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4)
- 2023(12839)
- 2022(10868)
- 2021(10437)
- 2020(8570)
- 2019(19439)
- 2018(18903)
- 2017(36075)
- 2016(19406)
- 2015(21549)
- 2014(21019)
- 2013(20480)
- 2012(19238)
- 2011(17564)
- 2010(17745)
- 2009(16944)
- 2008(16782)
- 2007(15033)
- 2006(13585)
- 2005(12517)
- 学科
- 济(76770)
- 经济(76655)
- 管理(66551)
- 业(61677)
- 企(52650)
- 企业(52650)
- 方法(29662)
- 中国(25956)
- 数学(25342)
- 数学方法(25050)
- 财(23179)
- 农(22084)
- 制(21686)
- 业经(18829)
- 技术(18280)
- 贸(17199)
- 贸易(17185)
- 易(16876)
- 银(15509)
- 银行(15489)
- 策(15129)
- 行(14965)
- 体(14902)
- 融(13952)
- 金融(13950)
- 农业(13733)
- 学(13384)
- 技术管理(13039)
- 务(13031)
- 财务(12999)
- 机构
- 大学(273761)
- 学院(272151)
- 济(125294)
- 经济(123057)
- 管理(107494)
- 研究(96748)
- 理学(91610)
- 理学院(90648)
- 管理学(89536)
- 管理学院(88974)
- 中国(77248)
- 财(60828)
- 京(57559)
- 科学(51806)
- 所(46787)
- 财经(46651)
- 中心(43408)
- 经(42594)
- 江(41645)
- 研究所(41641)
- 经济学(39395)
- 农(37184)
- 北京(36986)
- 院(35255)
- 经济学院(35165)
- 财经大学(34662)
- 范(33998)
- 师范(33721)
- 业大(33091)
- 州(32039)
- 基金
- 项目(175252)
- 科学(142245)
- 研究(134050)
- 基金(130893)
- 家(112471)
- 国家(111559)
- 科学基金(97195)
- 社会(89925)
- 社会科(85446)
- 社会科学(85430)
- 基金项目(67646)
- 省(65502)
- 教育(61753)
- 自然(59265)
- 自然科(57976)
- 自然科学(57963)
- 自然科学基金(57023)
- 划(55588)
- 资助(53002)
- 编号(52196)
- 成果(44188)
- 创(41523)
- 部(41330)
- 重点(39594)
- 制(38972)
- 国家社会(38418)
- 创新(38034)
- 发(37912)
- 课题(37503)
- 教育部(36577)
- 期刊
- 济(143522)
- 经济(143522)
- 研究(90936)
- 中国(61667)
- 财(47167)
- 管理(46115)
- 科学(36429)
- 农(34940)
- 学报(33969)
- 教育(31301)
- 融(30889)
- 金融(30889)
- 大学(27750)
- 学学(25833)
- 财经(24306)
- 技术(23879)
- 经济研究(23717)
- 农业(23272)
- 业经(21417)
- 经(21138)
- 问题(18361)
- 贸(17469)
- 国际(15641)
- 世界(15300)
- 技术经济(14644)
- 科技(13583)
- 业(13211)
- 现代(12922)
- 坛(12518)
- 论坛(12518)
共检索到431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推动近20年中国工业加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市场机制的引入和不断强化,以及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调整。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三大支柱──公有制理论、计划经济理论和分配理论──都被大大突破,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规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而市场竞争的加剧,则是9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变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调控体系不断完善。经济体制加快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的竞争性不断强化,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减少对企业的直接干预,而更着重于构建市场经济的竞争秩序,是近20年中国工业发展的基...
关键词:
工业 制度创新 组织变迁 政策调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建东 冯伟东
构建"2+1"部门内生创新模型,考量政策的连续性和制度的稳定性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创新活动具有极大的风险性质,初期需要巨大投入,而回报分散在漫长的未来时间,因而未来面临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变化都会影响到创新成果的现值,从而不利于鼓励研发部门将资源投入创新活动。更重要的是,由于政府部门需要实现多重政策目标,这意味着鼓励创新的目标可能受到牵制,从而增加了创新活动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因此,要促进创新活动,必须为研发部门提供一个可以稳定预期的未来制度与政策环境。
关键词:
不确定性 创新 经济增长 研究与开发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乔家华
优质的纳税服务是降低税收遵从成本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最能满足纳税人合法需要的征管活动。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界定了纳税服务的定义,并在全面分析纳税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纳税服务政策的目标取向,强调必须要在制度创新中推进纳税服务。
关键词:
纳税服务 税收征管 制度创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林德荣
基于对品牌农业成长性特征的分析,以规模有效扩张和持续盈利能力为维度,提出了表征现代品牌农业成长性的4个指标:销售收入增长率、从业农户数量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从业农户收入增长率。通过对现代品牌农业成长性表征指标及其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的分析,阐述了不同因素对品牌农业成长性的作用途径与作用方式,并将现代品牌农业成长性系统划分为规模成长性子系统、效益成长性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子系统。在此基础上,创建了现代品牌农业成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框架,深刻揭示了影响现代品牌农业成长的主要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作用机理和因果反馈关系。探讨和强调了政府政策和社会资本对现代品牌农业可持续成长的重要作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黄英君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的梳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从历史的角度展开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全方位研究,从国家层面来研究和探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发展变迁与创新。通过这种制度分析,形成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一个清晰认识和准确把握,探索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及其制度创新的特定路径依赖和路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未来方向。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秦泽民
制度和政策对中国农村人口增长的影响〔美〕D·盖尔·约翰逊六、选择其他的政策是否要冒很大风险?政策制定者们可能回答说,一项把旨在减少所期望的儿童数量的适当的政策调整,同提供自愿的计划生育措施结合起来的政策,也许会使中国延缓几年才能达到继续实行现行政策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志成
自1997年以来,受世界性通货紧缩的影响,加之中国本身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进入了通货紧缩时代。本人认为,中国进入通货紧缩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变迁和变迁的不彻底性,而前期政府反通涨政策的力度过大和未能及时调整则是本次中国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正是这些原因使得中国进入目前的通货紧缩螺旋。因此,打破螺旋的策略是继续和加快目前的制度变迁步伐以及实施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关键词:
通货紧缩 制度变迁 制度障碍 政策时滞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小洪
综合数据和一些产业代表企业的情况表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已有较大提升,但与世界先进企业差距仍然很大。企业市场导向的创新机制已初步形成,但对企业及其经营者、企业内外环境及企业发展路径和战略的分析表明,还存在许多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需要进一步改善环境,激励企业创新。主要的政策建议是,要形成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基本制度环境,产业技术政策要与产业政策相结合,应当根据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内外条件分类设计政策,指导产业发展。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机制 环境 产业政策 技术政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谭晓艳 张晓恒 游良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棉花生产重心呈现出由南向北,再由北向西北地区变迁的特点。新疆自1997年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植棉省,2017年其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国总量的69.41%。本文从自然因素和政策干预两个视角分析其对棉花生产布局的影响。基于197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在全国层面,生长季平均日照时长和生长季平均降水量对棉花生产集中度有显著影响。生长季平均日照时长每增加10小时,棉花生产规模指数将大约上升0.354%;生长季平均降水量每增加1毫米,棉花生产规模指数将大约下降0.010%。增加新疆地区虚拟变量与气候变量的交叉项后,结果显示生长季平均温度对棉花生产规模指数有正向影响,相比其他地区,新疆的生长季平均温度每增加1摄氏度,棉花生产规模指数将大约上升9.629%,这可能与温度升高导致新疆积雪融化、地下水增加、宜棉范围扩大以及棉花生长期延长有关;生长季平均日照时长每增加10小时,棉花指数将大约上升0.359%。此结果基本验证了棉花喜光照、惧严寒的生长习性和新疆独特的自然优势。此外,不同时期制定的棉花政策也促进了棉花生产向新疆集中。结论表明自然和政策因素都对中国棉花布局向新疆集中具有重大影响。中国政府对新疆棉花发展的支持政策遵循了自然规律,发挥了新疆的自然条件优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家庭 张换兆
本文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探讨农地流转制度的变迁历程,认为中国农地流转制度存在管理制度供给不足、管理主体不明确、地方寻租空间过大等问题,提出加强制度变迁的综合性和配套性,明确管理主体,以土地使用权能一致性为基础,逐步清晰产权,规范微观管理主体行为,保护农民利益,消散制度租。
关键词:
农地流转制度 管理主体 寻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洪友 张军
一、中国的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成效与问题 一套新的制度取代旧的制度,可界定为制度变迁。由此可将新中国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的时限大体界定在1978年。在此之前的公共品供给制度是典型的政府选择;在此之后,中国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奇 史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金洲
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审视了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历史演进。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创新的客观必要性,并提出了组织形式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农村经济组织 创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成杰
本文系统学习和回顾了新阶段“三农”工作理论和政策创新:做出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大判断,为制定“三农”工作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了“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战略地位;实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推动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实行“两减免、三补贴”政策,终结了2 0 0 0多年来的种田纳税制度的历史;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做出“两个趋向”重要论断,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这些重要理论和政策创新,是推进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理论支持和政策保障。
关键词:
“三农” 理论 政策 创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国家开发银行课题组
本文分析了金融体系支持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商业银行体系、资本市场、保险、信用担保体系以及政策性银行等不同论述了制度设计和监管要求以及服务模式和产品提供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对如何完善支持创新的金融体系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构建支持技术创新的银行服务体系、强化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