动性,且产城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力和决定作用更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文勇  
党的十六大以来所确立的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是解决“中国发展观难题”的一条必经之路。而从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出发,技术落后是沿着新型工业化模式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障碍。对于中国而言,走一条动态的“引进—模仿、学习—再创新—提高R&D能力—自主创新”之路是切实可行的有效路径,同时,还需要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和产业创新,实现对技术创新优化和升级的能动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转变发展方式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以至全体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过程,而工业转型升级则是其关键。"十一五"时期,中国(除了很少数欠发达地区外)在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并跨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工业已经从幼稚时期,进入成年时期,转型升级是成长的必然,必须从工业化初期的工业结构体系向适应工业化中后期的工业结构体系转变。资源约束尽管对中国工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也可以成为促进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而不会成为阻止中国工业继续快速增长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在现阶段,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质上是要在基本完成了初期工业化之后,建立向工业化中后期推进所要求的更先进和发达的产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邢彦  杨小辉  
文章基于2006—2020年行业面板数据,从技术差距视角,分别检验国内大循环下的自主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下的技术引进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动态门槛效应。结果表明,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自主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始终显著为正,中等技术差距、技术引进正向驱动创新绩效的提升。新发展格局下,应牢固树立开放式自主创新理念,充分考虑行业技术差距的异质性,实行差异化的技术升级策略,以达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对外技术引进的动态平衡,对实现技术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