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54)
- 2023(6158)
- 2022(5221)
- 2021(5084)
- 2020(4055)
- 2019(9711)
- 2018(9468)
- 2017(17194)
- 2016(9381)
- 2015(11124)
- 2014(11084)
- 2013(11059)
- 2012(10331)
- 2011(9627)
- 2010(9417)
- 2009(8704)
- 2008(8729)
- 2007(7749)
- 2006(6885)
- 2005(6395)
- 学科
- 济(43325)
- 经济(43287)
- 管理(24477)
- 业(22788)
- 方法(18803)
- 数学(16766)
- 数学方法(16672)
- 企(16664)
- 企业(16664)
- 中国(15260)
- 农(11693)
- 贸(11525)
- 贸易(11513)
- 易(11337)
- 财(8847)
- 业经(8750)
- 制(8317)
- 农业(7466)
- 环境(7079)
- 银(6965)
- 银行(6959)
- 学(6859)
- 行(6735)
- 出(6433)
- 地方(6429)
- 发(6367)
- 关系(6305)
- 融(6146)
- 金融(6145)
- 和(6098)
- 机构
- 大学(137509)
- 学院(137136)
- 济(67400)
- 经济(66355)
- 研究(52296)
- 管理(48764)
- 中国(42524)
- 理学(41013)
- 理学院(40527)
- 管理学(40032)
- 管理学院(39773)
- 京(30340)
- 财(28704)
- 科学(28504)
- 所(26265)
- 研究所(23601)
- 中心(23016)
- 财经(22952)
- 经济学(22844)
- 经(21139)
- 经济学院(20596)
- 农(20311)
- 江(20187)
- 北京(19987)
- 院(18651)
- 范(17873)
- 师范(17733)
- 财经大学(17114)
- 业大(16852)
- 科学院(16366)
- 基金
- 项目(85501)
- 科学(67678)
- 研究(65744)
- 基金(63296)
- 家(55300)
- 国家(54879)
- 科学基金(46226)
- 社会(43573)
- 社会科(41418)
- 社会科学(41413)
- 基金项目(32019)
- 教育(30154)
- 省(30070)
- 自然(27042)
- 资助(27001)
- 自然科(26447)
- 自然科学(26441)
- 划(26053)
- 自然科学基金(26022)
- 编号(25757)
- 成果(21348)
- 部(20723)
- 中国(20721)
- 重点(19725)
- 国家社会(19620)
- 发(19342)
- 课题(18512)
- 教育部(18066)
- 创(17522)
- 性(17163)
共检索到218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汪敬虞
本文从人均生产量、值的角度 ,对抗战时期中国工业生产和生产力的状况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初步探讨。全文共分五个小节 :第一小节着重对抗日战争爆发前四年和战争结束后一年的工业生产力进行全面的比较。以次三节分别对东北(伪满 )、华北华中 (战时沦陷区 )和西南 (战时大后方 )三个地区的工业生产力 ,进行初步测算和估计。最后一小节附带叙述抗战结束后内战三年中工业生产力的普遍式微。整个战争的影响 ,直到今日 ,仍构成沉重的历史负担。就作者所知 ,这方面的研究 ,过去涉猎者不多。希望通过本文的发表 ,能够引起批评、讨论和学术界的关注。同时 ,在文章的最后 ,作者对当前我国工业生产力的问题 ,也提出了自己的...
关键词:
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力 人均生产量、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殷醒民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基本原因是工业生产力革命,工业产品的数量增加超过了任何国家。制造业的市场规模每隔7年翻一番,其中劳动生产率的成倍增长是制造业产出成倍增长的最根本原因。对工业制成品的实际需求是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增长的,那么以人均产出数和消费数来衡量工业产品增长的前景时,工业生产力将进一步扩大,中国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化国家。
关键词:
工业生产力 数量革命 制造业 工业产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来明敏
乡镇工业在农村改革中异军突起,如今在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中,同样肩负重大历史责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现实,要求乡镇工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面对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解决乡镇工业生产力由分散发展向聚集发展的问题,从而实现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峥
区位条件是区域内市场需求、生产要素的禀赋状况,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的资本供给规模、可用能源规模、运输的便捷程度和潜在市场的大小。文章将生产力布局的过程,抽象化为在资金、能耗、污染、运输能力等条件的限制下,实现总利润最大化的线性规划模型。总结了区位条件因素对生产力布局的线性规划模型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影响,提出了立足不同的区位条件,在不同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洗漱的限制下,进行工业生产能力配置的三种模型。
关键词:
区位条件 工业生产力布局 产能配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峥
区位条件是区域内市场需求、生产要素的禀赋状况,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的资本供给规模、可用能源规模、运输的便捷程度和潜在市场的大小。文章将生产力布局的过程,抽象化为在资金、能耗、污染、运输能力等条件的限制下,实现总利润最大化的线性规划模型。总结了区位条件因素对生产力布局的线性规划模型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影响,提出了立足不同的区位条件,在不同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洗漱的限制下,进行工业生产能力配置的三种模型。
关键词:
区位条件 工业生产力布局 产能配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新保
生产力的合理布局,特别是工业的合理布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提高我国经济建设效益的重要条件之一。就一个地区来说,如何把工业合理地分布在城市和农村,把城乡工业中的大、中、小型企业合理组织起来,使其成为地区经济网络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改善工业布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拟结合江苏的实际,从这个角度探讨一下地区的工业合理布局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涂正革 肖耿
本文运用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 1 995— 2 0 0 2年期间的年度企业数据 ,系统地研究 3. 7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TFP)增长趋势 ,并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 ,将生产率增长分解为前沿技术进步 (FTP)、相对前沿技术效率 (TE)的变化、配置效率 (AE)以及规模经济性 (SE)四大因素。主要结论 :(一 )TFP的行业加权年均增长率为 6. 8% ,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 )前沿技术进步已经成为TFP增长的最重要动力 ,企业因前沿技术进步平均每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高达 1 4个百分点 ;(三 )企业相对前沿的技术效率差距拉大 ,已经严重阻碍了TFP增长 ,导致TFP平均每...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蒋跃进
一、此较优势原理在地区生产力布局中的运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1772-1823年)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比较成本原理或比较优势原理.他在书中以假设的英国和葡萄牙的毛呢、葡萄酒生产为例(见图1),虽然葡萄牙的毛呢、葡萄酒的生产占有绝对优势,但两国这两种商品的贸易仍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千里 罗斯基 郑玉歆 王莉
一、引 言 本文是我们关于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系列研究(谢千里,罗斯基和郑玉歆,1990,1995,Jefferson,Gary H.,Rawski,Thomas G.,and Zheng,Yuxin,1992,1996)的新扩展。所作的主要扩展包括:时间跨度由1992年扩展到了1996年,涵盖范围由只涵盖国有和集体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关永强
工业生产指数是反映工业化进程及其特点最为直观的经济指标。近代作为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自民国时期已有机构和学者开始编制工业生产指数,此后国内外相关研究层出不穷,至今方兴未艾。本文详细梳理和分析了民国以来各种近代中国工业生产指数的编制者、商品种类、起讫时间、计算方法、资料来源和存在的问题,为学界使用这些资料提供参考和依据;并在比较分析三项主要指数的基础上,探讨其反映出的近代中国工业发展总体趋势、阶段性特点和产业别差异;进而总结近代中国工业生产指数编制方法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进一步修订完善的途径和方向。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工业指数 工业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军 杨明
提升产业效率是产业调整振兴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法,对1997—2007年我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变动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产业技术进步速度缓慢,特别是技术效率负增长造成的产业效率下降是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较快但却大而不强的根源。文章结合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指出基础设施网络的协同性不强、高端市场竞争不充分和低端的过度竞争、制造业物流服务水平不高、市场秩序不完善及分散的管理体制等问题是我国物流产业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涂正革 肖耿
企业间效率差距是技术进步的压力与动力,成为中国工业生产力革命的源泉。运用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37个两位数工业行业1995-2002年的年度企业数据及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影响企业技术效率差异的外生性因素、企业技术进步的过程及渠道进行深入系统分析,归纳出中国工业生产力革命的制度与市场基础:(1)产权结构是导致技术效率差距的核心因素,是生产力革命的制度基础;(2)技术扩散效应对提高技术效率有显著的影响,是生产力革命的重要途径;(3)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现阶段还不能削减中国企业间技术效率的差距,为生产力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市场;(4)企业规模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显著,寻找合适的企业规模成为生产力革命的一个重要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何维达 王海涛
利用2006—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色金属工业的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静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生产效率整体偏低,受地方经济发达程度的影响较显著;整个行业的无效率主要来自于纯技术无效率,且行业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行业抵抗突发性经济危机的能力较脆弱;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效率的省际差异逐渐拉大,个别省份的生产效率极低。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进行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0年期间,受技术进步这一主动力
关键词:
有色金属工业 生产效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武义青 聂辰席
一、方法及数据 生产率的测定采用了常用的柯布-道格拉斯(C-D)函数Y=AL~αK~β为基本工具,式中,Y为工业增加值(亿元),L为从业人员年平均数(万人),K为资金总额(亿元),α、β分别为L、K的产出弹性,A为结构参数,α、β、A由观测年度各省市区工业有关指标的混合数据经回归计算确定。通过引入适当条件,对柯布-道格拉斯(C-D)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虹 邓运高 魏怡爽
本文以经济发展对环境影响为主线,纵观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环境质量的变动情况,分析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前提下如何提高环境质量;利用我国近20年相关资料,分析我国工业化进程与环境质量变化的依存关系,提出了经济-环境“双赢”的工业生产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