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8)
- 2023(10674)
- 2022(8987)
- 2021(8343)
- 2020(6625)
- 2019(15339)
- 2018(14881)
- 2017(28463)
- 2016(15142)
- 2015(17061)
- 2014(16938)
- 2013(16918)
- 2012(16402)
- 2011(15418)
- 2010(15714)
- 2009(14422)
- 2008(14222)
- 2007(12653)
- 2006(11793)
- 2005(11071)
- 学科
- 济(73683)
- 经济(73617)
- 管理(39736)
- 业(37946)
- 企(27143)
- 企业(27143)
- 中国(26743)
- 方法(23664)
- 农(21713)
- 数学(21211)
- 数学方法(21012)
- 地方(20277)
- 贸(16500)
- 贸易(16485)
- 易(16060)
- 业经(15568)
- 农业(14397)
- 财(14374)
- 制(13764)
- 银(13525)
- 银行(13514)
- 发(13295)
- 行(13282)
- 融(12947)
- 金融(12947)
- 学(12537)
- 环境(12481)
- 策(11967)
- 地方经济(11349)
- 及其(9962)
- 机构
- 学院(221208)
- 大学(220072)
- 济(104565)
- 经济(102605)
- 研究(88636)
- 管理(80525)
- 中国(70451)
- 理学(67166)
- 理学院(66324)
- 管理学(65485)
- 管理学院(65047)
- 科学(49829)
- 京(49477)
- 财(46978)
- 所(45182)
- 研究所(40558)
- 中心(39005)
- 农(36185)
- 财经(35900)
- 江(34577)
- 经济学(33151)
- 经(32765)
- 北京(32725)
- 院(31904)
- 范(31188)
- 师范(30949)
- 经济学院(29676)
- 业大(28384)
- 农业(28060)
- 州(27387)
- 基金
- 项目(138245)
- 科学(110384)
- 研究(105321)
- 基金(101050)
- 家(87735)
- 国家(87015)
- 科学基金(73714)
- 社会(69225)
- 社会科(65800)
- 社会科学(65790)
- 省(51446)
- 基金项目(51224)
- 教育(47117)
- 划(44529)
- 自然(44189)
- 自然科(43146)
- 自然科学(43136)
- 自然科学基金(42367)
- 资助(42366)
- 编号(41926)
- 发(36324)
- 成果(35196)
- 部(32187)
- 重点(31657)
- 课题(30686)
- 发展(30267)
- 展(29784)
- 国家社会(29539)
- 中国(28500)
- 创(28350)
- 期刊
- 济(125533)
- 经济(125533)
- 研究(77174)
- 中国(53288)
- 农(34969)
- 财(32846)
- 管理(32547)
- 科学(30743)
- 学报(29142)
- 融(27904)
- 金融(27904)
- 教育(26405)
- 农业(24418)
- 大学(22517)
- 经济研究(21214)
- 学学(20870)
- 业经(19969)
- 技术(18975)
- 财经(18283)
- 问题(16529)
- 经(16009)
- 贸(15880)
- 国际(14806)
- 世界(14352)
- 业(13470)
- 技术经济(11438)
- 资源(11243)
- 坛(10569)
- 论坛(10569)
- 现代(10382)
共检索到365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贾宏俊 黄贤金 于术桐 王广洪 郑泽庆
研究目的:推行工业用地集约利用,促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市场、行政的最佳配置,走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达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推理法。研究结果: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不断丰富;当前中国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存在着缺乏科学规划、供地过程不规范、批后监管不足等问题;通过项目集中集聚、技术改进、存量挖潜和社区就业4种模式因地制宜地优化区域工业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结论:坚持科学规划工业用地;制定合理的工业用地准入门槛,强化工业用地预审;强化工业用地市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体系和法规体系,强化批后监督手段,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魏 马克星 刘红梅
研究目的:梳理中国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演化过程和各阶段主要特点,分析政策有待改进的方面和改革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规范分析法,根据对国务院、国土资源部等工业用地节约集约相关政策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将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演化过程归纳为4个阶段,并总结现阶段中国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的不足。研究结果: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可分为4个阶段,总体上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管理政策不断完善;在政策不断完善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应加强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创新,探索和深化节约集约利用精细化、差别化管理,并将节约集约利用政策纳入法律体系。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工业用地 节约集约利用 政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华 于晓舟 王宏玉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化进程正经历从工业化初期到中期的重要转型。工业园区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载体,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架构城市与乡村共同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吸引城市资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导功能,为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可靠路径。然而,我国工业园区当下存在两种趋势不容忽视:一是部分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园为了加大工业发展的体量,降低入园门槛,导致工业园
关键词:
工业用地 集约利用 批后监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宫玉泉
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土地作为基本生产要素,对工业发展的质量和布局有着重要影响。为适应我国新型工业发展形势和目标要求,近年来,我国对工业用地配置政策进行了改革,管理思路发生了方向性的转折。本文认为,在当前的制度框架下,发挥工业用地政策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应通过系统集成同向政策予以推进。
关键词:
工业用地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双 陈文波 郑蕉
研究目的:针对以往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仅考虑单一层次且多集中于宏观、中观尺度的问题,尝试从微观企业尺度分析企业、开发区两层因素对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和分层线性模型。研究结果:江西省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偏低,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赣北>赣东>赣西>赣中>赣南的特征,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地域分布一致;开发区企业用地集约度受到企业和开发区两个层次影响。企业层次主要受企业规模、企业所有制、行业类型、研发投入和初始基础设施影响;开发区层次主要受开发区级别、工业用地率和土地利用集约度影响,并且通过影响企业资本类型、研发投入和初始基础设施的系数对企业用地集约度产生加成效用。研究结论:分层线性模型有效解决了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的结构分层和嵌套问题,揭示了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结果为研究区有针对性的制定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提供一定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博 王珺卓 钟骁勇
乡镇工业小区多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工业用地"退城进园"集中发展,不少乡镇工业小区也走向萧条。目前,乡镇工业小区土地现状大多为建设用地,符合土地规划和城镇规划,具有很大的存量开发潜力。近年来,各地积极挖掘存量集体建设用地资源潜力,如广东的"三旧"改造、上海的二次改造、北京大兴区的"腾退工业大院"等探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所以,通过深入剖析乡镇工业小区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分析制约土地高效利用的因素,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严思齐 彭建超 吴群
研究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收敛特征对于推动区域均衡发展、促进全域性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科学界定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内涵的基础上,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框架测度了中国大陆各省级行政区2000—2015年间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了β收敛分析和俱乐部收敛分析,并考察了影响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提升和稳态形成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存在着β收敛和σ收敛,收敛速度为0.143,且地区间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增长存在着显著的相互影响;(2)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和对外开放水平等因素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和稳态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3)基于Moran散点图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将各省级行政区划分为HH组、LL组和LH组这3个区域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在各区域组内均存在着俱乐部收敛,收敛速度分别为0.289、0.149和0.196,均快于中国大陆整体的收敛速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振华 黎响 王亚蓓
我国部分城市存在着土地低效利用、闲置浪费等现象,故占比较大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可以为城市土地优化利用提供管理依据和发展思路。基于动态的视角,以信息熵及Topsis基本理论为支撑,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改善以往静态思路评价的劣势,系统地建立了更适用于工业用地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得到了各指标逐年变化趋势,为更好地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提供建议。选取2012—2016年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评价系统的案例研究,评价表明:现有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还存在较多不足,采用动态视角进行改进可以弥补静态思维所带来的缺陷;通过对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近五年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情况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此开发区集约利用水平逐年递增,逐步往优质用地发展,但在部分指标上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及现实需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甄江红,成舜,郭永昌,张敏
以包头市工业用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依据,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并确定指标权重,对不同工业类别及其用地进行集约利用程度分级与潜力评价。根据评价标准划分出低度利用、适度利用、集约利用及过度利用等土地利用类型,并结合包头市实际情况提出工业用地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申屠杜平 严政 欧阳安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洪 张晓娟 樊玉杰
研究分析云南省坝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指标对促进区域行业用地集约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是对工业用地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措施,也是保护云南省坝区耕地、缓解用地矛盾、实现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手段。文章以坝区典型工业企业用地数据为基础,通过行业用地集约评价、统计与计量分析等方法,尝试探讨分析坝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指标。结果显示:(1)从用地结构、用地强度、用地投入和用地产出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测算出的综合分值显示坝区不同工业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集约利用水平差异较大,总体上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处于中等集约水平,工业用地集约发展潜力较大。(2)通过岭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分值与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结合实际评价结果提出各行业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建议控制值,如容积率和投资强度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各行业均有所有提高,建筑系数控制下限提高到40%,绿地率等指标可按国家标准进行控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伟芳 吴迅锋 杨晓平
研究目的:综合评价宁波市不同行业工业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程度,为指导工业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研究结果:(1)宁波市工业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与工业行业有关;(2)工业用地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工业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最重要的外部因素。研究结论:通过加强工业用地管理、制定不同行业工业用地节约和集约用地标准,完善考核机制和土地市场机制等措施,促进工业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洪 张晓娟 樊玉杰
研究分析云南省坝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指标对促进区域行业用地集约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是对工业用地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措施,也是保护云南省坝区耕地、缓解用地矛盾、实现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手段。文章以坝区典型工业企业用地数据为基础,通过行业用地集约评价、统计与计量分析等方法,尝试探讨分析坝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指标。结果显示:(1)从用地结构、用地强度、用地投入和用地产出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测算出的综合分值显示坝区不同工业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集约利用水平差异较大,总体上工业用地集约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小风 黄贤金 严长清 李衡 张兴榆
作为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直接影响到建设用地特别是城市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效果。基于开发区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能分析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揭示不同区域及不同类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差异,为促进开发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以江苏省为例,通过构建包含开发程度、用地结构、用地强度、用地效益和资源消耗5个子目标、14个指标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RAGA-AHP方法实现了江苏省134个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实码加速遗传算法与层次分析法的集成,能获得高精度的权数并能保证全局收敛性;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苏北5市开发区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耿雪洋
土地既是生产要素也是政府政策调节工具,探究土地要素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深入探究其影响路径,可从土地要素视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证支持。本文运用工业用地错配衡量土地要素配置,并在测算和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时空分布的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工业用地错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测算结果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其重力中心的动态轨迹先向东南移动,后向西南移动。实证分析发现,工业用地错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抑制作用,且可通过中介变量产业高度化部分实现。滞后一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全要素生产率、城镇化水平、消费水平、交通设施和政府干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就异质性分析而言,在2012年之前、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密集型地区,工业用地错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