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07)
2023(14413)
2022(12083)
2021(11287)
2020(9187)
2019(21064)
2018(21138)
2017(40095)
2016(21708)
2015(25131)
2014(25221)
2013(24674)
2012(22917)
2011(20879)
2010(21384)
2009(20020)
2008(20185)
2007(18197)
2006(16636)
2005(15746)
作者
(63845)
(53146)
(52885)
(50465)
(33993)
(25479)
(23955)
(20555)
(20394)
(19161)
(18237)
(17972)
(17256)
(16951)
(16559)
(16329)
(15949)
(15310)
(15246)
(15171)
(13663)
(13109)
(13022)
(12191)
(11993)
(11877)
(11870)
(11754)
(10797)
(10538)
学科
(101122)
经济(101021)
管理(62597)
(58150)
(45894)
企业(45894)
方法(38591)
数学(33723)
数学方法(33036)
中国(33033)
(28076)
地方(24096)
业经(22707)
(21702)
(20114)
贸易(20096)
(19514)
(19168)
(19059)
农业(18365)
环境(18251)
(17389)
银行(17371)
(16779)
(16377)
金融(16376)
(16153)
理论(15034)
(13978)
技术(13912)
机构
学院(316434)
大学(315956)
(135782)
经济(133009)
管理(116016)
研究(115205)
理学(97563)
理学院(96428)
管理学(94415)
管理学院(93857)
中国(91711)
(70091)
科学(68355)
(62427)
(59254)
研究所(53026)
中心(51981)
(50638)
(49445)
财经(48126)
北京(45877)
(43664)
(43543)
师范(43264)
业大(42751)
经济学(42253)
(41358)
(39932)
农业(38998)
经济学院(37773)
基金
项目(198250)
科学(156240)
研究(146979)
基金(143037)
(124511)
国家(123513)
科学基金(105277)
社会(94305)
社会科(89403)
社会科学(89381)
(76428)
基金项目(73142)
教育(67751)
自然(65564)
(64536)
自然科(64109)
自然科学(64096)
自然科学基金(62916)
资助(60900)
编号(59168)
成果(49759)
(47439)
重点(45303)
(44094)
课题(42612)
(40433)
国家社会(39665)
发展(38567)
创新(37980)
(37961)
期刊
(161696)
经济(161696)
研究(102024)
中国(72619)
(48733)
(48326)
管理(47110)
学报(46653)
科学(45090)
教育(40176)
大学(36427)
(34446)
金融(34446)
学学(33795)
农业(33288)
技术(30136)
经济研究(26513)
业经(25938)
财经(24627)
(21459)
问题(21268)
(18723)
(18373)
国际(17150)
统计(17103)
世界(16898)
技术经济(16635)
图书(16453)
(15180)
(14439)
共检索到508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成金华  吴巧生  
中国环境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产生的原因都有所不同。中国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有助于建立"环境成本内化"发展模式构建。"环境成本内化"发展模式具体内容包括:建立"成本内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城市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等。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笪凤媛  吴军  
从技术效率和环境技术效率二维角度将我国工业化发展模式划分为四种类型,并利用1999—2008年省级工业部门投入产出数据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工业化发展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相对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模式,而中西部地区总体上仍未走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粗放式发展老路。地区间工业发展路径差异显著,河北、内蒙古、浙江、四川和重庆等地区实现了渐进式发展,广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陕西出现了倒退,而黑龙江、湖北、天津等地区则在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间摇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凯  
我国当前工业发展进程中的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发展受到资(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制约,须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来保证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这种人、自然和经济和谐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道路就成为我国实现工业化目标的首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熙保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和南亚研究所前所长任佳教授长期关注印度的工业化问题,并进行了系统的跟踪研究。她在最近完成的《印度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印度发展模式初探》(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版)一书中,对印度的"第三条"工业化道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索。本人认为,作者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富有价值的探索和创新。首先,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印度的"第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南  刘一  
本文基于生态经济效率视角,选取2005~2006年数据,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进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地区工业的生态经济效率是由地区工业的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共同构成,并据此划分出各地区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4种新型工业发展模式,探讨了生态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的关系。本文提出了新型工业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应符合生态经济效率的二维结构特征,为促进全国各地区工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源远  孙玉涛  刘凤朝  
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工业化条件下的不同环境治理模式。首先,从分析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与治理的新特征入手;然后,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衡量工业化程度,以包含工业化这一解释变量的EKC模型为基础,利用中国2000-2004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工业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其次,讨论了工业化条件下开放度、引资能力、技术水平、环境后端治理以及各因素组合对EKC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不同因素组合作用下工业化对环境污染影响程度的变化;最后,总结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四种环境治理模式,考虑到环境资本的不可逆性,认为长期来看引进吸收+前端治理模式对环境保护最有利,既能发挥中国的后发优势,又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付晨玉  杨艳琳  
研究目标:测度与评价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发展质量。研究方法:根据新发展理念构建产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7~2016年全国和30个省份的工业数据以及35个二位码工业行业数据进行测度。研究发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中国产业发展质量总体上呈平稳上升趋势,产业发展速度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产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不平衡,产业的技术进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较低;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的产业发展质量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研究创新:将产业发展质量与工业化进程相结合,从区域和行业的双重视角考察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发展质量水平和阶段变动特征。研究价值:明确产业发展质量的内涵,揭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产业发展质量的变动趋势,使各地区和各部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据可依、有标可循。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曙光  郑鸾  梁爽  
产业园区是考察中国制度创新的重要视角,也是中国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园区经历了出口导向型阶段、重视高科技引进和技术创新阶段、重视产业链构建和系统性制度创新阶段。第一阶段的大连模式,第二阶段的苏州工业园区模式,第三阶段的粤港澳大湾区模式、中关村“飞地”模式、企业和政府优势互补模式,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中国工业化和市场经济体制创新产生了深远影响。未来中国产业园区发展将更加重视“有机社区”和产业链构建,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各地应建立有为、有序的政府引导机制,充分尊重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推动中国产业园区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邓华  段宁  聂忆黄  
本文通过最新数据描述了工业化进程中我国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深入分析了产生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最后基于我国具体情况,从工业污染预防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管理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雷德雨  
工业化提高了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工业部门是我国最大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部门,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支撑。文章针对我国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面临能源消耗粗放、使用效率低,工业结构不合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低的问题,以及我国工业化进程地区差异大导致环境治理的复杂局面,提出了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纳入我国工业化范畴,减少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代价,推动我国工业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薛继东  孙利虎  宋瑞卿  
本文以"培养管理者工业文明精神、塑造员工独立人格"为出发点,通过对山西振东集团"炼人"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开发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以管理者与员工"双轮驱动"为原动力;第二,以炼规范、炼能力、炼灵魂"三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第三,体现了"中魂"与"西制"的制衡过程。本文还指出了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茂清  
工业化过程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指导下展开的。经济发展有不同的类型 ,根据一国发展对外经济联系的不同方式 ,可以将其分为外贸主导型模式和外资主导型模式 ;根据一国工业发展和进出口的关系 ,可以将其分为进口替代模式和出口导向模式。每一类型的模式各有自己不同的特点 ,怎样结合本国工业化的特定阶段选择相应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制定工业化战略时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赞  
对1981—2003年中国工业化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的发展态势,以及二者之间关系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存在从工业化到环境的单向因果关系。这说明,中国当前的环保政策在某些方面是有效的,但整体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中国环境质量的改善不能单靠环境保护来实现,还应考虑到工业化的发展状况,包括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等。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黄群慧  
本文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分析,提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承担了三个角色,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参与者,全球包容可持续工业化的积极促进者,共同迎接全球新工业革命合作创新者,对全面认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具有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陈伟  郭毅  
研究目标: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历程,剖析不同阶段下工业与经济内在发展特点,并对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继而提出应对策略。研究方法:通过历史文献回顾,以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归纳演绎法、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总结,通过数据整理与访谈咨询,厘清当前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经历了蓄力期、探索期、加速发展期、高速发展期和换挡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模式、内在结构、需求及要素驱动状况、区域发展策略等都有各自鲜明特点。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五个阶段不同特点的具体解析,结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发现当前发展存在制度变革有待创新、工业与经济结构尚需优化、发展的科创支撑不足、传统驱动需求趋弱等七大方面问题。研究创新:从政府"有形的手"推动工业与经济发展的视角出发,以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历程中重大政策转变为依据,将其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并从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模式、内在结构和驱动要素等方面总结分析每个阶段的典型特征。将历史经验与现实发展相结合,对新形势下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在制度保障、科技创新、需求驱动和经济要素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价值:厘清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脉络,明晰其不同阶段下各自发展特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