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06)
- 2023(14798)
- 2022(12725)
- 2021(12017)
- 2020(10029)
- 2019(23503)
- 2018(23205)
- 2017(44274)
- 2016(23986)
- 2015(27398)
- 2014(27125)
- 2013(26859)
- 2012(24768)
- 2011(22522)
- 2010(22344)
- 2009(20488)
- 2008(19983)
- 2007(17216)
- 2006(15054)
- 2005(13295)
- 学科
- 济(102684)
- 经济(102577)
- 管理(68432)
- 业(66240)
- 企(53544)
- 企业(53544)
- 方法(50567)
- 数学(44773)
- 数学方法(44166)
- 中国(28916)
- 农(26272)
- 财(22403)
- 学(22224)
- 业经(20951)
- 贸(19687)
- 贸易(19678)
- 技术(19219)
- 易(19175)
- 农业(18158)
- 地方(17974)
- 理论(16175)
- 制(16057)
- 环境(15998)
- 和(15525)
- 银(14015)
- 银行(13965)
- 融(13747)
- 金融(13744)
- 划(13710)
- 行(13375)
- 机构
- 大学(353466)
- 学院(348829)
- 济(145118)
- 经济(142373)
- 管理(139009)
- 理学(121757)
- 研究(121320)
- 理学院(120386)
- 管理学(118030)
- 管理学院(117417)
- 中国(88460)
- 京(75628)
- 科学(75580)
- 财(61611)
- 所(61213)
- 研究所(56501)
- 农(56126)
- 中心(53072)
- 业大(52889)
- 财经(51037)
- 北京(48126)
- 江(47765)
- 经(46795)
- 范(46514)
- 师范(46097)
- 经济学(44772)
- 农业(44180)
- 院(43627)
- 经济学院(40554)
- 州(38805)
- 基金
- 项目(245013)
- 科学(193974)
- 基金(180557)
- 研究(176614)
- 家(158693)
- 国家(157479)
- 科学基金(134860)
- 社会(112838)
- 社会科(107132)
- 社会科学(107104)
- 基金项目(95063)
- 省(93035)
- 自然(88187)
- 自然科(86247)
- 自然科学(86227)
- 自然科学基金(84658)
- 教育(81355)
- 划(79569)
- 资助(75413)
- 编号(69624)
- 成果(56355)
- 部(55235)
- 重点(55180)
- 发(51804)
- 创(50938)
- 课题(48373)
- 创新(47569)
- 国家社会(47450)
- 教育部(47369)
- 科研(46723)
- 期刊
- 济(149801)
- 经济(149801)
- 研究(101866)
- 中国(63067)
- 学报(56964)
- 科学(53751)
- 管理(50270)
- 农(50206)
- 财(43437)
- 大学(42872)
- 学学(40364)
- 教育(38002)
- 农业(35951)
- 技术(31924)
- 经济研究(25165)
- 融(24947)
- 金融(24947)
- 财经(24647)
- 业经(22295)
- 经(21136)
- 问题(19744)
- 业(19415)
- 技术经济(18950)
- 科技(17978)
- 图书(17687)
- 统计(17317)
- 贸(16496)
- 理论(16038)
- 世界(15831)
- 版(15785)
共检索到497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景 董直庆
前沿研究重点关注物化型技术进步在行业内产生的就业效应,忽视物化型技术进步在行业间的关联影响。利用2003—2017年中国36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测算工业行业物化型技术进步,结合工业生产部门间投入产出数据,考察物化型技术进步在工业技术相似行业、前向关联行业与后向关联行业间的就业转移影响。研究表明:虽然物化型技术进步在工业行业内产生就业替代,还挤出了其上游行业就业,但对其技术相似行业和下游行业就业有创造作用,弥补了工业行业就业不足的同时,为失业人员提供了再就业岗位。物化型技术进步导致生产的资本化是减少工业行业就业需求的主要作用渠道,而物化型技术进步引致关联行业产品的总需求增加是发生就业转移的重要驱动力。物化型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关联影响具有行业异质性,其中就业转移主要发生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间,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就业受影响相对较小,且表现为就业创造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博 温杰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估算出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以此来衡量工业技术进步,并将其分解为技术变化和技术效率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将工业整体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四大部门,利用行业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我国不同工业部门就业的相应影响。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就业效应 工业结构 数据包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斌会 张欣
以环境污染指数作为非期望产出,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我国30个省份2000年至2018年工业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并将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进行分解,进一步分析出工业技术进步的投入要素偏向性与产出偏向性,从中探索其变动与区域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我国工业TFP持续增长,但增长幅度逐渐下降;TFP增长主要依靠工业技术进步,工业产业效率有待改善;东部地区技术进步偏向于使用资本要素,中西部地区偏向于使用劳动要素;TC变动与MATC变动一致,规模技术进步为拉动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其次是投入偏向型技术进步,最后是产出偏向型技术进步;东部和中部地区技术进步偏向于促进期望产出,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加重了环境污染。最终结合实证分析给出相关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振雄 郑建清
在人均GDP可比水平下,我国农业就业份额远高于同一发展阶段的日本、韩国、台湾省,年均农业就业份额下降速度及人均GDP每增长1 000 GK$农业就业份额下降速度均落后于日本、韩国和台湾省。这表明我国农业就业非农化转移相当缓慢,大大滞后于经济发展。延续发展经济学假设,结合新古典理论分析,表明影响农业就业转移的因素包括:资本增长率、创新强度、技术进步的劳动节约偏向和边际劳动产出递减的倾向。利用我国非农产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表明技术进步的劳动节约偏向是就业转移滞后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就业转移 技术进步偏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在阐述能源节约偏向型技术进步促进节能减排的作用机理基础上,通过构建多要素CES生产函数,运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法对中国工业及35个行业技术进步偏向性进行判别,并进一步考察能源节约偏向型技术进步能否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及其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995~2015年中国工业技术进步整体上偏向能源、资本使用和劳动节约型;能源节约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能源消耗、CO2排放之间均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边际效用弹性加剧了"能源回弹效应"和"碳排放效应";能源价格对能源消耗、CO2排放影响不显著,能源消费结构对CO2排放影响明显比对能源消耗影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明 刘渝琳 丁从明
本文在采用DEA方法估算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双门槛效应"。研究表明,当工业部门资本深化程度较低时,技术进步对就业的"补偿与创造效应"占主导地位,能极大地促进我国工业部门的就业。然而,随着资本深化程度的提高,技术进步路径开始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偏离,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替代效应"逐渐增强,甚至超过了"补偿与创造效应",使技术进步对就业产生了负的净效应。基于此,我国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选择一条尽可能发挥对就业具有"补偿与创造效应"的技术进步路径。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就业 资本深化 门槛效应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范建 季永宝 李春
通过梳理自希克斯有偏技术进步测算方法以来众多学者对测度方法的研究,并以资本劳动比和要素替代弹性的变化与否为主线,分别得出希克斯模型、要素份额模型和变替代弹性模型。希克斯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要素份额模型最为细致地区分各种因素所导致的技术偏向;变替代弹性测度模型改良了希克斯模型,从有偏技术进步的本质进行测度,应用性最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振玉
本文作者首先就广义技术进步测算范围、内容庞大,提出了测算精确性的异议,继而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狭义技术进步的理论和方法,并对山东省1985-1994年资料进行了实际案例分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范建 季永宝 李春
通过梳理自希克斯有偏技术进步测算方法以来众多学者对测度方法的研究,并以资本劳动比和要素替代弹性的变化与否为主线,分别得出希克斯模型、要素份额模型和变替代弹性模型。希克斯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要素份额模型最为细致地区分各种因素所导致的技术偏向;变替代弹性测度模型改良了希克斯模型,从有偏技术进步的本质进行测度,应用性最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源源
利用中国1978~2005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就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短期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收缩效应";在长期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扩张效应"。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作用较小,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作用的程度逐渐减弱。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全要素生产率 就业 向量自回归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田雪原
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100多年前马克思作出的“贫困会产生人口”的论断,是一句至理名言。然而贫困何以会“产生人口”,人口经济学家多从贫困条件下边际孩子成本较低,特别是从抚养费用低这方面加以分析。无疑这种分析是正确的,对指导生育实践是很有意义的。但我以为这样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冉茂盛 邹亚丽
通过研究技术进步的就业总量及结构效应,就如何促进就业、保证各产业就业的协调发展提出有力的政策建议,为完善我国就业保障机制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利用1978~2010年的数据,采用隐性变量法对期间的技术进步率进行了估算,建立技术进步率与就业增长率的VAR模型,对两者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增长的动态影响;利用Johansen最大似然法对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人数进行协整分析,研究技术进步与就业结构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短期内(1~3年)技术进步对就业变化的影响显著为负,但长期(4~8年)则显著为正;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就业量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第三产业的技术进步促进...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就业 全要素生产率 就业结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干经天 单文豪 赵农华
分析了上海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特征;用C-D生产函数法和增长速度方程综合测定的1988-1992年平均技术进步率为0.158,技术进步对产值增长的贡献份额平均为12.28%。并分析了影响上述两项指标增长缓慢的原因,提出3条对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翠华 李建民
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的影响既有负的冲击效应,又有正的补偿效应,二者在各个行业的不同时期表现出的强势不同,从而使得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总效应存在差异。本文利用1999—2009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统计数据,基于随机前沿的分析方法设计了一种新的算法来分解技术进步就业总效应,可以发现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就业创造效应带来的就业增加,可以补偿就业冲击效应带来的就业损失,因此,就业前景还是较为乐观的。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就业效应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才志 王雪利 王嵩
技术进步及其偏向性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文章基于环境约束视角,利用绿色GDP、物质资本存量和生态服务价值加总的资本存量、就业人数等数据估算了2004—2015年间环境约束条件下中国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对技术进步偏向指数与绿色经济增长的关系和影响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要素存在互补性的基础上,虽然劳动力成本在逐渐提高,但资本要素的快速积累导致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在空间上,绿色GDP和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均存在空间自相关。受到经济权重影响,技术进步的劳动偏向对当地的绿色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间接效应和总效应上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和人力资本都与绿色GDP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应促进技术的有偏发展,逐步实现绿色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