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76)
- 2023(16132)
- 2022(13708)
- 2021(12781)
- 2020(10625)
- 2019(24616)
- 2018(24169)
- 2017(46629)
- 2016(25385)
- 2015(28469)
- 2014(28491)
- 2013(28225)
- 2012(25754)
- 2011(23256)
- 2010(22933)
- 2009(21058)
- 2008(20509)
- 2007(17744)
- 2006(15456)
- 2005(13773)
- 学科
- 济(107253)
- 经济(107138)
- 管理(70717)
- 业(68031)
- 企(55231)
- 企业(55231)
- 方法(50872)
- 数学(44984)
- 数学方法(44528)
- 中国(30423)
- 农(28154)
- 财(25467)
- 业经(22982)
- 学(22331)
- 贸(20314)
- 贸易(20303)
- 地方(20069)
- 易(19753)
- 制(18817)
- 农业(18748)
- 环境(16107)
- 理论(15954)
- 务(15938)
- 银(15932)
- 技术(15923)
- 银行(15891)
- 和(15871)
- 财务(15863)
- 财务管理(15830)
- 融(15586)
- 机构
- 大学(364635)
- 学院(359839)
- 济(150289)
- 经济(147386)
- 管理(142182)
- 研究(125458)
- 理学(123840)
- 理学院(122478)
- 管理学(120418)
- 管理学院(119785)
- 中国(93161)
- 京(78037)
- 科学(77186)
- 财(66667)
- 所(62778)
- 农(58638)
- 研究所(57652)
- 中心(55338)
- 财经(54640)
- 业大(53974)
- 江(50089)
- 经(50062)
- 北京(49454)
- 范(47433)
- 师范(46983)
- 经济学(46564)
- 农业(46111)
- 院(45772)
- 经济学院(42119)
- 财经大学(40997)
- 基金
- 项目(250867)
- 科学(198028)
- 基金(184192)
- 研究(181732)
- 家(161445)
- 国家(160186)
- 科学基金(137228)
- 社会(116654)
- 社会科(110684)
- 社会科学(110656)
- 基金项目(97036)
- 省(95230)
- 自然(88833)
- 自然科(86829)
- 自然科学(86806)
- 自然科学基金(85263)
- 教育(82892)
- 划(81200)
- 资助(76626)
- 编号(71929)
- 成果(58460)
- 部(56357)
- 重点(56183)
- 发(53094)
- 创(51443)
- 课题(49752)
- 国家社会(49053)
- 教育部(48362)
- 科研(48137)
- 创新(48108)
- 期刊
- 济(156866)
- 经济(156866)
- 研究(107177)
- 中国(65826)
- 学报(58697)
- 科学(54219)
- 农(52825)
- 管理(50953)
- 财(48719)
- 大学(44502)
- 学学(41779)
- 教育(38269)
- 农业(37005)
- 技术(30041)
- 融(29994)
- 金融(29994)
- 财经(26773)
- 经济研究(26598)
- 业经(24135)
- 经(22917)
- 问题(20988)
- 业(20218)
- 图书(18028)
- 技术经济(17819)
- 贸(17369)
- 科技(17191)
- 理论(16636)
- 统计(16623)
- 版(16425)
- 世界(15966)
共检索到518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薛伟贤 孟娟
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加速发展,处于工业化成长阶段,期间受到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很大。今后5年内中国工业化仍处于加速发展阶段。2008年前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将出现拐点,工业化发展趋势将开始下降。
关键词:
工业化 因子分析 评价 预测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颂东
工业反哺农业并不必然发生在工业化的后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工业化中期就开始调整工农关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依据修正后的霍利斯·钱纳里模型来判断,我国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工业化中期,目前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时期;根据工业反哺农业是政府对农业"予大于取"的界定以及"取""予"的强制性,对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业税和财政农业支出进行比较后发现,我国工业反哺农业起始于工业化中期的21世纪初,最晚不过2004年。先行工业化国家一般是在城市化率接近或超过50%、农业就业比重下降到45%以下时实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付保宗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推动了各国现代经济的加速增长,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特征。未来我国要避免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过快下降,突破"技术升级陷阱"是关键所在。一、工业比重随经济发展呈倒"U"型变化,经济高增长往往与工业高比重相伴而生一个经济体的工业比重随着经济水平提升总体呈现倒"U"型变化形态,也就是经历由低到高再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孝斌
以中国自临近工业化后期以来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对工业化后期生态化与贫困化的实证关系进行阶段性审视。结果发现:贫困化对生态化的影响在全国总体、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生态化对贫困化的影响在全国总体、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呈现出一致性,皆为正向影响,但显著性各异。
关键词:
生态化 贫困化 工业化后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建伟 付保宗 周劲 张义博
近年来,我国要素条件变化对工业发展的深刻影响凸显。基于此,"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研究"课题组于2013年下半年赴安徽亳州市、浙江杭州萧山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对我国工业发展条件、特点和趋势形成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一、东部地区要素成本高企,中部地区"洼地"优势显现(一)东部地区要素成本快速上涨形成倒逼与约束作用调研发现,要素成本上涨以劳动力、土地等变化最为明显。萧山区劳动力供应从前几年的供大于求转变为趋于紧张。2008年以来,劳动者平均工资年均增速在10%以上。这与新生代农民工厌倦工业就业、传统劳动输出地就业岗位增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长顺
对中国工业化阶段的判断,关系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新工业化战略目标、措施的选择。中国工业化从1953年起步,经历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对重工业倾斜的进口替代工业化阶段和80年代体制过渡期轻工业优先增长的阶段。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工业化进入了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的新阶段。目前,中国学术界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所处阶段的判断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由于我国70%以上的劳动力仍滞留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苑琳 郑芹 雷怀英
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基本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工业化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山西作为我国能源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如何判断和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从山西新型工业化进程和阶段的评价、判断及相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方面,初步探讨下一步山西走新型工业化的思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靖 李小宁
货币化就是“经济中用货币进行交易的经济成分越来越多”。中国自1978年以来正在进行着经济体制改革,而货币化进程正是这一伟大的制度变迁过程的一部分。从分析1978-1998年的货币供应、经济发展的数据,可以得出中国经济货币化进程三阶段的假说,即货币化进程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5年;1985-1992年;1992-1998年。
关键词:
货币化 M0 M1 M2 三阶段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德胜
新常态下,我国工业化面临着新形势。必须立足新常态的大趋势、大逻辑,准确判断我国工业化趋势,充分把握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目标,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路径。新常态下,我国工业化从中期向后期过渡,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四化"同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向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将打造工业强国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新型城镇化发展等协同推进。
关键词:
新常态 新型工业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德胜
新常态下,我国工业化面临着新形势。必须立足新常态的大趋势、大逻辑,准确判断我国工业化趋势,充分把握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目标,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路径。新常态下,我国工业化从中期向后期过渡,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四化"同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向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将打造工业强国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新型城镇化发展等协同推进。
关键词:
新常态 新型工业化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邵朝对 苏丹妮
本文运用与SDA法相结合的LMDI分解模型,根据能耗增长特点分四个阶段探讨了包含能源强度、中间投入结构变动的技术效应和包含消费、投资、出口变动的最终需求效应对中国能源消耗增长的时段驱动模式。结果表明:(1)1997-2010年间,各阶段"三驾马车"引领的最终需求效应不单是规模庞大,也应相对稳定,能耗增长的异常波动主要取决于技术效应;(2)能源强度效应一直起着节能降耗的积极作用,而中间投入结构自2002年后向高耗能依存特征转变,成为能耗增长的推动因素;(3)2006年开始实施的能源强度政策有效改变了能耗增长轨迹,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突然爆发扭曲了政府政策执行的初衷、方式和效率。
关键词:
能耗增长 驱动因素 时段冲击特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涛涛 狄瑞鹏
随着开放时间的积累,FDI在东道国产生溢出效应的可持续性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本文利用2000—2002年和2003—2005年我国制造业320个四位码细分行业数据,对FDI在我国产生行业内溢出效应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在两阶段中,FDI效率性溢出效应始终非常充分;而集聚性溢出效应有明显的减弱趋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文荣 刘英
本文选取2005-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各项消费支出和可支配(纯)收入数据,采用ELES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2005-2008年、2009-2012年和2013-2016年三个阶段的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和对比研究。经过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居民在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消费有很大提升,其消费方向的增长空间较大,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偏低仍比较明显。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阶段变化 ELES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重阳
目前,我国区域发展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总体工业进程滞后于东部地区,且绝大多数地区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基础与条件存在差异性。本文以工业化进程为视角,以四川省为例,研究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提出有效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三次产业 协同 四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