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03)
- 2023(12574)
- 2022(10681)
- 2021(9877)
- 2020(8218)
- 2019(19085)
- 2018(18610)
- 2017(35303)
- 2016(19161)
- 2015(21962)
- 2014(22128)
- 2013(22277)
- 2012(21475)
- 2011(19883)
- 2010(19956)
- 2009(18518)
- 2008(18619)
- 2007(16706)
- 2006(14812)
- 2005(13815)
- 学科
- 济(95220)
- 经济(95141)
- 管理(48140)
- 业(46975)
- 方法(36822)
- 企(34140)
- 企业(34140)
- 数学(32877)
- 数学方法(32655)
- 中国(30131)
- 农(26152)
- 地方(25909)
- 贸(19339)
- 贸易(19325)
- 业经(19074)
- 易(18727)
- 财(18575)
- 学(17816)
- 农业(17680)
- 制(16138)
- 银(15289)
- 银行(15261)
- 融(15166)
- 金融(15164)
- 环境(14945)
- 地方经济(14862)
- 行(14840)
- 发(14237)
- 和(13376)
- 技术(11935)
- 机构
- 大学(286419)
- 学院(285647)
- 济(128499)
- 经济(126049)
- 研究(109686)
- 管理(103386)
- 理学(87539)
- 理学院(86378)
- 管理学(85090)
- 管理学院(84528)
- 中国(84091)
- 科学(65746)
- 京(63021)
- 所(57102)
- 财(55954)
- 研究所(51772)
- 农(50756)
- 中心(48965)
- 财经(44073)
- 江(43787)
- 经济学(40982)
- 北京(40896)
- 业大(40746)
- 经(40027)
- 范(40027)
- 农业(39874)
- 师范(39666)
- 院(39088)
- 经济学院(36988)
- 州(34761)
- 基金
- 项目(183878)
- 科学(144669)
- 研究(135667)
- 基金(133007)
- 家(116323)
- 国家(115379)
- 科学基金(96981)
- 社会(87574)
- 社会科(83056)
- 社会科学(83034)
- 省(70593)
- 基金项目(69551)
- 教育(61173)
- 划(60412)
- 自然(59711)
- 自然科(58280)
- 自然科学(58261)
- 自然科学基金(57226)
- 资助(54891)
- 编号(54309)
- 发(46206)
- 成果(44859)
- 重点(42544)
- 部(41797)
- 课题(38727)
- 创(37720)
- 发展(37665)
- 展(37066)
- 国家社会(37044)
- 创新(35531)
- 期刊
- 济(147808)
- 经济(147808)
- 研究(90459)
- 中国(61657)
- 农(47446)
- 学报(44396)
- 科学(42106)
- 财(41349)
- 管理(37575)
- 大学(32964)
- 农业(32573)
- 教育(31132)
- 学学(30814)
- 融(29426)
- 金融(29426)
- 经济研究(24675)
- 技术(24509)
- 业经(23603)
- 财经(22191)
- 问题(20030)
- 经(19298)
- 业(18230)
- 贸(17813)
- 世界(15970)
- 国际(15881)
- 技术经济(15243)
- 资源(14234)
- 统计(13754)
- 商业(13387)
- 图书(13275)
共检索到446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二勋,姚静
本文采用主成分及聚类分析方法 ,通过对中国的 2 9个地域单元 1996年人均工业产值和所有制结构状况进行分析 ,把中国工业发展划分为 5个类型区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所有制结构对区域工业发展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区域差异 所有制结构 中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雄锋 刘凤朝
区域发展差异是区域内或区域间经济和社会的非均衡性,本文从区域专利发展的角度,分别采用标准差方法和变异系数法,以万人专利申请量为指标,从区域专利发展的绝对差异和区域专利相对差异两个角度,对导致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区域知识创造能力的差异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区域差异 专利发展 标准差 变异系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敬 冉光和 孙晓铎
运用基尼系数(GINI)、Theil指标(GE1)和对数离差均值(GE0)对1978-2004年中国金融发展的省际差异、东中西部金融发展差异和城乡金融发展差异进行全面度量,以及运用R/S分析方法对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进行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主要是城乡差异,处于第二位的是东部地区内部的金融发展差异,然后是省际间金融发展差异;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差异大致相当,而东中西部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是最小的;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Hurst指数都接近于1,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在未来可能会继续扩大,而东部地区内部和东中西部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还可能呈现加速扩张的态势。
关键词:
区域金融发展 差异 度量 变动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柏乃 段忠贤 江蕾
在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加入科技投入要素,利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01—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变系数模型,实证考察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省份科技投入的经济发展效应存在较大差别,其中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拉动作用西部地区比东部和中部地区明显,R&D经费投入对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促进作用东部地区比中部和西部明显,R&D人员投入效应在不同地区的部分省份表现出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在部分省份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部分省份存在着R&D投入对经济发展的滞后效应和科技人才资源储量不足现象。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的分配管理机制,调整和优化R&D经费投入结构,构建包括选人、育人、用人和留人"四位一体"的科技人才资源管理体系。
关键词:
科技投入 经济发展 区域差异 变系数模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晓丽
金融作为支撑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金融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存在紧密的联系。实践证明,一个国家金融发展的水平差异可以集中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因此,对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讨论成为当下的热点。文章针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
中国 区域金融 发展水平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振
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研究区域发展与生态压力之间的时空差异特征有助于理解和解决当前日趋严峻的人地矛盾问题。本文以生态足迹作为生态压力的表征指标,在测算各省区典型年份生态压力的基础上,分析1980年以来不同发展水平区域生态压力的动态变化、空间溢出及空间均衡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各区域人均生态压力因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明显梯度,高水平区域的生态压力较大,低水平区域生态压力增长幅度较大;②生态压力空间溢出效应因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较大差距,随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大,低水平区域的生态空间处于"被掠夺"的境地;③区域发展与生态压力之间的空间关联特征明显,总体上处于"高度均衡"与"相...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建军 阳国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被世界各国誉为"中国之谜"。从GDP、人均GDP和城乡居民三个层面对四大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四大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出台一些针对性较强、操作性较好的财政金融等政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 差异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聪 蒋翠侠
为分析中国区域科技发展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讨论了中国各省、市、区R&D经费支出增长及其结构性变动规律,据此对各省、市、区重新归类划分区域;通过Theil指数分析,考察各区域内部和区域间差异贡献率及其变化情况,研究导致区域科技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科技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并且该区域性特征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不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彭宝玉 谢桂珍 魏雪燕 何月娟
基于泰尔指数和GIS地图技术分析了2001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表明:全国省域层面金融发展差异显著小于经济发展差异,经济发展差异呈缩小趋势,而金融发展差异呈扩大趋势;经济发展差异主要由四大板块间差异形成,而金融发展差异主要由东部10个省份间差异形成;金融发展格局显著不同于经济发展格局,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显著的地带性差异,区域金融发展没有表现出地带性差异,西部省份金融比率提升显著,中部6个省份经济增长提速明显,但金融发展显著滞后。这意味着在区域层面上,经济发展只是影响金融发展的因素之一,其他因素如国家宏观调控、金融空间组织、金融机构的信用区域分配等都会影响区域金融发展。
关键词:
经济发展 金融发展 区域差异 中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贤文 刘则渊 姜照华
本文比较了中国三大地带科技发展的绝对差异,通过计算和分解区域科技发展的泰尔指数,考察三大地带内部和地带之间的差异贡献率及其变化情况。然后分析各省域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匹配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景普秋 张向阳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基本上是同步的;发展中国家则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二者关系的演进,经历了从偏差到逐步协调的发展过程,二者之间的互动发展机制初步形成,通过建立工业化、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典型相关分析,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作了初步的结论。
关键词:
中国工业化 城镇化 典型相关 区域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牛剑平 杨春利 白永平
以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为基本区域单元,选取18项代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利用SPSS13对2007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并通过系统聚类法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地区间的东西差异,地区内的南北差异和省域上的民族区与直辖市的差异,最后分析了差异原因并提出缩小农村经济区域差异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区域差异 主成分分析 系统聚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解运亮 刘磊
本文从规模、结构、效率三方面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四大经济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差异明显,东部整体水平较高,西部农村金融规模扩张迅速且后来居上,中部和东北农村地区则显示出明显的"金融塌陷"现象;近五年来东部农村金融的市场化程度有较明显提高,相反,东部以外区域农村金融的市场化进程仍需努力;储蓄动员效率上,近年来中西部提高迅速,目前西部已为全国最高,但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资金配置功能上,东部仍牢牢地占据领先地位。就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成因而言,本文认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的导向作用,不同区域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不同区域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差异是三大主要原因。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差异 形成原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梦珂 柯新利 杨银玲
基于2010-2019年中国农村区域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熵权TOPSIS模型、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双维分解和二次指派程序(QAP)考察中国农村区域发展南北差异的事实特征、结构特征和驱动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区域发展与中国区域发展演化具有一致性,存在南北差距扩大的发展态势。研究发现:(1)事实特征:中国农村区域发展水平总体向好,但“南强于北”的典型特征和“南快于北”的演进特征进一步凸显;(2)结构特征:一方面,中国农村区域发展地区差距总体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现有差距主要源于北方地区内部差距,但南北间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显著上升;(3)驱动特征:中国农村区域发展以外源驱动为主,农村区域发展南北差距的驱动力量依次是产业高级化>城镇化>市场化>资源禀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艳 徐建华
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介绍了吉尼系数、区域经济区位熵和HausdorffIn dex的计算方法。采用GDP指标 ,运用吉尼系数和区域经济区位熵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大地带之间、省区之间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的变化趋势。而且还运用分形理论和R/S方法研究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收敛性 ,得出的结论如下 :(1)无论从绝对差距还是从相对差距上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大地带之间或省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都在扩大。 (2 ) 1995年所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近期内并没有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3)R/S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在未来 2 0年内将继续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