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7)
2023(6880)
2022(5763)
2021(5527)
2020(4597)
2019(10867)
2018(10728)
2017(19904)
2016(10823)
2015(12111)
2014(11789)
2013(11606)
2012(10962)
2011(10247)
2010(9959)
2009(9268)
2008(9221)
2007(7839)
2006(7332)
2005(6870)
作者
(31138)
(26017)
(25832)
(24847)
(16711)
(12534)
(11666)
(10176)
(10112)
(9212)
(9113)
(8801)
(8614)
(8611)
(8608)
(8199)
(7848)
(7619)
(7524)
(7242)
(6657)
(6516)
(6337)
(6088)
(5947)
(5915)
(5863)
(5469)
(5320)
(5303)
学科
(45973)
经济(45910)
管理(25053)
(22185)
方法(18967)
(17489)
企业(17489)
数学(17273)
数学方法(17147)
中国(16658)
(12025)
(11177)
(11121)
贸易(11114)
(11065)
(10959)
(9396)
业经(9039)
(8995)
(8476)
(8443)
金融(8443)
银行(8443)
(8291)
体制(7647)
环境(6880)
农业(6860)
(6709)
(6613)
关系(6512)
机构
大学(154609)
学院(148900)
(73258)
经济(72231)
研究(66881)
中国(51789)
管理(50964)
理学(43093)
理学院(42534)
管理学(41905)
管理学院(41627)
科学(38256)
(35347)
(35131)
(33426)
研究所(31971)
(28430)
中心(27735)
财经(25735)
经济学(24720)
(24130)
(23960)
北京(23605)
农业(22591)
经济学院(22102)
(21455)
业大(21346)
科学院(20637)
(19619)
财经大学(19544)
基金
项目(98458)
科学(77776)
基金(74563)
研究(69956)
(68053)
国家(67582)
科学基金(55588)
社会(46647)
社会科(44278)
社会科学(44268)
基金项目(37582)
自然(35134)
自然科(34312)
自然科学(34295)
自然科学基金(33763)
(33319)
教育(31940)
资助(31770)
(30752)
编号(24727)
(24275)
重点(23493)
中国(22972)
(21937)
成果(21543)
国家社会(21474)
教育部(20674)
(20316)
创新(19246)
科研(18978)
期刊
(80759)
经济(80759)
研究(53924)
中国(36266)
学报(27184)
(25902)
科学(25094)
(24331)
管理(21897)
大学(20544)
学学(19129)
农业(17807)
教育(17683)
(16528)
金融(16528)
经济研究(14777)
财经(14003)
(12341)
世界(11838)
(11761)
国际(11237)
技术(11163)
(11125)
问题(10776)
业经(9223)
技术经济(7162)
(6690)
统计(6463)
经济问题(6376)
业大(6371)
共检索到244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托玛斯·G·罗斯基  王裕棣  
出席最近一次会议的人们问:“中国为什么在缺乏被认为是增长的必要条件时仍增长这么快?”这种不协调最突出地表现在中国的工业部门,它在缺乏私有化,有效的破产立法,以及其他被广泛看作是成功改革的前提的政策革新条件下,其产值、就业和出口仍获得了大量增加。本文综述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的成就,注重发展过程的内部演变,考虑局部改革的未来,并讨论中国工业改革经验的含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T.G.罗斯基  
中国经济改革接近其第二个10年之末。此时作一次解释性的综述是一件诱人的工作。 1.改革成果 70年代后期发动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活动和物质福利都经历了基本上高速而不间断的增长。周期性的宏观经济波动用国际标准衡量比较和缓。没有产生易于识别的收入和福利的损失者集团。增长伴随着质的变化:到处有利润动机;大型国有企业也须追随市场信号;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文魁  
机构改革引发的“脱钩”与“重组”、债转股、上市、改制等都对国企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下一步应该加快调整国有资本的分布范围,建立透明的、竞争性的国有资产流转机制,更多地进行“退出型股权多元化”,并将柜台交易纳入政策视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启先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1979年算起,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5年。在此期间,大体已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从1979年到1983年,可以说是改革的起步阶段,重点是在农村进行,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使全国农业生产摆脱了长期徘徊的局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二是从1984年到1988年,可以说是改革的扩大和发展阶段,重点逐步转到以城市为中心,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年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超过了10%,使国民经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三是从1989年到1991年,可以说是改革曲折前进的阶段,重点是进行经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启先  
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经验与展望杨启先(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1979年算起,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5年。在此期间,大体已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从1979年到1983年,可以说是改革的起步阶段,重点是在农村进行,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使全国农业生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毅夫  蔡昉  李周  
为什么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成功:对其他改革中经济的含义林毅夫,蔡昉,李周一、引言将一个中央计划经济转化为分散的市场经济,经济学家通常推荐两种不同的策略。一种是“创世纪的”方式或“休克疗法”。东欧和前苏联所经历的改革就是这种方式的典型例子。“创世纪的”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月丽  战明华  史晋川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比较静态和一个动态模型,考察了自然演进形式下的中国二元转型过程和非农部门投资非同质条件下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并利用1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的投资结构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基本结论是:由于非农部门内部投资存在严重非同质性,因而中国的投资与消费不具有一般理论所认为的替代关系。国有、外资、集体和个体与私人等形式的投资在总投资中比率的变化对居民消费率的提高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调整投资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居民的消费率。解决中国"高投资、低消费"增长模式问题不必以抑制总量投资为代价,提高个体及私人经济的投资比重是一个较好的政策选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小明  
和我国教育界流行的知识观相比,现代心理学的知识观在知识的含义、分类及习得上都前进了一大步,新的知识观涵盖了素质教育中的大部分"素质",素质教育是重视知识的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呼唤新的知识观的指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江春  王如峰  
本文以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允许采用名义金额计量特定类别资产的有关规定为出发点,界定了名义金额的含义,探讨了名义金额的度量,进而分析认为在会计领域内名义金额的性质是一种会计计量属性,名义金额可以在会计计量环节运用,但是在会计确认环节应当有限度、有限制地采用名义金额。从IASB和美国FASB的联合概念框架截至目前的阶段性成果反映出来的趋势看,联合概念框架自身以及受联合概念框架影响的会计标准中将极有可能取消名义金额。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历了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变革,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了我国的经济转型之路,总结了我国经济转型的特征、内涵和成功经验,并指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是一个融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制度改革为一体的长期、渐进的社会变迁过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华宏鸣  
关于“Reengineering”和“BPR”的实际含义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华宏鸣BPR是英文BusinesProcesReengineering的缩写。它是人们综合近一二十年来出现的一系列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并与80年代得到突破性发展的信息技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都阳  陆旸  
"菲利普斯曲线"理论认为,通货膨胀与周期性失业之间存在短期的替代关系。在长期条件下,失业率将返回其"自然水平",进而"自然失业率"成为了将失业与通货膨胀联系在一起的重要变量。本文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在不变"自然失业率"和非线性置信区间估计的基础上,对中国时变自然失业率进行了测算,发现其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峰值出现在2003年,约为5.42%,此后逐步降低,2009年回落到4.13%。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影响自然失业率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此外,检验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呈现出典型的"菲利普斯曲线"特征,但是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周期性失业与通货膨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忠群  张群群  
关于中国的最优消费率,长期以来都存在争议。然而,如何从经济学基本理论出发计算最优消费率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本文从分析Phelps的黄金律法则入手,引入关于经济动态效率的新判据,并证明了新判据与黄金律法则的一致性和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最优消费率的求解方法,并利用中国的统计数据,计算出中国的最优消费率。最后,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及内外部环境,论述了最优消费率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宇  
中国模式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以下几点可以说是最基本的:第一,中国模式是对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和基本道路的概括与总结,它不同于传统中国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市场化、工业化和全球化。中国模式既有相对稳定的一般性的特点,同时又是一个处在不断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概念,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国模式一方面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体现了特殊的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和制度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