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15)
2023(13686)
2022(11592)
2021(10928)
2020(8982)
2019(20935)
2018(20832)
2017(39884)
2016(21687)
2015(24653)
2014(24706)
2013(24386)
2012(22283)
2011(20088)
2010(19714)
2009(17914)
2008(17345)
2007(14915)
2006(13016)
2005(11607)
作者
(61837)
(51153)
(50793)
(48537)
(32652)
(24367)
(23087)
(20254)
(19503)
(18077)
(17408)
(17388)
(16231)
(16004)
(15864)
(15740)
(15338)
(14929)
(14558)
(14499)
(12636)
(12627)
(12254)
(11520)
(11446)
(11375)
(11263)
(11099)
(10198)
(10097)
学科
(90623)
经济(90530)
管理(59671)
(55780)
(44968)
企业(44968)
方法(40764)
数学(35725)
数学方法(35384)
中国(27250)
(24220)
(20010)
业经(19859)
(18416)
(17748)
贸易(17738)
(17321)
地方(17095)
农业(15936)
(15593)
环境(14275)
(13874)
理论(13628)
(13176)
银行(13134)
技术(13079)
(12616)
金融(12615)
(12584)
(12342)
机构
大学(309701)
学院(305558)
(128796)
经济(126316)
管理(121670)
研究(107888)
理学(105711)
理学院(104560)
管理学(102869)
管理学院(102335)
中国(80421)
(67027)
科学(65653)
(55300)
(53551)
研究所(49196)
(47390)
中心(47143)
财经(45246)
业大(44599)
北京(43006)
(41698)
(41483)
(40780)
师范(40446)
经济学(39511)
(39246)
农业(37174)
经济学院(35692)
(34020)
基金
项目(212911)
科学(168053)
研究(156806)
基金(156279)
(136364)
国家(135291)
科学基金(115862)
社会(100029)
社会科(94816)
社会科学(94793)
基金项目(82694)
(79664)
自然(74292)
自然科(72586)
自然科学(72571)
自然科学基金(71267)
教育(71070)
(68199)
资助(64415)
编号(62862)
成果(51304)
(47978)
重点(47608)
(45690)
(43758)
课题(43155)
国家社会(41939)
教育部(41310)
创新(40932)
科研(40372)
期刊
(136931)
经济(136931)
研究(93304)
中国(56103)
学报(47823)
科学(45303)
管理(44689)
(43706)
(39425)
大学(36339)
学学(33954)
教育(33478)
农业(31090)
技术(25852)
(24528)
金融(24528)
经济研究(22980)
财经(21862)
业经(20833)
(18726)
问题(18359)
(16862)
图书(16620)
(15173)
技术经济(15062)
科技(14764)
理论(14730)
世界(14612)
现代(13873)
资源(13725)
共检索到443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欢  成金华  王来峰  
工业化与能源需求的均衡关系及解决工业化进程中能源供需失衡的战略途径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需要探讨的重大问题。文章运用协整技术,就1990-2008年间中国工业化进程与能源需求协整关系的检验,认为中国工业化与能源需求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能源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能源利用效率也将持续提高。然而工业化进程中重工业化高能耗结构特征与能源低效利用并存的困境以及能源供需矛盾不利于能源供需平衡的平稳发展。我国应适应工业化进程的基本规律,转变能源消费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当限制低附加值产业发展,鼓励产业向高附加值、低能耗、高技术产业转移;在实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同时,有效利用国内外能源资源;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殿臣  李媛  
文章以铜、铅、锌、锡、铁、铝这6种矿产资源为代表,运用PMG估计法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与中国等5个工业化国家工业化进程中金属矿产消费驱动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测算。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制造业增加值的提高会引起金属矿产消费量的增加;技术进步会引起锡、铁、铝消费量的下降;铜的时间趋势项为正,主要是因为电子消费品的广泛应用带动了铜消费量的增长;价格机制对金属矿产消费的影响主要在长期,且影响较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侯华丽  吴尚昆  王传君  刘建芬  陈其慎  
为对我国矿产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进行定量化的测度和比较,进一步明晰不同种类的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为政府进行差别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本文采用基尼系数和洛仑兹曲线相结合的方法,以矿种在省域空间的地均查明资源储量作为指标,对我国28种重要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并按不均衡程度将28种矿产划分为4类,结论显示:总体上看,我国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均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有15种矿产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程度相对较高,而不均衡程度相对较低和极高的矿种较少,共6种,不均衡程度相对中等的矿种有7种。从矿类上看,3种能源矿产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程度都相对较高,金属矿产基本属于相对中等和相对较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郜若素  宋立刚  
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工业化进程和贸易扩张,使人们开始考虑中国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持续增加是否会影响到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稳定及其增长。本文考察了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在其持续快速经济增长过程中对资源需求增加及相应的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并力图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历中吸取经验,从而推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经济的增长对能源及矿产品的需求。文章指出,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后期,对能源消费的增长可能会使资源密集型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可能会使价格上涨持续几十年, 而不仅仅是几年。这一前景对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家内部乃至国家之间的收入分配、亚太乃至全世界国家间力量对比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邵正强  
市场供需均衡方程的研究国家科委高技术司邵正强均衡在微观经济学中定义为,指经济活动中各种变量的相互作用,使其处于一种暂时的稳定状态。这种状态往往总是一个特定的条件下达到的,若条件发生变化,原有的均衡就被打破,新的均衡再将建立,经济系统正是在这种周而复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振  
本研究拓展了传统的化石能源地概念,提出一种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的化石能源地面积估算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对中国1980~2006年各种能源消费项目的化石能源地面积进行估算,并利用基于协整理论的误差修正模型对工业化演进与化石能源地面积变动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进行解析。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1980~2006年各种能源消费项目的化石能源地I型与II型面积均呈波动增长态势,且增长过程具有明显的与工业化演进特点相对应的波动性特征;(2)工业化发展与化石能源地面积变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当工业化水平变动1%时,化石能源地面积相应地同向变化4.515 4%;(3)工业化发展与化石能源地面积之间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永学艳  陈建宏  
矿产品营销策略是矿业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文章立足铜企业,根据矿产资源消费生命周期理论分析铜业的宏观前景;结合铜行业调研结果确定我国目前铜产品的供应及需求情况;基于1983-2009年的GDP增长率及铜金属价格分析铜价与经济周期间的内在关联,并利用spss软件建立铜价预测模型;参照先行工业化国家的铜消费变化规律,定量预测未来11年国内铜需求量。综合以上分析结果确定营销策略:从铜消费对象的需求出发,保证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创立企业品牌;从生产工艺上降低成本,根据市场状况实施相应价格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百吉  张倩倩  
利用全国30个省区市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数据,以全国以及所划分的六个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信息熵和协调度方法测算了全国及各区域的能源供给子系统内均衡度、需求子系统内均衡度以及供需结构均衡度。并且,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以分析能源供需结构均衡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到了如下结论:1从全国整体来看,能源供给子系统内均衡度处于[0.54,0.62]之间,需求子系统内均衡度处于[0.53,0.71]之间。除2014年外,其余时期的能源供需结构均衡度均处于勉强均衡状态。2分地区来看,西北、华东和中南地区能源供给子系统内均衡度相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百吉  张倩倩  
利用全国30个省区市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数据,以全国以及所划分的六个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信息熵和协调度方法测算了全国及各区域的能源供给子系统内均衡度、需求子系统内均衡度以及供需结构均衡度。并且,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以分析能源供需结构均衡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到了如下结论:1从全国整体来看,能源供给子系统内均衡度处于[0.54,0.62]之间,需求子系统内均衡度处于[0.53,0.71]之间。除2014年外,其余时期的能源供需结构均衡度均处于勉强均衡状态。2分地区来看,西北、华东和中南地区能源供给子系统内均衡度相对较高,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地区需求子系统内均衡度不断上升;2000以来,西北、华东和中南地区能源供需结构基本均衡,华北地区濒临失衡,东北地区在勉强均衡和濒临失衡间波动,西南地区由濒临失衡上升为勉强均衡。3能源供需结构均衡度对经济增长不产生短期影响效应,但长期影响效应显著。能源供需结构均衡度每增长1%将引起全国GDP平均增长1.416%,其中,华东地区能源供需结构均衡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弹性系数为3.924%;其次为中南地区,其弹性系数为1.668%;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受能源供需均衡度影响的差异较小,弹性系数均在0.85%左右;西南地区经济增长受能源供需均衡度的影响最小,弹性系数为0.311%。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金修  
我国是一个能源结构不尽合理的高能耗国家。煤炭比重上升、石油比重下降和煤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是一个长期趋势,在短期内依靠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都不能完成能源结构的转换。因此.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能源战略必须分三步走:第一阶段,以煤为主要能源.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其他可替代能源.同时降低能耗强度.加大环保力度:第二阶段.形成煤、石油、可再生能源三足鼎立的较合理的能源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完成重工业化;第三阶段。以石油、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为主要能源.向后工业化时代过渡。这要求我国在能源战略上实施开源、节流、环保并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预测  [作者] 黄健柏  王叶  钟美瑞  程慧  
针对矿产资源的耗竭性与不可再生性及在开发过程中的外部性,本文构建了一种可以评价其生产价值、产权价值、生态价值及代际补偿价值的组合性均衡评价模型。即用期权价值修正矿产资源开发补偿的基准值,修正内容包括矿产资源开发的不确定性及博弈主体的策略性价值,并用利他心理效用函数修正矿产开发中博弈主体的效用,体现矿产资源开发的代际补偿价值。以此为基础,构建基于贝叶斯规则及动态博弈均衡的矿产资源协议定价博弈模型,分析基准值及效用函数的修正如何影响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及定价均衡。模型结果表明将期权价值和利他效用纳入组合性均衡评价模型后,增加了公司违规开采和所有者低价出售矿产资源的成本,资源代际配置倾向合理,从而实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美瑞  胡小雪  黄健柏  朱学红  
基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完全成本视角,定量化矿产资源开发补偿的代际公平均衡、期权博弈均衡及互动公平均衡,并利用古诺模型探究代际公平均衡、期权博弈均衡及互动公平均衡对矿产资源寡头市场产量影响,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补偿定价的机制。作用机理表明:矿产资源价值实现不完全与价值补偿不充分是矿产资源定价非公平性的实质原因,这为我国政府在矿产资源国际贸易争端中提出出口管制政策是"基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考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董晓宇  郝灵艳  
中国工业化与市场化的结合始自1978年开始的市场化改革。30年来,工业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市场化的推动。通过构建市场化指数与工业化指数的测度评价体系,对1978—2007年中国的市场化程度和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定量测度,并以测度结果进行计量分析,检验表明市场化和工业化高度相关,中国市场化是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非常显著。市场化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促进工业化进程提高0.56个百分点。在我国继续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必须深化市场化的改革,保持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均衡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朝华  
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中间过程 ,其重要作用就在于带动经济较快增长。我国的经济成长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90年代以来 ,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问题开始日益突出 ,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但对于摆脱当前经济发展的困境 ,而且对于推动工业化进程的长期任务都有重大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涵  成金华  
为了取得可靠的能源需求预测,本文引入工业化、城市化等重要因素,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机在时间序列预测中的优势,确定了输入向量集合和输出向量集合,建立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能源需求预测模型。将我国1985-2009年能源需求相关数据进行模拟与仿真,并对中国2010-2020年能源需求量进行预测,并模拟解释变量不同增长率下能源需求的演变并给出政策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对能源需求影响很大,到2020年能源需求将达到45.3亿t标准煤,而且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对能源需求就越大。变量模拟得出的结论是产业结构也是能源需求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工业结构的调整,即便是微调,也会对能源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