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08)
2023(12543)
2022(10616)
2021(10150)
2020(8730)
2019(20533)
2018(20149)
2017(38403)
2016(20423)
2015(23525)
2014(23367)
2013(23281)
2012(21332)
2011(19181)
2010(18724)
2009(17422)
2008(17350)
2007(15034)
2006(12446)
2005(10963)
作者
(57619)
(48557)
(48270)
(46082)
(30822)
(23175)
(22106)
(18999)
(18338)
(16826)
(16423)
(16141)
(15262)
(15159)
(15041)
(14900)
(14656)
(14468)
(13877)
(13864)
(11845)
(11807)
(11736)
(10973)
(10963)
(10863)
(10618)
(10384)
(9647)
(9616)
学科
(91181)
经济(91099)
管理(59758)
(58142)
(46925)
企业(46925)
方法(46437)
数学(42187)
数学方法(41711)
中国(24227)
(23200)
(22709)
(18614)
贸易(18608)
(18209)
业经(17859)
(16224)
(15819)
农业(15326)
地方(14702)
(14391)
财务(14344)
财务管理(14309)
(13951)
银行(13927)
企业财务(13523)
技术(13294)
(13224)
环境(13214)
(12956)
机构
大学(295829)
学院(293444)
(131951)
经济(129722)
管理(118370)
理学(103229)
理学院(102170)
管理学(100585)
管理学院(100024)
研究(98396)
中国(76422)
(61462)
科学(57865)
(56949)
(48272)
(46851)
财经(46588)
中心(45958)
研究所(44167)
业大(42711)
(42653)
经济学(41766)
(40648)
北京(38345)
经济学院(37865)
农业(37085)
(35821)
师范(35470)
(35267)
财经大学(34901)
基金
项目(202069)
科学(161177)
基金(151431)
研究(145693)
(131988)
国家(131002)
科学基金(113562)
社会(95864)
社会科(91144)
社会科学(91121)
基金项目(79753)
(76004)
自然(73436)
自然科(71835)
自然科学(71814)
自然科学基金(70581)
教育(67072)
(64739)
资助(62717)
编号(56986)
(46616)
重点(45331)
成果(44780)
(43050)
(42344)
国家社会(41216)
教育部(40455)
创新(39724)
科研(39438)
人文(38943)
期刊
(132592)
经济(132592)
研究(82378)
中国(51555)
(44951)
学报(43173)
管理(42064)
科学(41611)
(40880)
大学(33272)
学学(31500)
农业(28227)
技术(26679)
(24836)
金融(24836)
教育(23631)
财经(22899)
经济研究(22834)
业经(20165)
(19734)
问题(17963)
(16681)
(16360)
统计(16355)
技术经济(15987)
世界(14682)
(14595)
国际(14015)
(13308)
理论(13241)
共检索到418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干春晖  郑若谷  
文章利用推广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我国1998-2007年36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估计了我国工业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结果表明,较高市场化程度的经济制度、较大的产业规模和较低的能源消耗均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我国工业生产效率是存在波动的,而且行业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全要素生产率是在波动中增长的,2003年是其峰值;行业规模与生产效率表现出了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而与全要素生产率却呈反方向变化;总体上,我国工业TFP增长主要源自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但各行业TFP增长的源泉差异巨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悦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2007-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各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各行业的前沿技术进步率、技术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五年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快速,为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前沿技术进步率基本一直呈现正增长,成为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一直呈现正增长但增长幅度较小。因此,提高技术进步将是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所在,同时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的技术效率水平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胜文  李大胜  
本文基于1985~2005年中国34个工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运用三投入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别测算工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结果显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出现先慢后快,然后停滞再缓慢回升的态势,主要受产出弹性相对较大的就业人数变化,引起资源配置效率的剧烈波动所致;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低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采掘业,主要原因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中产出弹性相对较低的中间投入和资本增长较快。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争  史晋川  
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转型时期(1987—2002)中国工业部门生产绩效的地区异质性和短期波动的一致性背后的原因。研究首先发现,自1987年以来各地区工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的上升却伴随着资本边际生产率的下降,尤以东部地区最为明显。与此同时资本边际生产率的省际分布正在由离散走向极化,而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分布变化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接着,我们进一步确认了20世纪90年代末国企改革程度的加强是造成各地区工业生产绩效及构成成分短期波动的首要原因;而民营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的工业生产绩效受到制度冲击的程度相对较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调节能力。另外,劳动力教育水平也对工业生产绩效的提高发挥着显著的积极作...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闫冰  冯根福  
长期以来,中国工业产业R&D效率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研究。本文以中国工业的37个行业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考察了从1998年到2002年5年期间的中国工业R&D效率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R&D效率总体水平低下,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工业企业R&D效率与前期投入成正比,而与行业竞争强度成反比;工业行业的R&D效率可能主要与其市场结构有关,而与该行业中的主要企业是否国有企业无关;中国工业R&D效率的高低不仅与行业的市场结构有关,而且与政府的支持方式也有联系。本文研究结果的重要政策含义是,中国如果要继续保持经济的较高速度增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提高中国工业R&D的总体效率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姝  
本文基于2005—2012年全国29省区火电行业面板数据,运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中国火电行业技术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火电行业平均技术效率水平不高,介于0.804—0.872之间,波动较为明显,且地域差异较大。在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中,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显著,但影响力度微弱;发电设备利用率、环境规制强度和煤质与火电无效率显著负相关;电厂自用电率与火电无效率显著正相关。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郑兵云  陈圻  
本文利用1996-2007年我国工业36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转型期我国工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其分解要素的波动情况。实证研究表明,1996-2007年我国TFP平均为4.76%,并呈逐步上升趋势;TFP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平均来说,TFP增长的85.50%来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因为技术效率的提高使TFP平均每年提高了0.94个百分点;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对TFP的贡献年平均0.52个百分点,并有较大的波动;而因为规模总报酬递减的影响,TFP每年反而下降了0.78个百分点。通过经济增长来源分析,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由主要靠资本驱动逐渐向靠技术创新驱动转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戴永安  
从人口、经济和社会角度研究中国城市化效率,考察其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并对中国城市化的全要素生产率做了动态分析和区域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化效率缓慢增长,城市间效率差异显著,但效率差距是逐渐缩小的。城市的初始状态、区位、空间集聚水平、产业结构效益与基础设施水平对各城市化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人口因素和政府的作用却限制了城市化效率的提高。技术进步是推进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规模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则对各城市化分别表现出不同的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昊  
本文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运用2001—2010年15个省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主产区单位面积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的总体状况与变化特征,并对地区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10年间中国小麦单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6,年均改善速度为0.76%,除个别地区外总体技术效率改善并不显著;地区间技术效率及其变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多数地区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变化趋于稳定,少数地区年度间变化较大,个别省份还有进一步提高技术效率的潜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明利  李威夷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2—2009年全国15个生猪主产区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按规模划分,分析了各生猪主产区间的效率差别以及不同投入要素对生猪生产的贡献。研究发现,我国生猪养殖的总体技术效率较高,规模养殖的技术效率优势逐步体现,其中饲料投入对生猪产出的影响最大,用工数量其次;不同地域的技术效率具有明显差异,粮食主产区要高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石慧  孟令杰  王怀明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1985-2005年中国地区农业生产绩效的动态表现。结果显示:(1)样本期间八大地区平均的TFP和技术进步率都为正增长,与此同时技术效率的改进不明显且为负增长,规模效率则表现出更明显的负增长,只有少数地区的配置效率改进有正增长;(2)从地区差距和波动来看,八大地区农业技术进步率的差异有所缩小,其技术效率变化趋势相同,并且两者波动性不大,而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的波动都较大;(3)通过进一步检验发现:配置效率的波动是农业TFP的波动的首要推动力,即近20年来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是农业TFP增长波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红雷  贾金荣  
利用2001-2008年中国22个玉米主产区的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建立了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并对中国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全国玉米生产平均技术效率为0.86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分析了技术效率的时间差异、地区差异和收敛性,发现玉米生产技术效率随时间波动且地区差异明显,但从全国来看,各省份之间的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具有趋同的趋势。今后应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机械化水平,进行科学管理;加强玉米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顾建国  张文修  
本文选取12家烟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考察了从2001年到2005年5年期间的烟草企业生产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烟草企业之间的生产效率差异并不大;企业规模与企业的生产效率呈正比例关系。本文研究结果的重要政策含义是,如果继续提高烟草企业的生产效率,就必须打破企业间的市场分割,深化企业间的联合重组,保持企业的适度规模。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鹏  于伟  
基于2000-2010年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本文研究了高校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内211高校占比、高校科研产出和研究生培养数量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积极影响;高校人均科技经费投入和科技合作对区域创新效率影响并不显著;空间互动模型中高校知识创新效率减缓了区域创新效率的收敛速度。为此,需要优化高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机制,以提升高校科研投入资源的产出绩效;优化产学研合作的内在协调性,以提升企业和高校知识创新能力;加速提升中西部地区高校科研效率,以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一洪  
通过构建关于劳动力及资本投入的随机前沿模型,讨论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及公司治理的绩效影响问题,结果发现:近几年随着公司治理的改善、跨区域经营政策的突破,国内城商行的经营绩效得到明显提升;城商行第一大股东的股权属性及持股比例是影响城商行产出效率的显著因素;引进战略投资者和跨区域经营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