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11)
- 2023(20883)
- 2022(17866)
- 2021(16623)
- 2020(13803)
- 2019(31863)
- 2018(31576)
- 2017(60198)
- 2016(32353)
- 2015(36671)
- 2014(36609)
- 2013(36035)
- 2012(33432)
- 2011(30277)
- 2010(30512)
- 2009(28077)
- 2008(27398)
- 2007(24149)
- 2006(21611)
- 2005(19423)
- 学科
- 济(148076)
- 经济(147933)
- 管理(93034)
- 业(89746)
- 企(73308)
- 企业(73308)
- 方法(61092)
- 数学(53033)
- 数学方法(52228)
- 中国(40839)
- 农(37538)
- 地方(32393)
- 业经(31787)
- 财(31482)
- 学(29737)
- 贸(26152)
- 贸易(26133)
- 农业(25692)
- 易(25343)
- 制(24685)
- 技术(23648)
- 理论(23066)
- 银(21684)
- 银行(21636)
- 和(21408)
- 环境(21324)
- 融(20990)
- 金融(20988)
- 行(20804)
- 务(19012)
- 机构
- 大学(465803)
- 学院(465230)
- 济(196109)
- 经济(192085)
- 管理(180745)
- 研究(163123)
- 理学(155452)
- 理学院(153693)
- 管理学(150764)
- 管理学院(149912)
- 中国(123060)
- 京(100581)
- 科学(98253)
- 财(86895)
- 所(82056)
- 研究所(74464)
- 农(73777)
- 中心(72718)
- 财经(69279)
- 江(68603)
- 业大(66964)
- 北京(64447)
- 经(63010)
- 范(62382)
- 师范(61795)
- 经济学(59581)
- 院(59175)
- 农业(57240)
- 州(55396)
- 经济学院(53358)
- 基金
- 项目(310367)
- 科学(244879)
- 研究(227476)
- 基金(225181)
- 家(196449)
- 国家(194831)
- 科学基金(167336)
- 社会(144349)
- 社会科(136912)
- 社会科学(136877)
- 省(120024)
- 基金项目(117719)
- 自然(107929)
- 教育(105672)
- 自然科(105484)
- 自然科学(105461)
- 自然科学基金(103566)
- 划(101228)
- 资助(94262)
- 编号(92310)
- 成果(74953)
- 重点(69861)
- 发(68787)
- 部(68787)
- 课题(64616)
- 创(64256)
- 创新(59969)
- 国家社会(59777)
- 教育部(59327)
- 科研(58585)
- 期刊
- 济(220680)
- 经济(220680)
- 研究(141865)
- 中国(94236)
- 学报(70870)
- 管理(70322)
- 科学(67222)
- 农(67200)
- 财(65592)
- 教育(55309)
- 大学(54532)
- 学学(51180)
- 农业(46746)
- 技术(45204)
- 融(41429)
- 金融(41429)
- 经济研究(36313)
- 业经(34664)
- 财经(34284)
- 经(29570)
- 问题(28012)
- 业(25396)
- 技术经济(24960)
- 图书(23605)
- 统计(23234)
- 贸(23071)
- 科技(21956)
- 世界(21795)
- 策(20916)
- 现代(20698)
共检索到704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建
创新投入在宏观经济中有其内在的联系机制,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投入对GDP的影响依次为:技术改造投入、R&D投入、国内技术购买及国外技术引进。就目前中国工业技术基础而言,我们应将技术引进同现有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改造能力结合起来,加强技术改造投资,引导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相互促进,通过改造对现有技术进行二次创新和利用,加快创新型国家技术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
技术发展战略 联立方程模型 宏观经济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建 周兵
文章以协整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能够反映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与宏观经济增长相互联系的小型宏观协整计量经济模型,以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投入为政策变量,以国内生产总值为目标变量,模拟运行不同方案下GDP的波动情况。结果表明,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投入对GDP的影响依次为:技术改造投入、R&D投入、国内技术购买及国外技术引进;创新投入在宏观经济中都有其内在的联系机制,只有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它们才能对宏观经济增长发挥更大作用。结论对当前我国工业技术发展战略的正确定位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
技术发展战略 联立方程模型 宏观经济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龙炳
根据经济计量学的创始人之一弗里希教授的定义,经济计量学是“量化了的经济理论与统计观测之相互融合的结晶”(Frisch,1933),它运用数理统计和统计推断工具对经济理论所假定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1936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安士伟
54年来我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转变与突破,不同历史时期资源的空间配置及利用的特征,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隋建利 刘碧莹
本文基于1978—2016年的中国国际旅游人数与收入年度数据,1994—2016年的国内旅游人数与收入年度数据,以及对应样本区间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度数据,利用非线性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因果(MSC)模型,测度改革开放以来,国际旅游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时变因果关系,以及1995年以来国内旅游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期探究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历程中,旅游业所扮演的角色。本文发现:总体上,旅游业发展有利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旅游收入增长率提升推动经济增长,旅游人数增长率提升微弱抑制经济增长,而旅游收入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大于旅游人数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国际旅游人数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持续性相较于其他类型因果关系更强;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随时间区制转移而变换,宏观经济大环境影响旅游业经济发展的可能性更大、时间更久,而旅游经济影响宏观经济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时间相对较短;国内发生的特殊事件只有对国内旅游人数的冲击,引发了旅游产业对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且宏观经济并未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国际发生的特殊事件对国际与国内旅游发展的冲击,均引发了宏观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隋建利 刘碧莹
本文基于1978—2016年的中国国际旅游人数与收入年度数据,1994—2016年的国内旅游人数与收入年度数据,以及对应样本区间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度数据,利用非线性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因果(MSC)模型,测度改革开放以来,国际旅游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时变因果关系,以及1995年以来国内旅游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期探究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历程中,旅游业所扮演的角色。本文发现:总体上,旅游业发展有利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旅游收入增长率提升推动经济增长,旅游人数增长率提升微弱抑制经济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菁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物流社会支撑力、物流基础设备装备力、物流组织运作力三个角度入手测算中国物流发展状况,并运用混合回归分析得出了物流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快中国物流发展的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瑾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杨圣明,以其深厚的理论积淀和对中国经济发展几十年来持续、潜心研究,承担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课题,经过两年的访谈、调研和系统研究,高质量完成了课题研究并出版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0月版)一书。该书致力于宏观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社会再生产就是价值生产、价值分配、价值流通和价值消费的周而复始的变化循环和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瑾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杨圣明,以其深厚的理论积淀和对中国经济发展几十年来持续、潜心研究,承担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课题,经过两年的访谈、调研和系统研究,高质量完成了课题研究并出版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0月版)一书。该书致力于宏观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社会再生产就是价值生产、价值分配、价值流通和价值消费的周而复始的变化循环和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甫喆 陈孝伟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已经开始影响宏观经济运行。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路径的经济学理论模型,基于我国1990-2016年的宏观数据,构建了一个具有时变参数的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研究老龄化对于经济增长路径影响的时变效应。研究发现,老龄化负向影响储蓄率、产业升级和生产率,正向促进技术进步和就业率。但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其对就业的影响有变成抑制作用的趋势。因此,本文建议政府积极完善老龄政策,提前布局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并着力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降低老龄化对于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进而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保障我国顺利度过老龄化高峰期。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TVP-VAR模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同斌
本文基于景气合成指数方法构建了中央企业与宏观经济的一致合成指数,在分析中央企业与宏观经济波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央企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内在关联。结论认为,总体而言,除中央企业改革年份之外,中央企业与宏观经济景气波动具有一致性。中央企业与宏观经济的线性和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影响关系。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MS-VAR)模型中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央企业对宏观经济具有先增强后减弱的正向冲击效应。通过"全产业链"循环和协同发展机制,中央企业对其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宏观经济的促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伟 许宪春 蔡志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9.36%的年平均增长率保持了25年的长期高速经济增长。在这一基础上,2002年,中国又提出了在20年里使GDP再翻两番的新的长期经济增长目标。本文从中国经济与东亚经济比较、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对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影响等方面,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能、趋势、增长速度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芷若 谷国锋
通过构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指数合成法计算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5年的科技金融发展综合指数,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科技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差距显著,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在空间上表现出东部沿海地带"高高"集聚与西部欠发达地区"低低"集聚的特征;科技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且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勤
我国的金融发展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很大的动因,但目前我国的很多地区还没有形成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达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国家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进行一定的宏观调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门可佩 蒋梁瑜 朱鸿婷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和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最新统计资料,通过筛选建立对数新发展系数优化灰色模型,对2008~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我国GDP将达到286950.1亿元,到2010年中国GDP将达390645.9亿元,约为2000年的3.94倍,"十一五"规划的预期目标可望顺利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经济增长、产业贡献与农民收入增长波动——基于宏观收入分配计量模型与谱分析的实证
对宏观经济模型技术的发展与贡献——评葛新权著《宏观经济模型技术研究》
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
经济运行中的技术进步与选择——基于中国技术发展路径与经济增长、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中国工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
少子老龄化、工业智能化与宏观经济波动——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DSGE模型分析
投入产出视角的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特质研究——基于自主构建的VaR模型展开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优宏观税负水平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分析
论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与发展战略转型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