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17)
2023(20388)
2022(17517)
2021(16244)
2020(13903)
2019(32152)
2018(31444)
2017(59638)
2016(32801)
2015(37105)
2014(37000)
2013(36645)
2012(33689)
2011(30593)
2010(30219)
2009(28162)
2008(27732)
2007(24379)
2006(20997)
2005(18543)
作者
(98333)
(82255)
(81688)
(77692)
(51937)
(39493)
(37139)
(32327)
(31072)
(29116)
(27810)
(27647)
(26016)
(25839)
(25420)
(25371)
(25203)
(24408)
(23565)
(23532)
(20593)
(20065)
(19992)
(18546)
(18519)
(18151)
(18142)
(18088)
(16699)
(16351)
学科
(130483)
经济(130313)
管理(92603)
(87519)
(71838)
企业(71838)
方法(62579)
数学(55059)
数学方法(54365)
(35141)
中国(35119)
(34057)
(30463)
业经(28082)
(26094)
贸易(26085)
(25342)
(24668)
地方(24045)
农业(23220)
(21436)
财务(21352)
财务管理(21305)
环境(20882)
理论(20432)
企业财务(20171)
(19997)
(19941)
银行(19850)
技术(19681)
机构
大学(476379)
学院(472350)
(188793)
经济(184873)
管理(181219)
研究(162718)
理学(157868)
理学院(156043)
管理学(153079)
管理学院(152248)
中国(120190)
科学(104650)
(101274)
(87203)
(84790)
(83688)
业大(77220)
研究所(76990)
中心(73568)
农业(69353)
财经(68948)
(67328)
北京(63638)
(62814)
(61182)
师范(60422)
(58696)
经济学(57627)
(54279)
经济学院(52160)
基金
项目(328297)
科学(255791)
基金(238431)
研究(230560)
(211879)
国家(210193)
科学基金(178032)
社会(144702)
社会科(137043)
社会科学(137006)
(127500)
基金项目(125980)
自然(118981)
自然科(116218)
自然科学(116177)
自然科学基金(114103)
(108841)
教育(106083)
资助(99161)
编号(91772)
重点(74475)
成果(74015)
(71965)
(69298)
(67514)
科研(63891)
课题(63853)
创新(63213)
计划(62189)
教育部(60758)
期刊
(197834)
经济(197834)
研究(132390)
学报(86151)
中国(85906)
(78254)
科学(74903)
(64581)
大学(63646)
管理(63472)
学学(60308)
农业(53720)
教育(47085)
技术(39192)
(37465)
金融(37465)
财经(33470)
经济研究(32713)
业经(31810)
(28698)
(28633)
问题(26106)
(24368)
科技(23253)
图书(22622)
技术经济(22423)
业大(22300)
统计(22128)
(21865)
理论(21025)
共检索到675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洪涛  于明超  江静  
本文在污染供需分析框架下,选取中国2001-2006年34个工业产业的面板数据,分析影响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烟尘等三种污染物排放密度的主要因素。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污染密度均与能源消耗密度、相对工资水平和国有资本比重正相关,与企业规模、环境管制指标和外资比重负相关。要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机制才是根本出路。为此需要做到:(1)鼓励节能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2)强化对地方政府的环境管制政策执行力度的监督;(3)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管力度;(4)理顺政府对环保信息的披露机制;(5)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和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作用;(6)提高外资进入的环境标准。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媛媛  李坤望  
本文采取2001-2006年36个工业行业的数据,检验了开放条件下影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因素,结果发现同行业外资的进入、下游行业外资的进入、研发程度、环保人员、出口交货值以及资本劳动比都可以显著的影响排放强度。但在子样本的回归下,影响程度差异则比较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敏  冯宗宪  
文章利用省际动态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和面板因果检验方法,分别考察了"超标收费"阶段(1989~2003年)和"总量收费"阶段(2004~2010年)排污收费对工业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超标收费"的排污收费制度没有对任何一种污染物排放产生影响,"总量收费"的排污制度影响了工业固体废物和工业废水排放,但未能影响工业废气的排放。无论是"超标收费"阶段还是"总量收费"阶段,现行排污收费制度都未能收到筹措治污资金的效果。最后,提出建立以污染消费品为征收对象的环境税收制度、并适当提高征收标准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牛冲槐  寇东  姚西龙  
为寻求中国地区性环境技术效率改善策略,采用DEA-SBM四阶段模型,从“管理环境”维度解构工业污染物治理的环境技术效率,通过不同污染物对比视角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传统综合型环境技术效率测度对现实情况存在高估;污染物治理效率及其分解效率存在省际差异,需要针对不同污染物控制情况采取对应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孟源  郑义  
文章基于1997-2010年省级层面的数据测算出中国的环境技术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探讨FDI与工业污染排放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FDI、资本禀赋、国有产值比重、环境技术效率等变量对于我国的工业污染排放均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验证了"环境避难所"假说;FDI流入不仅直接带来大量的"三废"污染排放,而且通过关联效应驱动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工业化和"资本深化",间接导致污染排放增加;资本禀赋、国有产值居高不下均强化了污染排放,环境技术效率显著弱化了污染排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林清  聂楠  
根据污染的IPAT模型,可以将污染排放密度直接分解为人口密度、人均GDP和污染排放强度三个因子,但若考虑污染及经济活动在次级区域的不均衡分布情况,污染排放密度与这些因子之间就不再是恒等关系。如污染排放与人口、经济活动同向集聚,会加剧污染对环境和社会的冲击作用,诱发不良社会事件的发生。在污染排放总量不变条件下,可以通过人口与经济活动的适度分散化及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单位GDP污染强度的方法减缓污染排放对环境及社会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兰玲  徐海岚  唐伟  郑思伟  谷雨  
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为基础,选取杭州市1995-2012年环境和经济数据,构建大气环境与经济发展库兹涅茨模型,分析杭州市大气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曲线特征。结果表明,1995-2012年杭州市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与人均GDP之间呈"倒U"型关系,工业二氧化硫与人均GDP呈"倒N"型关系,产业结构调整、环保资金投入和环境管理的加强使杭州市大气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趋于缓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海建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技术给出一类经济结构变动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分析模型,该方法着重分析了各产业部门的生产技术变动、最终需求变动及收入变动对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保留  罗宏  薛婕  
通过近十余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及经济发展的统计数据,从年际变化特征、行业分布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三个角度,对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随时间推移基本呈下降趋势,污染物排放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行业、黑色金属冶炼业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且行业集中度均超过60%;污染物排放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其中河北、内蒙古、河南、山西为重要控制地区。对"十五"以来的三个"五年计划"期内的污染控制政策效果分析表明,大气污染物政策目标基本实现,污染物排放得到一定控制。而为了进一步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还需针对污染物基本的排放特征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未来的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参考和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小伟  王卫  单永娟  王顺新  
2007年进行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是迄今为止我国最为权威的污染物排放量数据,文章运用此数据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工业粉尘4种大气污染物的总排放量和各自排放量与人均GDP、第二产业比重、单位GDP能耗、去除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科学判断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气污染物总排放量与人均GDP呈负相关,与第二产业比重、单位GDP能耗呈正相关。烟尘和工业粉尘对去除比变化最为敏感。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佟新华  
日本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与水体有机物污染排放处于相对脱钩状态,本文运用STIRPAT模型研究这一时期人口、经济、技术、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5种影响因素对BOD排放的影响。拟合结果表明,技术是控制BOD排放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升级改造是减排BOD的根本途径,而适宜的城市化水平是遏制BOD排放量快速增加趋势的重要环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裴莹莹  王晓  张型芳  吕连宏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但是随着电力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的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十二五"期间随着电力行业节能环保政策的不断实施,电力行业结构和规模发生改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系统分析电力行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特征,总结出"十二五"期间电力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并从政策、市场、技术等层面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创  
为了全面评估和了解中原地区的区域环境污染的分布状况及其差距,本文对中原城市群各地市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固体废弃物、废气和废水这五类污染物的排放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并着重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等方面进行原因剖析,这些研究将为政府进一步制定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和有区别的环境污染防治目标提供理论决策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道臻  任荣明  
目前外国直接投资和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主要是从污染物的排放量的角度出发,同时相关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文章利用1991年~2007年全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从污染物排放和处理(达标)的两个角度对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污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外国直接投资对工业污染物排放的作用不一致,在降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同时增加了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但能够提高对二者的治理水平,有利于我国环境的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小林  王欢  刘丰旋  冯文昕  
分析陕西省各区域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分异性,可以有针对性地控制各区域工业污染物排放。依据相关数据,计算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标,运用熵权TOPSIS模型计算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的权重、评价值及贴近度。分析表明,陕西省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呈现出西部和南部低于东部和北部的分布差异性;渭南市、铜川市和榆林市的排放结构中,工业烟(粉)尘对综合评价值的贡献大;渭南市、商洛市、汉中市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减排潜力指标均偏高;榆林市和铜川市减排潜力集中在工业废气污染物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上。各区域工业污染物排放存在分异性,应实行分区域、差别化、针对性的减排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