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35)
2023(7602)
2022(6229)
2021(5867)
2020(4730)
2019(11055)
2018(10625)
2017(19836)
2016(10598)
2015(12054)
2014(11525)
2013(11849)
2012(11316)
2011(10630)
2010(10284)
2009(9725)
2008(9763)
2007(8402)
2006(7628)
2005(7138)
作者
(31582)
(26380)
(26288)
(24951)
(16810)
(12641)
(11965)
(10362)
(10082)
(9275)
(9186)
(8867)
(8664)
(8407)
(8239)
(8174)
(7912)
(7636)
(7577)
(7428)
(6676)
(6356)
(6295)
(5899)
(5886)
(5886)
(5792)
(5450)
(5286)
(5212)
学科
(51749)
经济(51703)
管理(30442)
(25992)
方法(22417)
(20428)
企业(20428)
数学(20045)
数学方法(19922)
中国(16870)
(12736)
贸易(12729)
(12518)
(11513)
环境(11168)
(10170)
(9572)
业经(9541)
(9187)
(8894)
(8681)
金融(8681)
(8453)
银行(8435)
(8418)
资源(8244)
(8239)
地方(8026)
(7873)
农业(7401)
机构
大学(162974)
学院(158041)
(79456)
经济(78358)
研究(64703)
管理(60009)
理学(51450)
理学院(50881)
管理学(50294)
中国(50054)
管理学院(50002)
科学(36054)
(35704)
(33103)
(32661)
研究所(30310)
中心(27808)
财经(26764)
经济学(26263)
(24947)
(24728)
经济学院(23708)
北京(23631)
(23062)
业大(21195)
(21113)
科学院(20340)
财经大学(20189)
(20144)
师范(19982)
基金
项目(106964)
科学(85420)
基金(81423)
研究(77264)
(72428)
国家(71972)
科学基金(60757)
社会(52974)
社会科(50542)
社会科学(50528)
基金项目(41917)
自然(37572)
(37071)
自然科(36603)
自然科学(36593)
自然科学基金(36011)
资助(34022)
教育(33651)
(32813)
编号(27970)
(25888)
重点(24729)
(24335)
国家社会(24229)
中国(24015)
成果(22706)
(22194)
教育部(22124)
创新(21046)
人文(20645)
期刊
(84282)
经济(84282)
研究(50852)
中国(32074)
学报(24653)
科学(23834)
管理(23617)
(22636)
(21544)
大学(18121)
学学(16740)
农业(15418)
经济研究(15349)
(15097)
金融(15097)
财经(13653)
(12644)
国际(12234)
(12007)
教育(11992)
世界(11764)
问题(11446)
技术(11438)
业经(10575)
(10325)
资源(9426)
技术经济(8437)
图书(8094)
统计(8036)
(7140)
共检索到244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峰  宋晓娜  薛惠锋  
在群组前沿下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十五”至“十三五”中前期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并基于核密度估计实现效率的跨期比较,以及采用多项式拟合方法评估“十三五”末及“十四五”期间效率的未来趋势及重心轨迹。结果表明:群组前沿下的效率呈东部大于西部,西部大于中部的空间分布格局,中、西部技术落差比低于东部地区;“十五”至“十三五”中前期,效率总体上表现为稳定增长趋势,但随着时间的迁移,省际之间的“双极分化”特征愈加明显,“十三五”末期效率增速较小,但沿海地区省际排名波动性较强;“十四五”时期的效率空间格局虽然未发生显著性变化,但中部地区效率值存在下滑趋势,到2025年效率值可能出现短期增幅较大的情况;在效率重心轨迹呈“8”字型变化特征情景下,“十四五”时期效率重心轨迹将向“东南—西南—东南”方向转移,长江三角洲可能成为重要的效率辐射地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峰  宋晓娜  薛惠锋  
在群组前沿下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十五”至“十三五”中前期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并基于核密度估计实现效率的跨期比较,以及采用多项式拟合方法评估“十三五”末及“十四五”期间效率的未来趋势及重心轨迹。结果表明,群组前沿下的效率呈“东部>西部>中部”的空间分布格局,中、西部技术落差比低于东部地区;“十五”至“十三五”中前期,效率总体上表现为稳定增长趋势,但随着时间的迁移,省际之间的“双极分化”特征愈加明显,“十三五”末期效率增速较小,但沿海地区省际排名波动性较强;“十四五”时期的效率空间格局虽然未发生显著性变化,但中部地区效率值存在下滑趋势,而且到2025年效率值可能出现短期增幅较大的情况;在效率重心轨迹呈“8”字型变化特征情景下,“十四五”时期效率重心轨迹将向“东南-西南-东南”方向转移,其中长江三角洲可能成为重要的效率辐射地带。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诺金  
"十四五"时期经济形势预测:世界经济短期有望反弹,长期复苏前景不甚乐观;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将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2021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高质量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全面理解其丰富内涵,对企业把握政策走向、谋划长远发展意义重大。企业可借助改革东风,拥抱科技进步,善用金融资源,融入城市发展,回归社会价值,在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命脉中找准坐标,把握机遇,作出正确的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伟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格局是"十四五"时期推动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战略任务,本文研究指出"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域格局将面临深度分化、动力极化、组织链化、约束转化和机制强化五大趋势,并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破要素跨区流动障碍、建立现代区域治理体系等针对性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杜欢政  吕峥  宋淑苇  田宁  刘飞仁  
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既是中国“双碳”目标下“助力降碳”的关键任务,也是“十四五”期间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内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作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关键,是提高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以及保障“十四五”规划目标实现的基础。“十四五”时期,国际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呈现全球产业链分工面临重塑、国际再生产品需求量增加、低附加值废弃物循环利用前景广阔、再生资源产业形成闭路循环四大趋势,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格局、发展导向、发展动力都将有所改变。必须把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高值化、系统化发展方向,加快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商业模式转型,从政策、技术、信息系统、金融等方面构建全方位发展保障体系,推动“十四五”时期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正勇  高梦雨  彭乐威  
[目的]为揭示中国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淡水养殖经济增长呈现的脱钩关系,从而为中国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管理及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结合2011-2020年中国淡水养殖业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全局Super-SBM模型,对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进行评价。[结果](1)从全国层面来看,中国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总体呈提升态势,其中“十三五”时期较“十二五”时期效率提升幅度更加明显。(2)从区域层面来看,不同区域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均值呈现华南、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华中、西南依次递减的特征,且各区域内部波动存在明显差异。(3)从省级层面来看,除北京、上海以外,其余省份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均呈波动上升趋势,效率均值较高的省份在地理空间上呈“V”形分布特征。(4)淡水养殖业水资源投入、绿色水资源效率与其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总体向好发展。[结论]为发展节水型淡水养殖业,提升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实现淡水养殖大国到强国的转变,建议优化淡水养殖产业布局,因地制宜选择适养品种,推进广东、海南、福建、湖北、江苏等淡水养殖重点区域示范区建设,并在水资源禀赋相对不高但效率提升潜力大的省份为循环水养殖等节水型养殖模式的推广提供资金及技术支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克莎  
本文依据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的变化特点,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中长期趋势,并提出"十四五"时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政策思路。从目前至2035年以至2050年,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重大因素主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新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以及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阶段性趋势是:2016—2020年是承上启下的初步推进期, 2020—2035年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快速变动期,2035年之后将进入有规律演变的相对稳定期。"十四五"时期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主要结构问题是:工业产能过剩问题、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服务业结构的优化问题。"十四五"时期要总结吸收"十三五"时期的有益经验,推进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转变,完善政策实施的条件和机制。基本取向:一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促进产业政策的合理设计和有效实施;二是坚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产业结构政策建立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上;三是坚持把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高质量发展并增强对结构优化的带动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金书秦  牛坤玉  韩冬梅  
随着农业资源环境问题的凸显,绿色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基于对农业绿色发展关键要素的界定,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的三个阶段:去污,即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提质,实现产地绿色化和产品优质化;增效,绿色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近年来,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政策分散、数据基础不牢、农业补贴制度改革进展缓慢、行政执法"一刀切"等问题。"十四五"时期,应以绿色发展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抓落实提高政策实效;注重摸清家底,摒弃部分无数据支撑的量化目标;加强对执法和行政的督察巡查,对政策执行过失加大问责力度;不断深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向绿色生态方向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胥  龙燕妮  毛中根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居民消费经历了高速增长过程。"十四五"时期作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居民消费会出现一些新变化。结合消费发展规律、消费发展态势和阶段性特征,本文认为"十四五"时期居民消费发展将呈现增速趋稳、结构智能化、环境虚拟化、方式绿色化透明化便捷化等特点,新兴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文化旅游消费、健康养老消费、教育培训消费成为重点消费领域。处理好消费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转型、推动好重点消费领域提质增效发展、适应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总要求,是"十四五"时期居民消费发展的关键要点。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供给端、需求侧和均衡面提出政策建议,促进居民消费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长缨  
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已储备累积了一大批新技术,它们正陆续进入大规模应用期,预计"十四五"时期将成为工业革命以来第六次技术长周期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起点。"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将出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特征,而技术应用最明显地表现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5G技术有可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新一轮科技革命是生产力的重大变革,将在增长动能、产业结构、分配体系、全球分工、国际治理等方面对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月秋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绿色金融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通过绿色金融来实现生态文明的三大途径,并详细阐述了我国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学峰  张辉  
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入境旅游入境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和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由于受到旅游产业综合发展带动,以及签证便利化、国际航线加密、免退税业务落地、中外系列旅游年活动举办等因素的积极拉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慧  李智  李沛霖  
基于多源统计数据,分析未来一段时期城镇自然增长人口、乡城迁移人口、城乡划分范围调整人口等的变动趋势,研判"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速度将整体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年均增速将保持在0.71个百分点左右,到2025年预计将达到67.45%左右。其中,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略有下降,对城镇化率增长的贡献在年均0.2个百分点左右;新增农民工数量显著下降,乡城迁移对城镇化率增长的贡献下降至年均0.33个百分点左右;城乡统计区划分调整减少,城乡划分范围调整人口对城镇化率增长的贡献下降至年均0.18个百分点左右。未来一段时期,需重点关注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农民工留守家属随迁进城落户等重大问题,建议将农业转移人口就业保障作为"十四五"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实施存量农民工定居工程,持续深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黄群慧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所有制结构演进的政策基础、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所有制结构现状和问题,判断了"十四五"时期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进而提出了所有制结构优化政策体系。本文认为,"十三五"时期国有、民营和外资三种所有制的比例关系已经不再呈现大幅度的趋势性变化,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已经基本成熟。但是,国有经济布局存在"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存在改革协同性差、"混而未改"等问题,非公经济的营商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判断"十四五"时期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呈现出宏观层面混合所有制结构基本稳定、微观层面混合所有制结构加速融合的基本趋势。基于上述分析判断,本文围绕完善市场政策体系、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发展非公经济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思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付保宗  
"十四五"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将迈上新征程,产业发展环境和条件将发生阶段性变化,产业发展将呈现五大趋势:一是国际经济变数增多,我国参与全球分工面临的挑战增大;二是突破国内需求规模瓶颈,产业结构呈高度化发展趋势;三是产业竞争格局深刻调整,产业链呈高级化发展趋势;四是新科技革命叠加渗透,产业数字化变革趋势加速;五是资源环境顶板效应凸显,产业绿色化转型趋势明显。步入新阶段,产业结构、模式和动力面临重大变革,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时代主基调,亟待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