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7)
2023(7758)
2022(6112)
2021(5836)
2020(4689)
2019(10588)
2018(10635)
2017(19862)
2016(10784)
2015(12684)
2014(12670)
2013(12336)
2012(11473)
2011(10492)
2010(10334)
2009(9809)
2008(9941)
2007(8954)
2006(8082)
2005(7649)
作者
(31608)
(26593)
(26345)
(25384)
(16974)
(12625)
(11920)
(10354)
(10214)
(9338)
(9197)
(8911)
(8629)
(8435)
(8428)
(8218)
(7980)
(7664)
(7612)
(7386)
(6895)
(6445)
(6369)
(6055)
(5981)
(5960)
(5819)
(5782)
(5356)
(5352)
学科
(51120)
经济(51071)
管理(28561)
(25551)
方法(20612)
(19108)
企业(19108)
中国(18393)
数学(18307)
数学方法(18100)
(13850)
(11641)
贸易(11633)
(11449)
业经(10678)
(9910)
(9888)
(9650)
农业(8774)
(8517)
(8295)
银行(8284)
(8011)
地方(7873)
(7734)
金融(7734)
环境(7588)
(7576)
关系(7063)
发展(7029)
机构
大学(163691)
学院(159167)
(74783)
经济(73567)
研究(63039)
管理(56017)
中国(49787)
理学(47464)
理学院(46885)
管理学(45917)
管理学院(45636)
(36610)
科学(36378)
(32435)
(32097)
研究所(29080)
中心(27455)
财经(26035)
(25741)
经济学(25218)
北京(24016)
(23953)
(22890)
(22785)
经济学院(22684)
(21708)
师范(21495)
业大(21150)
农业(20152)
财经大学(19397)
基金
项目(102705)
科学(81586)
基金(77298)
研究(75036)
(68485)
国家(68005)
科学基金(57104)
社会(50420)
社会科(47840)
社会科学(47831)
基金项目(39058)
(35442)
自然(34763)
自然科(34018)
自然科学(34010)
教育(33833)
自然科学基金(33420)
资助(32642)
(31495)
编号(28164)
(24379)
成果(24158)
重点(23716)
中国(23069)
国家社会(22889)
(22726)
教育部(20936)
(20210)
课题(20155)
大学(19615)
期刊
(83572)
经济(83572)
研究(52945)
中国(35164)
学报(25734)
科学(24832)
(24662)
(23903)
管理(22740)
大学(20091)
学学(18642)
教育(17466)
农业(17080)
(15792)
金融(15792)
经济研究(14733)
财经(13849)
技术(13391)
(12192)
(11994)
问题(11572)
世界(11159)
国际(11152)
业经(10887)
(10162)
统计(8984)
技术经济(8587)
图书(7554)
(7478)
(7467)
共检索到252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炬  吴巧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能源消耗(生活消耗除外)出现了较大波动,本文运用完全分解模型计算、分析了驱使能源消耗变化的经济增长效应、能源消耗强度效应与结构效应,并利用H-P滤波、完全分解模型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节能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1980-2005年累计节能量为94457万t标准煤,1980-2005年中国节能缺口处于波动之中,尤其是1998年以后,受重新重工业化的影响,与潜在节能率相比,实际节能率在逐步降低,但到2005年,实际节能率大于潜在节能率,节能优先的高能效战略得到一定落实,有效控制和改善了能源的紧张状态。同时,近年来重工业能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改善,说明重工业化对能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朝华  
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中间过程 ,其重要作用就在于带动经济较快增长。我国的经济成长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90年代以来 ,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问题开始日益突出 ,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但对于摆脱当前经济发展的困境 ,而且对于推动工业化进程的长期任务都有重大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志刚  曲福田  黄贤金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系统的理论归纳与统计分析,提出了当前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配置的主要特征:第一,从部门配置角度看,表现为农业用地大规模非农化;第二,从产业配置的角度看,城乡用地结构快速转变;第三,从空间配置的角度看,土地利用的区域不均衡;第四,从功能配置的角度看,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文  樊丽明  
中国税制存在调节范围过窄、调节方式欠妥等缺陷,其成因包括人均收入较低,影响了对环境状况的需求;政府对指令与控制手段的偏好相对较高;物质和技术条件较差,环境税收的开征缺乏物质基础;转轨时期计划体制的惯性对环境税收造成的扭曲尚未消除;税制状况和社会环境限制了环境税收对所得课税的替代;政府的收入水平限制了对生态“友好”的税式支出措施的实施;税收立法权的高度集中阻碍了税制绿化水平的提高等。应通过改革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种,完善税式支出政策,并赋予地方一定的地方税立法权来强化中国的税制绿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涵  成金华  
为了取得可靠的能源需求预测,本文引入工业化、城市化等重要因素,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机在时间序列预测中的优势,确定了输入向量集合和输出向量集合,建立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能源需求预测模型。将我国1985-2009年能源需求相关数据进行模拟与仿真,并对中国2010-2020年能源需求量进行预测,并模拟解释变量不同增长率下能源需求的演变并给出政策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对能源需求影响很大,到2020年能源需求将达到45.3亿t标准煤,而且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对能源需求就越大。变量模拟得出的结论是产业结构也是能源需求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工业结构的调整,即便是微调,也会对能源需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标  齐子豪  丁任重  
本文基于纳入制度变革、产业人力资本结构和能源投入绿色化的AK模型,计算1978—2049年中国的潜在GDP增长率,解答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跻身中等发达国家问题。在发现这三个因素对产出均存在积极作用后,计算的潜在GDP增长率结果表明,潜在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走势不对称。这有三方面表现:一是潜在GDP增长率下滑先于实际增长率。样本期内潜在GDP增长率于1985年首次显著下跌,实际GDP增长率的显著下滑滞后4年;最近一次潜在GDP增长率的持续下跌始于2005年,早于实际GDP增长率下跌6年。二是1993—2007年的实际GDP增长率出现"U型"特征时潜在增长率却缓慢爬升。三是实际GDP增长率的降幅大于潜在GDP增长率。2010—2016年GDP实际增速降低约3.9个百分点,潜在增速仅减少约0.8个百分点,尤其是近几年潜在GDP增长率趋于零的降幅表明"L型"经济近乎触底。未来的潜在GDP增长率显示:第一,在2043年前后中国经济趋于成熟稳定,潜在GDP增长率约4%。第二,不同情景与状态组合下,中国迈入高收入国家的时间不同,但均在2045年之前。第三,以韩国为参照,2050年前中国有较大概率跻身中等发达国家行列。模型中实现这两个目标以平稳释放制度与结构红利为前提,暗示中国需要有序稳步地推进改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正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阶段。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始于晚清时期,经历了三个持续的发展阶段。通过对三个阶段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研究,本文分析了晚清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特殊关系,阐释了由晚清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特殊关系所决定的晚清城市化的特点。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把握和理解中国国情并进而解决城市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邓华  段宁  聂忆黄  
本文通过最新数据描述了工业化进程中我国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深入分析了产生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最后基于我国具体情况,从工业污染预防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管理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振  
本研究拓展了传统的化石能源地概念,提出一种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的化石能源地面积估算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对中国1980~2006年各种能源消费项目的化石能源地面积进行估算,并利用基于协整理论的误差修正模型对工业化演进与化石能源地面积变动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进行解析。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1980~2006年各种能源消费项目的化石能源地I型与II型面积均呈波动增长态势,且增长过程具有明显的与工业化演进特点相对应的波动性特征;(2)工业化发展与化石能源地面积变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当工业化水平变动1%时,化石能源地面积相应地同向变化4.515 4%;(3)工业化发展与化石能源地面积之间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言信  熊旭航  
上世纪80年代始,我国的产业结构问题十分严重。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为此,我国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产业结构政策应该把形成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主导产业;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保持并加快基础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能源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促进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转换等几个方面作为政策目标,并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晓声  吴玲  
新工业化道路是我国本世纪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人力资源的考量是这一进程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只有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才可能迎来下一阶段新工业化进程的新局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姜永宏  黄德鸿  
中国工业化进程十分漫长,社会经济二元性结构长期存在,这决定了中国养老金制度的二元性:在城市和农村不得不实行不同的养老金制度。但是,工业化过程本身就伴随着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农村人口向工业和城市转移,这又要求城市养老金制度与农村养老金制度具有一定的融合性,否则会阻碍劳动力流动,影响工业化进程。以基金制为主体的养老金制度无疑具有良好的融合性。人口老龄化又促使养老金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制转轨。转轨中的隐性养老金债务困扰着中国养老金制度的发展,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理论上又不可能将隐性债务转嫁给企业和个人,中国养老金制度必须得到政府转让国有资产、财政投入等方式的支持;另一方面,为体现公平,实现再分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一翔  
银行与企业的关系问题,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运动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一国实现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银企之间的关系是相生相息、密不可分的.近代中国的银行业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成分,在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与新式产业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不密切逐步变得密切起来的演进过程,并在两者发展形成一定程度集中的基础上,出现了初步的溶合趋势,从而对中国工业化运动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翔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令人堪忧的中国能源情势已经给中国的经济安全亮起了红灯。今天,中国的能源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总量问题,也不再是能源产业自身发展和产业内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对于身处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能源消费应该从结构和总量两个方面着手。鉴于此,基于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前后的统计数据,对中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结构以及中长期内影响中国整体能源消费状况的主要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消费结构中,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实际上是三次产业中最低的,而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却是最高的;总量分析的结果表明目前中国能源使用和消费体制正在逐渐向良性方向转变,正确的能源战略完全有可能保障工业化目标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付晨玉  杨艳琳  
研究目标:测度与评价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发展质量。研究方法:根据新发展理念构建产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7~2016年全国和30个省份的工业数据以及35个二位码工业行业数据进行测度。研究发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中国产业发展质量总体上呈平稳上升趋势,产业发展速度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产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不平衡,产业的技术进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较低;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的产业发展质量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研究创新:将产业发展质量与工业化进程相结合,从区域和行业的双重视角考察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发展质量水平和阶段变动特征。研究价值:明确产业发展质量的内涵,揭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产业发展质量的变动趋势,使各地区和各部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据可依、有标可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