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7)
2023(6371)
2022(5117)
2021(5030)
2020(3911)
2019(9364)
2018(9144)
2017(15275)
2016(9232)
2015(10717)
2014(10668)
2013(10029)
2012(9456)
2011(8863)
2010(8782)
2009(7748)
2008(7577)
2007(6815)
2006(6162)
2005(5741)
作者
(23039)
(19161)
(18965)
(18429)
(12180)
(9151)
(8758)
(7639)
(7485)
(6790)
(6622)
(6367)
(6258)
(6160)
(6118)
(6030)
(5823)
(5595)
(5504)
(5391)
(5169)
(4720)
(4530)
(4419)
(4341)
(4305)
(4258)
(4209)
(3871)
(3834)
学科
(33637)
经济(33606)
中国(19321)
教育(18846)
管理(16978)
方法(14714)
(13943)
数学(13845)
数学方法(13752)
(9478)
企业(9478)
(9470)
贸易(9463)
(9354)
(8215)
(7337)
(7218)
理论(7115)
(6374)
发展(6314)
(6191)
教学(6059)
(5851)
关系(5804)
(5682)
业经(5638)
环境(5374)
技术(5245)
(5195)
银行(5195)
机构
大学(129292)
学院(120690)
(55813)
经济(54884)
研究(53307)
管理(38604)
中国(35515)
理学(32571)
理学院(32081)
管理学(31603)
管理学院(31343)
(30216)
教育(27549)
科学(27290)
(26026)
师范(25940)
(25896)
研究所(23650)
(22908)
师范大学(21981)
中心(21503)
北京(20921)
(19340)
经济学(19323)
财经(18653)
(17683)
(17466)
经济学院(17387)
研究院(14992)
研究中心(14724)
基金
项目(76833)
研究(64499)
科学(63475)
基金(55951)
(48354)
国家(47878)
社会(41708)
科学基金(39951)
社会科(39441)
社会科学(39437)
教育(37560)
基金项目(27448)
(26640)
(26070)
编号(25898)
成果(23931)
资助(23297)
课题(22033)
自然(21974)
自然科(21521)
自然科学(21515)
自然科学基金(21169)
(21105)
中国(19318)
重点(19270)
教育部(19138)
(18400)
国家社会(18097)
(17978)
(17310)
期刊
(59440)
经济(59440)
研究(51473)
教育(46249)
中国(35694)
(15900)
科学(15310)
管理(15000)
学报(14639)
技术(13857)
大学(12940)
(12470)
职业(11048)
经济研究(10559)
学学(10440)
财经(10151)
(9420)
农业(9288)
(9081)
(9023)
金融(9023)
国际(8985)
世界(8840)
问题(7650)
技术教育(7335)
职业技术(7335)
职业技术教育(7335)
(7323)
论坛(7323)
(6759)
共检索到200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中国内地大学于20世纪90年代初设立工业工程本科专业,至今已近20年,设立的学校也由最初的几所发展至170多所,部分学校还设有硕士点,设博士点的也已有10多所。那么,中国工业工程教育水平如何呢?下面摘录2011年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顺利完成第二次国际学科评估》的报道,以供大家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晓明  
工程教育,就广义而言,是指培养工程人才的社会活动,狭义而言,是指培养工程人才的学校教育。本文从狭义的角度对上海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作一简要回顾,并着眼于大力提升上海工程教育水平的时代要求,指出上海工程教育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华萍  
本文计算了从1993年到2001年间中国29个省份的生产率增长数据的曼奎斯特指数,然后通过面板数据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不同教育水平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我们的结果显示,大学教育对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都具有有利影响,而中小学教育对于效率改善具有不利影响;而且,大学教育对效率改善的有利影响是通过具有大学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向更有效率的非国有企业再分配实现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泽双  
本文以沪深两市发行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将每股收益作为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的主要指标,对全部上市公司高管层受教育程度和公司绩效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仪电仪表与煤炭石油行业呈正相关外,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层的受教育水平与公司的经营业绩不相关;再进一步对仪电仪表与煤炭石油板块高管层受教育水平与企业效益的关系通过典型性相关分析发现,在这两大具有垄断特征的行业中,高管层中的博士与硕士学历构成成为影响企业绩效的主要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金营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在使用从业人员作为生产函数中劳动力投入的表征指标所存在的问题 ,设计出一个可行的方法重新估计三次产业中从业人员的各级受教育程度构成比例和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存量 ,为比较准确地分析三次产业的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金典   程名望   吴春燕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采用统计性描述和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父母最高受教育年限增加1年,子女认知能力提高0.019。其中,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女孩认知能力的影响高于男孩;随着子女认知能力的提高,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的影响趋于下降,表明认知能力较低的孩子受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通过影响教育期望和教育投入而作用于子女的认知能力,学业成绩要求、学历层次要求、子女自身学历期望和亲子陪伴都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重分别为29.56%、44.52%、40.19%和2.59%。因此,政策上要对弱势家庭的孩子进行适度的倾斜;父母要构建家庭文化资本,适度提高子女的教育期望,并增加对子女的陪伴,担当起子女成长的“重要他人”角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光明  
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女性高等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可能对女性就业存在显著影响。本文基于女性受教育水平、产业结构与女性就业三者关联视角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地第二产业内部代表低端制造业的加工贸易比重越高,女性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升越难以促进女性就业;高端服务业越发达,女性高等教育普及率提升越能促进女性就业。稳健性与异质性检验显示,教育促进城镇女性就业的效果受到当地产业结构升级状况的制约,当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教育促进城镇女性就业的效果就会显著增强,且女性受教育层次越高,刺激效果就越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海林  王庆柱  
信息技术的发展 ,推动着教育技术的变革。如何使教师适应新的教学环境 ,成为各高校教师培训部门研究的新课题。本文提出了新的教学环境下 ,教师应该转变角色、转变观念的必要性 ,并列出了实际工作中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何亚丽  林燕  张黎阳  
本文通过代际交迭模型探究了教育及社保投入对生育率和社会人均教育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渠道。政府通过向个人收入征税来融资,为简便分析,税收收入仅用于社保支出和教育支出,由此税率和税收分配到社保的比重共同决定社保投入水平。作为基准模型,我们发现在私人教育下,税率增加,生育率下降,但人均教育水平不变。在公共教育下,税率增加,生育率也下降,但人均教育水平反而增加;当从税收中分配到社保的比例增加时,生育率下降,人均教育水平的变化不确定。最后我们对世界各国2000年—2012年的生育率、社保和教育投入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与前述理论结果相一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慧慧  王瀛娴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增多,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加强老年教育已经成为丰富老年人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更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有效举措。加强对21世纪以来我国老年教育研究,不仅关系到老年人自我价值实现和晚年的生活质量,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跃光  范子英  
教育事权和支出责任在政府间的合理配置对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没有激励将本地自有财政收入投入教育领域,这些具有空间外溢性的公共服务成为中央财政的政策目标,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填补了地方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不足。本文将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宏观财政数据进行匹配,即以出生年份和地区为基础,构造在其所属的义务教育阶段受益的财政转移支付占地方总财力的比重,以评估转移支付对教育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财政转移支付的比重每提升10个百分点,本地区居民的受教育年限能够增加约0.2年,在三大类转移支付中,专项转移支付的作用更为明显。在机制检验中,我们也发现财政转移支付能够有效增加地方的教育支出,产生了明显的结构效应。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的长期受教育水平,本文认为要以教育领域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为前提,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共同事权的激励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秋艳  张秋炜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和2016年两年的调查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验证了家庭受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对家庭层面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切米雷泽鞅转化技术计算统计量,判断出2012年和2016年模型在不同分位点处于位置漂移关系,家庭受教育水平、健康水平、地区、城乡、家庭人均年龄因素是影响家庭人均收入的原因,其中家庭受教育水平、健康水平的提升给高分位点家庭带来的绝对回报高于低分位点的家庭。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牛建林  
文章结合中老年人延迟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预期和实际行为,考察了现阶段中国中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对退休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2011年全国45岁及以上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非农劳动者中,超过半数预期在法定退休年龄暂不退出劳动力市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者预期延长劳动参与时间的可能性平均较低。但是,劳动参与预期随年龄增长呈现出一定的变化,接近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更有可能延长劳动参与的预期。从劳动者的实际退休行为看,受教育程度最高和最低者的实际退休年龄均相对更晚,而且女性尤为突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对实际劳动参与具有正向作用。文章认为,劳动者选择何时退出劳动力市场,往往是根据自身的人力资本特征、资源禀赋及市场环境抉择的;法定退休年龄对劳动参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制内"的就业领域。随着年轻队列教育水平的提高,劳动者实际退休年龄的推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未来劳动供给规模下降的压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云蔚  
中国离婚率的不断走高持续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关于离婚的研究却仍然存在可继续探讨的空间。结合受教育水平与亲密关系变迁的相关理论,分析受教育水平与离婚风险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中发生转变。研究发现,对于1960年以前的出生队列而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增加会显著提升离婚风险,而男性受教育水平的增加不会提升离婚风险。教育水平对离婚风险影响的分性别作用机制在1980年及以后的出生队列中发生了改变,在1980年及以后的出生队列中,女性的受教育水平提高并不会显著提升其离婚风险,而男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则会降低其离婚风险。这一结果体现了受教育水平对离婚等亲密关系所产生的影响会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发生转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树  蒙昱竹  赵庆  
本文基于CFPS(2010)、CHIPS(2013)和CHFS(2017)三个微观数据库,通过双胞胎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低生育率对家庭子女受教育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生育数量减少显著促进了子女受教育水平的提升,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该效应更为明显,从而验证了家庭对孩子抚养的“数量-质量”替代效应。在区分个体性别差异后,发现低生育率对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作用显著低于男性,拥有兄弟对女性的教育投资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即同胞性别结构的差异导致家庭教育投资的非对称性。据此,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不断放开,应更加重视微观家庭中对女性的教育投资,倡导教育投资的“性别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