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0)
- 2023(15283)
- 2022(13361)
- 2021(12596)
- 2020(10759)
- 2019(25377)
- 2018(25019)
- 2017(48772)
- 2016(26481)
- 2015(30256)
- 2014(30340)
- 2013(30420)
- 2012(28243)
- 2011(25636)
- 2010(25480)
- 2009(23623)
- 2008(23309)
- 2007(20469)
- 2006(17562)
- 2005(15609)
- 学科
- 济(112369)
- 经济(112253)
- 管理(73804)
- 业(70632)
- 企(57196)
- 企业(57196)
- 方法(54905)
- 数学(48594)
- 数学方法(48151)
- 中国(29749)
- 农(29422)
- 财(27233)
- 学(24278)
- 业经(22633)
- 贸(22545)
- 贸易(22537)
- 易(21893)
- 地方(21009)
- 农业(19524)
- 制(19148)
- 和(17224)
- 务(17191)
- 财务(17119)
- 财务管理(17079)
- 环境(17026)
- 理论(16373)
- 企业财务(16170)
- 银(16164)
- 银行(16110)
- 融(15844)
- 机构
- 大学(388224)
- 学院(383679)
- 济(159479)
- 经济(156194)
- 管理(151724)
- 研究(132158)
- 理学(131874)
- 理学院(130394)
- 管理学(128295)
- 管理学院(127612)
- 中国(98620)
- 京(83061)
- 科学(82160)
- 财(70146)
- 所(67330)
- 农(64708)
- 研究所(61708)
- 中心(59386)
- 业大(58868)
- 财经(57421)
- 江(54156)
- 北京(52950)
- 经(52332)
- 农业(51336)
- 范(50216)
- 师范(49763)
- 经济学(48849)
- 院(47539)
- 经济学院(44322)
- 州(43800)
- 基金
- 项目(262545)
- 科学(205648)
- 基金(191557)
- 研究(189972)
- 家(167487)
- 国家(166167)
- 科学基金(141515)
- 社会(119570)
- 社会科(113358)
- 社会科学(113327)
- 基金项目(101790)
- 省(100275)
- 自然(92484)
- 自然科(90305)
- 自然科学(90278)
- 自然科学基金(88657)
- 教育(86673)
- 划(85495)
- 资助(79992)
- 编号(76991)
- 成果(62365)
- 部(59130)
- 重点(58838)
- 发(55739)
- 创(53698)
- 课题(52562)
- 科研(50612)
- 教育部(50366)
- 创新(50232)
- 国家社会(49339)
- 期刊
- 济(168265)
- 经济(168265)
- 研究(111888)
- 中国(68947)
- 学报(62529)
- 农(57719)
- 科学(57262)
- 管理(52206)
- 财(52003)
- 大学(46206)
- 学学(43387)
- 农业(40238)
- 教育(38130)
- 技术(31901)
- 融(30855)
- 金融(30855)
- 财经(27748)
- 经济研究(27701)
- 业经(26301)
- 经(23673)
- 问题(22533)
- 业(21687)
- 图书(20223)
- 技术经济(19455)
- 贸(19016)
- 理论(18604)
- 科技(17739)
- 资源(17652)
- 版(17571)
- 统计(17266)
共检索到551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荣茂 刘学敏
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低下,低成本过度扩张问题日益突出。文章通过构建新古典土地利用模型对最优工业用地出让数量、影响工业用地过度扩张的因素及工业用地过度扩张的工资效应进行了数理分析,并利用1986-200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数理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追求工业总产出最大化导致工业用地低成本过度扩张。在土地收益被企业和政府攫取的情况下,工业用地出让数量的增长将导致居民边际工资收入下降。解决工业用地低成本扩张的根源在于调整土地收益分配格局并明确土地收益用途。政府通过提高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来抑制工业用地扩张具有较长的政策时滞,暂停审批短期有效,但会招致剧烈反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严思齐 彭建超 吴群
研究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收敛特征对于推动区域均衡发展、促进全域性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科学界定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内涵的基础上,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框架测度了中国大陆各省级行政区2000—2015年间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了β收敛分析和俱乐部收敛分析,并考察了影响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提升和稳态形成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存在着β收敛和σ收敛,收敛速度为0.143,且地区间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增长存在着显著的相互影响;(2)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和对外开放水平等因素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和稳态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3)基于Moran散点图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将各省级行政区划分为HH组、LL组和LH组这3个区域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在各区域组内均存在着俱乐部收敛,收敛速度分别为0.289、0.149和0.196,均快于中国大陆整体的收敛速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小风 楼佳俊 李禕 张云鹏 孙笑古
工业用地利用转型研究不仅丰富了全球土地计划和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内容,还对提高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和社会经济环境效应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工业用地利用转型研究进行综述。研究结果表明:(1)现有研究对工业用地利用转型的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和效应进行了初步探索,获得了一些极具价值的成果。(2)需要将工业用地利用纳入到自然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管理系统之中,从而构建工业用地利用转型的理论框架。(3)需加强对工业用地隐性形态的研究,加强对工业用地利用转型
关键词:
工业用地 土地利用转型 综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伟 彭建超 吴群
本文在界定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内涵基础上,利用单要素DEA方法、GIS空间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方法,系统研究了2001-2011年我国各省份及不同区域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与变化特征,检验了经济与产业发展水平、企业所有制结构、工业资本构成与企业规模、工业研发投入等因素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各省份比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省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更高,广东和天津处于前两位;2在研究时段内高效率省份逐渐向东南沿海集中,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各省份效率水平逐渐趋同;3东部和西部地区省份间效率差异程度明显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省份间效率差异逐渐缩小,并且东部和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严思齐 彭建超
制度因素是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政治集权下的财政分权是中国转型期的基本制度特征。本文在分析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地方政府财政激励响应的基础上,利用2000—2015年间中国大陆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度工业用地利用效率,通过构建和估计面板门槛模型分析检验财政分权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有所差异,体现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当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或高技术产业占比较低时,财政分权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当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或高技术产业占比达到门槛值以上时,财政分权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因此,应当充分关注不同发展阶段地方政府行为逻辑的动态变化,通过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引导地方政府行为,促进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贯成 丁晨曦 王雨蓉
研究目的:构建一般化的理论框架,探讨新型城镇化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市场化供给程度、非国有工业企业占比及高科技产业企业占比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2)工业发展规模遵循着规模经济的规律,在一定技术水平的条件下,规模并非越大越好;(3)从短期来看,工业研发投入未能有效促进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增加。研究结论:新型城镇化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更能刺激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崔新蕾 赵燕霞
提高资源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不仅有利于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也至关重要。以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2003—2014年资源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和Malmquist生产率,分析其时空差异特征,并用Tobit模型分析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资源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水平中等偏上,规模效率整体大于纯技术效率;Malmquist生产率呈上升趋势,技术进步指数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水平排名为:成长型>成熟型>再生型>衰退型,Malmquist生产率均大于1;东部地区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优于其他3个地区,东北地区利用效率最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利用效率基本处于同一水平,Malmquist生产率均大于1;工业用地冗余情况较明显,衰退型城市冗余率最高,成长型城市冗余率最低,东北地区冗余率最高,东部地区冗余率最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收敛和绝对收敛,各城市之间利用效率的差距将会逐渐缩小并最终趋于稳态;影响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因素包括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工业行业规模、工业化程度、工业企业集聚程度等,但不同资源类型及地区的影响因素有差别。
关键词:
工业用地 资源型城市 利用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洋 杨新海 彭锐
经济发达地区工业重镇的转型升级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其利用结构和利用效率直接影响着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基于"存量挖潜"视角探寻工业用地调控策略对苏南乡镇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苏南工业重镇W市D镇为案例,构建了存量工业用地分类、识别评价、有序调控的技术体系。从政策条件和管理技术层面为乡镇地区存量工业用地再利用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苏南乡镇 存量工业用地 识别 再利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兰 汪应宏 徐春鹏 王健 彭山桂
以广东省为例,利用2007-2013年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和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从财政分权和地方官员晋升考核机制两个制度因素视角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以分税制为代表的财政分权和以晋升锦标赛为特征的地方政府竞争均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负向影响;由于两者内在的交互影响,财政分权加剧了地方政府竞争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负向作用强度,这些结果在分别将其他控制变量加入模型时均稳健成立。调整中央—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不对等的局面,改变集中于财政增收和经济增长的政绩考核方式是改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可行制度安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兰 汪应宏 徐春鹏 王健 彭山桂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崔新蕾 李蒙
资源型地区在我国的工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经济发展更多的依赖于当地丰裕的自然资源,但相对粗放的发展方式使资源型地区呈现较低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基于2007—2016年面板数据,建立系统GMM模型,对资源型地区进行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资源型地区的工业用地市场化程度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在全国范围内仍处于较低水平。工业用地市场化程度对资源型地区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有负向影响,即工业用地市场化程度越高反而抑制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东部和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用地市场化程度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负向影响;成熟型和成长型城市同样具有负向影响,但衰退型城市具有正向影响。资源型地区应建立良好的政策制度,实现有效的市场体系;加强环境治理,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采取因地制宜发展措施,实现工业用地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罗能生 彭郁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主要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年度变化以及不同层面的地方政府竞争对其影响。研究方法:GIS方法与动态面板计量方法。研究结果:(1)中国各大中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普遍不高,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性和不完全规律性分布,但城市之间效率差异在逐年缩小。(2)地方政府竞争的4个方面对促进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省会城市和其他城市之间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3)从投资来源看,内资企业的土地利用效率更容易受到政府的直接推动,港澳台资企业习惯于享受地方政府的土地价格优惠,外资企业则更倾向于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城市布局。研究结论:政府应在提高城市工业用地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洪亚敏 王文
研究目的:正确把握城市热点区域存量划拨工业用地申请补办出让的内在动因及其对城市科学供地、合理用地的影响,为政府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实证参考。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因果分析。研究结果:城市热点地区存量划拨工业用地申请补办出让的目的并非基于现状用途,而是期望通过补办出让—转让获取额外收益。研究结论:现行直接办理协议出让的简单处置方式,可能会影响土地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有序发展。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更为适宜的处置方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贯成 彭紫新 周志伟
针对近年来企业变化趋势和新时代下对企业改革新要求,基于宏观视角对企业类型进行分类,结合2008~2016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其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资本类型中,地区外资及港澳台工业企业数量占比的提高在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上会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负向作用;产权类型中,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数量占比的提高在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上会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负向影响;规模类型中,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数量占比的提高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会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负向影响;技术类型中,高技术产业企业数量占比的提高在5%显著性水平上会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正向影响。因此,工业企业类型不同将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显著影响,未来应注重工业企业内部改革和转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家蒙 刘艳芳 方建 刘小欢
本文采用了中国土地市场网2007-2016年工业用地出让数据,测算了全国和不同区域工业用地成交价相对《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最低限价溢价率的时空序列。研究发现:(1)从全国来看,随着"最低价"政策和"招拍挂"出让模式的逐步落实,工业用地出让溢价率从负值过渡到正值,并保持增长趋势;(2)从区域看,东部地区工业用地出让溢价率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并且高溢价能力更强;(3)从时间序列上看,城市溢价率存在自我强化与空间蔓延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